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化学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2014-5-11 0:32:03下载本试卷

高三化学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化  学 试 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Ca:40  Fe:56 

Ⅰ卷 (选择题 共4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08年将在我国北京举行夏季奥运会,这次奥运会提出要突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其中绿色奥运是指 (  )

A.运动员的食品全部是未加任何添加剂的食品

B.所有奥运用品全部是天然绿色植物产品

C.奥运场馆建设均使用天然材料建造,不使用人工合成材料

D.把环境保护作为奥运设施规划和建设的首要条件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有能量变化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

B.吸热反应只能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C.放热反应可能需要加热才能进行

D.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6g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氮原子数目是NA

B.1.0L 0.1mol/L的NaF溶液中,含F离子数目是0.1NA

C.11.2L的H2中,含有的电子数目是NA

D.1molFeCl3跟沸水完全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其中胶体粒子的数目是NA

4.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苯酚俗名石炭酸,向苯酚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浅红色

B.将金属钠放入乙醇中,反应较缓和且钠在液面下

C.既能够与酸反应又能够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化合物

D.淀粉、脂肪和纤维素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5. 具有下列结构的原子一定属于第二主族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

B.M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一半的原子

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

D.M层电子数等于其内层电子数之和1/5的原子

6. 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①NaOH固体保存在配有橡皮塞的细口瓶中;②Na2CO3溶液通常保存在配有橡皮塞的细口瓶中;③液溴通常用水封保存;④锂保存在煤油中;⑤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

7.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①电子总数;②原子总数;③分子总数;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总质量;⑥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前后肯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

A.④⑤⑥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①②⑤

8. 某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时,生成两种不同有机物,且这两种有机物的分子式不同,但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水解前的这种有机物是(  )

A.甲酸甲酯    B.乙酸异丙酯  C.麦芽糖   D.蔗糖

9.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铝,氢氧化铝迅速溶解,则该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Ba2+、NO3-、Cl-      B.Na+、NH4+、SO42-、Cl-

C.Na+、K+、SO32-、NO3-     D.Na+、K+、MnO4-、Br-

10. 2006年12月1日,新华社报道:放射性物质钋(Po)—210造成俄罗斯前特工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中毒身亡。原子序数为84的钋,是1898年居里夫妇在处理沥青铀矿时发现的。下列有关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钋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26    

B.钋(Po)—210原子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是42

C.钋是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

D.钋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10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1.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硫酸氢铵和氢氧化钠等物质的量混合 NH4+OH=NH3↑+H2O

B.碳酸氢钙与过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a2++HCO3+2OH=CaCO3↓+ CO32+2H2O

C.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Cl2:MnO2+2H++2ClCl2↑+Mn2++H2O

D.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

12.T℃时,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的某反应,反应过程中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在t1时间内用B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1·mim-1

B.在(t1+10)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1A、0.1mol·L-1B和0.4mol·L-1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mol·L-1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

13.“类推”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但有时类推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

A.NH4Cl加热分解只生成HCl和NH3,NH4I固体加热分解也只生成HI和NH3

B.第二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是:HF>H2O>NH3,则第三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也是:HCl>H2S>PH3

C.溶液中有阳离子,必有阴离子,则晶体中有阳离子,必有阴离子

D.干冰(CO2)是分子晶体,则SiO2也是分子晶体

14.下列指定条件下的结果正确的是(  )

A.0.1mol·L—1氨水中,c(OH)=c(NH4)

B.10mL 0.02mol·L—1 HCl溶液与10mL 0.02mol·L—1 Ba(OH)2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0mL,则溶液的pH=7

C.在0.1mol·L—1 CH3COONa溶液中,c(OH)=c(CH3COOH)+c(H)

D.0.1mol·L—1某二元弱酸盐NaHA溶液中,c(Na)=2c(A2)+c(HA)+c(H2A)

15. 现有t℃时质量分数为a %的KNO3溶液m g,将其分成质量比为1∶2的甲、乙两份溶液。甲溶液蒸发5 g水,恢复到原温度时析出晶体2 g;乙溶液蒸发12 g水,恢复到原温度时析出晶体5 g。则t℃时,KNO3溶解度为       (  )

A.41.7 g     B.50 g    C.43 g     D.60 g

16.铅蓄电池是典型的可充电电池,它的正负极隔板是惰性材料,电池总反应式为:Pb+PbO2+4H++2SO2-42PbSO4+2H2O(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负极反应是:Pb-2e-=Pb2+,充电是阴极反应是:PbSO4+2H2O-2e-=PbO2+4H++SO42-

B.闭合K断开K1,电流的流动方向是从B到A

C.放电过程中,溶液的pH不断减小

D.放电时,线路上若有1mole-通过,则消耗硫酸也是1mol

17. 利尿剂是2008北京奥运会违禁药物,顾名思义,此类药物有稀释尿液的功能。利尿剂现有15种,主要用于掩盖或“清洗”体内其它违禁药品的存在,以逃避兴奋剂检查。利尿酸是其中之一,其结构简式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利尿酸最多可与5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B.利尿酸分子中位于同一平面内的原子有10个

C.利尿酸分子式是C11H12O4

D.利尿酸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有红色沉淀生成

18. 制备氰氨基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N=CaCN2+CO↑+H2↑+CO2↑,在反应中(  )

A.氢元素被氧化,碳元素被还原     B.H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CaCN2是还原产物,H2为氧化产物   D.CO是氧化产物,H2为还原产物

第一、二题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Ⅱ卷 (非选择题 共56分)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19题10分,20题8分,21题9分,22题10分,共37分)

19.(10分)根据表中左栏信息,回答右栏有关问题:

信    息

问    题

①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不少于最内层电子数。其中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10)X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是   _______

②在一定条件下,上述四种元素的单质均能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其中Z元素的氧化物既能溶于稀硫酸,又能溶于浓NaOH溶液。

(2)Z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 周期,_____族。

③Y固体单质与盐酸反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3)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          __

④向上述四种元素的单质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烧碱,固体部分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

⑷最终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__

⑸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0.(8分)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有的反应可能在水溶液中进行)。其中A为气体化合物,甲可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到,乙为金属单质,G为酸,乙在G的浓溶液中发生钝化。若甲为淡黄色固体,D、F的溶液均呈碱性,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A、G的浓溶液并使它们接近,有大量白烟生成。

 

则①A的分子式是      ,甲的电子式是    

(2)D的溶液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若1.7gA与O2反应生成气态的B和C时放出22.67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1.(8分)在25mL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右图所示,

(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该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3)在B点,a    12.5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若由体积相等的氢氧化钠和醋酸混合而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NaOH)________ c(CH3COOH),混合前酸中 c(H+)和碱中c(OH-)的关系:c(H+________ c(OH-)。

(4)在D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22、(9分) 已知

又知A为烃,在一定条件下两个E分子之间缩合可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H为高分子化合物,相关物质转换关系如图:

(1)以上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消去反应的有    

(2)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D          F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C

G→H

四、实验题  (本题13分)

23、(13分)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探究SO2的性质及CO2、S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实验。

(1)实验前应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              

                  

(2)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与硫酸反应制取SO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分别将SO2气体通入下列C溶液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少量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现象是      ,继续通入过量的SO气体,现象是       

②SO2通入紫红色KMnO4溶液,现象是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SO2慢慢通入(可以1个个气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        

④SO2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中,没有明显现象,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4)若该同学制取的SO2气体中混有CO2气体,请你设计实验证明混合气体既有SO2气体,又有CO2气体。可以选择下列洗气装置进行设计实验。

洗气装置里的溶液是:A浓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 品红溶液、E澄清石灰水、 F高锰酸钾溶液、G碳酸氢钠溶液。

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所给装置可以重复使用,有些装置也可以不用)                  

五、计算题 (本题7分)

24、某纯净的天然碱可看做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的产物。取6.64g天然碱用酒精灯充分加热至恒重,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过量的浓硫酸、过量澄清石灰水后,浓硫酸增重0.9g,澄清石灰水中生成沉淀1g

(1)充分加热后,剩余固体重     g;

(2)该天然碱成份中除含有碳酸钠外,还含有      (填化学式);

(3)6.64g天然碱中,含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      mol;

(4)该天然碱的化学式为       

化 学 试 题(理科)参考答案

 

一和二选择题(1--10每小题2分,11-18每题3分,共4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B

D

B

D

B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D

C

B

C

B

D

C

B

三.填空题(共37 分)

19、(10分) (1) C.  (1分)   (1分)

(2) 三. ⅢA (2分)

(3) MgCl2+2NaOH==Mg(OH) 2↓+2NaCl (2分)

(4)SiO2-3+2H+=H 2SO3↓ (2分)

(5)Mg>Al>Si>C (2分)

20、(8分)(1)(3分) NH3 

(2)2 Al +2OH-- + 2H2O == 2AlO2-- + 3H2 ↑(2分)

(3)4NH3(g) + 5O2 (g) == 4NO(g)+ 6H2O(g);ΔH == -906.8kJ·mol-1

(3分)

21.(9分)(1)CH3COOH +OH-=CH3COO-+H2O (2分)

(2)0.1 (2分)

(3)大于,小于,小于 (3分)

(4)c (CH3COO- ) >c (Na+) > c (H+)> c (OH ) (2分)

22、(10分) (1)①④;  ⑥ (3分) 

(2) CH3—CO—COOH  CH3—CHOH—COOC2H5  (3分)

(3)(4分)

四.实验题(共12 分)

23 (12分)(1)用双手(或热毛巾)握住B,C中有气泡产生,移开双手,C中导管形成一段水柱,说明不漏气。(2分)   (2)Na2SO4+H2SO4=Na2SO4+SO2↑+H2O (2分) 

五.计算题(7 分)

24 、(1) 5.3g  (1分) (2) NaHCO3 H2O (2分)  (3)0.04  (2分)(4)2Na2CO·NaHCO3·2H2O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