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

2014-5-11 0:32:05下载本试卷

高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K 39 Fe 56

第Ⅰ卷 ( 选择题 72 )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据报道,用10B合成的10B20有较好的抗癌作用。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0BF3和CF4一样,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

  B.10B20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

  C.10B20晶体的熔点高,硬度大

   D.10B和10B20互为同位素

2.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A.水结成冰后体积膨胀

  B.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C.CH4、SiH4、GeH4、SnH4的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3.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和气体B组合不可能是下列的
A.NaOH溶液、CO2 
B.H2O、NH3       
C.NaOH溶液、NO  
D.H2O、NO2
                  [i]

4.(NH4)2SO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4(NH4)2SO4==N2↑+6NH3↑+3SO2↑+SO3↑+7H2O。将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将

  A.无沉淀生成             B.生成BaSO4沉淀

  C.生成BaSO3沉淀           D.生成BaSO4和BaSO3沉淀

5.厦门大学郑兰荪院士合成了C50Cl10富勒烯足球状分子,如右图,50个碳原子组成若干个正六边形和正五边形,碳均为4价。则有关C50Cl10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50Cl1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55

  B.C50Cl10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目为105个

  C.C50Cl10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D.C50Cl10分子中含有55个碳碳单键

6.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石炭酸、福尔马林、水玻璃、水银 ②化合物:CaCl2、烧碱、聚苯乙烯、HD

  ③电解质:明矾、胆矾、冰醋酸、硫酸钡 ④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C4H8O2

  ⑤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

  A.①③④   B.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

7.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边沿稍下方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在移液时玻璃棒轻靠在容量瓶瓶口

  C.测定烧杯中溶液的pH时,用pH试纸直接在烧杯中蘸取溶液

  D.做Fe与H2O反应的实验时,应用酒精灯外焰对装有铁粉的直通管加热

8.将40oC的饱和CuSO4溶液升温至50oC,或温度仍保持在40oC并加入少量无水CuSO4,在这两种情

况下均保持不变的是

A.硫酸铜的溶解度    B.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 溶液的质量      D. 溶液中Cu2+的数目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9.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正反应吸热

  B.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变

  C.正反应放热

  D.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10.某无色溶液与NH4HCO3作用能产生气体,则此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Cl、Mg2+、H+、Zn2+、SO42  

B.Na+、Ba2+、NO3、OH、SO42

  C.Ag+、K+、Cl、H+、SO42    D.MnO4、NO3、SO42、OH、Na+

11.始祖鸟烯(Pterodactyladiene),形状宛如一只展翅飞翔的鸟,其键线式如右图,其中R1、R2为烷烃基。则下列有关始祖鸟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始祖鸟烯与乙烯互为同系物

B.若R1=R2=CH3,则其化学式为C12H16

C.若R1=R2,一定条件下烯烃双键碳原子上的氢也能取代,则始祖鸟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10种

  D.始祖鸟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也能使溴水褪色,其褪色原理是一样的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铝片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H==AlO2+H2

  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OH+CO2==HCO3

  C.碳酸钙跟醋酸反应:CaCO3+2CH3CCOH==Ca2++2CH3COO+H2O+CO2

  D.醋酸铵溶液跟盐酸反应:CH3COONH4+H+==CH3COOH+NH4+

13.向用盐酸酸化的Mg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m与加入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是下图中的


       A          B          C         D

14.往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H2和I2,发生反应H2(g)+I2(g) 2HI(g),△H<0,当达到平衡后,t2时改变反应的某一条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造成容器内压强增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容器内气体的颜色变深,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

  B.平衡不发生移动

  C.转化率增大,HI平衡浓度变小

D.改变条件前后,速率图像如右图

15.现有等体积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溶液,将它们分别与V1 L、V2 L、

  V3 L等浓度的盐酸混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混合前三溶液pH相等,将它们同等倍数稀释后,则NaOH溶液pH最大

  B.若混合前三溶液pH相等,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则V1>V2>V3

  C.若混合前三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等,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则V1>V2>V3

  D.若混合前三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V1>V2>V3

16.已知当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碳酸中c(CO32-)比偏铝酸中c(AlO2-)大得多,则下列推论中正确的是

A. 通入适量CO2于AlO2-溶液中,有CO32-生成

B. 含CO32-的溶液容易使Al(OH)3溶解变成AlO2-

C. HCO3-只能与Al3+反应而不能和AlO2-反应

D. NH4+、AlO2-和HCO3-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17.某蓝色晶体化学式可表示为:MxFey(CN)z 。用X射线研究其结构
特征如右图所示:Fe2+和Fe3+分别占据立方体的顶点且互不相邻,
而CN 位于立方体的棱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晶体是共价化合物

B.该晶体的化学式可表示为MFe2(CN)6

C.该晶体中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共价键

D.M的离子位于上述晶胞体心,呈+2价

18. 时钟反应或振荡反应提供了迷人课堂演示实验,也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测定含I浓度很小的碘化物溶液时,利用振荡反应进行化学放大,以求出原溶液中碘离子的浓度。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中性溶液中,用溴将试样中I氧化成IO3,将过量的溴除去。

②再加入过量的KI,在酸性条件下,使IO3完全转化成I2

③将②中生成的碘完全萃取后,用肼将其还原成I,方程式为:N2H4+2I2==4I+N2+4H+

④将生成的I-萃取到水层后用①法处理。

⑤将④得到的溶液加入适量的KI溶液,并用硫酸酸化。

⑥将⑤反应后的溶液以淀粉作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液滴定,方程式为:2Na2S2O3+I2==Na2S4O6+2NaI

经过上述放大后,则溶液中I浓度放大为原溶液中I浓度的(设放大前后溶液体积

相等):                              (   )

A.2倍            B.4倍            C.6倍            D.36倍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78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9.Ⅰ(8分)某学生往一支试管中按一定的顺序分别加入下列几种物质(一种物质只加一  次):A.KI溶液 B.淀粉溶液 C.NaOH溶液 D.稀H2SO4 E.氯水。发现溶液颜色按如下顺序变化:①无色→②棕黄→③蓝→④无色→⑤蓝。

  依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以上药品的顺序是(写序号)                

(2)①→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溶液由棕黄色变为蓝色的原因是                      

(4)③→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Ⅱ、(6分)金属镁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活泼金属,但镁带表面呈现灰黑色。用砂纸磨下镁带表面固体粉末,在空气中强热,有水气生成;另取粉末,加入稀酸,产生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混浊。如果将灰黑色灰黑色的镁条在纯氧中点燃,燃烧产物中有黑色物质生成。

(1).预测:镁条表面的灰黑色物质的组成是      ;黑色燃烧产物是   。(填名称)

(2).设计实验确定灰黑色物质的具体组成;                

         ________________

(3).说明产生黑色燃烧产物的原因,并设计实验确认该产物成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8分)饱和氯水与石灰石的反应是制取较浓HClO溶液的方法之一。2005年的《化学教育》报道了如下实验研究:

实验一、定性研究:

①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mL饱和氯水,充分反应,有少

量气泡产生,溶液浅黄绿色褪去;

②过滤,将滤液滴在有色布条上,发现其比氯水的漂白性更强;

③为了确定反应产物,将滤液分为三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第一份与石灰水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第二份与稀盐酸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将第三份加热,看到溶液变浑浊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  

经检测,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均为CO2

请回答:

(1)反应后所得的溶液漂白性增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上述实验可推知,②的滤液中的溶质除CaCl2、HCIO外,还含有______  ___;

实验二、定量研究:

在圆底烧瓶底部,有一用塑料网包住的过量块状碳酸钙和150mL饱和氯水,按如图所示装置实验,待不再产生气泡后,将塑料网中剩余的石灰石提出液面,密封后再加热、煮沸烧瓶中的液体,直到量筒中的气体不再增加。请回答:

(3)为减少用装置Ⅲ收集气体过程中CO2因溶解而造成

的损失,且水槽中仍然为水,请你对装置Ⅲ进行改进,

最简单的方法是                                 

(4)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上述实验,测得塑料网内的碳酸钙质量减少Ag,总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CO2气体BL,发现明显小于。若不考虑实验操作和CO2的溶解等因素造成的误差,从化学反应原理来看,导致这一大小关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 

                      

(5)实验后发现,装置Ⅱ中的液体增多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8分)

21.(10分)现有pH=2的醋酸溶液甲和pH=2的盐酸乙,请根据下列操作回答问题:

 (1)取10mL的甲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水,醋酸的电离平衡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另取10mL的甲溶液,加入少量无水醋酸钠固体(假设加入固体前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待固体溶解后,溶液中c(H+)/c(CH3COOH)的比值将     (填“增大”、“减小”或“无法确定”)。     。

 (2)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各稀释100倍。稀释后的溶液,其pH大小关系为:pH(甲)     pH(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各取25mL的甲、乙两溶液,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稀溶液中和至pH=7,则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V(甲)       V(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取25mL的甲溶液,加入等体积pH=12的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c(Na+)、

c(CH3COO)的大小关系为:c(Na+)       c(CH3CO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2.(10分)(Ⅰ)如图所示,甲、乙之间的隔板K和活塞F都可左右移动,甲中充入2molA和1molB,乙中充入2molC和1molHe,此时K停在0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

2A(g)+B(g) 2C(g);反应达到平衡后,再恢复至原温度。回答下列问题:

(1)可根据               现象来判断甲、乙都已达到平衡。

(2)达到平衡时,隔板K最终停留在0刻度左侧a处,

则a的取值范围是        

(3)若达到平衡时,隔板K最终停留在左侧刻度1处,则甲中C的物质的量

 ­­       mol,乙中C的转化率    50%(填:>、<、=),此时,乙中可移动活塞F最终停留在右侧刻度    处(填下列序号)① <6 ② >6 ③ =6。

(4)若达到平衡时,隔板K最终停留在左侧刻度靠近0处,则乙中可移动活塞F最终停留在右侧的刻度不大于   ;若K最终停留在左侧刻度靠近2处,则乙中F最终停留在右侧的刻度不小于   

(Ⅱ)若一开始就将K、F固定,其它条件均不变,则达到平衡时:

(1)甲、乙中C的物质的量分数是   (填:“甲>乙”或“甲<乙”或“甲=乙” );

(2)测得甲中A的转化率为b,则乙中C的转化率为    

(3)假设乙、甲两容器中的压强比用d表示,则d的取值范围是       

23.(8分)已知X是一种盐,H是常见金属单质,

F、I是常见的非金属单质,E、G都是工业上

重要的碱性物质,它们有右图所示的关系,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G的化学式为        

 

 ⑵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⑶X在医药上用作解酸剂,与盐酸作用时,生成B的物质的量与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8,则X的化学式为:       

X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4. (6分)有机物分子中当有一个碳与四个不同的基团相连接时,该物质具有旋光性。如乳酸()就有旋光性。

某酯具有旋光性,分子式为C6H12O2。该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经分离得相应的酸和醇。

(1) 若生成的酸有旋光性,对应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2) 若生成的醇有旋光性,满足此条件的酯有______________种

(3) 该酯经水解后所得水解混合物是否一定有旋光性?_____  ______(要说明原因)

25.(8分)

(1)苯乙酮是一具有香味并有强催泪作用的化学试剂,它的结构简式如右下图所示,则苯乙酮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A.加成反应  B.取代反应 

 C.消去反应  D.水解反应 

 E.银镜反应 

(2) 已知:CH2=CH-CH=CH2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1︰1加成的时候可以得到BrCH2-CH=CH-CH2Br.和BrCH2-CHBr-CH=CH2二种产物。化合物甲(如右图)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写出甲与Br2发生等物质的量加成反应时可能产物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   ,         

(3) 药用有机化合物A为一种无色液体。从A出发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反应:

①写出有机物D与浓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写出有机物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6.(6分)某天然碱可以看作是CO2和NaOH反应后的产物组成的一种物质。为了测定该物质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称取3.32g天然碱样品,加入30mL过量稀盐酸,产生672mL CO2气体(标准状况)。

(2)另称取3.32g天然碱样品,在300℃下加热至分解完全,产生CO2 112mL(标准状况)和0.45g水。

试通过计算,确定天然碱的化学式。

27(8分)有机物A是烃或烃的含氧衍生物,分子中碳原子数不超过6。当0.1 mol A在0.5 mol O2中充分燃烧后,A无剩余。将生成的气体(1.01×105 Pa,110℃下)依次通过足量的无水氯化钙和足量的碱石灰,固体增重质量之比为9:11,剩余气体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为6.72L。试通过计算、讨论确定A可能的化学式。

高三化学期末试卷答案

1.B 2.A 3.C 4.D 5.C 6.B 7.A 8. B 

 9.AB 10.A 11.C 12.BC 13.D 14.D 15.D 16.A 17.BC 18、D

19

Ⅰ、(1)A→E→B→C→D (2分)

  (2)2KI+Cl2==2KCl+I2 (2分)

  (3)淀粉遇碘变蓝色 (2分)

  (4)I2+2NaOH=NaI+NaIO+H2O  (2分)

Ⅱ、1.碱式碳酸镁(1分) 碳(1分)

2.将镁带表面固体粉末在空气中强热,产物先用浓硫酸吸收,再用碱石灰吸收,确定增重质量的比值。(2分)

3.镁与热分解产生的CO2反应(1分)

黑色燃烧产物难溶于稀硫酸中,在浓硫酸中加热溶解,产生刺极性气味气体(1分)

20 1)CaCO3消耗了氯水中的HCl,使Cl2+H2OHCl+HClO平衡向右移动,HClO浓度增大

(2)Ca(HCO3)2(3)在导管末端再连接长导管,使导管的出口接近量筒底部

(4)碳酸钙与氯水反应生成的Ca(HCO3)2再受热时,除生成CO2外,还生成了CaCO3

  (5) 从圆底烧瓶蒸出的水蒸气在广口瓶中冷凝、聚集

21(共10分,每空2分)

  (1)向右 减小  (2)小于  (3)大于 (4)小于

22.(Ⅰ)(1)K、F不再移动  (2)0<a<2   (3)1 > ②  (4)8 4

(Ⅱ)(1)甲=乙  (2)1-b (3<d

23(1)NaOH

(2)①2Na2O2+2CO2     2Na2CO3+O2  ②2Mg+CO22MgO+C ③3MgCO3·Mg(OH)2或Mg4(OH)­2(CO33等; 3MgCO3·Mg(OH)2+8HCl   4MgCl2+3CO2↑+4H2O

24(1)           (2) 4

  (3)一定有生成物中有具有旋光性的物质。(其他合理表述也可给分)(每空2分,共6分)

25

3C6H5OH  + 3Br2  + 3HBr

C6H5OOCCH3 + 2 NaOH → C6H5ONa + CH3COONa + H2O

26.2Na2CO3·NaHCO3·H2O

27.(9分)

(1)CH4(O2过量)

(2)C5H8O或C6H12O5 (每答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