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年级化学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2014-5-11 0:32:05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年级化学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化  学    2008.2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葶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1~35.5 Mg~24 K~39

  Ti~48 Fe~56 Cu~64 Ag~108

第1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良好的环境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保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北京奥运会的火炬燃料是丙烷,符合举办“绿色奥运”的承诺

 B.火箭常用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作燃料,这两种物质对环境无污染

 C.2007年太湖部分水域发生“水华”等污染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D.研究人员用植物纤维制造出的机动车燃料,属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2.硝酸铵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在高温或撞击下容易发生分解反应而燃炸:

则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氧元素被还原,氮元素被氧化

B.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C.生成的气体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0:3;

D.该反应的熵变△S<O、焓变△H<0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FeCl3溶液与Fe(OH)3胶体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现象

 B. C9H12的芳香烃其同分异构体只有五种

 C.为检验甲酸中是否混有甲醛,可先蒸馏,然后再用蒸出物做银镜反应

D.的名称是2-乙基-1,3-丁二烯

4.下列相关实验现象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

 A.在铜锌原电池中,锌片上也有气泡可能是因为锌片中含有杂质

 B.向酸性KMn04溶液中通入乙炔,溶液长时间不褪色可能是因为溶液浓度太大

 C.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盐酸,测得盐酸的浓度偏大,可能是先用待溅液润洗了锥形瓶

 D.将Ba(OH)2·8H20和NH4Cl混合搅拌,无明显降温现象,.可能是因所用的反应物是晶体

5.短周期元素甲、乙、丙,其中甲、乙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和3倍,丙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代数和等于4。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丙元素的族序数比甲元素的大.

 B.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甲>乙

 C.甲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硝酸的强

 D.乙、丙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乙>丙  ’

6.下列粒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

A.含大量NO3的溶液中:

B.无色溶液中:

C.水电离出的的溶液中:

D.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溶液中:

7.已知A~G都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是固体单质,C 是气体单质,E是氧化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没有列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一定是金属,C一定是氧气

B.A一定是非金属,B可能是NaOH

C.在通常情况下,物质E的熔点可能很高

D.图中所涉及的反应只有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12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失去的电子数为NA

  B.用粗铜作阳极电解稀硫酸,当生成0.1molH2时,阳极失去的电子数为0.1 NA

  C.标准状况下,22.4LSO3所含的分子数约为NA

  D.有1 molCH3COO-的醋酸钠溶液中Na+数目等于NA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Mg(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B.向NH4Al(S04)2溶液中滴入Ba(0H)2溶液使SO42-反应完全:

C.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S02气体:

D.向Fe(N03)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10.根据右图所示的装置(甲中电极均为惰性电极)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甲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B.甲中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40H-一4e=2H20+02

C.通电初期乙中的总反应为:Cu + H2SO4

D.反应过程中甲、乙装置的pH都逐渐减小

11.在下列各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溶液中:

12.莽草酸是一种合成治疗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鞣酸存在于苹果、生石榴等植物中。下列关于这两种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物质跟足量的NaOH反应,消耗NaOH的量相等

B.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物质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量分别相等

C.一定条件下,两种物质都能发生酯化反应和氧化反应

D.鞣酸分子中,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多有14个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聚合硫酸铁可用于净水,其化学式为,式中的m可能为6

B.将3g白色粉未完全溶于10g热水中冷却至室温析出2g晶体,再将析出的2g晶体全部溶于10 g热水中,冷却至室温析出1.5 g晶体。由此可知此白色粉末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C.无色混合气体甲依次经过右图所示实验装置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且最终无气体剩余.则原气体的成分可能为NH3、NO、CO2

D.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蛋白质是由氨基酸形成的可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

14.如右图所示,当关闭阀门K时,向甲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在800℃时发生反应:

.1min时反应达平衡状态,有3/4的SO2转化为SO3. 在800℃时,向乙中充入2molSO3.起始时,甲、乙的体积均为1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800℃,若向甲的平衡体系中,再充入lmolS03气,达到薪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增大

B.800℃时,乙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其气体体积小于1.125L

C若打开阀门K,新的平衡混合气中SO3的体积分数比打开K前甲、乙中的都大

D.800℃时,乙中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4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2分)

三、本题包括l小题,共12分。

15.(12分)为测定固体磷铵化肥中铵态氮的质量分数,实验室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在A中加入mg磷铵样品,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向A中加入足量的浓NaOH溶液,完全反应后C中浓硫酸增重ng。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说明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和实验现象:               

(2)实验过程应该在何时鼓入空气?答:     (填“实验开始前”、“反应过程中”或“完全反应后”)

(3)如某次测定的铵态氮的质量分数明显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

  A.磷铵样品与氢氧化钠未充分反应    B、A和B中残留了一定量的氨气

  C.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太大

(4)某厂利用生产磷铵排放的磷石膏废渣制硫酸联产水泥,硫酸返回用于生产磷铵。其生产流程图如下:

①操作b的名称是浓缩、冷却、        

②如反应Ⅱ的产物是两种酸式盐,则物质B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③若在实验室中对反应Ⅲ产生的气体用NaOH溶液吸收,可使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

④该生产流程最大的优点是尽可能地实现原料的循环使用和副产物的综合利用,该生产流程体现的基本思想是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16.(6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将KClO3加热到363℃时熔融,加热至380℃以上时发生反应A、B,加热至400℃ 以上时发生反应C。若KCl03和MnO2混合加热到200℃时KCIO3就分解。

  

KCl、KClO3、KClO4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则

①假设KCl03受热时只发生反应A,则证明有KCl04生成

 的实验方法和现象是:用天平分别称取两份质量均为

 3.3g的KClO3,一份溶于100g水中配成0℃时的饱和

 溶液,另一份加热到38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

 冷却,溶于lOOg0℃的水中,充分振荡       

②KClO3和Mn02混合共热时,开始放出氧气较慢,继续加

 热至一定温度时,放出氧气的速率会很快,其主要原因可

 能是           

(2)已知

则KClO3(s)分解生成KClO4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7.(8分)2007年徐州市区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到了312天,成为近年来“蓝天”最多的一年。作为产煤较多和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的地区,徐州市区空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含量控制的任务依然艰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烟气中含有NOX和S02。含有碱的黄磷乳浊液

 能够同时去除NOX和S02,这是由美国科学家研发的,命名为

 PhoSNOx法。在该方法最后阶段NO2--与HSO3--反应生成(NH4)2SO4

其离子方程式为             

(2)工业上将S02转化为SO3是在接触室(如右图)里进行的,中部是一

 个热交换器,它是用导热性能好的管状材料制成。温度低的气体A

 从管外流过;经上层催化反应后的热气体从管内流过,通过导热材料进行气体与气体的热交换。 中学化学实验中也有许多需要进行热交换,下列实验中需要进行热交换的(直接加热除外)是  (填字母)。

 A.粗盐的提纯  B.实验室制取少量蒸馏水

 C.测定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

 D.制取乙酸乙酯  E.酚醛树脂的制取

(3)一定条件下,N02和S02很容易发生反应生成NO和SO3(g)。现将

 NO和S02的混合气体通入容积为50 ml的容器中,充满后用带有导

 管的塞子密封,则再向该容器中通入O2的体积V在    mL范

 围内才能保持容器内的压强不变(设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

 且不考虑NO2转化为N204)。

(4)将盛有x molNO和y mol NO2的混合气(标准状况)的试管倒扣在足量

 的水中,通入O2可以使水充满试管。请在右面的坐标图中大致画出不

 断通人氧气的过程中溶液的pH与V(O2)的关系曲线(设生成的硝酸均在试管内)。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18.(10分)已知,Cr(OH)3在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将生成[Cr(0H)4]_,铬的化合物有毒,由于+6价Cr的强氧化性,其毒性是+3价Cr毒性的100倍。因此,必须对含铬的废水进行处理。目前研究和采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

 方法一、还原法:在酸性介质中用FeSO4、NaHS03等将+6价Cr还原成+3价Cr。具体流程如下:

有关离子完全沉淀的DH如下表。

淆回答雨列问题:

(1)在②中调节pH的范围至      为最好。(填序号)

  A.3~4  B.6~8  C.10~11     D.12~14

(2)若在①使FeSO4适当过量、空气适量,使Fe2+与Fe3+的比例恰当时,可产生具有磁性、组成类似于

的铁氧体悬浮物,变废为宝。则控制空气适量的目的是          ,使铁氧体分离出来较简便的方法是         

方法二、电解法:将含+6价Cr的废水放入电解槽内,用铁作阳极,加入适量的氯化钠进行电解:阳极区生成的Fez+和Cr2O72-发生反应,生成的Fe3+和Cr3在阴极区与OH结合生成Fe(0H)3和Cr(OH)3沉淀除去。

(3)写出此阴极反应的电极方程式:                。

(4)已知电解后的溶液中C(Fe2+)为2×10-13,则原溶液中C(Cr2+)为         mol/L

六、本题包括1小题,共14分,

19.(14分)

(1)已知当一个碳原子连有两个时,易失水生成碳氧双键。又知A~G均为常见有机物,在通常状况下,E为液体、F为气体,B、C、D是A与Clz混合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的生成物,它们和NaOH溶液共热分别生成E、F、G,F、G都能跟含有NaOH的Cu(OH)2悬浊液发生反应。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D的电子式          

 ②写出E→F的化学方程式              

(2)聚乙酸乙烯酯简称PVA,结构简式为,它是由乙酸乙烯酯聚合生成的。已知乙炔跟另一种有机物N发生一步加成反应可制得乙酸乙烯酯。请设计合成N的合理路线(用反应流程图表示,有机物写结构简式并注明反应条件):                   

要求:①合成过程中其他无机原料任选,有机原料限用乙炔。

   ②反应流程图的表示方法以“由乙醇合成聚乙烯’乞示例如下:、

(3)已知M的结构简式为:,又知M及甲~己各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网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②的条件是           ,反应⑥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七、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0.(10分)钢铁制品经常进行烤蓝处理,即在铁制品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Fe304。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烤蓝铁片,分别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

 (1)把一定量烤蓝铁片加工成均匀粉末。

 (2)取m g该粉末,放人28.00 mL 1 mol/L。的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34.4 mL,向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m=         .

 (3)再取三份不同质量的粉末,分加加到相同体积(V)、物质的量浓度均为l0.00 mol/L的三份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固体全部溶解,有关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假设NO是硝酸的唯一还原产物):

①试计算每份硝酸溶液的体积(V)是多少?

②若向实验Ⅱ所得溶液中继续加入铜粉,要使溶液中Cu2、Fe2+、Fe3+同时存在,则加入铜粉的物质的量范围是          

八、本题包括l小题,共12分。,本题分为A题和B题,每位考生只可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如果两题全做,按A题评分。选学嘞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考生答A题,选学“实验化学”模块的考生答B题。

21.(12分)

A.钛呈银白色,因它坚硬、强度大、耐热、密度小,被称为高技术金属。目前生产钛采用氯化法, 即将金红石或钛铁矿与焦炭混合,通人氯气并加热制得TiCl4

将TiCl4蒸馏并提纯,在氩气保护下与镁共热得到钛:

MgCl2和过量Mg用稀盐酸溶解后得海绵状钛,再在真空熔化铸成钛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Ti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钛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     

(2)与CO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和离子分别为    和   (各举一种即可,填化学式)。在

中,C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的分子有              。

(3)已知Ti3+可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现有钛的两种颜色的配合物,一种为紫色,另一种为绿色,相关实验证明,两种物质的组成皆为。为测定这两种配合物的成键隋况,设计了如下实验:

a.分别取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样品配成待测溶液;

b.分别往待测溶液中滴人过量的AgNO3溶液并充分反应,均产生白色沉淀;

c.测定沉淀质量并比较,发现由原绿色物质得到沉淀的质量是由原紫色物质得到沉淀的质量的2/3

则原绿色配合物的配离子的化学式为       

(4)TiCl4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在水或潮湿空气中易水解而冒白烟。则TiCl4属于    (填“原子”、“分子”或“离子”)晶体。

(5)在自然界中Ti02有金红石、板钛矿、锐钛矿三种晶型,其中金红石的晶胞如右图所示,则其中Ti4+韵配位数为  

B.摩尔盐在空气中比一般亚铁盐稳定,是分析化学中常见的还原剂。摩尔盐晶体为浅绿色,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水中溶解度比都小。某化学研究小组设计如下买验装置和实验步骤来制备摩尔盐。

【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把1 mol/LNa2CO3溶液和废铁屑混合、浸泡数分钟后,倾析法分离、洗涤铁屑,晾干,将Na2CO3溶液装入C瓶中。

②用处理过的铁屑与3mol/L H2SO4溶液在B中反应制取FeS04

③将硫酸铵配成饱和溶液倒人A中,与硫酸亚铁溶液混合,经结晶、过滤并用少量酒精洗涤得摩尔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把Na2CO3溶液和废铁屑混合、浸泡数分钟的目的是      

(2)B中铁屑和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的一个作用是赶走装置中的氧气及硫酸铵溶液中的溶解氧,要达成氢气的这一作用的操作方法是                  。氢气的另外一个作用是                 

(3)实验过程中,用少量酒精洗涤晶体的优点是               

(4)实验时,使摩尔盐结晶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填序号)

  A.蒸发浓缩溶液、再自然冷却结晶   B、不蒸发溶液、直接自然冷却结晶

  C.加热、蒸发、浓缩至晶体完全析出

(5)要加快过滤速度,一般采取减压过滤的方法,减压过滤也称抽滤。抽滤操作所需的主要玻璃仪器有                

(6)检验硫酸亚铗中是否含有NH4+的方法是            

(7)请写此实验中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具体做法(至少写出两点)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B 2.B 3.D 4.D 5.C 6.A 7.C 8.A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9.D 10.AC 11.BD 12.C 13.CD 14.A

三、共12分。第15题12分,第(2)题、第(4)题的第①题各1分,其余每空各2分。

15.(1)先在D的右边连上一段胶管并(用止水夹)密闭,然后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再向分液漏斗中加水打开活塞,若水流一段时间后不再流下,则装置不漏气,否则就漏气

 (2)完全反应后

 (3)AB

(4)①结晶②③CD④绿色化学

四、共14分。第16题6分,每空各2分。第17题8分,每小题各2分。

16.(1)①有不溶物出现,证明有KCIO4生成

②温度达到363℃以上,熔融的接触面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2)

17. (1)

(2)BDE

(3)0<V≤25

(4)

五、共10分。第18题10分,每空各2分。

18.(1)B

(2)使溶液中的比例恰当   用磁铁吸引

(3)

(4)3×10—6

六、共14分。第19题14分,第(2)题4分,其余每空各2分。

19.(1)①(略)

(2)

(3)浓硫酸、加热   消去反应

七、共10分。第20题10分,第(3)题的第①题4分,其余每空各2分。

20.(2)FeCl2   0.912 g  

 (3) ①0.180 L(或180 ml)

八、共12分。第21题12分。本题分A题和B题,每位考生只可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如果两题

 全做,按A题评分。A题的第(1)题、第(2)题的前两个空,每空各1分;其余每空各2分。B

 题的第(1)题、第(2)题、第(3)题,每空各1分;其余每空各2分。

21.A.(1)第四周期、IVB族 

(2)

(3)

(4)分子

(5)6

B.(1)除油污

 (2)关闭止水夹a、d,打开止水夹b、C将B中产生的FeS04溶液压入A中

 (3)既除去晶体表面的杂质,又减少晶体的损失

 (4)A

 (5)吸(抽)滤瓶(多答安全瓶的不扣分)

 (6)(略)

 (7)用废屑作原料,变废为宝;将碳酸钠溶液重复使用;用氢气驱赶其中的氧气,防止亚铁盐被氧化;对尾气处理,减少污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