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理科综合第三次月考化学部分卷

2014-5-11 0:32:05下载本试卷

高三理科综合第三次月考化学部分卷

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Fe. 56  Cu. 56

I

6、城市大面积绿化既能美化城市,又能净化城市,还能控制温室效应,其控制温室

效应的化学依据是(   

A,某些绿色植物可以吸收SO2

B,植物根系发达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C,绿色植物可以吸收转化CO2气体,降低空气中CO2浓度

D,森林覆盖可以防起风,阻挡流沙作用

7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为(     

A,标准状况下,22. 4LN2含共用电子对数为。

B,常温常压下,1molH2含共价键个数为NA

C,常温常压下,18.0g重水(D2O)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

D1molCH3CH2CHCH32所含甲基个数为2NA

8、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  

ANH4NH3 + HCl          BNH3 + CO2 + H2O = NH4HCO3

C2NaOH+ Cl2 == NaCl + NaClO + H2O  D2Na2O2 + 2CO2 ==2Na2CO3 + O2

9V L浓度为0. 5mol / L的盐酸,欲使其浓度增大一倍,可采取的措施为(  

A,通入标准状况下HCl气体11.2L 

B,加入10mol/L的盐酸0.1VL,稀释到1.5 VL

C,将溶液加热浓缩到0.5VL 

D,加入VL1.5mol /L的盐酸混合均匀

10、下列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为(    

A,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后注入蒸馏水

B为测定硫酸铜晶体的结晶水的含量,称样时,先取一定量的晶体,后放入坩埚中

C为检验酸性溶液中的Cl—和SO42-,先加入硝酸银溶液,滤去沉淀后加入硝酸钡溶液

D在实验室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时,先使氯气通过水(或饱和食盐水),后通过浓硫酸。

11、由IIIA族元素和VIA族元素B组成的阴离子如下图所示的结构,从其结构分

析,该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为(     

A1        B2        C         D4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为(     

A,二氧化硅溶于烧碱溶液:SiO2 + 2OH ==SiO32 + H2O

B,硫酸亚铁溶于稀硝酸:3Fe2+ +NO3 + 4H+ ==3Fe3+ + NO + H2O

C,亚硫酸钠溶液与双氧水混合:SO32 + 2H2O2 == SO42 + 2H2O + O2

D,亚硫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SO32 + 2NH4 + + Ba2+ + 2OH ==BaSO3 + 2NH3·H2O

13NH3O2混合气体100ml通过红热的铂丝网,充分反应后的混合气体再通过足

量的水最终收集到10ml的残留气体,则原混合气体O2的体积不可能为(气体

体积在相同条件下测定)      

A12. 5ml      B21. 5ml      C64. 2ml      D70ml

II

26、(16分)下图所涉及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其中CO2DCl2

EFe单质,其余为化合物,

    

 

它们存在如图中的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及次要的产物均已经略去。

(1)  写出有关产物的名称或化学式:

    B       E       F       

2)指出MnO2在相关反应中的作用:反应中是      剂,反应中是

      剂。

3)若反应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则A      ,若反应在常温条件下

的条件下进行,则A     

4)写出BMnO2在共热的条件下获得D的化学方程式:          

27、(12分)下图甲是课本中实验验证铜和浓硝酸反应的装置,乙和丙是师生对演示实验改进后的装置。

  

1)甲 丙三个装置中共同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2)和甲装置对比,乙装置的优点是:                  

3)为了进一步验证NO2和水的反应,某学生设计了丙装置。实验时先关闭活塞

    ,在打开活塞    ,才能使NO2气体充满试管;当气体充满

试管后,将铜丝提起与溶液脱离。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应如何操作?

                                    

28、(12分)将等物质的量的A B C D四种物质混合后,充入一容器为VL的密闭容器,此时容器内的压强为P,然后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a A(?) + b B(?)  c Cg + d D(?)

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A减少了n / v mol / LB减少了n /2v mol/LC增加了1.5n molD增加n mol,此时达到了化学平衡。

(1)  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为

a      b      c      d     

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则在上述平衡混合物中加入物质,上述平衡        

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平衡不移动        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

4)若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又相等,则逆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9、(20分)Cu——Fe合金由于长时间放在空气中表面产生了一层氧化膜(成分为

Fe2O3CuO),现进行如下实验(以下气体均在标况下测定)

将此合金5.76g放在烧杯中,然后将稀硫酸逐渐加入至过量,收集到产生的气体为672ml,过滤得绿色溶液,还有滤渣B

将滤渣B投入到一定浓度的硝酸中,完全溶解,得NO. NO2混合气体896ml

经测定该混合气体的密度为1.52g / L

中所得滤液加入同浓度的足量的稀硝酸,用排水法收集一烧瓶气体,在烧瓶中通入224ml氧气,气体完全溶解于水。

1)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为         

2A中阳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B单质的化学式   

3中产生绿色溶液A的离子方程式为:                 

4)原合金中Fe的物质的量为      Cu的物质的量为     

化学部分答案

6

7

8

9

10

11

12

13

C

B

D

B

D

D

C

B

26、(16分)(1)浓盐酸   Fe3O4    FeCl3

      2 催化剂  氧化剂

      3KClO3   H2O2

      (4)MnO2 + 4HClMnCl2 + Cl2 + 2H2O

27(16)(1)Cu+4HNO3()===Cu(NO3)2+2NO2↑+2H2O

(2)可以控制反应

可吸收NO2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3)c;a、b;

先关闭b,再关闭a,然后打开c,用手捂住试管②(合理答案均给分)

28、(12分)(12   1   3    2

2D 

3)吸热

29、(20分)(1)玻璃棒  烧杯  漏斗

2H+ , Fe2+; Cu

3Fe + 2H+ ==Fe2+ + H2 Fe + 2Fe3+ == 3 Fe2+ Fe + Cu2+ == Fe2+ +Cu

40.04mol  0.05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