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

2014-5-11 0:32:05下载本试卷

高三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

时限:90分钟  满分:110分 命题人:熊定湖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Na-23  K-39   O-16   Al-27  Mn-55 Fe-56  S-32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锂、钠、钾、铷、铯的性质递变规律,不正确的叙述是

A.单质的密度依次增大           B.单质的熔沸点依次降低

C.单质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D.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2.相同物质的量的各固体或液体的体积并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

A.粒子的大小不同             B.粒子的质量不同

C.粒子间的距离不同            D.粒子间的作用力不同

3.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N2         B.质量相同、密度不等的N2和C2H4

C.体积相等、密度相等的CO和C2H2     D.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N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四面体型的分子结构中键角均为109°28′

B.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C.发生化学反应时失去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还原能力越强

D.两种微粒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等,则它们不可能是带异性电荷的离子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赤潮、酸雨、臭氧层空洞、潮汐等都与环境污染有关

B.SiCl4的熔点比SiF4的熔点高,是由于它们的晶体类型不同

C.光导纤维是用晶体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D.HF的沸点比HCl沸点高,是由于HF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6. 用 25.30mL 98%的浓H2SO4(d=1.84g/cm3)配制20%的H2SO4溶液(d=1.14 g/cm3)200.00 mL,需加水

A.181.55 mL     B.174.70 mL     C.182 mL       D.200 mL

7.下列非金属元素,其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

A.构成矿物和岩石的主要元素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8.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1)用托盘天平称取5.2gNaCl ;

(2)用50mL量筒量取5.2mL盐酸;

(3)用蒸发皿加热KNO3溶液制取KNO3晶体;

(4)用100mL容量瓶配制50mL0.1mol/LH2SO4溶液;

(5)用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存放浓HNO3

(6)用煤油液封保存锂、钠、钾单质

A.(2)(3)(5)     B.(2)(4)(5)     C.(1)(4)(6)    D.(2)(4)(6)

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氯化铁溶液:Fe3+3H2O=Fe(OH)3↓+3H

B.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Mg2+2HCO3+2OH=MgCO3↓+CO32+2H2O

C.硝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2H2O====AlO2+4NH4

D.淀粉碘化钾试纸在潮湿空气中变蓝:4I+O2+2H2O====2I2+4OH

10.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Na、HCO3、NO3          B.Na、SO42—、Cl、 ClO

C.H、Mg2、SO42—、NO3         D.Ag、K、NO3、Na

11.X、Y是短周期元素两者可组成化学式为X2Y3的化合物。已知X的原子序数为n、则y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①n+3      ②n-3      ③n+5      ④n-5      ⑤n+11

A.①④         B.②③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⑥

12.X 和Y均为短周期元素,已知:aXnbXm多两个电子层,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只能位于第三周期            B.Y不可能位于第二周期

C.b>5                   D.a+n+m-b=10或者16

13.在高温下,超氧化钾晶体呈立方体结构,与NaCl晶体结构相似。晶体中氧的化合价可看作部分是0价,部分为-2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中每个钾离子周围有8个O2,每个O2周围有8个K

B.超氧化钾的化学式为KO2,每个晶胞中含有14个K和13个O2

C.晶体中,0价的氧原子与-2价氧原子的数目比可看作为3:1

D.晶体中与每个K距离最近的K有6个

14.在一定条件下,RO3n+2R2+6H=3R+3H2O,下列关于R元素的叙述中,一定正确的是

A.R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       B.RO3n中的R只能被还原

C.R的单质可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H3RO3一定是强酸

15.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等量的白磷蒸气和白磷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ΔH = +1.19 kJ· 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H(aq)+OH(aq)= H2O(l);ΔH=-57.3 kJ· mol—1,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D.在101 kPa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 2H2O(l);ΔH=-285.8 kJ· mol—1

16.硫酸镁、硫酸铝两种物质组成的溶液100mL中,SO42物质的量浓度为0.10 mol/L,加入0.30 mol/L NaOH100mL溶液到生成的白色沉淀恰好不再溶解为止。过滤,在所得滤液中AlO2物质的量浓度为

A.0.025 mol/L     B.0.10 mol/L      C.0.050 mol/L     D.0.25 mol/L

17.11.6gFe3O4加到100mL某浓度的盐酸中,再加入9.8g铁粉,反应停止时,溶液中无固体存在。立即往溶液中通入氮气,同时滴加5.0mol/LNaOH溶液到溶液中,金属离子刚好生成白色沉淀,共消耗NaOH溶液160mL。则原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2mol/L       B.4 mol/L       C.6 mol/L      D.8mol/L

18.取0.04molKMnO4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到amol气体,在反应后剩余的残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并加热,又收集到bmol气体,设此时Mn元素全部以Mn2存在于溶液中,则a+b的最小值为

A.0.04            B.0.08        C.0.10        D.0.20

二、(本大题共四小题,30分)

19.(8分)

右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熔点的变化图,根据此图,填写下列空格:

(1)③号元素位于周期表第__________周期_______族,其单质的一种同素异形体能导电,该同素异形体的名称叫______________。

(2)⑤、⑥两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⑦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简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②、④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晶体有两种结构,其中一种结构与金刚石相似,该结构的晶体属___________晶体,若使其熔化,需破坏的作用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

20.(6分)

有A、B、C、D四种电解质,它们均由多种元素组成(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20),相同浓度溶液的pH值是A<B<C<D,且只有A的pH小于7,四种物质的焰色反应皆显黄色,A与B、C、D都能反应,但仅与B、C反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向A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能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试推断A、B、C、D的化学式并写出B和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A:    B:   C:     D:   

(2)B和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1.(8分)

下图中每一字母表示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反应时所需要的水或生成的水均已略去)。已知D是一种盐,焰色反应呈紫色,E在常温下是黄绿色气体,F是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的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③的离子方程式              

(3)在反应①中每生成1molE,转移电子数为      mol。

22.(8分)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且互不同族;其中只有两种为金属;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X与W、Y与Z这两对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均为9。单质Y和W都可与浓的NaOH溶液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Y、Z、W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ZW2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它在常温下呈液态,形成晶体时,属于_________晶体。

(3)工业生产单质Y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X与Y化学性质相似,则X与浓的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5)0.1 mol的单质W与50 mL 1.5 mol/L的FeBr2溶液反应,则被氧化的Fe2和Br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题共16分)

23.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来测定过氧化钠的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参加反应,条件为标准状况)。

实验原理:2Na2O2 + 2H2O = 4NaOH + O2

通过测定生成的氧气的体积,经计算可确定样品过氧化钠的质量。

实验步骤:

①称取过氧化钠固体2.00 g ;

②把这些过氧化钠放入气密性良好的气体发生装置中;

③向过氧化钠中滴入水,用量筒排水集气,量筒内液面在110 mL处恰与水槽内液面相平;

④ 作为反应器的烧瓶中有54.0 mL液体;

⑤ 将烧瓶内的液体转移到250 mL的容量瓶内,并加水定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1 000 mL、 500 mL 、250 mL的量筒备用,则应选用    mL的量筒。

(2)生成气体体积是   mL, 为保证生成气体体积的准确性读取量筒刻度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3)据研究,与上述反应同时发生的反应还有:Na2O2 + 2H2O = 2NaOH + H2O2,H2O2的生成会使测定结果         (偏高或偏小)。

(4)为校正实验结果,该学生补做了如下实验:用移液管移取20.00 mL容量瓶中的液体,放入锥形瓶中,用0.0100 mol/L的KMnO4溶液去测定,至溶液中刚好出现浅浅的紫红色,停止滴定,用去了24.00 mLKMnO4溶液。配平化学反应式方程式:

KMnO4 + H2O2 + H2SO4 ——  K2SO4 + MnSO4 + O2↑ + H2O

该实验应选用         式滴定管。

(5)通过以上数据计算,该过氧化钠的纯度为       

(6)如何避免因为生成H2O2造成的误差?              

四、(本大题共10分)

24.硫铁矿又称黄铁矿,是生产硫酸的原料,其主要成分为FeS2。850℃~950℃时,硫铁矿在空气中煅烧,可能发生下列反应(设空气中N2与O2体积比为4∶1):

     3FeS2 + 8O2 → Fe3O4 + 6SO2       ①

     4FeS2 + 11O2 → 2Fe2O3 + 8SO2      ②

(1)含硫35%的硫铁矿样品(杂质不含硫),其FeS2的含量为多少?以此种黄铁矿为原料制取硫酸,再用硫酸制取硫酸铵。燃烧75t黄铁矿生产出79.2t硫酸铵。若在制取硫酸铵时硫酸的利用率为90%,则用黄铁矿制取硫酸时的损失率为多少?

(2)把1.00g含脉石(SiO2)的黄铁矿试样在氧气中灼烧后,得到0.78g残渣,则黄铁矿的纯度为多少?

(3)为使FeS2煅烧完全生成Fe2O3,工业上使用过量空气,当空气过量20%时,所得炉气中SO2的体积分数为多少?

(4)480 g纯净的FeS2在空气中完全反应,若所得固体中,Fe和O的物质的量之比n (Fe)∶n(O) =4∶a,此时消耗空气为bmol。试写出b与a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年级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A

A

B

D

D

A

B

D

D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

C

D

C

C

C

C

D

B

二、(本大题共四小题,30分)

19.(共8分)

(1)二、ⅣA(2分)  石墨(1分)

(2)Al(OH)3 + OH==== AlO2 + 2H2O(2分)

(3)略(1分)

(4)原子(1分)  共价键(1分)

20.(6分)

(1)A:NaHSO4    B:NaHCO3    C:Na2CO3     D: NaOH

(2)B和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CO3+OH=H2O+CO32

21.(8分)

(1)写出D的化学式    K2SO4

(2)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SO2+Cl2+2H2O=4H+SO42+2Cl

③的离子方程式   ClO3+5Cl+6H=3Cl2↑+3H2O

(3)在反应①中每生成1molE,转移电子数为  5/3    mol。

22.(8分)

(1)Cl<S<Al

(2)        ;分子

(3)2Al2O3      4Al + 3O2

(4)Be + 2NaOH = Na2BeO2 + H2

(5)3:5

三、(本大题共16分)

23.

(1)500 mL 2÷78×11.2=0.287 L时,所测量体积尽可能接近仪器的最大量程

(2)56 mL 使量筒内外液面持平

(3)偏低

(4)2、5、3-1、2、5、8;酸式滴定管

(5)48.74 %

(6)在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之前加少量的二氧化锰

四、(本大题共10分)

24.

(1)65.6%(2分)

(2)66%,26.8%(4分)

(3)设FeS2为1 mol,完全煅烧需要的n(O2)=2.75 mol,n(SO2)=2 mol;

过量20%所需空气为:n(空气)= 2.75÷0.2×1.2=16.5 mol

SO2 体积分数为:SO2 %=2÷(16.5+2-2.75)=12.7%(2分)

(4)bmol空气所含氧气为:n(O2)=0.2bmol;480 g纯净的FeS2为4mol,完全反应生成8molSO2,故存在于固体中的n(O)=(0.2b-8)×2mol;

n(Fe)∶n(O)=4∶a=4∶(0.2b-8)×2;则b=2.5a+40(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