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试题)和第Ⅱ卷(答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6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交答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Na 23、Mg 24、Al 27、P 31、S 32、Cl 35.5、Ca 40、Fe 56、Cu 64、Zn 65、Ag 108、Ba 137
第Ⅰ卷(共6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下列分子或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KI,自身发生如下变化:
H2O2 → H2O IO3— → I2 MnO4— → Mn2+ HNO3 → NO
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A.H2O2 B.IO3— C.MnO4— D.HNO3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温度不变时,在纯水中加入强碱溶液不会影响水的离子积常数
B. 依据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能判断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熔沸点的高低
C.液氯虽然不导电,但溶解于水后导电情况良好,因此,液氯也是强电解质
D.pH=3和pH=5的盐酸各10mL混合,所得溶液的pH=4
3、下列各组稀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的是:
A.盐酸、氢氧化钾、硫酸钾、碳酸钾
B.硝酸钠、盐酸、氯化铵、氢氧化钾
C.氢氧化钾、碳酸钾、硫酸镁、硫酸氢钾
D. 氯化钡、氯化钙、硫酸钠、硝酸钾
4、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aX(g)+bY(g)nW(g);ΔH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下曲线图:
其中,ω(W)表示W在反应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t表示反应时间。当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Ⅰ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2>P1,a+b>n
B.图Ⅱ可能是在同温同压下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1使用的催化剂效果好
C.图Ⅱ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1>P2,n<a+b
D.图Ⅲ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ΔH<0
5、教材是学习的重要材料,但不能迷信教材。下列是中学化学教材中摘录的部分表述内容,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其中不够科学严密的是
A.第三册教材P20:除了加入电解质可使某些胶体聚沉外,将两种带相反电荷的胶体混合,也能发生聚沉。
B.第一册教材P17: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可以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C.第一册教材P101: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D.第二册教材P34:不同的化学反应,具有不同的反应速率,这说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
6、100℃时,将0.1molN2O4置于1L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00℃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N2O4(g) 2NO2 (g)。下列结论不能说明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②N2O4的消耗速率与N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2,③NO2的生成速率与NO2消耗速率相等,④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⑤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⑥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⑦烧瓶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⑧烧瓶内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A.②⑤⑦ B.①③④⑥⑧ C.只有③ D.只有⑤
7、通常状况下,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A.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次氯酸钠溶液和醋酸钠溶液的pH
B.25℃的纯水和100℃的纯水中的c(H+)
C.硫酸铵溶液和氯化铵溶液中c(NH4+)
D.读取量筒中一定体积的液体时,仰视的读数和俯视的读数
8、三硫化四磷分子的结构研究表明,该分子中没有不饱和键,且各原子的最外层均已达到了8个电子的结构。在一个三硫化四磷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个数是
A.7个 B.9个 C.19个 D.不能确定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下列各种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pH=0的溶液中:Fe2+、NO3-、SO42-、I-
B、由水电离的c(H+)=10-14mol·L-1的溶液中: K+、Na+、Ca2+、HCO3-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Mg2+、Al3+、Cu2+、SO42-
D、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溶液中:Na+、AlO2-、S2-、SO42-
10、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Z同族,Y、Z同周期,W与X、Y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YO4
B.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W<X<Y<Z
C.X与W可以形成W2X、W2X2两种氧化物
D.Y、Z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通常状况下,1molNaHCO3投入足量稀盐酸中,反应完后,可逸出NA个CO2分子
B.在含有1mol CH3COO-的醋酸钠溶液中, Na+数目略大于NA
C.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3NA
D.22.4L的O3分子所含原子数为3NA
12、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10mL 0.5mol/L CH3COONa溶液和6mL 1mol/L盐酸混合:c(Cl-)>c(Na+)>c(H+)>c(OH-)
B.0.1mol/L pH为4的NaHB溶液中:c(HB-)>c(B2-)>c(H2B)
C.在NaHA溶液中一定有:c(Na+)+c(H+)=c(HA-)+c(OH-)+c(A2-)
D. c(NH4+)相等的(NH4)2SO4溶液、(NH4)2CO3溶液和NH4Cl溶液:
![]() |
c
13、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 )+3H2(g)2NH3(g),△H ﹤0。673K、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
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
B.点c处反应达到平衡
C.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处n(N2)不一样
D.其他条件不变,773K下反应至t1时刻,
n(H2)比图中d点的值小
14、可逆反应2SO2(g) + O2(g) ⇌ 2SO3 (g) 从正反应方向开始,并达到了平衡。此时S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若采取某种措施,导致SO2和O2又消耗了一些,并再次达到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平衡体系中,SO2和O2物质的量之比仍为2∶1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原因是正反应速率增大了,逆反应速率减小了
C.新平衡体系与旧平衡体系比较,SO3的浓度肯定增大了
D.若所采取的措施是缩小容器的容积,则新平衡SO2和O2转化率之比和旧平衡中SO2和O2的转化率之比都是1∶1
15、2005年2月14日新华社报道,我国镍氢电池居世界先进水平,我军潜艇将装备国产大功率镍氢动力电池,。常见镍氢电池的某极是储氢合金LaNi5 (LaNi5H6中各元素化合价均为零),电池反应通常表示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储氢合金作正极 B.充电时储氢合金作阴极
C.充电时阳极周围c(OH—)增大 D.放电时负极反应:LaNi5H6+6OH--6e-=LaNi5+6H2O
16、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选项 | 陈 述 Ⅰ | 陈 述 Ⅱ | 判 断 |
A | 工业生产硫酸用水吸收SO3 | SO3可与水反应 | Ⅰ对;Ⅱ对;有 |
B | 工业上用废铁屑与硫酸制备FeSO4时通常向反应溶液中加入洁净的废铁屑 | 铁可以还原Fe3+成Fe2+ | Ⅰ对;Ⅱ对;有 |
C | 江河的入海处易形成“三角洲” | 胶体是一种相对稳定的 分散系 | Ⅰ对;Ⅱ错;无 |
D | 石墨常用作电解池的电极 | 石墨的化学性质稳定且 导电性好 | Ⅰ对;Ⅱ对;有 |
第Ⅱ卷(共86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7.(10分)摩尔盐[(NH4)2SO4·FeSO4·6H2O]在空气中比一般亚铁盐稳定,是分析化学中常见的还原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来制备摩尔盐。
实验步骤:
(1)把30%NaOH溶液和废铁屑混合、煮沸、冷却,将洗涤铁屑后的NaOH溶液装入F中。
(2)在E中用处理过的Fe屑和稀H2SO4反应制取FeSO4。
(3)将硫酸亚铁溶液与硫酸铵溶液混合,结晶得摩尔盐。
试回答下列问题:
(1)Fe屑和稀H2SO4反应产生的氢气可赶走装置中的氧气及(NH4)2SO4溶液中的溶解氧,操
作时应先关闭活塞 ,并同时打开活塞 。
请写出Fe屑和稀H2SO4反应产生的氢气的另外一个作用
(2)使摩尔盐结晶可采取两种方法:①蒸发溶液、再自然冷却结晶;②不蒸发溶液、直接自
然冷却结晶。你认为较好的方法是 。(填序号)
(3)原料利用率高,副产品少,产生的有害废物少,保护环境是“绿色化学”的主要内涵。
请写出此实验中能体现“绿色化学”的具体做法(至少写出两点):
、 。
18.(12分)已知SiO2、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Mg和Na的化学性质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Ⅰ.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Mg和SO2的实验。
① 选择制取SO2的合适试剂____________。
①10%的H2SO4溶液 ②80%的H2SO4溶液
③Na2SO3固体 ④CaSO3固体
② 写出装置B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你认为该装置是否有不足之处?__________。
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实验室制Si”的研究,它们以课本为基础,查阅资料得到以下可供参考的信息:
①工业上在高温时用C还原SiO2可制得Si
②Mg在点燃的条件下即可与SiO2反应
③金属硅化物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盐与SiH4
④Si和SiO2均不与稀H2SO4反应
⑤SiH4在空气中自燃
他们在研究报告中记载着“……选用合适的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再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固体产物;然后过滤、洗涤、干燥;最后称量……在用稀硫酸溶解固体产物时,发现有爆鸣声和火花,其产率也只有预期值的63%左右”。
④ 该小组“实验室制Si”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你估计“用稀硫酸溶解固体产物时,发现有爆鸣声和火花”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19.(10分)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有关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的H2O已略去),已知:(a)A、B、C、D是非金属单质,其中B、C、D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b)反应①②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反应。(c)化合物E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之一,化合物K是常用的氮肥。(d)化合物L具有漂白性,可由Cl2与NaOH溶液反应而制得。(e)化合物J由两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
请按要求填空:
⑴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___。
⑵C的结构式____________ __;H的化学式______ ________。
⑶L的溶液与化合物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__。
⑷化合物J的化学式_____ _____。
20.(6分)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K+、Na+、Mg2+、Ba2+、Al3+、Fe3+、Cl-、I-、NO3-、CO32-、SO42-中的几种。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用pH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
(2)取出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氯水,经振荡CCl4层呈紫红色。
(3)另取部分溶液,逐渐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和滴加完毕后,均无沉淀产生。取部分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4)另取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5)根据上述实验事实确定:①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②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③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 22 分)
21、(12分)在恒温、恒压和使用催化剂的条件下,已知: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L含3mol H2和1 mol N2混合气体,反应达平衡时有a mol NH3生成,N2的转化率为b %。
(1)若在恒温、恒压和使用催化剂的条件下,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x mol H2和y mol
N2,反应达平衡时有3a mol NH3生成,N2转化率仍为b %。则x=______;y=_______。
(2)在恒温、恒压和使用催化剂的条件下,设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x mol H2、y mol
N2和z mol NH3,若达平衡时N2转化率仍为b %,则x、y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z的取
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
(3)在恒温(与(1)温度相同)和使用催化剂的条件下,在容积不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L含3 mol H2和1 mol N2混合气体,反应达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c %,则b、c的关系为___ (用
“<”、“=”或“>”表示),理由是 。
22、(10分)(1)室温下,0.01mol/L的硫酸氢钠溶液的pH为 ,在其中滴入等体积的pH=12的Ba(OH)2溶液后,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室温下取0.2mol·L-1HCl溶液与0.2mol·L-1 M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6,试回答以下问题:
① 混合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__________0.2mol·L-1 HCl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填“>”、“<”、或“=”)。
② 求出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计算结果(填具体数字):
c(Cl-) - c(M+) = ____________ mol·L-1 c(H+) - c(MOH) = ______________ mol·L-1
六、(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23、将适量黄色的草酸亚铁()粉末加入试管,在酒精灯上边加热边摇动,发生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同时生成黑色的铁粉,反应将结束时,用橡皮塞塞好试管,稍冷后,打开塞子将所得的铁粉洒在石棉网上,便会自燃起来。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粉为什么会在空气中自燃?是因为______________ ____。
(2)写出草酸亚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_。
七、(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4、(8分)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在当代,能源同信息、材料一起构成了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
(1)为了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江苏有关部门拟用甲醇替代液化石油气作为公交车的燃料。已知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甲醇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测定工业甲醇中CH3OH的质量分数可用下法:取0.1000g工业甲醇样品,以适量H2SO4酸化后,加入20.00mL 0.2000mol/L的K2Cr2O7溶液,再用0.3000mol/L(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耗去此标准液20.00mL时,刚好到达滴定终点。
已知CH3OH+Cr2O72-+8H+=CO2↑+2Cr3++6H2O
①写出H2SO4酸化的K2Cr2O7溶液与(NH4)2Fe(SO4)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求此工业甲醇中CH3OH的质量分数。
25、(10分)有一组成为的磷酸酸式盐,取该盐晶体3.78g,加热至100℃以上,失去全部结晶水,残余物重3.51g,另取该晶体3.78g溶于水,须加含2.22 g
的石灰水才能使之全部转变为正盐。[已知
、
的式量分别为310、98、74]
求:(1)该晶体组成式中的n、m值。
(2)用酸式盐的形式写出该盐的最简化学式。
高三年级化学答卷
第Ⅰ卷(共64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注:如用答题卡就不填上表。
第Ⅱ卷(共86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7.(10分)
(1) ,并同时打开活塞 。
另外一个作用
(2)较好的方法是 。(填序号)
(3)具体做法(至少写出两点):
、 。
18.(12分)
① 选择制取SO2的合适试剂____________。
② 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你认为该装置是否有不足之处?__________。
Ⅱ.
④ 该小组“实验室制S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19.(10分)
⑴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___。
⑵C的结构式____________ __;H的化学式______ ________。
⑶L的溶液与化合物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__。
⑷化合物J的化学式_____ _。
20.(6分)
① ;② ;③ 。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 22 分)
21、(12分)
(1)则x=______;y=_______。
(2)则x、y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z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
(3)则b、c的关系为___ ,理由是 。
22、(10分)(1)pH为 ,为 。
(2)
① __________ ② c(Cl-) - c(M+) = ______ mol·L-1 ,c(H+) - c(MOH) = _______ mol·L-1
六、(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23、(1)铁粉为什么会在空气中自燃?是因为______________ ____。
(2)写出草酸亚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_。
七、(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4、(8分)
(1)则甲醇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__
(2)
①
②求此工业甲醇中CH3OH的质量分数。
25、(10分)
高三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一、二、选择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B | A | C | B | A | A | A | B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AB | BC | BC | C | A | D | B D | B D |
17、(1)A B、C (各1分,共2分)
将E中的产生的硫酸亚铁溶液压入D中(2分)
(2)②(2分)
(3)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混在氢气中的酸性气体;氢氧化钠溶液重复使用;用氢气驱赶氧气,防止亚铁盐被氧化;等其它合理答案(每空2分,共4分)
18、(1) ②③(2分)
(2)3Mg+SO2 = 2MgO+MgS 或写成 2Mg+SO2 = 2MgO+S
Mg+S = MgS 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环境(方程式2分,作用2分)
(3)有 在A和B之间未连接一干燥装置;C装置未与大气相通;在镁下方未垫一不锈钢片,镁与玻璃管反应;未设计一防倒吸装置(只要答出两点即给全分) (2分)
(4)2Mg+SiO2 2MgO+Si (2分)
(5)金属镁与生成的硅继续反应生成硅化镁,硅化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SiH4可自燃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Mg+Si = Mg2Si Mg2Si+2H2SO4=MgSO4+SiH4↑
SiH4+2O2=SiO2+2H2O(2分)
20、NH4+ Ba2+ I- (2分) Mg2+ Al3+ Fe3+ NO3- CO32- SO42- (2分) K+ Na+ Cl-(2分)
21、(1)9mol 3mol (各2分)
(2)x/y=3/1 z≥0 (各2分)
(3)b >c (各2分)
22、(1)2(2分),Ba2++2OH—+2H++SO42— BaSO4+2H2O(2分)
(2) ① > ② 9.9×10-7 1.0×10-8(每空2分)
23、(1)由于生成的铁粉很细,与空气有很大的接触面积,极易被氧化并产生热量,使铁粉达到着火点而引起自燃
(2)
24、(1)△H=-725.8kJ/mol (2分)
(2)①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2分)
②96% (4分)
25、(10分)
解:(1)样品中含水:
(1分)
含磷酸:
(1分)
含磷酸钙:(1分)
(3分)
(2)用酸式盐形式表示为(最简化学式)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