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2014-5-11 0:32:06下载本试卷

高三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化 学 试 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He 4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Cu 64  Ag 108 

第Ⅰ卷(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长征2号火箭承担运载“神六”的使命。氢化锂、氘化锂、氚化锂可以作为启动长征2号

(CZ2F)火箭发射的优良炸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LiH,LiD,LiT的摩尔质量之比为1:2:3    

    B.它们都是强氧化剂

    C.H、D、T之间互称同素异形体        

    D.它们都是强还原剂

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

    A.S2的结构示意图:          B.乙炔的结构简式CHCH

C.NaCl的电子式:          D.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CaCl2、聚苯乙烯、HD均为化合物

    B.CH2O2、C3H6O2、C4H8O2互为同系物

    C.明矾、冰醋酸、硫酸钡均为电解质

    D.SiO2、NaCl、S8、Cu均能表示物质分子组成

4.根据所学知识,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将饱和的FeCl3溶液加热至沸,制得Fe(OH)3胶体

    B.将磁性物质制成胶体粒子作为药物的载体,可在磁场作用下送到病灶

    C.化工生产上可利用丁达尔效应将油漆粒子均匀地沉积在镀件上

    D.将氯化钠分散在酒精中,不可能形成胶体

5.从下列事实所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

实  验  事  实

结  论

A

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Cl2是电解质

B

SO2通入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BaSO3不溶于强酸

C

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酸性:HCO3>H3AlO3

D

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

非金属性:P>N

6.通过复习总结,你认为下列对化学知识概括合理的是                    (  )

    A.氧化物不可能是还原产物,只可能是氧化产物

    B.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

    C.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中都一定存在化学键

    D.原子晶体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高,分子晶体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低

7.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

    A.CO2       B.SiH4      C.SF6         D.PCl5

8.现有t℃时质量分数为a %的KNO3溶液m g,将其分成质量比为1∶2的甲、乙两份溶液。甲溶液蒸发5 g水,恢复到原温度时析出晶体2 g;乙溶液蒸发12 g水,恢复到原温度时析出晶体5 g。则t℃时,KNO3溶解度为     (  )

    A.41.7 g       B.50 g         C.43 g         D.60 g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9.钡在氧气中燃烧时的得到一种钡的氧化物晶体,起结构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晶体晶胞结构与CsCl相似

    B.晶体的化学式为Ba2O2        

    C.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

    D.与每个Ba2+距离相等且最近的Ba2+共有20个

10.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4 g重水(D2O)中所含质子数为0.2NA

    B.在通常状况下,22.4 LH2和4 gHe均含有NA个分子

    C.8.0 g Cu2S和CuO的混合物中约含有铜原子数为0.1NA

    D.常温常压下,0.1mol铁与0.1mol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约为0.3NA

11.已知反应:                                                   (  )

①101kPa时,2C(s)+O2(g)=2CO(g);ΔH=-221kJ/mol

②稀溶液,H(aq)+OH(aq)=H2O(l);ΔH=-57.3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等于110.5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221kJ/mol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2mol水的反应热为ΔH=-114.6kJ/mo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

12.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在(H)/(OH)=1×1012的溶液中:I、Cl、HCO3、Na

    B.在能使pH试纸变红色的溶液中:Na+、S2—、NO3、CO32—

    C.在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NH4+、Fe2+、SO42—、Cl

    D.由水电离出的(H)=1×10-12mol·L-1的溶液中:K、Cl、NO3、Na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H4+OH=NH3·H2O

    B.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沉淀完全:

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

    C.1 mol/L的NaAlO2溶液和2.5 mol/L的HCl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

2AlO2+5H+ = Al(OH)3↓+H2O

    D.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2Fe2+2H++H2O2=2Fe3++2H2O

14.短周期的三种元素分别为X、Y和Z,已知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元

素原子的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K层和L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元素原子的L电子

层上的电子数比Y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电子数少2个.则这三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

物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  )

   A.      B.     C.      D.

15.标准状况下,用1L水吸收aL氨气后制得浓度为12. 0 mol·L-1、密度为0.915 g·cm-3的氨水。则a的值约为(本题中水的密度以1.00g·cm-3计)                         (  )

   A.12         B.268.8      C.378        D.915

16.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7          B.1∶9          C.1∶5          D.2∶9

第Ⅱ卷(共52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17.(2分)下列实验操作或设计正确的是             

    A.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使用大小相同的两个烧杯和容积相等的两个量筒。

    B.利用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证明亚硫酸钠具有氧化性。

    C.为确定Na2HPO4与CaCl2溶液反应后生成的白色沉淀是难溶的Ca3(PO4)2 ,还是难溶的CaHPO4,可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测定其pH来判断。

    D.用测定熔点的方法确定某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18.电镀厂曾采用有氰电镀工艺,处理有氰电镀的废水时,可在催化剂TiO2作用下,先用NaClO将CN离子氧化成CNO,再在酸性条件下继续被NaClO氧化成N2和CO2。环保工作人员在密闭系统中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处理方法的有效性,并通过测定二氧化碳的量确定CN被处理的百分率。

 


将浓缩后含CN离子的污水与过量NaClO溶液的混合液共200 mL(其中CN的浓度为0.05 mol·L-1)倒入甲中,塞上橡皮塞,一段时间后,打开橡皮塞和活塞,使溶液全部放入乙中,关闭活塞。回答下列问题:

  (1)(2分)在NaClO与CN离子第一步反应过程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2)(2分)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分)乙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6分)乙中生成的气体除N2和CO2外,还有HCl及Cl2等副产物。丙中加入的除杂试剂是饱和食盐水,其作用是                       

丁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的作用是            

  (4)(2分)戊中盛有含Ca(OH)2 0.02mol的石灰水,若实验中戊中共生成0.82 g沉淀,则该实验中测得CN被处理的百分率等于     

四、(本题包括4小题,共24分)

19.(1)(3分)配平以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2)(3分)家用液化气中主要成份之一是丁烷,当10 kg丁烷完全燃烧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105 kJ,试写出丁烷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0.(6分)同族元素的同类物质的结构、性质既有相似性,也有特殊性。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酸性FCH2COOH>CH3COOH,试推断:①BrCH2COOH、②ClCH2COOH、③FCH2COOH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P4、NH4+、N4H44+的空间构型均为四面体,NH4+的结构式为

→表示共用电子对由N原子单方面提供)。

请画出N4H44+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1.(6分)A、B两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X,A、B所在周期的元素数目分别为m和n,如A、B同在ⅠA族,当B在A的上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1)____    

如A、B同在ⅦA族,当B在A的上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2)__      ;当B在A的下周期,B的原子序数为(3) _                

22.(6分)国务院强调,“南水北调”工程必须坚持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工程建设相协调,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为主线,把节水、治污、生态环境保护与调水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分析的原则。在调水工程中,沿途工业污水的任意排放是造成水质恶化的最大隐患。检测某工厂废液中,含有大量的Mg2+、Al3+、Cu2+、Ag+。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废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一种阴离子是     (填序号)。

     A.S042-      B.NO3-       C.Cl        D.CO32-

  (2)经检测废液中铝元素的含量较高,需将其与其它三种离子分开,请选用合适的试剂,写出铝元素与该试剂反应时的离子方程式                

  (3)为了回收废液中的金属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


若依该方案获得Agl08g,为保证不污染环境和Cl2的循环利用,理论上应提供标准状况下的H2体积为         L。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3.向100mL 3 mol·L-1的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

1 mol·L-1 Ba(OH)2溶液.

  (1)(3分)写出当沉淀的总物质的量为最大值时的离子方

程式(用一个式子表示):

                          .

  (2)(4分)随着Ba(OH)2溶液体积V的变化,沉淀总物质的量n的变化

如图所示.写出B点和C点所对应的Ba(OH)2溶液的体积:B    mL,C    mL.

24.硝酸工业生产中的尾气可用纯碱溶液吸收,有关的化学反应为:

  2NO2 + Na2CO3 → NaNO2 + NaNO3 + CO2↑   ①

NO + NO2 + Na2CO3 → 2NaNO2 + CO2↑    ②

  (1)(2分)根据反应①,每产生22.4L(标准状况下)CO2,吸收液质量将增加__________g。

  (2)(3分)现有1000g 质量分数为21.2%的纯碱吸收液,吸收硝酸工业尾气,每产生22.4L(标准状况下)CO2时,吸收液质量就增加44g。计算吸收液中NaNO2 和NaNO3物质的量之比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D  2.D  3.C 4.B 5.C 6.D 7.A 8.B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C 10.C 11. C 12.D 13. D 14.B 15.C 16.A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每空2分)

17.CD

18.(1)Cl(+1)

  (2)CN+ClOCNO+Cl  2CNO+2H+ +3ClON2↑+2CO2↑+3Cl+H2O

  (3)除去HCl气体  去除Cl2   防止空气中CO2进入戊中影响测定准确度

  (4)82%  

四、(本题包括5小题,共24分)

19.(1)5 2  3 10 1  2 8H2O (3分)

  (2)C4H10(g)+13/2O2(g)→4CO2(g)+5H2O(l);  △H= —2900kJ/mol(3分)

 

20.(1)③②①(3分)  (2)(3分)

21.x-n,  x-m,  x+n (6分)

22.(1)B  (2) Al3++4OH-=AlO2-+2H2O  (3)11.2L(6分)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3.(1)Al3++2SO42-+NH4++2Ba2++4OH-=Al(OH)3↓+2BaSO4↓+NH3·H2O(3分)

  (2)600mL(2分);750mL(2分)

24.(1)(2分)48

  (2)(3分)①2NO2+Na2CO3→NaNO2+NaNO3+CO2↑  △m=48g

NO+NO2+ Na2CO3→2NaNO2+ CO2↑    △m=32g

设由NO2与纯碱反应产生的CO2a mol

由NO和NO2与纯碱反应产生的CO2b mol

a+b=1        a=0.75mol

48a+32b=44     b=0.25mol 

n(NaNO2)∶n(NaNO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