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第一次联考试题卷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K39 S 32
Fe 56 Zn 65 Ba 137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6年3月5日,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抓好资源节约,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我国社会及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你认为下列行为中有悖于这一保证的是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B.将煤进行气法处理,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效率
C.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且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D.实现资源的“3R”利用观,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资源的循环再生(Recycle)
2.Se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互为同素异形体
B.
互为同位素
C.分别含有44和46个质子 D.
都含有34个中子
3.将SO2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无沉淀,再通入另一种不会生成沉淀的气体是
A.H2S B.CO2 C.NH3 D.O3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氯水、溴水、碘水分别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都可变蓝
B.钠投入足量的CuSO4溶液中,产生气体,同时生成蓝色沉淀
C.将CCl4加入碘水中,上层呈橙红色
D.Na2O2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晶体中原子核间平均距离越小,熔、沸点越高
B.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
C.非金属元素R所形成的含氧酸盐(MxROy)中的R元素必定呈现正价
D.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着氢键
6.下列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向饱和Ca(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Ca2++HCO3-+OH-=CaCO3↓+H2O
B.NH4HSO4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NH4++OH- NH3·H2O
C.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SiO32-+2CO2+2H2O=H2SiO3↓+ 2HCO3-
D.氢氧化铁加入氢碘酸中:Fe(OH)3+3H+=Fe3++3H2O
7.相同条件下,有关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
B.与酸反应放出CO2的速率:Na2CO3<NaHCO3
C.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D.同温同物质的量浓度时,溶液的pH :Na2CO3<NaHCO3
8.已知反应:
①101kPa时,2C(s)+O2(g)=2CO(g);ΔH=-221 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 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
B.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
C.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KJ热量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 HgCl2的稀溶液可以用作手术刀的消毒剂,已知熔融的HgCl2不导电,而HgCl2的稀溶液有微弱的导电能力,下列关于HgCl2的叙述正确的是
A.HgCl2属于离子化合物 B.HgCl2属于共价化合物
C.HgCl2属于非电解质 D.HgCl2不能使蛋白质变性
10. 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含有大量Al3+的溶液:Na+、NH4+、SO42—、Cl—
B.c(H+)=1×10-13 mol·L-1的溶液:Na+、Ca2+、SO42—、CO32—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Mg2+、NO3—、SCN—
D.含有大量NO3—的溶液:H+、Fe2+、SO42—、Cl—
1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氦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B.1.6gNH2-离子中所含的电子数为NA
C.常温常压下,44g二氧化碳分子中所形成的共用电子对数为2NA
D.NA个氮分子和NA个氢分子的体积比是1︰1
12.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Z同族,Y、Z同周期,W与X、Y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YO4
B.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W<X<Y<Z
C.X与W可以形成W2X、W2X2两种氧化物
D.Y、Z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13.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见下表:
元素代号 | L | M | Q | R | T |
原子半径/nm | 0.160 | 0.143 | 0.102 | 0.089 | 0.074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6、-2 | +2 | -2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L、M的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M >L
B.R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C.T的气态氢化物分子间存在氢键
D.L、Q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
14.下列画有横线的物质,在反应中不能完全消耗的是
A.将含少量H2O(g)的 H2 通过盛有足量Na2O2的容器中并不断用电火花点燃
B.将1molCu置于含2molH2SO4的浓硫酸中加热
C.在强光持续照射下,向过量的Ca(ClO) 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
D.在一定条件下3体积H2和1体积 N2 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
15.某炼金厂的废水因连降暴雨而溢出,导致河水严重污染。炼金废水中所含CN-有剧毒,其性质与卤素离子相似,还原性介于I-与Br-之间,HCN为弱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N-可以和水反应生成HCN B.CN-可被I2氧化成(CN)2
C.在水溶液中(CN)2可被F-还原
D.HCN的电子式为
16.高温下,超氧化钾晶体呈立方体结构。晶体中氧的
化合价部分为0价,部分为-2价。如图为超氧化钾晶
体的一个晶胞(晶体中最小的重复单元)。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超氧化钾的化学式为KO2,每晶胞含有4个K+和4个O2-
B.晶体中每个K+周围有8个O2-,每个O2-周围有8个K+
C.晶体中与每个K+距离最近的K+有8个
D.晶体中,0价氧原子与-2价氧原子的数目比为3:1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
17.(12分)
(1)下列有关实验的基本操作及安全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错选倒扣分,至本小题扣完为止)。
A.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
B.用结晶法可以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C.切割白磷时,必须用镊子夹取,置于桌面上的玻璃片上,小心用刀切割
D.实验时,不慎打翻燃着的酒精灯,可立即用湿抹布盖灭火焰
E.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立刻用稀烧碱溶液洗涤
F.在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少量稀硫酸不会产生沉淀
(2)电解法制碱的主要原料是饱和食盐水,由于粗盐水中含有泥沙、Ca2+、Mg2+、Fe3+、SO42-等杂质,不符合电解要求,因此必须经过精制。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步聚1:取一定量的粗盐,置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配成粗盐水;
步聚2:向粗盐水中加入除杂试剂,然后进行过滤,滤去不溶物,再向滤液中加入盐酸调节盐水的pH;
步聚3:将得到的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烘干即得精盐;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上述实验中的过滤操作需要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玻璃仪器。
②步聚2中常用Na2CO3、NaOH、BaCl2作为除杂试剂,则加入除杂试剂的顺序为:
;
③步聚2中,判断加入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
;
④为检验精盐纯度,需配制100 mL 0.2 mol/L NaCl(精盐)溶液,右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 、 。
18.(12分)工业纯碱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实验室利用下图装置通过纯碱与酸反应产生CO2的量测定工业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可供选择的试剂:
稀H2SO4,稀盐酸,NaOH溶液,浓硫酸,碱石灰,纯碱试样
(1)从B中反应开始到反应结束,要缓缓鼓入空气,其作用是 。
A中盛放的试剂是 。
(2)装置B中分液漏斗盛放的酸是 。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 ,装置E的作用是 。
(4)实验操作时,必须测定记录的数据是(用文字说明,需注明“反应前”或“反应后”,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① ② ③ ④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9.(10分)下图中每个方框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方框中字母是物质代号。
已知:B、D、E、F、X均为单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化:
![]() |
⑴写出A、B的化学式:A , B ;
⑵写出I和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⑶写出C溶液和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写出C溶液和X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0.(12分)A、B、C、D四种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离子焰色反应时火焰呈黄色。B元素的离子结构和Ne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排布;5.8gB的氢氧化物恰好能与100mL 2mol/L盐酸完全反应;B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H2在C单质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D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根据条件,回答:
(1)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2)C与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A与D形成稳定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判断该化合物在空气是否变质的简易方法是 。
(4)C元素的单质有毒,可用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吸收,其离子方程式为 。
五.(本题包括3小题,共20分)
21.(8分)“绿色试剂”双氧水可作为矿业废液消毒剂,如要消除采矿业废液中的氰化物(如KCN),化学方程式为:KCN+H2O2+H2O=A+NH3↑
(1)生成物A的化学式为 。
(2)状况下有0.448L氨气生成,则转移的电子数为 。
(3)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为 。
(4)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理由是 。
22.(6分)氮化硅是一种高温陶瓷材料,它的硬度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工业上曾普遍采用高纯硅与纯氮在1300℃反应获得。
(1)氮化硅晶体属于__________晶体(填晶体类型)。
(2)已知氮化硅的晶体结构中,原子都以单键相连,且N原子和N原子、Si原子和Si原子不直接相连,同时每个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请写出氮化硅的化学式___________。
(3)现用四氯化硅和氮气在氢气气氛保护下,加强热反应发生,可得较高纯度的氮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__________。
23.(6分)某无色溶液,由Na+、Ag+、Ba2+、Al3+、AlO2-、MnO4-、CO32-、SO42-中的若干种组成,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A)取适量试液,加入过量盐酸,有气体生成,并得到溶液;
(B)在(A)所得溶液中再加入过量碳酸氢铵溶液。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甲;
(c)在(B)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也有气体生成,并有白色沉淀乙析出。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沉淀乙成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4.(6分)将97.5g锌投入100mL 18.5mol/L浓硫酸中充分反应,锌完全溶解,生成的混合气体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1∶4。求:
⑴生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⑵室温下,若将反应后的溶液加水稀释至1L,则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25.(12分)用沉淀法测定NaHCO3和K2CO3混合物的组成。实验过程是每次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溶于水制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相同浓度的Ba(OH)2溶液,每次实验均充分反应。实验记录见下表:
实验次数 | 样品的质量(g) | Ba(OH)2溶液体积(L) | 生成沉淀质量(g) |
1 | 0.858 | 0.5 | 1.379 |
2 | 1.716 | 0.5 | |
3 | 2.574 | 0.5 | 4.137 |
4 | 3.432 | 0.5 | 5.516 |
5 | 4.290 | 0.5 | 5.516 |
6 | 5.148 | 0.5 | 5.516 |
回答下列问题:
⑴第2次实验中产生沉淀质量是多少克?
⑵样品中NaHCO3和K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
⑶室温下,取第3组实验所得溶液体积的1/10,加水配成500mL溶液,计算稀释以后溶液的pH?
化学答题纸
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入下表(一、二两题共64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答案 | C | B | B | C | D | C | B | B |
题号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答案 | B | A | B | BC | B | D | BC | AD |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
17.(12分)
(1) BD 。
⑵ ① 玻璃棒 、 漏斗 。
② ;
③ ;
④ 、 。
18.(12分)
(1) , 。
(2) 。 。
(3) , 。
(4) ① ② ③ ④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9.(10分)
⑴ A , B ;
⑵ ;
⑶ ;
。
20.(12分)
(1) , 。
(2) 。
(3)______________, 。
(4) 。
五.(本题包括3小题,共20分)
21.(8分)
(1) 。
(2) 。
(3) 。
(4) 。
22.(6分)
(1)
(2) 。
(3)__________ __________。
23.(6分)
(1) ;
(2) ;
(3)
。
六、(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4.(8分)
25.(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