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化学氮族元素单元测试题

2014-5-11 0:32:06下载本试卷

高三化学氮族元素单元测试题

时间:60分钟  分值:108分 

拟题:易超 审题:裴年喜 2007-10-0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因含有氮的氧化物而污染大气,造成产生氮的氧化物的主要原因是

A.燃烧含氮化合物燃料引起的     B.燃烧含铅汽油引起的

C.是由于燃烧不充分引起的      D.是在气缸中N2被氧化生成的

2、引起下列环境污染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重金属、农药和难分解有机物等会造成水体污染

   B.装饰材料中的甲醛、芳香烃及氡等会造成居室污染

C.SO2、NO2或C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D.CO2和氟氯烃等物质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

3、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B、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具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

4、用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欺骗行人的事件屡有发生。下列不易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

A.测定密度     B.放入硝酸中    C.放入盐酸中          D.观察外观

5、下列气体的制备可采用右图装置的是

 A.铜与浓硝酸反应制NO2

 B.铜与稀硝酸反应制NO

 C.乙醇与浓硫酸反应制乙烯

 D.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HCl

6、已知元素砷(As)的原子序数为3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砷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B.砷元素是第四周期的主族元素

C.砷原子的第3电子层含有8个电子  D.砷的氧化物的水溶液呈弱碱性

7、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A.稀硝酸    B.稀盐酸    C.硝酸铜     D.氢氧化钠

8、将a L NH3通过灼热的装有铁触媒的硬质玻璃管后,气体体积变为b L(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该b L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是

9、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如图所示,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A.①>②       B.①<②      

 C.①=②       D.不能确定

10、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4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6 mol·L-1 KOH溶液      B、18 mol·L-1 H2SO4溶液   

C、2 mol·L-1 H2SO4溶液      D、3 mol·L-1 HNO3溶液

11、在一定条件下,将m体积NO和n体积O2同时通入倒立于水中且盛满水的容器中内,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m/2体积的气体,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变为红棕色。则m的n比值为

A 3∶2      B 2∶3      C 8∶3      D 3∶8

12、有混合气体x,它是由NO、H2、CO2组成,通入足量的Na2O2层后,变成混合气体y,将y用电火花引燃使其充分反应,只得到浓度为70%的HNO3溶液,无其他任何气体,则x中NO、H2、CO2的体积之比为:

A、 1∶1∶1   B、1∶2∶7    C、3∶2∶2     D、2∶4∶7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60分,)

13、(19分,每空2分)资料显示:“氨气可在纯氧中安静燃烧……”。某校化学小组学生设计如下装置(图中铁夹等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氨气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实验。

(1)用装置A制取纯净、干燥的氨气,大试管内碳酸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产生的氨气与过量的氧气通到装置B(催化剂为铂石棉)中,用酒精喷灯加热:

 ①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试管内气体变为红棕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②停止反应后,立即关闭B中两个活塞。一段时间后,将试管浸入冰水中,试管内气体颜色变浅,请结合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过量的氧气与A产生的氨气分别从a、b两管进气口通入到装置C中,并在b管上端点燃氨气:

 ①两气体通入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氨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4、(14分,每空2分)已知X、Y、Z都是短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三倍,Y和Z可以形成两种以上气态化合物,则

(1)X是       ,Y是        ,Z是     。(填元素名称)

(2)由Y和Z组成,且Y和Z的质量比为7∶20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3)由X、Y、Z中的两种元素组成,且与X2Z分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两种离子是

          和           

(4)X、Y、Z可以形成一种盐,此盐中X、Y、Z元素的原子的个数比为4∶2∶3,该盐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15、(15分,每空3分)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有关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的H2O已略去),已知:(a)A、B、C、D是非金属单质,其中B、C、D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b)反应①、②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反应。(c)化合物E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之一,化合物K是常用的氮肥。(d)化合物L具有漂白性,可由Cl2与NaOH溶液反应而制得。(e)化合物J由两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


请按要求填空:

(1)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2)C的结构式           ;H的化学式           

(3)L的溶液与化合物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化合物J的化学式           

16、(12分)将9.6 g 铜加入50 mL 12 mol·L-1HNO3溶液中,待铜全部溶解后剩余溶液的pH=0(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产生的气体(NO、NO2、N2O4中的一种或几种)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 L,则所得气体的成分及各成分的物质的量为:

气体的成分

各成分的物质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