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化学秋学期期未考试试卷

2014-5-11 0:32:06下载本试卷

高三化学秋学期期未考试试卷

高三化学

命题单位:宜兴市教研室  制卷单位:无锡市教研中心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包括选择题(第1题~第14题,共48分)、非选择题[第15题~第21题(其中第21题为选做题,考生只要在A、B两题中任选其中一题作答。如果两题均作答,则以A题得分计入总分),共72分]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12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考试证号用0.5厘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并将考试证号用2B铅笔正确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非选择题请用0.5厘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一律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i—28 Cl—35.5 Fe—56 

Cu—64

I 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乙醇汽油”
B.废弃的塑料、金属、纸制品及玻璃都是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

C.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

D.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腐蚀,主要原因是海水含氧量高于河水

2.下列各项中的表达正确的是                  (  )

A.含1个中子的氦原子为:12He   B.乙醛的结构简式为:CH3COH

文本框: ‥
‥

C.H2O的结构式为:H—O—H    D.CH4的分子模型示意图为:

3.已知:①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

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上述实验证明还原性:MnO-4>Cl2>Fe3+>I2
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C.实验①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D.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4.已知25℃、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石墨)+O2(g)====CO2(g)  △H= -393.51kJ•mol-1

 C(金刚石)+O2(g)====CO2(g) △H= -395.41kJ•mol-1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低

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高

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低

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高

5.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相连,元素X易获得电子成为稳定的离子,元素Z

易失去电子成为稳定的离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Y原子中电子数较X原子多一个,但比Z原子少一个

   B.Y单质和Z、X的单质均可以反应

   C.元素Z为活泼的金属,其单质跟水反应放出氢气,生成物的水溶液显碱性

   D.X原子与氢反应能形成HX

6.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乙醇和水;③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7.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0 g重水(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B.100 mL 2.0 mol•L-1的盐酸与醋酸溶液中氢离子均为0.2NA

C.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与22.4 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 NA

D.5.6 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8.有一种白色粉末由等质量的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分别取适量该白色粉末置于3支

试管中进行实验。

  ①逐滴加入6.0mol•L-1盐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有气泡产生,反应结束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②加热试管中的白色粉末,试管口有水滴凝结。

③逐滴加入6.0mol•L-1硫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有气泡产生,反应结束后试管中还有白色不溶物。

下列混合物中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是                 (  )

A.NaHCO3、AgNO3      B.BaCl2、MgCO3

C.NH4HCO3、MgCl2      D.BaCl2、NaHCO3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

      A.硫酸铝中加入过量浓氨水:Al3++4OH-====AlO2-+2H2O 

    B.铜跟浓硝酸反应:Cu+2NO3-+4H+====Cu2++2NO2↑+2H2O

C.实验室用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气体:CO32-+2H+====CO2↑+H2O 

D.用氯化铁溶液制作印刷电路板:Cu+2Fe3+====Cu2++2Fe2+

10.2008年北京残奥会吉祥物是以牛为形象

设计的“福牛乐乐”(Funiulele)。有一种有机

物的键线式也酷似牛形(右图所示),故称为

牛式二烯炔醇(cowenyenynol)。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29H44O

B.牛式二烯炔醇含有5个手性碳原子

C.1mol牛式二烯炔醇最多可与6molBr2发生加成反应

D.牛式二烯炔醇分子内能发生消去反应

11.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含有大量ClO-的溶液:Na+、Ca2+、SO32-、I-

B.含有大量NH4+的溶液:K+、Al3+、Ag+、NO3-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K+、Ba2+、NO3-、SCN-

D.水电离出来的c(H+)=1×10-3mol·L-1的溶液:Na+、K+、CO32-、SO42-

12.下列各图均为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其中漏气的是(  )

 

13.已知某弱酸的酸式盐有NaH2XO4和Na2HXO4,其中NaH2XO4的溶液呈酸性,Na2HXO4溶液呈碱性。30℃时,浓度均为0.1mol•L-1NaH2XO4溶液和Na2HXO4溶液中均存在的关系是                (  )

A.c(H+)•c(OH-) >1×10-14

B.c(H+) + 2c(H3XO4)+ c(H2XO4-)=c(XO43-)+ c(OH-)

C.c(H+) + c(H3XO4)= c(HXO42-)+ 2c(XO43-)+ c(OH-)

D.c(Na+)+ c(H+)= c(H2XO4-)+ c(OH-)+ 2c(HXO42-)+ 3c(XO43-)

14.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下列各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

状态,各反应有如图所示的对应关系:

(1)N2(g)+3H2(g)2NH3(g)  △H<0(曲线Ⅰ)    

(2)H2(g)+I2(g)2HI(g) △H>0(曲线Ⅱ)

(3)2SO3(g)2SO2(g)+O2(g) △H>0(曲线Ⅲ)

则图像中y轴可以表示        (  )                   

①平衡混合气中一种生成物的体积分数 ②平衡混合气中一种反应物的体积分数 ③平衡混合气中一种生成物的产率  ④平衡混合气中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II 非选择题(共72分)

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15.(12分)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氨的性质后讨论:运用类比的思想,既然氨气具有还原性,能否象H2那样还原CuO呢?他们设计实验制取氨气并探究上述问题。请你参与该小组的活动并完成下列研究:

(一)制取氨气

(1)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室还可在  ▲  (填一种试剂)中滴加浓氨水的方法快速制取少量氨气。

(二)实验探究

该小组成员设计实验探究氨气还原性及其产物,实验装置(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图如下:

                 

(1)该装置在设计上有一定的缺陷,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你对该装置的改进措施是      ▲       

(2)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CuO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请写出NH3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问题讨论

(1)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2O。已知Cu2O是红色粉末,是一种碱性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Cu+能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Cu。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O:   ▲   

(2)在解决了问题(1)后,又有同学提出:Cu2O与CuO的热稳定性哪个更强?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取98 g Cu(OH)2固体,加热到80℃~100℃时,得到黑色固体粉未,继续加热到1000℃以上,黑色粉未全部变成红色粉未A。冷却后称量,A的质量为72 g。据此可推得A为   ▲   ,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6.(8分)(1)蕴藏在海底的“可燃冰”是在高压下形成的外观像冰的甲烷水合物固体,我国南海海底有极其丰富的“可燃冰”资源。将“可燃冰”从海底取出时易融化,释放出的甲烷气体将泄漏于大气中而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这是目前开采“可燃冰”遇到的技术难题,请据此回答:

①甲烷气体泄漏于大气中会造成怎样的环境问题?答:   ▲  

②请你运用所学的物质结构知识解释“可燃冰”为何易融化放出气体?答: ▲ 

(2)设计出燃料电池使液化石油气氧化直接产生电流是新世纪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最近有人设计了一种燃料电池,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个电极通入液化石油气(以C4H10表示),电池的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的ZrO2晶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

①已知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4H10+13O2--26e-   4CO2+5H2O,则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   ,电池工作时,固体电解里的O2-  ▲  极移动。

②液化石油气燃料电池最大的障碍是氧化还原不完全而产生的  ▲ (填写物质的名称)堵塞电极的通气管道。

(3)能源的紧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请你提出解决能源紧缺问题的两点建议:

    ▲     ,②    ▲    

17.(10分)我国规定饮用水质量标准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pH

6.5~8.5

Ca2+、Mg2+总浓度

<0.0045mol·L-1

细菌总数

<100个/mL

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到自来水厂进行参观,了解到源水处理成自来水的工艺流程示意

图如下:

        

(1)源水中含Ca2+、Mg2+、HCO3-、Cl-等,加入CaO后生成,进而发生若干个化学反应,请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加入絮凝剂可以除去其中的悬浮固体颗粒,该过程是  ▲  (填写序号)。

  ①只有物理过程,无化学过程

  ②只有化学过程,无物理过程

  ③既有物理过程,又有化学过程

(3)FeSO4·7H2O是常用的絮凝剂,加入后最终生成红褐色胶状沉淀,则这种沉淀是  ▲  (填写化学式)。

(4)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    ▲       ▲   

(5)物质A的作用是  ▲  ,则A可以选择下列物质中的 ▲ (填写序号)。

 ①ClO2   ②SO2   ③液氯   ④Ca(ClO2)2  ⑤浓硫酸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18.(10分)居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场所。现代人在“煤烟型”、“光化学烟雾”污染后,正在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造成室内环境污染的有毒物质主要有甲醛、苯、氨、氡四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氨分子的电子式是  ▲  ,苯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  

(2)提出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的一条措施:    ▲   

(3)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不得超过0.08mg•m-3,甲醛测定的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电化学法、化学滴定法等。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拟采用化学滴定法对教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进行测定,如果你参与该研究课题,你采集甲醛样品的方法是    ▲    

(4)碘量法是化学滴定法之一。碘量法原理为在碱性介质(NaOH)中,碘转化为次碘酸钠和碘化钠,次碘酸钠将溶液中游离的甲醛氧化为甲酸钠;经适当酸化后,剩余的次碘酸钠与碘化钠又生成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上述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I2+2OH-====IO-+I-+H2O、  ▲    ▲  、I2+2S2O32-====S4O62-+2I-。实验过程中需要测定的数据除总碘量外,还有   ▲  

六、(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19.(12分)利用芳香烃X和链烃Y可以合成紫外线吸收剂BAD,BAD的结构简式为:

BAD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G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结构简式:Y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2)属于取代反应的有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3)1 mol BAD最多可与含____________mol NaOH的溶液完全反应。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④:     ▲      

B+G→ H:    ▲     

七、(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0.(10分)工业生产粗硅的主要原理为:SiO2+2C 3273K Si(粗)+2CO↑。

(1)若在制粗硅的过程中同时生成了碳化硅,且生成的硅和碳化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则参加反应的C和SiO2的质量比为    ▲     

(2)工业上可通过如下流程由粗硅制取纯硅:

+氢气

 

+氯气

 

提纯

 


Si(粗)        SiCl4(l)             Si(纯)

若上述反应中Si(粗)和SiCl4的利用率均为80%,制粗硅时有10%的SiO2转化为SiC,则生产100.8t纯硅需纯度为75%的石英砂多少吨?

(3)工业上还可以通过下图所示的流程来制取纯硅:


反应①: Si(粗)+3HCl(g)  553~573K  SiHCl3(l)+H2(g)

反应②: SiHCl3+H2  1373K  Si(纯)+3HCl

假设在每一轮次的投料生产中,硅元素没有损失,反应①中HCl的利用率为75%,反应②中H2的利用率为80%,则在下轮次的生产中,需补充投入HCl和H2的体积比为多少?

八、(本题分A、B两题,考生只要选择其中1题作答。若两题都作答,则以A题得分计入总分。本题共12分。)

21A.(物质结构与性质,12分)A、B、C、D分别代表四种不同的元素。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B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s2np2,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D原子的L电子层的p轨道有3个电子。

(1)C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1s1,则按原子轨道的重迭方式判断,A与C形成的化合物中的共价键类型属于  ▲ ,A与C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熔沸点明显高于A与C的同主族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熔沸点,其原因是    ▲   

(2)当n=2时,B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B与C形成的晶体属于      晶体。当n=3时,B与C形成的晶体中,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该晶体中最小的环共有   ▲  个微粒构成,微粒间的作用力是     ▲     

(3)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1,B原子的价电排布为3s23p2,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B、C、D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用元素符号表示)。

21B.(实验化学,12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系列“带火星的木炭复燃”的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甲组同学探究“使带火星木炭复燃时O2的体积分数的极限”。将氧气和空气(假定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为20%)按不同的体积比混合得100mL气体A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编号

I

II

III

IV

V

V(O2)/mL

60

40

20

12

10

V(空气)/mL

40

60

80

88

90

 现象

木炭复燃

木炭复燃

木炭复燃

木炭有时燃烧,有时不燃烧

木炭

不复燃

回答下列问题:

①使带火星木炭复燃的O2的体积分数最小约为    ▲    

②用带火星木炭检验集气瓶里是否集满O2,若木炭复燃,能否认为集气瓶里的气体一定是纯净的O2?答:    ▲   (填“能”或“否”)。

③若按照3∶2的比例混合O2和CO2气体,该混合气体能否使带火星的木炭复燃?

答:   ▲  (“能”、“否”或“不一定”)。

(2)乙组同学探究“NO2能否支持燃烧”的问题,设计了如下几组实验,实验记录及结论如下:

编号

制取气体A(下列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

B中的现象

结论

a

在烧瓶中加热适量浓HNO3

4HNO3  △  4NO2↑+O2↑+2H2O↑

充满红棕色气体,木炭不复燃,火星熄灭

NO2不支持燃烧

b

加热AgNO3固体

2AgNO3  △  2NO2↑+O2↑+2Ag

充满红棕色气体,木炭复燃

NO2支持燃烧

c

加热Cu(NO3)2固体

2Cu(NO3)2  △  4NO2↑+O2↑+2CuO

充满红棕色气体,木炭复燃

NO2支持燃烧

你认为a、b、c三个结论是否可靠?说出你的理由。

a.  ▲  ,原因是      ▲         

b.  ▲  ,原因是      ▲         

c.  ▲  ,原因是      ▲         

高三化学期未考试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D

C

A

B

C

A

D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C

AC

B

D

AD

C

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15.(一)(1)2NH4Cl+Ca(OH)2  △  CaCl2+2NH3↑+2H2O (2分)

(2)氢氧化钠固体(或生石灰或碱石灰) (1分)

(二)(1)在装置A和B之间增加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2分)

 (2)3CuO+2NH3  △  3Cu+N2+3H2O (2分)

(三)(1)取少量样品,加入稀H2SO4,若溶液出现蓝色,说明红色物质中含有Cu2O,反之,则没有 (2分)

(2)Cu2O (2分) CuO比Cu2O的热稳定性差 (1分)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6.(8分)(1)①温室效应(1分)

 ②“可燃冰”是分子晶体,分子间存在较弱的分子间作用力,故“可燃冰”的熔沸点较低 (1分)

(2)①O2+4e-====2O2- (2分) 负(1分) ②固体碳(1分)

(3)①寻找新能源(1分) ②提高燃料的利用率(1分)

17.(10分)(1)HCO3-+OH-====CO32-+H2O Ca2++HCO3-+OH-====CaCO3↓+H2O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Mg2++2OH-====Mg(OH)2

(写出任意一个,即可得2分)

(2)③(1分) (3)Fe(OH)3(1分) 

(4)除去钙离子(1分) 调节溶液酸碱度(1分)

(5)杀菌消毒(1分) (6)①③④(3分,每选1个得1分,选错1个倒扣1分)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18.(1) H N  H(1分)  平面正六边形(1分)

       H

(2)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各种建材或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或其他积极的合理建议) (1分)

(3)用注射器收集空气或在教室内较长时间放置一盆清水(以吸收甲醛)(1分)

(4)HCHO+IO-+OH-====HCOO-+I-+H2O (2分) IO-+I-+2H+====I2+H2O(2分)

空气的体积(或教室的体积)(1分)、硫代硫酸钠的用量(1分)

六、(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19.(1)CH3CH=CH2(2分) (2分)

(2)①②⑤(2分) (3)6(2分)

(4)2 CH3CH(OH)CH3+O2 2CH3COCH3+H2O (2分)

CH3COCH3+2C6H5OH+H2O(2分)

七、(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0.(1)13∶30(3分)

(2)设需纯度为75%的石英砂x

根据题意有下列关系式:

SiO2   ~   Si  ~  SiCl4  ~  Si(纯)

  60                    28

x×75%×(1-10%)×80%×80%           100.8t (2分)

  解得:x=500t (2分)

或由Si原子守恒:x×75%×(1-10%)×80%×80%/60=100.8/28 (2分)

解得:x=500t (2分)

(3)设每轮生产投入的粗硅中含1molSi

则由反应①可知:

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为3 mol /75%=4mol,生成H2的物质的量为1mol(1分)

由反应②可知:

消耗H2的物质的量为1mol/80%=1.25mol,生成HCl的物质的量为3mol (1分)

则在一轮次的生产中,需补充投入HCl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即体积比)为:

(4mol-3mol)∶(1.25mol-1mol)=4∶1(1分)

八、(本题分A、B两题,考生只要选择其中1题作答。若两题都作答,则以A题得分计入总分。本题共12分。)

21A.(1)1s22s22p4(1分) σ(1分) 分子间形成氢键(1分)

(2) +6 2 4 (1分) 分子(1分) sp3(1分) 12(2分) 共价键或极性共价键(1分)

(3)第4周期IA族(1分) N>O>Si>K(2分)

21B.(1)①29.6% (2分) ②否 (2分) ③能(2分)

(2)a.不可靠(1分) 反应产生的水蒸气及从溶液中蒸发出来的水蒸可使木炭火星熄灭(1分) b.不可靠(1分) 反应产生的气体中O2的体积分数为1/3,高于29.6%,木炭复燃可能是由于O2浓度增大所致(1分)  c.可靠(1分) 反应产生的气体中O2的体积分数为1/4,低于29.6%,如果NO2不支持燃烧,木炭就不会复燃。(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