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化学复习班第三次月考

2014-5-11 0:32:07下载本试卷

高三化学复习班第三次月考

化 学 试 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请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清楚地写在试卷相应的位置。考试结束只交答卷。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N 14,O 16,Na 23,Ca 40,Cl 35.5,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第5页答题栏内,否则不予计分。)

1. “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下“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措施符合科学原理和生产实际的是

A.在接触法制硫酸工业生产中,充分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可节约能源

B.在汽油中掺加水,汽油燃烧产生的高温使水分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燃烧时又放出大量的热,故“以水代油”可节约汽油

C.在CH3COONa 溶液中加水稀释,醋酸钠的水解平衡向水解的方向移动,OH离子浓度增大,所以,“以水制碱”可节约原料

D.合成氨反应是一个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所以,目前工业上通常在100MPa(1000 atm)压强下反应,以提高氨的产率,节约原料,降低生产成本

2. 冰的晶体中,分子间存在的最强的作用力是

A.离子键        B.共价键         C.氢键          D.范德瓦耳斯力

3. 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X、Y、Z三种元素,已知它们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

B.元素的非金属性:X>Y>Z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Z

D.阴离子的还原性:X>Y>Z

4. 一定条件下,在某密闭容器中充入N2和H2,反应N2+3H22NH3;ΔH<0达到平衡。改变一个条件x,下列y的变化一定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选项

x

y

A

压强

H2的转化率

B

压强

NH3的体积分数

C

温度

NH3的体积分数

D

温度

N2的体积百分含量

5. 将a L NH3通过灼热的装有铁触媒的硬质玻璃管后,气体体积变为b L(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该b L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是

A.        B.          C.         D.

6. 将10 mL 0.2 mol·L1的醋酸和10 mL 0.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CH3COO)>c(Na+)>c(H+)>c(OH)

B.c(CH3COO)>c(H+)>c(Na+)>c(OH)

C.c(Na+)>c(CH3COO)>c(OH)>c(H+)

D.c(H+)>c(CH3COO)>c(Na+)>c(OH)

7. 氢镍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污染的铜镍电池。氢镍电池的总反应式是H2+NiO(OH)Ni(OH)2。根据此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池放电时,电池负极周围溶液的OH不断增大

B.电池充电时,氢元素被还原

C.电池放电时,镍元素被氧化

D.电池放电时,H2是正极

8. 关于酸碱中和滴定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盛待测液的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

B.中和滴定开始后,应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C.滴定至终点后,记录读数为21.0 mL

D.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来滴定NaOH溶液时,酸式滴定管中开始读数正确,终了时俯视读数,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偏高

9. 某溶液含有NH4、HCO3、SO32、Na、HS、NO3六种离子。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粉末后,溶液中浓度变化最小的离子是

A.HCO3        B.SO32          C.Na           D.NO3

10.取a 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 g。下列物质中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A.H2            B.CO            C.C6H12O6        D.C12H22O11

11.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0.4 mol·L1c(SO42)=0.8 mol·L1,则c(K+)为

A.0.15 mol·L1                    B.0.2 mol·L1

C.0.3 mol·L1                     D.0.4 mol·L1

1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9 g重水(D2O)含有的电子数为5NA

B.28 g CO和C2H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22.4 L甲烷所含有的原子数为4NA

D.6 g金刚石所含的碳碳键数为2NA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石墨电极电解硝酸银溶液:4Ag++4OH4Ag+O2↑+2H2O

B.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

Ca2++2ClO+H2O+CO2=CaCO3↓+2HClO

C.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HCO3+OH=CO32+H2O

D.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Ba2++SO42=BaSO4

14.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NO3、CO32、K+         B.Na+、K+、Cl、HCO3

C.NO3、AlO2、K+、Na+           D.NO3、Cl、Na+、Fe2+

15.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几种反应:

①16H+10Z+2XO4=2X2+5Z2+8H2O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A2>B>Z>X2

B.溶液中可发生:Z2+2A2=2A3+2Z

C.X2是XO4的还原产物

D.若反应①中有1 mol还原剂参加反应,则氧化剂得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

16.已知一定温度下合成氨反应:

N2(g)+3H2(g)2NH3(g);ΔH=-92.4 kJ·mol1

在相同温度下,相同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达到平衡时放热为Q1;②通入2 mol N2和6 mol H2达到平衡时放热为Q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Q2=2Q1                        B.Q1Q2/2

C.Q1Q2<184.8 kJ                 D.Q1Q2<92.4 kJ

化 学 试 题 

高2007届理科复习班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

17.(6分)某校课外小组同学制备Fe(OH)3胶体,并研究该胶体的性质。

(1)该小组同学采用了以下操作制备胶体,请将空白处填写完整。

取一个烧杯,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向烧杯中滴加1 mL~2 mL饱和_____________溶液,继续煮沸,待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停止加热;

(2)将制得的胶体放入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如右图所示,放置2 min后,取少量半透膜外的液体于试管中,置于暗处,用一束强光从侧面照射,观察(填写“有”或“无”)_________丁达尔现象;再向试管中加入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半透膜内的液体倒入U型管中,如右图所示,在液体上方加入少量电解液以保护胶体,接通直流电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填“阴”或“阳”)_______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6分)有A、B、C、D四种电解质,它们均由多种元素组成(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20),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pH大小关系为A<B<C<D,且只有A的pH小于7.0,四种物质的焰色反应皆显黄色,A与B、C、D都能反应,但仅B、C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向A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能产生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

试推断A、B、C、D的化学式,并写出B和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         B         C          D       

B和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9.(10分)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A和B是同周期相邻的两种元素,A和C是同主族相邻的两种元素;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1,D元素与A、B、C三种元素处于不同周期。请回答:

(1)C元素的名称    ;A、D两种元素形成的离子电子式为      

(2)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正盐的水溶液显酸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D3与BA2的反应常用于某工业尾气的处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D2C和D2A2溶液反应生成了C的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12分)在一定温度下,将2 mol A和2 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2D(g),2 min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了0.8 mol D。请填写下列空白:

(1)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用D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B的平衡浓度为         ,A的转化率为         

(3)在温度不变时,如果缩小容器的体积,平衡体系中混合气体的密度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两空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如果上述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从逆反应开始进行,最初加C和D各2 mol,要使平衡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原平衡相等,则还应加入     mol B物质。

21.(8分)根据右图所提供的信息,在反应一段时间后:

(1)甲池中的现象为:        

                               

(2)甲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若乙池中反应转移1 mol e后停止,则要使溶液恢复至原状,需加入   g

      (填物质名称)。

(4)若乙池反应10 min后,立即将电源连接方向交换(与上述的图示相反),则铁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22.(10分)已知:25 ℃时,A酸的溶液pH=a,B碱的溶液pH=b

(1)若A为盐酸,B为氢氧化钡,且ab=14,两者等体积混合,溶液的pH=    。酸碱按体积比为1∶10混合后溶液显中性,则ab    

(2)若A为醋酸,B为氢氧化钠,且ab=14,用体积为VA的醋酸和体积为VB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显中性,则其体积关系VA    VB,混合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为c(Na)     c(CH3COO)。

(3)若A的化学式为HR,B的化学式为MOH,且ab=14,两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则混合溶液中必定有一种离子能发生水解,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考查《考试大纲》中要求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侧重于电解质溶液部分)

1.A   2.C   3.B   4.C   5.C   6.A   7.B

8.A   9.D   11.D  14.C 12.B  13.B  14.C 15.A  16.C

17.(6分。每空1分)

(1)氯化铁或FeCl   液体呈红褐色

(2)无   有白色沉淀生成

(3)阴   Fe(OH)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移动

18.(6分。未标示分数的每空1分)

A:NaHSO4   B:NaHCO3   C:Na2CO3   D:NaOH

HCO3+OH=H2O+CO32(2分)

19.(10分。每空2分)

(1)硫 

(2)NH4+H2ONH3·H2O+H

(3)8NH3+6NO2=7N2+12H2O

(4)H2S+H2O2=S↓+2H2O

20.(12分。每空2分)

(1)0.2 mol/(L·min)

(2)0.8 mol/L  40%

(3)增大  增大

(4)1

21.(8分。每空2分)

(1)铁棒逐渐溶解,碳棒上有红色物质析出,蓝色溶液逐渐变浅(答对两点给全分)

(2)Fe+Cu2+=Fe2++Cu

(3) 36.5 g氯化氢

(4)Fe-2e+2OH=Fe(OH)2

22.(10分。每空2分)

(1)7  13

(2)<  =

(3)M+H2OMO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