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化学无机部分试卷

2014-5-11 0:32:08下载本试卷

高三化学无机部分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科学家通过该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的产物确定了迄今已合成的最重元素(用M表示)的存在,总共只检出一个原子。该原子经过6次衰变,每次衰变都放出一个α粒子(),最后得到比较稳定的第100号元素镄的含153个中子的同位素。该最重的原子是

   A.    B.    C.    D.

2.下列有关各项比较中错误的是()

 A 热稳定性 PH3>H2S>HCl>NH3          B 物质的熔点 石英>食盐>白磷>水银

 C 结合质子的能力 HCO3-> CH3COO->Br-

D 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

3.同温同压条件下,等容积的两个容器中分别充满由14N、13C、18O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所含 的分子数和质量都不同 B 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和电子数

C 含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D 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原子、分子

4.向一种溶液中滴加另一种溶液后,溶液的颜色有明显变化的是

A.溴水中滴加亚硫酸钠溶液      B.稀醋酸溶液中滴加酚酞指示剂

C.硫酸铜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    D.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

5.可逆反应aX(g)+bY(g)cZ(g)在一定温度下的一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后,t0时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v)一时间(t)图象如右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了容器的压强

 B.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C.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D.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了容器的压强

6.碘化砹(AtI)可发生下列反应,①2AtI+2Mg==MgI2+MgAt2  ②AtI+2NH3(l)==NH4I+ AtNH2。对上述两个反应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湾 B.反应①MgAt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反应②中AtI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MgAt2的还原性弱于MgI2的还原性

7.右图是制取和收集某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用于

A.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Cl2

B.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反应制取NH3

C.用浓硝酸与铜反应制取NO2

D.用过氧化钠固体和水反应制取O2

8.将铝粉与某铁的氧化物FeO·2Fe2O3粉末配制成铝热剂,分成两等份。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5.68L;另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反应完全,反应后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后,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11.20L   B.15.68L   C.22.40L  D.31.36L

9.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8.8g CO2和N2O混合物中所含有的原子数为0.6 NA

B.Cu和足量的稀硝酸反应产生4.48L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6 NA

C.标准状况下,3.36L丁烷中含有的非极性键数为0.6NA

文本框: 导电能力D.在1L0.2mol/L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的铁离子数为0.6 NA

10.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右图所示。有关a、b、c三点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醋酸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b>c>a

B.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 a>c>b

C.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醋酸溶液的pH,测量结果均偏大

D.与等浓度NaOH溶液中和,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b最多

11.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KHCO3的水解:HCO3-+H2O*H3O++CO32-

B.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呈中性:

2HSO4+Ba2++2OH=BaSO4↓+SO42+2H2O

C.将少量铁粉加入到过量的稀硝酸中:3Fe+8H++2NO3=3Fe2++2NO↑+4H2O

  D.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Ca2++HCO3+OH-= CaCO3↓+H2O

12.某无色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 的NaC03溶液又有沉淀生成,原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①Ag+、Cu2+、Na+ ②Ag+、Al3+、K+ ③Ag+、Ca2+、NO3-

④SiO32-、Al3+、K+ ⑤Ag+、NH4+、H+ ⑥AlO2-、K+、NH4+

A ①②⑤  B  ②③④  C ②③④⑥  D ①②③④⑥

13.某学生设计了一种电解法制取Fe(OH)2的实验装置。通电后,溶液中产生大量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源中的a 为负极,b为正极

B.不能使用NaCl溶液作电解液

C.A、B两端都必须使用铁作电极

D.B电极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14.下列关于铵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所有铵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都是-3价,②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③铵态氮肥不宜跟草木灰混合使用,④铵盐固态时都是离子晶体,⑤铵盐都能与强碱反应,但不能与酸反应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划线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能被完全消耗的是()

A 用30 ml 12mol/L浓盐酸与8.7g 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

B 标况下,将2.7g 铝片投入到20 ml 18 mol/L的硫酸中

C 向100 ml 3 mol/L 的盐酸中加入5.6g

D 向含Ba(OH)2NaOH各0.1mol的混合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2.8L CO2 气体

16.室温下,下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 pH=12的氨水溶液与pH=2的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  

 c(NH4)>c(Cl)>c(OH)>c(H+)

B.浓度均为0.1mol·L1的硫酸氢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

c(Na)>c(SO42)>c(NH4)>c(H+)>c(OH)

C.浓度均为0.1mol·L1的小苏打溶液与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

c(Na)+c(H+)=2c(CO32)+c(OH)

D.浓度均为0.1mol·L1的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

 c(Na)=c(CH3COO)>c(OH)=c(H+)

17.在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Ⅰ和Ⅱ中,使其发生反应,t0时容器Ⅰ中达到化学平衡,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Y   2Z

   B.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Ⅰ)<V(Ⅱ),则容器Ⅱ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小于t0

   C.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Y为固态或液态

   D.若达平衡后,对容器Ⅱ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说明Z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18.由NO 、H2、CO2 组成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 充份反应后,再用电火花点燃使其充份反应,最终得到质量分数为70%的硝酸,无任何气体剩余。则原混合气体中NO、 H2 、CO2 的体积比为()

A 2﹕4﹕7      B 2﹕4﹕5     C 2﹕4﹕9      D 3﹕5﹕8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以下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19.(10分)(1)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错选一个倒扣2分,不出现负分)

①   用量筒量得稀硫酸溶液8.0mL;② 浓硫酸不小心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③用热的浓HCl洗涤附着有MnO2的试管;④在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测定中,若加热后的无水硫酸铜粉末表面发黑,则所测结晶水含量可能会偏高 ;⑤ Fe(OH)3胶体与FeCl3溶液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⑥用碱式滴定管量得KMnO4溶液20.50mL ;⑦ 实验室快速制备少量H2、O2、NH3、HCl可以用同一种气体发生装置;⑧ 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若定容时不小心加水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线,应立即用滴管吸去多余的部分。

(2)有常用玻璃仪器组成的下列六种实验装置(根据需要可在其中加入液体或固体)

①能用做干燥二氧化硫气体的装置有           ;(填代号,下同)

②既能用于收集氯气又能用于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装置有            

③在氯气和铁反应实验中,能添加在制气和化合反应装置之间以除去氯气中氯化氢等杂质气体的装置有                              

④若用C装置做二氧化硫与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则其中广口瓶的作用是     

(3)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知道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后,想再探究其他一些物质如氧化铝是否也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

①[问题]:Al2O3能不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  ②[猜想]: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③[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不分解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Al2O3,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④[结论]:Al2O3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故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⑤[讨论与反思]: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证据,不能证明Al2O3能作过氧化氢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实验三:[实验目的]:探究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Al2O3(少量)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后,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      、称量;④对比反应前后Al2O3的质量。

[讨论]:如果Al2O3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Al2O3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⑥但小华认为,要证明猜想,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足够,还需要再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20.(8分)有A、 B 、C 、D 、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和C、B和D 分别位于同主族,且B、D 质子数之和是A、C质子数之和的2倍,E在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

⑴A2B和A2D两者的沸点较高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⑵由B 、C、 D 、E 四种元素中的若干种形成的盐中,有两种盐(组成元素可不完全相同)溶液都呈碱性,但它们等物质的量混合后溶于水所得溶液呈中性,这两种盐在溶液中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用电子式表示B、 C 两元素形成化合物C2B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已知1 g A 单质在E 单质中完全燃烧时放的92.3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液溴,振荡后溶液变为黄色。甲同学认为这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使溶液变黄色的物质是Br2;乙同学认为这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使溶液变黄色的物质是Fe3

(1)现提供以下试剂: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四氯化碳    D.硫氰化钾溶液

请你判断哪位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并用两种方法加以验证,写出选用的试剂编号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__同学正确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第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

(2)若选用淀粉碘化钾溶液来判断哪位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若在稀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首先被氧化的离子是__________

写出在稀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时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2分)化学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⑴蕴藏在海底的“可燃冰”是高压下形成的外观像冰的甲烷水合物固体,我国南海海底有极其丰富的“可燃冰”资源。

①将“可燃冰”从海底取出,“可燃冰”将融化并放出甲烷气体。请你所学的物质结构知识加以解释:                             

②取356g分子式为CH4·9H2O的“可燃冰”,将其释放的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可放出1780.6kJ的热量,则甲烷的燃烧热为      

⑵设计出燃料电池使液化石油气氧化直接产生电流是新世纪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最近有人制造了一种燃料电池,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电极通入液化石油气(以C4H10表示)电池的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的ZrO2晶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离子。

①已知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4H10+13O2―26e=4CO2+5H2O,则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电池工作时,固体电解质里的O2   极移动。

②液化石油气燃料电池最大的障碍是氧化反应不完全而产生的      (填写物质的名称)堵塞电极的气体通道。

23.(12分)A~N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也是化工生产上的重要原料,单质M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金属,常温下B、E、F为气体,G为无色液体,这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其中有些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经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⑴H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D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

⑵工业上用A制取N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D与G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I的浓溶液滴入沸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G与M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也可以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请判断该反应与上述转化是否矛盾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8分)硫酸工业生产应考虑综合经济效益。

  (1)工业生产硫酸的原料气成分(体积分数)为:SO2 7%,O2 11%,N2 82%。

压强及温度对SO2转化率的影响如下:

0.1

  0.5

  1

10

400

99.2

99.6

99.7

99.9

500

93.5

96.9

97.8

99.3

600

73.7

85.8

89.5

96.4

    工业上,二氧化硫催化氧化过程采用的是常压而不是高压,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放热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测算,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每生产1 t 98%的硫酸需消耗3.60×105 kJ能量。

若反应:2SO2(g)+O2(g)   2SO3(g),ΔH=-196.6 kJ /mol放出的热量完全被利用,则每生产1 t 98%的硫酸可为外界提供_____________kJ能量(不考虑其他过程释放的能量)。

(3)依据题给数据计算:在500℃0.1MPa条件下,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达到平衡时,各种气体的体积比V(SO2)∶V(SO3)∶V(O2)∶V(N2)=   ∶   ∶  ∶8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A

A

D

A

C

B

D

A

A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

D

B

D

D

C

A

C

A

19(1)5 6 8

(2)AEF  AB   AF(或AE) 防倒吸

(3)实验一: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实验二:加入Al2O3,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

  (5)Al2O3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   干燥

  (6)Al2O3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20.(1) H2O(1分);在H2O分子之间存在着氢键的作用(1分)

(2) Na2SO3  + NaClO = Na2SO4 + NaCl(2分)

(3)(2分)

(4) H2(g) + Cl2(g) = 2HCl(g) ; ΔH= -184.6KJ·mol-1(2分)

21(1)每个1分共5分

___乙__同学正确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第一种方法

C

有机层无色

第二种方法

D

溶液变红

(2)不可以,因为Br2和Fe3都能把I氧化成I2(2分)

  Fe2;(1分) 2 Fe2+4Br+3C12====2Fe3+2Br2+6Cl  (2分)

22⑴①该晶体是分子晶体,各分子间存在较弱的分子间作用力,故“可燃冰”熔沸点较低

②890.3 kJ·mol-1

⑵①O2+4e=2 O2– 向负极移动 ②固体碳(或炭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