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化学上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

2014-5-11 0:32:08下载本试卷

高三化学上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

高三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⒈在生活中学习化学,在化学学习中思考生活。人的血液正常时呈弱碱性,血液显弱碱性的原因是血液中存在着

A.Cl     B.HCO3    C.Ca2+    D.Na

⒉实验要知其所以然。将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后

插入番茄里,如图所示,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锌片是

A.阳极    B.正极

C.阴极    D.负极

⒊ClO2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在以上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1  C.1︰2  D.2︰3

⒋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 + Y 2Z 反应影响的示

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

体中Z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X、Y、Z均为气态

C.X和Y中只有一种是气态,Z为气态

D.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H>0

⒌把Ba(OH)2溶液滴入明矾溶液中,使SO42全部转化为BaSO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Al3+     B.Al(OH)3     C.AlO2    D.Al3+和Al(OH)3

⒍下列离子中,所带电荷数与该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等的是
A.Al3+     B.Mg2+     C.Be2+     D.H+

⒎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A与C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D能分别与A、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X、Y、Z。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Z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B.A、B、C、D只能形成5种单质

C.X、Y、Z三种化合物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D.自然界中存在多种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⒏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d为阳极、c为阴极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O2、Cl2、HCl、NO2等气体

C.装置③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防止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⒐等质量的CuO和MgO粉末分别溶于相同体积的足量硝酸中,得到的Cu(NO3)2和Mg(NO3)2溶液的浓度分别为amol·L-1和bmol· L-1。则a与b的关系为

A.a=b     B.a=2b      C.2a=b    D.a=5b

⒑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2OH+2H十SO42=BaSO4↓+2H2O

B.Ca(HCO3)2与过量Ca(OH)2溶液反应:Ca2++HCO3+2OH=CaCO3↓+ CO32+2H2O

C.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OH+ CO2=HCO3

D.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H+ OH=H2O

⒒天然维生素P(结构如图)存在于槐树花蕾中,

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和溴水反应

B.可用有机溶剂萃取

C.分子中有三个苯环

D.1mol维生素P可以和4molNaOH反应

⒓在100mL含等物质的量的HBr和H2SO3的溶液里通入0.01mol Cl2,有一半Br变为Br2(已知Br2能氧化H2SO3)。原溶液中HBr和H2SO3的浓度都等于:

A、0.0075mol•L-1  B、0.008mol•L-1  C、0.075mol•L-1  D、0.08mol•L-1

二、填空题

⒔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元素。请回答下列下列问题:

a

 

b

c

d

e

n

f

g

h

m


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n的碳酸盐能溶于水或盐酸

B.硒化氢的还原性和稳定性强于g的氢化物的还原性和稳定性。

C.e与g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的pH大于e与h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的pH,说明同浓度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g弱于h

D.a、c、e、n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n>e>c>a

⑵由a、c和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能促进水电离的是    (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能抑制水电离的是    (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⑶f、e元素的单质共10.0g在200mL水中完全溶解,生成的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不考虑因水解反应产生的物质),分步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③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液体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⑷写出工业上电解由e和h所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的反应方程式:       

⑸f单质与m的一种红棕色氧化物反应化学方程式:       

⒕已知A、B、C、D、X、Y六种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其中X为常见离子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

(1)已知条件I和条件II相同,则该反应条件为            

(2)物质X的电子式为            

(3)写出B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X在条件II下反应生成B、C、D的离子方程式                                

(5)写出实验室制B的化学方程式                   

⒖我国盛产五倍子。以五倍子为原料可制得化合物A。

A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

请解答下列各题:

(1)A的分子式是     

(2)有机化合物B在硫酸催化条件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可得到A。请写出B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                    

(3)请写出A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有机化合物C是合成治疗禽流感药物的原料之一。C可以看成是B与氢气按物质的量之比1︰2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的产物。C分子中无羟基与碳碳双键直接相连的结构,它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请写出C的结构简式:        


秀水高级中学第六次月考

高三化学答题卷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题

⒔⑴(   )

       (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⑶①                      ②                    

      mol/L(液体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⒕(1)                                   

(2)                                   

(3)                                   

(4)                                    

(5)                                     

⒖(1)       

(2)                                   

(3)                                   

(4)             

高三化学参考答案          2006-12-14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D

B

C

C

B

D

A

C

A

C

D

二、填空题(每个方程式4分,其余每空2分,共52分)

⒔⑴(  C )

 NH4NO3 (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HNO3  (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⑶① 2Na+2H2O=2NaOH+H2↑         ② 2Al+2NaOH+2H2O=2NaAlO2+3H2↑ 

   1  mol/L(液体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2NaCl+2H2O=====2NaOH+H2↑+Cl2            

2Al+Fe2O3====Al2O3+2Fe                     

⒕(1) 电解(或通电)       

(2)  Na+[   ]                          

(3)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  2Cl-+2H2O=====2OH-+H2↑+Cl2↑                                   

(5)  MnO2+4HCl()==MnCl2+Cl2↑+2H2O                 

⒖(1)  C14H10O9 

              +       →

(2)                                   

              +8NaOH→2        +7H2O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