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化学专业考试卷
(化学选修4)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3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在下列过程中,需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钢铁腐蚀 B、食物腐败 C、炼钢 D、塑料老化
2.已知反应A+3B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度为1mol·L-1·min-1,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0.5mol·L-1·min-1 B.1 mol·L-1·min-1
C.2 mol·L-1·min-1 D.3 mol·L-1·min-1
3. 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H2O(g)=H2(g)+1/2O2(g) ΔH=+242kJ·mol-1
B 2H2(g)+O2(g)=2H2O(l) ΔH=-484kJ·mol-1
C H2(g)+1/2O2(g)=H2O(g) ΔH=+242kJ·mol-1
D 2H2(g)+O2(g)=2H2O(g) ΔH=+484kJ·mol-1
4. 将0.1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或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都会引起
A 溶液的pH增加 B CH3COOH电离度变大
C 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 D 溶液中[OH-]减少
5. 关于溶液的酸碱性说法正确的是( )
A. C(H+)很小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 PH=7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C. C(OH-)= C(H+)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D. 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6. 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行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A 均减半 B 均加倍 C 均增加1mol D 均减少1mol
7. 在10mL0.1mol·L-NaOH溶液中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HAc溶液,反应后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A C(Na+)>C(Ac-)>C(H+)>C(OH-)
B C(Na+)>C(Ac-)>C(OH-)>C(H+)
C C(Na+)=C(Ac-)+C(HAc)
D C(Na+)+C(H+)=C(Ac-)+C(OH-)
8. 已知25℃、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石墨) + O2(g) === CO2(g) ΔH = -393.51kJ ·mol-1
C(金刚石)
+ O2(g) === CO2(g) ΔH = -395.41kJ ·mol-1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9. PH=13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和,所得混和液的PH值=11,则强酸与强碱的体积比是
A、11:1 B、9:1 C、1:11 D、1:9
10.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 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Al3+ Na+ NO3- Cl- B.K+ Na+ Cl- NO3-
C.K+ Na+ Cl- AlO2- D.K+ NH4+ SO42- NO3
11. 将①H+、②Cl-、③Al3+、④K+、⑤S2-、⑥OH-、⑦NO3-、⑧NH4+分别加入H2O中,基本上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
A.①③⑤⑦⑧ B.②④⑦ C.①⑥ D.②④⑥⑧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2.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强电解质的是( )
A.HBr、HCI、BaSO4 B.NH4Cl、CH3COONa、Na2S
C.NaOH、Ca(OH)2、NH3·H2O D.HClO、NaF、Ba(OH)2
13.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HI(g) H2(g)+
I2(g)(正反应吸热)达到平衡时,要使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增大氢气的浓度 ②升高温度 ③降低温度 ④缩小体积 ⑤增大HI的浓度 ⑥减小压强
( )
A、①③⑥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14.下列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加压或降温都能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 2NO2 N2O4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C(s)+ CO2 2CO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 N2 + 3H2 2NH3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 H2S H2
+ S(s)(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15.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气体和2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 + 2Y(g) 2Z(g)
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 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l : 2 : 2
D.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2 mol Z
16.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气)
bB(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
17.某溶液中含有大量Fe2+、Fe3+、Mg2+和NH4+,其[H+]=10-2 mol·L-1,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
A.SO42- B.NO3- C.SCN- D.CO32-
18.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程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2(g)=CO2(g);△H1 C(s)+1/2O2(g)=CO(g);△H2
②S(s)+O2(g)=SO2(g);△H3 S(g)+O2(g)=SO2(g);△H4
③H2(s)+1/2O2(g)=H2O(g);△H5 2H2(g)+O2(g)=2H2O(l);△H6
④CaCO3(s)=CaO(s)+CO2(g);△H7 CaO(s)+H2O(l)=Ca(OH)2(s);△H8
A ① B 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9.关于小苏打水溶液的表述正确的是
A. c(Na+) = c(HCO3—)+ c(CO32—)+ c(H2CO3)
B.c(Na+) + c(H+)= c(HCO3—)+ c(CO32—)+ c(OH—)
C.HCO3—的电离程度大于HCO3—的水解程度
D.存在的电离有:NaHCO3 == Na+ + HCO3—,HCO3— H+ +
CO32—
H2O
H+ +
OH—
20. 室温下,下列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一定大于7的是
A 0.1mol/L的盐酸和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B 0.1mol/L的盐酸和0.1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
C pH=4的醋酸溶液和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
D pH=4的盐酸和pH=l0的氨水
21. 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
N2(g)+3H2(g)2NH3(g),673K,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
B.点 c处反应达到平衡
C.点d (t1时刻) 和点 e (t2时刻) 处n(N2)不一样
D.其他条件不变,773K下反应至t1时刻,n(H2)比上图中d点的值大
高三上学期化学专业考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3分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共33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
|
|
|
|
|
|
|
|
11 |
|
|
|
|
|
|
|
|
|
|
|
|
|
|
|
|
|
|
|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40分)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
|
|
|
|
|
|
|
|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7分)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28分)
22(8分).钾是—种活泼的金属,工业上通常用金属钠和氯化钾在高温下反应制取。该反应为:Na(l)+KCl(l)NaCl(l)+K(g) △H>0
压强(kPa) | 13.33 | 53.32 | 101.3 |
K的沸点(℃) | 590 | 710 | 770 |
Na的沸点(℃) | 700 | 830 | 890 |
KCl的沸点(℃) | 1437 | ||
NaCl的沸点(℃) | 1465 |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C(K),各物质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见上表。
(1)在常压下金属钾转变为气态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的最低温度约为 ,而反应的最高温度应低于 。
(2)在制取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3)常压下,当反应温度升高9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
23.(6分)向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原因是
若再向该溶液中滴入过量氯化钙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原因是
29、(4分)已知反应:aA(g) +
bB(g)
cC(g) 根据图形推测:
(1) P1 _____P2 ( 填 > 或 < )
(2) a + b _______c ( 填 > 或 < )
24.(10分)在密闭容器中,有一定起始浓度的氙(Xe)和F2反应,
可得到三种氟化物。各种生成物在平衡体系内的分压与
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已知气体的分压之比等于
物质的量之比)。
⑴ 420K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反应中消耗1 mol Xe,则转移电子______mol。
⑵ 600~800K时,会发生反应:
XeF6(g) XeF4(g)
+ F2(g) , 其反应热
△H________0(填“>”、“=”或“<”),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900K时,容器中存在的组分有_______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25.(4分)写出下列各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 1molC和1molH2O(g)反应生成1mol(g)和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3gC2H2(g)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时,放出659kJ的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2分)往有机聚合物中添加阻燃剂,可增加聚合物的使用安全性,扩大其应用范围。例如,在某聚乙烯树脂中加入等质量由特殊工艺制备的阻燃型Mg(OH)2,树脂可燃性大大降低。该Mg(OH)2的生产工艺如下:
⑴精制卤水中的MgCl2与适量石灰乳反应合成碱式氯化镁[Mg(OH)2-xClx·mH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⑵合成反应后,继续在393K~523K下水热处理8h,发生反应:
[Mg(OH)2-xClx·mH2O]==(1-)Mg(OH)2+
MgCl2+mH2O
水热处理后,过滤、水洗。水洗的目的是 。
⑶阻燃型Mg(OH)2具有晶粒大,易分散、与高分子材料相容性好等特点。上述工艺流程中与此有关的步骤是 。
⑷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Mg(OH)2(s)==MgO(s)+H2O(g); △H1=+81.5kJ·mol-1
Al(OH)3(s)=Al2O3(s)+
H2O(g); △H2=+87.7kJ·mol-1
①Mg(OH)2和Al(OH)3起阻燃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
②等质量Mg(OH)2和Al(OH)3相比,阻燃效果较好的是 , 原因是 。
⑸常用阻燃剂主要有三类:A.卤系,如四溴乙烷;B.磷系,如磷酸三苯酯;C.无机类,主要是Mg(OH)2和Al(OH)3。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应用时较理想的阻燃剂是 ________(填代号),理由是 。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
28.(5分)常温下,某强酸溶液PH= a , 强碱溶液pH= b,已知 a+b=12,酸碱溶液混合后pH=7,则酸溶液体积V(酸)和V(碱)的正确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若其它条件不变a+b=15则V(酸)与V(碱)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
29.(12分)I.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发应:
A(气)+B(气)C(气)
(1)若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a molC,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 mol。
(2)若开始时放入3molA和3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 mol。
(3)若开始时放入x molA,2molB和1mol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mol和3a mol,则x= mol,y= mol。
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 (选填一个编号)
(甲)大于2 mol (乙)等于2 mol
(丙)小于2 mol (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mol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
(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molC,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是 。
II.若维持温度不变,在一个与(1)反应前起始体积相同、且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5)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b molC。将b与(1)小题中的a进行比较 (选填一个编号)。
(甲)a<b (乙)a>b (丙)a=b (丁)不能比较a和b的大小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
六、(本题包括1小题,共16分)
30.(16分)恒温下,将a mol N2与b m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 (g) + 3 H2(g)
2NH3(g)
⑴若反应达平衡时某时刻t时,nt (N2) = 13mol,nt (NH3) = 6mol,计算a的值
⑵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26.8L(标况下),其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计算平移时NH3的物质的量。(注:Vm=22.4mol/L)
⑶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写出最简整数比,下同),n(始)∶n(平)
= 。
⑷原混合气体中,a∶b = 。
⑸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α(N2)∶α (H2)= 。
⑹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 = 。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C | C | A | A | C | C | A | A | B | B |
11 | |||||||||
B |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AB | D | B | AB | AC | A | B | AD | BD | AD |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28分)
22.(8分)
(1)770, 890
(2)①降低压强或移去钾蒸气②适当升高温度
(3)C(K)/C(Na)
23.(6分)
溶液变红;纯碱水解后溶液呈碱性(CO32- + H2O = HCO32- + OH-)
溶液红色变浅至消失;由于反应Ca2+ + CO32+ = CaCO3 发生 CO32+的浓度减小,OH-的浓度也减小。
24.(4分)(1) 》 (2)《
25.(10分)(1) Xe + 3F2 ==XeF6
(2) > ; 由图知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又根据温度升高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的原理。所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3)XeF6 XeF4 XeF2 Xe F2
四.(本题2小题,共16分)
26.(4分)(1) C(S) + H2O (g ) == CO (g) + H2 (g) △H == + 131.5 kJ/mol
(2) C2H2(g) + 5/2 O2 (g)== 2CO2 (g) + H2O(l) △H == - 1318 kJ/mol
27.(12分) (1) 2MgCl2 + (2 – x) Ca (OH)2 +2mH2O == 2Mg(OH) 2-x·mH2O + (2 – x)CaCl2
(2) 除去MgCl2世、 CaCl2 Ca (OH)2
(3)表面处理 水热处理
(4)①分解需吸热
②Mg(OH)2 ; 单位质量Mg(OH)2 和Al(OH)3 热效应是1.41kJ/g 1.12 kJ/g ,单位质量的Mg(OH)2的吸热多.
(5) C; 分解物不燃烧,无毒害.
五.(本题2题,共17分)
28.(5分) V( 酸) = 10 -2 V(碱) ; V( 酸) = 10 V(碱)
29 .(12分)(1) 1 – a ;
(2)3a
(3) 2; 3 - 3a ; 最后一个
当3a>1时, n(B) < 2mol
当3a=1时, n(B) = 2mol
当3a<1时, n(B) > 2mol
(4) a/ (2- a) * 100%
(5)第二个
(6) 因为第5小题中容积不变,而(1)小题中的容积缩小,所以(5)小题容器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C | C | A | A | C | C | A | A | B | B |
11 | |||||||||
B |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AB | D | B | AB | AC | A | B | AD | BD | AD |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28分)
22.(8分)
(1)770, 890
(2)①降低压强或移去钾蒸气②适当升高温度
(3)C(K)/C(Na)
23.(6分)
溶液变红;纯碱水解后溶液呈碱性(CO32- + H2O = HCO32- + OH-)
溶液红色变浅至消失;由于反应Ca2+ + CO32+ = CaCO3 发生 CO32+的浓度减小,OH-的浓度也减小。
24.(4分)(1) 》 (2)《
25.(10分)(1) Xe + 3F2 ==XeF6
(2) > ; 由图知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又根据温度升高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的原理。所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3)XeF6 XeF4 XeF2 Xe F2
四.(本题2小题,共16分)
26.(4分)(1) C(S) + H2O (g ) == CO (g) + H2 (g) △H == + 131.5 kJ/mol
(2) C2H2(g) + 5/2 O2 (g)== 2CO2 (g) + H2O(l) △H == - 1318 kJ/mol
27.(12分) (1) 2MgCl2 + (2 – x) Ca (OH)2 +2mH2O == 2Mg(OH) 2-x·mH2O + (2 – x)CaCl2
(2) 除去MgCl2世、 CaCl2 Ca (OH)2
(3)表面处理 水热处理
(4)①分解需吸热
②Mg(OH)2 ; 单位质量Mg(OH)2 和Al(OH)3 热效应是1.41kJ/g 1.12 kJ/g ,单位质量的Mg(OH)2的吸热多.
(5) C; 分解物不燃烧,无毒害.
五.(本题2题,共17分)
28.(5分) V( 酸) = 10 -2 V(碱) ; V( 酸) = 10 V(碱)
29 .(12分)(1) 1 – a ;
(2)3a
(3) 2; 3 - 3a ; 最后一个
当3a>1时, n(B) < 2mol
当3a=1时, n(B) = 2mol
当3a<1时, n(B) > 2mol
(4) a/ (2- a) * 100%
(5)第二个
(6) 因为第5小题中容积不变,而(1)小题中的容积缩小,所以(5)小题容器中的压力小于(1)小题容器中的压力,有利于逆向反就,故反尖达到平衡后 a>b.
30.(1)16mol
(2 ) 8mol
(3) 5:4
(4) 2:3
(5)1:2
(6)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