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年级理科综合套餐试题

2014-5-11 0:32:09下载本试卷

高三年级理科综合套餐试题(一)

本试卷分Ⅰ第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6分。)

1.某同学研究各种生态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的曲线图如右图所示。老师对该学生的评价是“曲线画得基本正确,

但表达不完整”。下面是4位同学对该曲线图所作的补充,您认为不

 
正确的是(  )

       

2.下表表示某种食物中的四种氨基酸的含量和人体蛋白质中这种氨基酸的平均含量。试问:如果人食用这种食物,在人体内发生下列哪种生理过程,才能使食物中的这四种氨基酸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  )

氨基酸

丙氨酸

精氨酸

谷氨酸

丝氨酸

食物中

0.01g/g

0.10g/g

0.05g/g

0.20g/g

人体蛋白质中

0.20g/g

0.01g/g

0.10g/g

0.04g/g

    A.脱氨基作用    B.氧化作用      C.氨基转换作用   D.呼吸作用

3.用二倍体西瓜为亲本,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一年的植株中,染色体组数可存在2、3、4、5个染色体组

    B.第二年的植株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C.第一年结的西瓜其种皮、胚、胚乳的染色体组数不同,均是当年杂交的结果

    D.第二年的植株中用三倍体做母本,与二倍体的父本产生的精子受精后,得不育的三

    倍体西瓜

 
4.生态学家研究发现,植物群落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比率(黄—绿比率)与群落的P(光合作用)/R(呼吸作用)比率呈现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在春暖花开的自然水域,黄—绿比率有升高

趋势

    B.在水稻的收获季节,群落P/R值可能在a点

    C.栽培的幼年植物的黄—绿比率可能在b点

    D.人工林的年平均黄—绿比率过高时,应进行

适当采伐

 
5.下图是同一种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                      

  下列与此有关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中心法则所表示的生命活动内容主要是在图⑤所示的时期进行的

    B.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之一的基因重组的发生与图①有关而与图③无直接关系

    C.在图②示细胞分裂方式,在其间期发生的基因突变传递给下一代的可能性要比图③所示的大得多

    D.在雄性动物体内,同时具备上述5个图所示细胞分裂时期的器官是睾丸而不是肝脏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水的能量高

B.由H2、I2(g)、HI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C.试管里加入少量淀粉,再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加热3~4分钟,然后加入银氨溶液,片刻后管壁上就会有“银镜”出现

D.电解质的导电性和金属晶体的导电性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7.最近研究证明,钒对糖尿病的治疗有特殊的疗效,患者饮用含少量偏钒酸钠和食盐的混合溶液,4天后血液中的糖量即可恢复正常。但钒的化合物有毒,人吸收多了会得肺水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钒是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四周期

B.人体血液中含的糖是蔗糖,医院注射所用的糖也是蔗糖

C.检测糖尿病患者尿液的实质就是检测含不含蔗糖

D.V2O5常用作制硫酸和有机合成的催化剂

8.A、B是短周期ⅦA族的两种元素,元素A的非金属性比B强,下列有关A、B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A比HB沸点高的原因是1molHA分子中H-A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比1molHB分子中H-B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多

B.单质A可把B从NaB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C.NaA、NaB的晶体都是离子晶体

D.常温下,NaA、NaB溶液的pH均大于7

9.下列各种表述正确的是(  )

A.硫氢化钠的水解:HS+H2OH3O++S2-

B.小苏打溶液中滴加醋酸溶液:HCO3-+CH3COOH==CH3COO-+H2O+CO2

C.氯碱工业目前采用的比较先进的设备——离子交换膜电解槽中,阳极发生的反应是:4OH-4e-==O2↑+2H2O

D.CH4的燃烧热为802.3kJ/mol:CH4(g)+2O2(g)==2H2O(g)+CO2(g);△H=-802.3kJ/mol

10.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将162.5g FeCl3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数小于6.02×1023

B.在含196g H2SO4的浓硫酸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锌粉使其充分反应,则反应结束时,转移电子数约为4×6.02×1023

C.在石墨晶体中,平均0.3 mol碳碳共价键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 ×6.02×1023

D.1mol C10H22分子中共价键总数约为31×6.02×1023

11.始祖鸟烯(Pterodactyladiene),形状宛如一只展翅飞翔的鸟,其键线式如右图,其中R1 R2为烷烃基。则下列有关始祖鸟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始祖鸟烯与乙烯互为同系物

B.若R1=R2= —CH3,则其化学式为C12H16

C.若R1=R2,一定条件下烯烃双键碳原子上的氢也能取代,则始祖鸟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10种 

D.始祖鸟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也能使溴水褪色,其褪色原理是一样的

12.中和滴定实验中,标准NaOH溶液的浓度,通常用H2C2O4·H2O为基准物质进行标定。基准物质必须具备的条件:①物质纯度要高;②相对分子质量较大;③性质稳定,如不易分解、不风化、不潮解、不跟空气中的CO2、O2等反应。实验室标定盐酸的浓度时,选择的基准物质最好是(  )

A.NaOH   B.NaHCO3   C.Na2CO3   D.Na2CO3·10H2O

13.A是一种常见的单质,B、C为中学常见的化合物,A、B、C均含有元素X。它们有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元素可能为Al        B.X元素一定为非金属元素

C.反应①和②互为可逆反应    D.反应①、②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二、以下各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意,请把它们选出来。全部选对得6分,选不全得3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每题6分。

14、卡文迪许比较准确地测出引力常量的实验,是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中的哪一个?

1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就是物体的内能

B.对于同一种气体,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一定越大

C.要使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外界必须向气体传热

D.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一定增大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裂变反应

  B.利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大小

  C.玻尔理论是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分析得出的

D.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总能量增大

17 . 下列提供了科技发展的四则信息,其中肯定错误的是

A. 低温技术已有重大突破,1933年低温已达0.25K, 1995年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方法已达到1×10-8K 。随着低温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一定能把热力学温度降到绝对零度以下。

B. 随着火箭技术的发展,人类一定能够在地球上任意的位置发射一颗同步卫星。

C. 一个国际科研小组正在研制某种使所有的物体都可任意缩小放大的仪器,科学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使载人飞机缩小到可用注射器注射到人的血管中,以便医生进入病人人体进行治疗。

D. 由于太阳的照射,海洋表面的温度可达30℃左右,而海洋深处的温度要低得多,在水深600—1000m的地方,水温约4℃,因此人们正在研制一种抗腐蚀的热交换器,利用海水温差发电,并取得了成功。

18.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巧妙地解决了相干光源问题,第一次在实验室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右图为实验装置简图,M为竖直线光源(长直灯丝钠灯)、NO均为有狭缝的遮光屏、P为像屏。现有四种不同带有狭缝的遮光屏,实验时的正确选择是

A.N应选1,O应选2 。

B.N应选3,O应选4 。

C.N应选1,O应选4 。

D.N应选3,O应选2 。

19.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经开关S与电池连接,P处固定有一带电量非常小的正点电荷q ,以下操作中,可使q的电势能增大的是    

A.S闭合,将A板上移一小段距离

B.S闭合,将B板上移一小段距离

C.S先闭合后断开,然后将A板上移一小段距离

D.S先闭合后断开,然后将B板下移一小段距离

20 .图1中,波源S从平衡位置y=0开始振动,运动方向竖直向上(y轴的正方向),振动周期T=0.01s,产生的简谐波向左、右两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80m/s.经过一段时间后,PQ两点开始振动,已知距离SP=1.2mSQ=2.6m.若以Q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零点,则在图2的振动图象中,能正确描述P、Q两点振动情况的是

A.甲为Q点振动图象

B.乙为Q点振动图象

C.丙为P点振动图象

D.丁为P点振动图象

                                          

21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辆质量为2m的小车,车上左右两端分别站着甲、乙两个人,他们的质量都是m,开始两人和车一起以速度向右匀速运动。某一时刻,站在车右端的乙先以相对于地面水平向右的速度u跳离小车,然后站在车左端的甲以相对于地面水平向左的速度u跳离小车。两人都离开小车后,小车的速度将是

 A.   B.2   C.大于小于2  D.大于2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注意事项:

1.  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中(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三、非选择题,共10道大题。

22.(17分)一位同学设计了用打点计时器测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长木板处于水平,装砂的小桶(砂量可调整)通过细线绕过定滑轮与木块相连接,细线的长度大于桌面的高度。用手突然推动木块后,木块拖动纸带(图中未画出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沿水平木板运动,小桶与地面接触之后,木块在木板上继续运动一段距离而停下(木块未与定滑轮相撞)。在木块运动起来后,打开电源开关,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改变小桶中的砂量,重复几次实验,得到几条纸带,选出其中的一条纸带,图中给出了纸带上前后两段所记录的打点情况。量出两段纸带上1、2、3、4、5各计数点到0的距离如下表所示,由这条纸带提供的数据,求:

单单位:cm

1

2

3

4

5

前一段

4.8

9.6

14.4

19.2

24.0

后一段

3.96

7.44

10.44

12.96

15.00

由这条纸带提供的数据,求:

(1)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纸带上从第一个点到最后一个点的距离是49.2cm,求纸带上这两个点之间应有多少个点?

23.(16分). 下图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行的上海磁浮列车,运行路程31.5km,最高速度可达430km.h(即119.4m/s),走完全程只需8min,它是靠磁体间相互作用浮离轨道约15cm,被誉为“飞”起来的交通工具,根据车厢内显示屏上显示的时刻和速度值,整理后如下表所示(从起动至中途)


假设列车的总质量为3×104kg,列车以较高速  度运行时仅受空气阻力作用,且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

(1)使列车浮起要做多少功?

(2)画出列车在0~240s内的v-t图像

(3)估算列车在最大速度运行时的牵引力

(4)估算100s 这一时刻,列车牵引力的瞬时功率

24.(18分). 如图所示,倾角=30°、宽度L=1m的足够长为U形平行光滑金属导轨固定在磁感应强度B=1T、范围充分大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斜向上.现用一平行导轨的牵引力F,牵引一根质量m=0.2kg、电阻R=1、垂直导轨的金属棒ab,由静止沿导轨向上移动(ab棒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且垂直,不计导轨电阻及一切摩擦)。问:

(1)若牵引力为恒力,且F=9N,求金属棒达到的稳定速度v1

(2)若牵引力功率恒为72W,求金属棒达到的稳定速度v2

(3)若金属棒受向上拉力在斜面导轨上达到某一速度时,   突然撒力,此后金属棒又前进了0.48m ,其间,即从撒力

至棒速为0时止,金属棒发热1.12J.问撒力时棒速v3多大?

25.(21分)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的第Ⅱ象限和第Ⅳ象限中的直角三角形区域内,分布着磁感应强度均为B=5.0×10-2T的匀强磁场,方向分别垂直纸面向外和向里。质量为m=6.64×10-27㎏、电荷量为q=+3.2×10-19C的α粒子(不计α粒子重力),由静止开始经加速电压为U=1205V的电场(图中未画出)加速后,从坐标点M(-4,)处平行于x轴向右运动,并先后通过匀强磁场区域。

⑴请你求出α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

⑵请你在图中画出α粒子从直线x=-4到直线

x=4之间的运动轨迹,并在图中标明轨迹与直线

x=4交点的坐标;

⑶求出α粒子在两个磁场区域偏转所用的总时间。

26.(16分)A、B、D、E是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EA2与水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和白色浆状物,向该浆状物中通入AB2气体可得另一白色不溶物。B、D同主族,D的阴离子与E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请回答:

(1)写出元素符号:A       、B      

(2)已知AD2与AB2的结构相似,AD2的结构式为               ,该分子是        (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

(3)镁条在AB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D单质放入浓HNO3中加热,生成红棕色气体和一种强酸,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A可形成二元弱酸H2A2O4。0.1 molH2A2O4与100 mL 2 mol/L的K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27.(15分)我国第二代身份证采用的是具有绿色环境环保性能的PETG新材料,PETG新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而且对周边环境不构成任何污染。PETG的结构简式如下:

 

   这种材料可采用如下图所示的合成路线:

(1)

  

(2)基,该反应为取代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1)⑦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I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成时应控制的单体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___(用m、n表示)。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同时符合下列两项要求的E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该同分异构体的苯环上相邻的三个碳原子上都连有取代基。

  ②该同分异构体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遇到溶液显紫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5分)根据下面的实验装置图(有些仪器的夹持装置未画出)回答有关问题:

(1)首先打开止水夹④和⑥,关闭其余止水夹,并将右边烧瓶下端的长直导管从橡胶导管中拔出,然后打开分液漏斗旋塞使硫酸缓慢滴入烧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确认烧瓶中气体已经集满后,关闭止水夹④⑥,并迅速打开止水夹①和②,然后将下端导管插入橡胶导管中。A试管中的试剂是为了检验气体的还原性,以下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

A.双氧水  B.溴水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浓硝酸  E.稀硝酸  F.滴加了几滴KSCN的氯化铁溶液

G.滴加了几滴KSCN的氯化亚铁溶液

(3)反应结束后,关闭止水夹①和②,并打开止水夹③,然后对B试管加热,则B、C两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打开止水夹⑤和⑥并将注射器中所盛物质迅速注入少量到烧瓶中,此时烧瓶中产生“喷泉”现象。若注射器中所盛是一种酸性气体,它可能是_____(填化学式);若注射器中所盛是一种强碱溶液,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是_________________;若注射器中所盛的是SO2气体,将SO2注入一定量到烧瓶中,能否产生“喷泉”现象?______(填“能”或“不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5分)化学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⑴蕴藏在海底的“可燃冰”是高压下形成的外观像冰的甲烷水合物固体,我国南海海底有极其丰富的“可燃冰”资源。

①将“可燃冰”从海底取出,“可燃冰”将融化并放出甲烷气体。请你所学的物质结构知识加以解释:                            

②取356g分子式为CH4·9H2O的“可燃冰”,将其释放的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可放出1780.6kJ的热量,则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⑵设计出燃料电池使液化石油气氧化直接产生电流是新世纪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最近有人制造了一种燃料电池,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电极通入液化石油气(以C4H10表示)电池的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的ZrO2晶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离子。

①已知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4H10+13O2―26e=4CO2+5H2O,则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电池工作时,固体电解质里的O2   极移动。

②液化石油气燃料电池最大的障碍是氧化反应不完全而产生的      (填写物质的名称)堵塞电极的气体通道。

⑶能源的紧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请你提出解决我国能源紧缺问题的两点建议                      

30、(16分)现有甲、乙两种可能有一定毒性的化学物质,实验室研究人员欲通过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来鉴定它们是否有毒性并比较二者毒性的强弱。请你以一个研究人员的身份参与此项研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并回答有关问题。

I、实验原理:                               

               。根据这种变异细胞占全部培养细胞的百分数(以下称Q值),可判断该化学物质的毒性。

II、实验材料:活的小白鼠胚胎。

III、药品用具:胰蛋白酶液、动物细胞培养液、动物细胞固定液、适宜浓度的龙胆紫溶液、滴管、培养皿、剪刀、锥形瓶、恒温箱、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小白鼠正常有丝分裂各时期的高倍显微照片。

IV、实验步骤:

(1)    制备细胞悬浮液:

把活的小白鼠胚胎放在培养皿中剪碎,转入锥形瓶中,加入胰蛋白酶液处理,使胚胎组织离散成单个细胞,再加入动物细胞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浮液。

(2)    进行细胞培养:

①取A、B、C三个洁净的培养瓶,                   

②向A、B两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化学物质甲、乙,并将培养瓶摇匀。

                      

(3)    制作临时装片:

①当细胞增殖到大约8代左右时,同时从恒温箱中取出三个培养瓶,用胰蛋白酶液处理,使培养的细胞从瓶壁上脱落,再加入动物细胞固定液以迅速杀死细胞并固定细胞分裂相。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别从各培养瓶底部吸取适量的细胞悬浮液,滴在与培养瓶有相同编号的载玻片的中央,                   ,3~5min后,盖上盖玻片。

(4)    镜检和统计:

把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寻找处于       期的细胞,并与                              对比以确认发生上述变异的细胞,同时统计该期变异的细胞占该期细胞总数的百分数(Q值)。

V、结果分析与结论:

经研究人员实验得知,A、B、C三个培养瓶的Q值依次为:QA=1.3%,QB=12.5%,QC=0.1%,由此可知该实验的结论是                     

                               

VI、回答问题:

在实验中,C培养瓶所起的作用与小白鼠正常体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高倍显微照片有何不同?                                  

                               

31.(26分)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维持着世界上半数人口的生存。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我国目前广泛种植的杂交水稻,具有分蘖能力强,抗逆性高、产量高等特点。水稻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获得杂交水稻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2)2001年10月,我国率先在世界上完成了水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库,右图所示为水稻的体细胞染色体图。在水稻基因组的测序过程中,需要测定其细胞中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所包含的染色体。若该图表示的是某一品种水稻花粉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则产生这种花粉的水稻植株是通过________育种方式培育出来的。

  (3)下表是科研人员所做的三组水稻杂交实验的统计数据(D和d表示水稻株高的显、隐性基因,T和t表示抗性的显、隐性基因)据表回答以下问题:

亲本组合

F1代表现型和株数

级别

表现型

高茎抗病

高茎易染病

矮茎抗病

矮茎易染病

高茎抗病×矮茎抗病

高茎抗病×矮易染病

高茎易染病×矮茎抗病

    ①上述两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

②获得纯合矮茎抗病个体比例最大的杂交组合中,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

③如果生产中只有乙组合中的亲本,要在最短时间内培育出矮茎抗病水稻,应选用______________育种的方法,育种时所需的花粉应来自_________(父本、母本、F1)。

(5)    科学家设想把根瘤菌的固氮基因转移到小麦根系的微生物中,获取根瘤菌固氮的基因可以用_________方法,运载固氮基因的工具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形成重组DNA的过程中,能使两条DNA分子末端之间的缝隙相互连接的物质是_________。如果这一重组能够实现,欲检测固氮基因是否表达,可以将转基因小麦根系的微生物培养在______________培养基上,观察其是否能够生存。

生物答案:

1.D 2.C 3.A 4.D 5.B

30.(16分,答案合理给分)

有毒物质加入细胞培养液后,培养的动物细胞会发生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

分别加入等量的细胞悬浮液

把3个培养瓶放在37℃(或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培养

加1~2滴龙胆紫液染色

有丝分裂中期   小白鼠正常细胞有丝分裂中期高倍显微照片

甲、乙两种化学物质均有毒性,且乙的毒性比甲的毒性大

C瓶作为A、B两瓶的对照组,起对照作用。

31.(26分,答案合理给分)

  (1)有性生殖 后代具备两个亲本的遗传性状,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基因重组

  (2)1 多倍体

  (3)①高茎和抗病  ②DdTt × ddTt   ③单倍体  F1

  (4)鸟枪法或人工合成法     质粒或病毒

       DNA连接酶   无氮

化学答案:

6-13ADCBBCCB

26.(15分)

  (1)C(2分) O(2分)

点燃

 
(2)S=C=S(2分) 非极性分子         (2分)

2

 

 

 
  (3)2Mg+CO2====2MgO+C           (2分)

2

 
  (4)S+4H++6NO3 == SO4 +6NO2↑+2H2O     (3分)

 
(5)c (K+)> c (C2O4 ) > c (OH) > c (HC2O4 ) > c (H+ ) (2分)

[c (HC2O4 )与c (H+ )位置颠倒不扣分]

27. (15分)

  (1)取代反应(2分)  (2)(2分)

  (3)      (2分)

 
  (4)(3分)

(5)        

(每空2分,共6分)

28.(1)H2SO4+Na2SO3=Na2SO4+SO2↑+H2O            (2分)

(2)B、D、F。                             (3分)

(3)B管恢复为红色,C管红色变浅甚至褪为无色;             (2分)

SO2与品红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2分)

(4)H2S;(1分) SO2+2OH=SO32-+H2O(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分);能;(1分)

SO2压出导管与烧杯中的NaOH溶液接触被迅速吸收,使烧瓶内产生负压,从而产生“喷泉”现象。                   (2分)

19.⑴①该晶体是分子晶体,各分子间存在较弱的分子间作用力,故“可燃冰”熔沸点较低(3分)

②CH4(g)+2O2(g)=CO2(g)+2H2O(1);△H=-890.3kJ/mol(3分)

⑵①O2+4e=2 O2–(2分) 向负极移动 (2分) ②固体碳(或炭粒) (2分)

⑶寻找新能源,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等(3分)

物理答案:

参考答案

14.B 15.B 16.BD 17.AC 18.A 19.D 20.AD 21.B

22.(1)由带上的计数点可知:木块在前一段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1.2m/s。   (3分)

当砂桶触地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设为a,由Δs=aT2,可得加速度为

=3.0m/s2   (3分)

砂桶触地后,木块在长木板上水平方向只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有   

μmg=ma   

解得动摩擦因数  μ=0.3   (3分)

(2)设木块从第一个计数点到最后停下来,前一段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设为t1,后一段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设为t2,总位移

s=vt1+vt2- at22 /2  且v=at2    (4分)

代入s=49.2cm,解得t2=0. 40 s ,t1=0.21s  (2分)

从第一个计数点到最后停下来,打点计时器打的点数为n==30.5。

纸上从第一个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点数为30个。(2分)

23.(1)W=mgh=3×104×100.5J=4.5=104J.............3分

(2)如下图所示 ......................................3分

(3)最大速度运行时接近匀速直线运动

F=................3分.

(4)100s时瞬时速度为67m/s,此时图像近似直线,列车作匀减加加速运动,

加速度a=, ................3分


此时阻力位,牵引力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F=..2分

...............2分

24.(1)恒力拉动到匀速时:

F=mgsinθ+BIL

9=mgsinθ+Bυ/R 得υ=8m/s......6分

   (2)恒功率拉动到匀速时:

F=P/υ.............................................2分

   P/υ=mgsinθ+Bυ/R

得υ=8m/s (得υ=-9m/s).....................4分

   (3)设撤力后棒向前滑行的最大距离为S,此过程发热Q,则

mυ/2=mgSsinθ+Q

υ=4m/s.............................................6分.

25.⑴α粒子在电场中被加速,由动能定理得  ……………3分

α粒子在磁场中偏转,则牛顿第二定律得

       3分

联立解得(m) 3分

⑵能正确作出图象得………………………6分


⑶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周期

 …………3分

α粒子在两个磁场中分别偏转的弧度为,在磁场中的运动总时间

(s) 3分

高三物考试答题卷(5.17)

班次       姓名        学号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简答题

30.

I、                                        

                                  

IV①                                      

 

                                       

 

(3)                                         

 (4)                                          

 

V、                                                                            

 VI                                       

 

31.(1)         

  

                                        

 

(2)                  

(3)①          ②         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