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2014-5-11 0:32:09下载本试卷

高三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三年级化学学科试卷

编审:王国忠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4分)

注意事项:

1.回答I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姓名栏内写上自己的姓名、班级、考试号等。

2.答案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为0.5毫米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的规定范围内,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请妥善保管好,便于分析时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P-31

S-32  C1-35.5 Ca-40 Fe-56  Cu-64 Pb—20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核磁共振(NM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复杂分子结构的测定和医学诊断等高科技领域。已知只有质子数或中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核有NMR现象。试判断下列哪种原子不能产生NMR现象

  A.C     B.N    C.O     D.P

2. “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获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该复合材料的强度比钢还大,在航空航天器中用来替代金属材料,可节约20~30%的燃料。下列关于该材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材料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该材料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C.与金属一样有较好的传热性能      D.可以替代金属做耐高温结构材料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直径介于 1nm ~ 10nm 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 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溶液

C.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 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

4.下列物质有固定的熔点,且熔点逐渐降低的一组物质是

  A.HI、HBr、HCl、HF      B.石英、食盐、干冰、钾

C.重油、柴油、煤油、汽油   D.KI、I2、Hg、O2

5.赤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O,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有以下反应:Cu2S+2Cu2O6Cu+S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氧化剂只有Cu2O      B.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Cu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每生成19.2g Cu,反应中转移0.6mol电子

6.一定量的稀硫酸与过量的锌反应,为减慢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稀硫酸中加入适量的

  A.硫酸钠溶液   B.氧化铁固体   C.硝酸钾溶液   D.硫酸铜固体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测定溶液的pH

B.称量加热后的固体时,均需先将固体在空气中冷却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容量瓶应先用试剂润洗

D.皮肤上沾有少量浓硫酸,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Fe3+完全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A

B.3.08g 2CaSO4·H2O晶体中结晶水的数目为0.01NA

C.常温常压下,32gO2离子中所含电子的数目为17 NA

D.标准状况下,22.4L戊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分子的数目为5 NA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在室温下,某无色透明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和OH-浓度的乘积为1×10-24,则此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

A.HCO3、Al3、Na、SO42      B.I、NO3、K、NH4

C.Cu2、Cl、SO42 、K       D.SiO32、SO32、Na、Cl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AlCl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NH3:Al3+3NH3·H2O=Al(OH)3↓+3NH4

B.过量的SO2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SO2+H2O+ClO=HClO+HSO3

C.NaHCO3的水解:HCO3+H2OOH+H2CO3

D.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2Fe2+2Br+2Cl2=2Fe3+Br2+4Cl

11.将一元酸HA的溶液与一元碱BOH的溶液等体积混合,若所得溶液呈酸性,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若混合前酸、碱pH之和等于14,则HA肯定是弱酸

B.若混合前酸、碱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则HA肯定是弱酸

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混合溶液>纯水>BOH溶液

D.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一定满足:c(B+)>c(A)>c(H+)>c(OH)

苏丹一号12.“苏丹红一号”(结构如右图所示)是一种合成染料,科学家通过经毒理学研究,发现长期食用含有苏丹红的食品对人体可能有致癌因素。下列关于“苏丹红一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分子式为C16H12N2O

B.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一定位于同一平面上

C.分子中苯环上的一取代物共有11种

D.能与NaOH溶液、FeCl3溶液、溴水等物质反应

13.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

B.CaTiO3晶体中每个Ti4+和12个O2-相紧邻

C.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两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

D.金属晶体的熔点都比分子晶体的熔点高

14.已知甲为恒温恒压容器,乙为恒温恒容容器。两容器中均充入2mol SO2、1mol O2,初始时两容器的温度体积相同。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为使两容器中的SO2在平衡混合物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向甲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氦气     B.向乙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O3气体

C.升高乙容器的温度          D.增大甲容器的压强

15.右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其中燃料电池采用KOH为电解液,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也是可以循环的

B.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实际上来自于水

C.水电解系统中的阳极反应:4OH―4e=2H2O+O2

D.燃料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反应:H2-2e+2OH=2H2O

16.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根据以下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Ⅰ:H0,P2P1                 

    B.反应Ⅱ:H0,T1T2

C.反应Ⅲ:H0,T2>T1;或H0,T2T1    

D.反应Ⅳ:H0,T2>T1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6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30分)

17.(22分)回答下列问题:

  (1)(8分)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的方法很多,如蒸馏、结晶、过滤、盐析……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什么方法最合适,若需多步操作,请按顺序填写。

 ①除去苯中含有的少量苯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离CuSO4·5H2O和BaSO4的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鸡蛋白水溶液中加入少量的___________(填一种试剂),再      (填操作名称),可得较纯的鸡蛋白固体。

  (2)(3分)中和热测定的学生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温度计、        ,提高测定中和热准确性的关键是                   

(3)(7分)在测定硫酸铜结晶水的实验操作中:加热前应将晶体放在_______中研碎,加热是放在_______中进行,加热失水后,应放在_____________中冷却。判断晶体是否完全失水的定性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此实验,最少应进行称量操作_______次。

(4)(4分)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实验中加热试管的目的是:①              

                                    

18.(8分)酸碱中和滴定是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

现小张同学用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5.00mL某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于一洁

净的锥形瓶中,然后用0.2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指示剂为酚酞)。

(1)小张同学首先配制150 mL.0.200 mol/L NaOH溶液,右图是该同

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配制标准溶液的NaOH中混有Na2CO3杂质,会导致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

 (3)滴定结果如下:

NaOH起始读数

NaOH终点读数

第一次

0.10mL

18.60mL

第二次

0.30mL

18.60mL

第三次

0.20mL

22.10mL

根据以上数据可计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四、(本题包括4小题,共38分)

19.(6分)(1)请将5种物质:N2O、FeSO4、Fe(NO3)3、HNO3和Fe2(SO4)3分别填入下面对应的横线上,组成一个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O

(2)反应物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__________,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_。

(3)反应中1 mol氧化剂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___________ mol电子。

20 (12分) 铅蓄电池是典型的可充型电池,它的正负极极板是惰性材料,电池总反应式为:

Pb+PbO2+4H++2SO42-2PbSO4+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氢、氧的氧化还原):

(1)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电解液中H2SO4的浓度将变________;当外电路通过1 mol电子时,理论上负极板的质量增加________g。

(2)在完全放电耗尽PbO2和Pb时,若按右图连接,电解一段时间后,则在A电极上生成__________、B电极上生成________,此时铅蓄电池的正负极的极性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0分)现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A、D同主族,B、C、D同周期,A、D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B、C的原子序数之和,C的单质能分别跟B和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请回答:

(1)A、B、C、D的元素符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用元素符号表示)为_____________;

(3)B单质在A单质中燃烧的产物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单质能跟B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浓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两种盐的水溶液均呈碱性,该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0分)下图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已知:常温下D、E、F、I、J为气体,且D、I是水煤气的主要成分;B是无色液体,M为红褐色固体,C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⑴基于反应①原理的化学工业称为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写出K和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F溶液和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已知:由G分解得到的H、I、J三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则G的化学式为________。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3.(6分)小涛同学通过滴定法对某洗衣粉中Na5P3O10(相对分子质量为368)的含量进行测定。首先称取5.1g样品溶于一定量的硝酸中,加热使其充分酸解:Na5P3O10+5HNO3+2H2O=5NaNO3+3H3PO4;再调节溶液的pH使磷酸全部以磷酸二氢根离子形式存在;最后用0.5mol/L NaOH溶液滴定至磷酸二氢根离子全部转变成磷酸一氢根离子,消耗NaOH溶液体积16.80mL。

⑴大量使用该类洗衣粉,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⑵计算该洗衣粉中Na5P3O10的质量分数。

24.(12分)某种发动机燃料由A、B两种物质混合而成,A、B两种物质含有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

已知常温下A、B及CO、H2的燃烧热如下:

物 质

A

B

CO

H2

燃烧热/kJ·mol-1

725

5518

283

286

A、B按不同比例混合的燃料91.2g,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时,放出的热量Q与B的物质的量分数x的关系如右图。

⑴A、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________,B_______。

⑵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的燃料73g,在160LO2中完全燃烧,得到104L气体,通过碱石灰吸收后剩余3.2L(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由此可推得混合物中N(C)∶N(H)∶N(O)=____________,A分子式为_________,B分子式为_________。

⑶1mol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的燃料,在一定量的氧气中

燃烧,放出热量2980kJ,则反应中生成CO________mol。

文本框: ……………………………………线…………………………………………………………封……………………………………密…………………文本框: 考试号: 班级: 姓名:    高三化学期中考试答题卷

    

     1、认真填写姓名、准考证号

         2、请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3、在各题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4、保持卷面整洁,不折叠,不破损

 
 

        注

        事

        项


得分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非选择题

得分

17.(共22分)

 (1)(每空2分)①                    

                       

                      

(2)(每空1分)           

                 

(3)     (1分)      (1分)       (1分)             

                  (2分)     (2分)

(4)(每空2分)①                  

 ②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文本框: ……………………………………线…………………………………………………………封……………………………………密…………………文本框: ……………………………………线…………………………………………………………封……………………………………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期中考试高三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2.C 3.C 4.D 5.B 6.A 7.D 8.C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D 10.AC 11.A 12.BC  13.B 14.AB 15.B 16、BC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30分)

17.(1)①加入NaOH溶液、分液   ②溶解、过滤、结晶  ③饱和(NH4)2SO4溶液  过滤、洗涤 (每空2分)

(2)量筒 环形玻璃棒  尽量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失(每空1分)

(3)研钵(1分)  坩埚(1分)  干燥器(1分)   蓝色晶体完全变白,且不再有水蒸气逸出(2分) 4(2分)

(4)①加快反应速率 ② 及时将产物乙酸乙酯蒸出,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提高产率 (每空2分)

18.(1)容量瓶规格错误、没有使用玻璃棒引流。

  (2)偏高

  (3)0.15mol/L                     (每空2分,共8分)

四、(本题包括4小题,共38分)

19.(1FeSO4+HNO3→Fe(NO3)3+Fe2(SO4)3+N2O+H2O(2分)

(2)FeSO4  +5N  (各1分)    (3)得到  4  (各1分)

20.(1)PbO2 + 2e + 4H+ +2SO42 = PbSO4 + 2H2O ;小;48

(2)Pb; PbO2 ;对换。(每空2分)

21.(1)O、Na、Al 、S  (各1分)    (2)Na>Al>S>O (2分)

(3) 2CO2 + 2Na2O2==2Na2CO3 + O2(2分)  (4) 3S + 6OH- ==2S2- + SO32- +3H2O (2分)

22.⑴氯碱工业 2NaCl+2H2OH2↑+C12↑+2NaOH

⑵2Fe2+Cl2=2Fe3++2Cl     FeO+2H+=Fe2+H2O

⑶FeC2O4                          (每空2分,共10分)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3.⑴水体富营养化(2分)

⑵关系式:Na5P3O10~3H3PO4~3NaOH

  n(Na5P3O10)= ×0.5mol/L×16.80mL=2.8×10-3mol(2分)

m(Na5P3O10)=2.8×10-3mol×368g/mol=1.03g

w(Na5P3O10)=×100%=20.2%(2分)

24.⑴32  114   ⑵9∶22∶1   CH3OH  C8H18   ⑶0.5(每空2分,共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