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统一考试试题
化学专业(3)
命题人:史光旺 命题日期:2006.10.18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32 K-39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
1.反应E+F===G在温度T1下进行,反应M+N===K在温度T2下进行,已知T1>T2,且E和F的浓度均大于M和N的浓度(其他条件均相同),则两者的反应速率
A.前者大 B.后者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00g98%的浓硫酸中含氧原子个数为4NA
B.1mol 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数约为3×6.20×1023
C.标准状况下,22.4LCH4和CH3Cl的混合物所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D.60gSiO2晶体中含SiO2分子数约为6.02×1023
3.根据下表中列出的数据,判断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化 学 键 | H-H | Cl-Cl | H-Cl |
生成1mol化学键时放出的能量 | 436kJ·mol-1 | 243kJ·mol-1 | 431kJ·mol-1 |
A.
B.
C.
D.
4.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称之为稳定同位素,稳定同位素分析法在近20年来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中获得广泛应用。如在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等常用作环境分析指示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
B.和
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C.和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差2
D.+的结合OH-的能力比
+的更强
5.SO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我国规定空气中SO2含量不得超过0.02mg/L,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少SO2排放量的是
①用天然气代替煤炭做民用燃料②使用水煤气或干馏煤气做燃料③硫酸厂使用V2O5作催化剂,加快SO2的转化速率④将块状煤粉碎,提高其燃烧效率⑤在煤中加入石灰后燃用⑥循环处理吸收塔放出的尾气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⑥ C.①②⑤⑥ D.②③④⑥
6.2005年10月12日,载有两名航天员的神州六号在
酒泉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并于5天后安全返回,这表明
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又取得新的突破。右图是“神六”
发射升空时的照片。 推动上千吨的火箭和飞船的巨大
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化学反应立下神功。火箭使用的燃
料是偏二甲肼[(CH3)2NNH2],火箭升空时发生的化学反
应为:C2H8N2+2N2O4=2CO2↑+3N2↑+4H2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偏二甲肼 B.该反应进行时只有放热过程没有吸热过程
C.该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该反应中每生成1mol CO2转移8mol电子
7.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① 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 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 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a | ||||
b | c | |||
d | e | |||
f |
8.右图中a、b、c、d、e、f为元素周期表中前4周期的相邻的一部分元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c、e三种元素的单核离子半径大小关系: e>b>c
B.六种元素中,d元素的性质最稳定
C.c的氢化物沸点比f氢化物的沸点低
D.b元素除0价外,只有一种化合价
9. 24g石英和80g石灰石在高温下充分反应,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A.4.48L B.8.96L C.11.2L D.17.92L
10.一种新型材料B4C,它可用于制作切削工具和高温热交换器。关于B4C的推断正确的是
A.B4C是一种分子晶体 B.B4C是一种离子晶体
C.B4C是一种原子晶体 D.该分子是有4个硼原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
二: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部分分2分,共40分)
11.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92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B.标准状况下,11.2LSO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20NA
C.0.5mol/L的Ba(OH)2溶液中OH-的数目为NA
D.1molMg与足量的O2或N2反应生成MgO或Mg3N2时,失去的电子数均为2 NA
12.制备氰氨基化钙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中,氢元素被氧化,碳元素被还原
B.H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CaCN2是还原产物,H2是氧化产物
D.CO为氧化产物,H2为还原产物
1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aX(g)+bY(g) nW(g);ΔH=Q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下曲线图:
其中,ω(W)表示W在反应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t表示反应时间。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分析可能正确的是
A.图Ⅰ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2>P1,a+b<n
B.图Ⅱ可能是在同温同压下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1使用的催化剂效果好
C.图Ⅱ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1>P2,n<a+b
D.图Ⅲ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Q<0
14.将氢气、甲烷、乙醇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的基本组成为电极、电解质、燃料和氧化剂。此种电池能量利用率可高达80%(一
般柴油发电机只有40%左右),产物污染也少。下列有关燃料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材料是氢气、甲烷、乙醇等物质
B.氢氧燃料电池常用于航天飞行器,原因之一是该电池的产物为水,经过处理之后可供宇航员使用
C.乙醇燃料电池的电解质常用KOH,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C2H5OH-12e-=2CO2↑+3H2O
D.甲烷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
1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Ca(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B.3mol的Cl2通入含2molFeI2的溶液中
2Fe2++4I-+3Cl2=2Fe3++6Cl-+2I2
C.FeS固体中加入稀HNO3
FeS+2H+=Fe2++H2S↑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
16.某溶液中含有CH3COO-、SO42-、SO32-、HCO3-、CO32-等五种离子。将过量的Na2O2固体加入其中后,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CH3COO-、SO42-、HCO3- B.SO42-、SO32-、CO32-
C.SO32-、HCO3- D.CH3COO-、SO42-、CO32-
17.如图,Ⅰ是恒压密闭容器,Ⅱ是恒容密闭容器。其它条件相同时,在Ⅰ、Ⅱ中分别加入3mol Z,起始时容器体积均为V L,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Y状态未知):aX(?)+2Y(?)3Z(g)。此时Ⅱ中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2,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若X、Y均为气态,则平衡时气体平均摩尔质量:Ⅰ>Ⅱ
B.若X、Y不均为气态,则平衡时X的产率:Ⅰ>Ⅱ
C.若X、Y均为气态,则从起始到平衡所需时间:Ⅰ>Ⅱ
D.若X为固态,Y为气态,到达平衡后若在Ⅱ中再加入1molZ,则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变小
18.把SO2通入Fe(NO3)3溶液中,溶液由棕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这时若滴入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
A.SO2 B.Cl - C.Fe3+ D.NO3 -
19.向pH=1的某酸溶液和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铝片,放出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1其原因可能是
A.两溶液的体积相同,酸是多元强酸
B.若酸为一元强酸,酸溶液的体积是碱溶液体积的3倍
C.两溶液的体积相同,酸是弱酸
D.酸是强酸,且酸溶液的浓度比NaOH溶液浓度大
20.下列A~D四组,每组有两个反应,其中两个反应可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I) | (II) | |
A | 少量SO2通入Ba(OH)2溶液 | 过量SO2通入少量Ba(OH)2溶液 |
B | 少量浓氨水滴入Al2(SO4)3溶液 | 少量Al2(SO4)3溶液滴入浓氨水 |
C | 0.1mol Cl2通入含0.2mol FeBr2的溶液 | 0.3 molCl2通入0.2molFeBr2溶液中 |
D | 过量BaCl2溶液与少量Na2SO4溶液相混合 | 少量Ba(NO3)2溶液与过量MgSO4溶液相混合 |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三:实验题(共28分)
21.(12分) 某学生取纯净的Na2SO3·7H2O 50.00g,在密闭容器中经6000C以上的强热至恒重,分析及计算表明,恒重后的样品质量相当于无水亚硫酸钠的计算值,而且各元素的组成也符合计算值,但将它溶于水,却发现溶液的碱性大大高于同时配制的亚酸钠溶液。经过他的实验和思考,这位同学解释了这种反常现象。
(1)他将恒重后的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为加速溶解,可采取 的措施,观察发现样品全部溶解,溶液澄清。
(2)取少量(1)中所配溶液,加入足量的用 (填一种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产物中含有 (填离子符号)。
(3)另取少量(1)中所配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盐酸,看到气泡产生,通过 方法闻到臭鸡蛋气味,说明生成 气体,写出生成该气体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同时发现溶液变浑浊,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4)根据以上实验,该同学经分析解释了以上实验中的反常现象,请你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 。这一反应在上述实验中 (填“是”或“否”)能确定反应完全。
22.(12分)已知:KMnO4、MnO2在酸性条件下均能将草酸钠氧化,Mn元素均被还原为Mn2+。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1.20g软锰矿样品置于一烧杯中,加入2.68g草酸钠固体,再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并加热(杂质不参加反应并且不溶于酸),充分反应后冷却、滤去杂质,将所得溶液全部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并定容后备用;准确量取20.00mL 0.0400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再从容量瓶中取出部分溶液置于一洁净且不漏水的滴定管中进行滴定,当滴入25.00mL待测液时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写出MnO2氧化草酸钠的离子方程式 ;
⑵ 将MnO2氧化草酸钠后的溶液全部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的具体操作是 ;
⑶ 从容量瓶中取出的部分溶液应置于 (选填“A”或“B”)滴定管中;滴定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滴定过程中是否需要指示剂 (选填“是”或“否”),若回答“是”,请写出指示剂的名称;若回答“否”,请写出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 ;
⑷ 你能否帮助该研究小组求得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 (选填“能”或“否”),若回答“能”,请求出计算结果;若回答“否”,请说明原因 。
23.(4分)1932年,美国化学大师Linus Pauling提出电负性(用希腊字母χ表示)的概念,
用来确定化合物中原子某种能力的相对大小。Linus Pauling假定F的电负性为4,并通过
热化学方法建立了其他元素的电负性。Linus Pauling建立的主族元素的电负性如下:
H:2.1 | ||||||
Li:1.0 | Be:1.5 | B:2.0 | C:2.5 | N:3.0 | O:3.5 | F:4.0 |
Na:0.9 | Mg:1.2 | Al:1.5 | Si:1.8 | P:2.1 | S:2.5 | Cl:3.0 |
K:0.8 | Ca:1.0 | Ga:1.6 | Ge:1.8 | As:2.0 | Se:2.4 | Br:2.8 |
Rb:0.8 | Sr:1.0 | In:1.7 | Sn:1.8 | Sb:1.9 | Te:χ | I:2.5 |
Cs:0.7 | Ba:0.9 | Tl:1.8 | Pb:1.9 | Bi:1.9 | Po:2.0 | At:2.2 |
Fr:0.7 | Ra:0.9 |
回答下列问题:
⑴预测Te元素χ的范围 ;
⑵大量事实表明,当两种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7时,这两种元素通常形成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AlBr3的形成过程 。
四:填空题(共52分)
24.(11分)硼酸晶体呈片状,有滑腻感,可作润滑剂,硼酸对人体的受伤组织有缓和和防腐作用,故可以用于医药和食品防腐等方面。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从题目信息可知硼酸应属于 酸(弱、强、中强)
(2)硼酸的分子式为H3BO3,已知H与O成键,则其分子结构式为: 。
(3)研究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分子或离子时,其最外层具有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趋向。已知0.01mol硼酸可以被20mL 0.5mol·L -1NaOH溶液恰好完全中和,据此推测硼酸在水溶液中酸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写出硼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硼酸和甲醇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可生成挥发性硼酸酯,试写出硼酸完全酯化的方程式:
(5)科学家发现硼化镁在39 K时呈超导性,在硼化镁晶体的理想模型中,镁原子和硼原子是分层排布的,一层镁一层硼相间排列,右图是该晶体微观空间中取出的部分原子沿Z轴方向的投影,白球是镁原子投影,黑球是硼原子投影,图中的硼原子和镁原子投影在同一平面上。根据右图确定硼化镁的化学式为
25.(10分)用电弧法合成的储氢纳米碳管常伴有大量的碳纳米顺粒(杂质),这种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应式为:
⑴完成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此反应的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的电子式 :
⑶H2SO4在上述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 (填选项编号)(多选倒扣分)
A酸性 B氧化性 C吸水性 D脱水性
⑷上述反应中若产生0.2molCO2气体,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26.(9分)将2molSO2和1molO2混合置于体积可变,压强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H﹤0,当反应进行到时间t1点时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1 mol。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反应进行到t1时,SO2的体积分数为 。
⑵若在t1时充入一定量的氩气(Ar),SO2的物质的量将
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⑶若在t1时升温,重新达到平衡状态,新平衡混合物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2.1mol(填“<”、“>”或“=”),并简单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若其它条件不变,在t1时再加入0.2molSO3、0.1molO2 和1.8molSO3,在图中作A从t0→t1→t2点这段时间内SO2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
27.(12分)科学家从化肥厂生产的中检出组成为
的物质,经测定,该物质易溶于水,在水中以
和
两种离子形式存在,植物的根系极易吸收
,但它遇到碱时,会生成一种形似白磷的N4分子,N4分子不能被植物吸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4和N2的关系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同种单质 B. 同位素 C. 同分异构体 D. 同素异形体
(2)
(填“能”或“不能”)和草木灰混合施用:
(3)已知白磷、的空间构型均为四面体,
的结构式为
(
表示共用电子对由N原子单方面提供),白磷(P4)的结构式为
,请画出
的结构式
;
(4)已知液氨中存在着平衡。科学家在液氨中加入氢氧化铯(CsOH)和特殊的吸水剂,使液氨中的
生成N4分子,请写出液氨与氢氧化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含有一定量和NH3·H2O的水溶液称为“缓冲溶液”,在此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强碱或强酸时,溶液的pH几乎不变,这可由下列离子方程式来说明。
加酸时:
加碱时:
由于和
的大量存在,加少量酸或碱时,溶液中C(H+)与C(OH—)基本保持不变;
含有一定量和
的溶液,也具有缓冲作用,写出此溶液中加入少量强酸或强碱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加酸时 ;
加碱时 。
28.(10分)t℃时,将3molA和2molB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发生如下反应:3A(气)+B(气) xC(气),2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剩余1.8molB,并测得C的浓度为O.4mol/L,请填写下列空白:
(1)x=__________。
(2)比较达到平衡时,A、B两反应物的转化率之比为α(A):α(B)= ;
(3)若继续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通入少量氦气(氦气和A、B、C都不反应)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化学平衡不会发生移动 D.正、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保持不变
(4)在t℃时,若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入amolC,欲使达到新的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原平衡相同,则至少应再充入____ ______(填A或B)________mol(用a表示)。
化学专业(3)答案
命题人:史光旺 命题日期:2006.10.18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D | C | B | B | C | D | B | A | D | C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AD | B | AB | C | AC | D | CD | D | C | BD |
|
(4)4Na2SO3==== 3Na2SO4+Na2S
22.(12分)⑴ MnO2+C2O42-+4H+=Mn2++2CO2↑+2H2O (2分)
⑵ 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倒入容量瓶中,再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沿玻璃棒倒入容量瓶中 (2分)
⑶ B 准确读数并记录 否 当滴入最后一滴待测液时,锥形瓶中的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并在半分钟内不再显红色 (每空1分)
⑷ 能 87.0% (每空1分)
23.(4分)
⑴2.0<χ<2.4
⑵ (或写成双聚分子形式)
24.(11分)(1)弱 (1分)
(2)
(2分)
(3)B(OH)3+H2O[B(OH)4]—+H+ (2分)
B(OH)3+NaOH=NaBO2+2H2O (2分)
(4)B(OH)3+3CH3OHB(OCH3)3+3H2O (2分)
(5)MgB2;(2分)
25.(10分)(1)3、2、8、3、2、2、8H2O (2分); (2)K2Cr2O7(2分)
(2分) (3)A(2分) (4)0.8mol(2分)
26.(9分)(1)9.5%(3分); (2)增大(1分) ;(3)>(1分);升高温度反应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即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增大(2分)。
(4)(图略)(2分)。注意:t0到t1时只要起点在坐标(0,2) 、平衡点在坐标(t1,0.2)处的示意图均给分;t1到t2 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起点必须在(t1,0.4)
27.(12分)(1)D(2分) (2)不能(2分)
(4)(2分)
(5)(2分)
(2分)
28.(每空2分,共10分)
(1) x=4 (2) 2:1 (3)C、D (4) B 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