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题

2014-5-11 0:32:10下载本试卷

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题

高三化学测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l 35.5  K 39  Fe 56   Rb  85   Cr 52  S 32

第一卷 选择题 (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石炭酸、福尔马林、水玻璃、水银

②化合物:CaCl2、烧碱、聚苯乙烯、HD

  ③电解质:明矾、胆矾、冰醋酸、硫酸钡 

④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C4H8O2

⑤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

A.①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③⑤

2.下列选项所述的两个量中,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A. 在80℃和25℃时,纯水的pH

B. 常温常压下,HF与HCl的沸点

C. Cl2与CO2在水中的溶解度   

D. 等浓度的CH3COOH与CH3COONa溶液中的c(CH3COO)

3."类推"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但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A.Ⅳ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顺序是:GeH4>SiH4>CH4;则Ⅴ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顺序也是:AsH3>PH3>NH3

B.第二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是:HF>H2O>NH3;则第三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也是:HCl>H2S>PH3

C.晶体中有阴离子,必有阳离子;则晶体中有阳离子,必有阴离子

D.干冰(CO2)是分子晶体,则SiO2也是分子晶体

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油脂水解后一定能得到丙三醇

B.相同温度下,把100g水面上的空气换成相同压力的纯氧,则水中溶入氧气的质量增加

C.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后产物只有一种α—氨基酸

D.向某一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含18O的带标记的无水硫酸铜粉末a g,如果保持温度不变,则溶液中可找到带标记的S18O42-,而且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晶体,其质量大于a g

5.化学实验室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中正确的是

A.检验C2H5Br中含Br元素时,将C2H5Br和NaOH溶液混合加热后,加硫酸酸化

B.为提高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KMnO4溶液酸化

C.鉴定待测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时,用硝酸酸化

D.鉴别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时,所加的氯化钡溶液可以用盐酸酸化

6.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已知:氧化性Fe2+<Ni2+<Cu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 + 2e = Ni

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

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 和Zn2+

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

7.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一个π键,它们分别是

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

C.C-H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C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D.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8.有五个系列同族元素的物质,101.3kP时测定它们的沸点(℃)如下表所示:

He  -268.8

(a)  -249.5

Ar  -185.8

Kr -151.7

F2  -187.0

Cl2   -33.6

(b)   58.7

I2   184.0

(c)  19.4

HCl  -84.0

HBr  -67.0

HI  -35.3

H2O 100.0

H2S  -60.0

(d)   -42.0

H2Te -1.8

CH4  -161.0

SiH4  -112.0

GeH4  -90.0

(e)  -52.0

对应表中内容,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上表中各物质形成的晶体均为分子晶体

B.系列②物质均有氧化性;系列③物质对应水溶液均是强酸

C.系列④中各化合物的稳定性顺序为:H2O<H2S<H2Se<H2Te

D.上表内物质HF和H2O,由于氢键的影响,其分子特别稳定

9.下列有关溶液中所含物质或离子的检验,判断中正确的是

  A.加入AgNO3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盐酸,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l存在

  B.加入数滴新制的Cu(OH)2浊液并加热,出现红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有葡萄糖

  C.加入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存在

  D.加入氨水时生成白色沉淀,当氨水过量时白色沉淀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无Al3+存在

10.7 gCu—Ag合金与足量的HNO3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560 mLO2(标准状况下)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吸收,则合金中Cu的质量为

    A.1.6g            B.3.2g             C.6.4g             D.9.6g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1.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见下表:

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02

0.089

0.074

主要化合价

+2

+3

+6、-2

+2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L、M的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M> L  

B.常用M与T形成的化合物做为耐火材料

C.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L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强  

D.L、Q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 + 4NH3•H2O     AlO2 + 4NH4+ + 2H2O

B.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

Ca2+ + OH + HCO3     CaCO3↓ + H2O

C. 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 + 2H+     Ca2+ + CO2↑ + H2O

D.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2+ + Cl2     2Fe3+ + 2Cl

13.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共价键的键能大小有关的是 

 A.F2、Cl2、Br2、I2的熔点、沸点逐渐升高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C.金刚石的硬度、熔点、沸点都高于晶体硅

 D.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14.已知25℃、101kPa条件下:

4Al(s)+3O2(g)==2Al2O3  H=-2834.9kJ·mol1

4Al(s)+2O3(g)==2Al2O3  H=-3119.1kJ·mol1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mol·L-1氨水中,c(OH )=c(NH4+)

B.10 mL 0.02mol·L-1HCl溶液与10 mL 0.02mol·L-1Ba(OH)2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0 mL,则溶液的pH=12

C.在0.1mol·L-1CH3COONa溶液中,c(OH )=c(CH3COOH)+c(H+ )

D.0.1mol·L-1某二元弱酸强碱盐NaHA溶液中,c(Na+)=2c(A2)+c(HA )+c(H2A)

16. 25℃时,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NH4+)==c(SO42)      B.c(NH4+)>c(SO42)

C.c(NH4+)<c(SO42)      D.c(OH)+c(SO42)==c(H+)+c(NH4+)

17.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

NO(g)+CO(g)=0.5N2(g)+CO2(g); △H=-373.2kJ/mol。

右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过程中,NO的转化率

 
与反应时间的关系。若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

过程按照曲线b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催化剂

    B.降低温度

    C.增大反应物中NO的浓度

    D.向密闭容器中加入氩气

18.用相同浓度的盐酸分别中和等体积的Ca(OH)2、NaOH、NH3·H2O三种溶液时,若碱溶液pH相等,消耗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可以成立的是

  A.V1 > V2=V3 B.V1 > V2 > V3  C.V1=V2 < V3  D.V1=V2=V3

19. 盖斯定律认为: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为数步完成,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已知   H2O(g)=H2O(l)  △H1=-Q1 kJ/mol 

   C2H5OH(g)=C2H5OH(l) △H2=-Q2 kJ/mol 

C2H5OH(g)+3O2(g)=2CO2(g)+3H2O(g) △H3=-Q3 kJ/mol

    若使23 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A.Q1Q2Q3                    B.0.5(Q1Q2Q3)

  C.0.5Q1-1.5Q2+0.5Q3             D.0.5Q2-0.5Q3-1.5Q1

20.天然维生素P(结构如图)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可以和溴水反应

B. 可用有机溶剂萃取

C. 分子中有三个苯环

D. 1mol维生素P可以和5molNaOH反应

第二卷 非选择题(共80分)

三、实验部分(本题包括3小题,共34分)

21(10)

(1)下列有关实验的基本操作及安全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附着于试管内壁的苯酚,可用碱液洗涤

   B.用结晶法可以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C.切割白磷时,必须用镊子夹取,置于桌面上的玻璃片上,小心用刀切割

   D.实验时,不慎打翻燃着的酒精灯,可立即用湿抹布盖灭火焰

   E.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立刻用稀烧碱溶液洗涤

   F.在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少量稀硫酸会产生沉淀

(2)下表是某种常见金属的部分性质: 

颜色状态

硬度

密度

熔点

导电性

导热性

延展性

银白色固体

较软

2.70g/cm3

660.40C

良好

良好

良好

将该金属投入冷水中无变化,投人稀盐酸中可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试回答:

①推断该金属可能的一种用途   ,该金属的活动性比铜   (填“强”或“弱”)。

②请自选试剂,设计不同的实验探究该金属与铁的活动性强弱,并完成下表:

猜想

验证方法

预测实验现象

该金属比铁活泼

该金属活泼性比铁弱

22(14分)空气吹出法工艺,是目前“海水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其工艺流程如下:


(1)  溴在周期表中位于_________周期,_________族。

(2)  步骤①中用硫酸酸化可提高Cl2的利用率,为什么?       

(3)  步骤④的离子方程式:                    

(4)  步骤⑥的蒸馏过程中,溴出口温度为何要控制在80—900C。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产,请解释原因:              

(5)  步骤⑧中溴蒸气冷凝后得到液溴与溴水的混合物,可利用它们的相对密度相差很大的特点进行分离。分离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分离时液溴从分离器的_____(填“上口”或“下口”)排出。

(6)为什么不直接用含溴的海水进行蒸馏得到液溴,而要经过“氯化、空气吹出、SO2吸收”:            

23(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按照下列方案进行“由含铁废铝制备硫酸铝晶体”的实验:

步骤1:取一定量含铁废铝,加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完全后过滤。

步骤2:边搅拌边向滤液中滴加稀硫酸至溶液的pH=8~9,静置、过滤、洗涤。

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固体溶于足量的稀硫酸。

步骤4:将得到的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干燥。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上述实验中的过滤操作需要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玻璃仪器。

⑵步骤1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当步骤2中的溶液pH=8~9时,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⑷步骤2中溶液的pH控制较难操作,可改用________________   ____。

四、无机部分(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

24.(10分)我国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尿素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图中某些转化步骤及生成物未列出):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已知0.5 mol甲烷和0.5 mol水蒸气在t ℃,p k Pa时,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合成气),吸收了a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在合成氨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常采取的措施之一是:将生成的氨从混合气体中及时分离出来,并将分离出氨后的氮气和氢气循环利用,同时补充氮气和氢气。请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观点说明采取该措施的理由:                  

(3)当甲烷合成氨气的转化率为75%时,以5.60×107 L甲烷为原料能够合成       L 氨气。(假设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4)已知尿素的结构简式为         ,请写出两种含有碳氧双键的尿素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            ,②            

25(11分)有常见A、B、C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A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比B多一个。甲、乙、丙是3种含氧酸的钠盐,甲中含B元素,乙中含C元素,丙中含A元素,甲、丙溶液pH>7,乙溶液pH<7;丁为气体,戊为淡黄色固体。甲、乙、丙、丁、戊、己六种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如下图:

请回答:

(1)写出C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写出丁和戊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有关化学用语解释:

乙溶液呈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乙溶液+丙溶液→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己溶液+丙溶液→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6分)合成氨工业生产中所用的α—Fe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是FeO、Fe2O3

(1)某FeO、Fe2O3混合物中,铁、氧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其中Fe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当催化剂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其催化活性最高,此时铁的氧化物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3)以Fe2O3为原料制备上述催化剂,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炭粉,发生如下反应:

2 Fe2O3十C  4FeO十CO2↑。为制得这种活性最高的催化剂,应向480g Fe2O3粉末中加入炭粉的质量为_________g。

27(9分)有X、Y、Z三种元素,已知:

①X2、Y均与Y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②Z与Y可组成化合物ZY3,ZY3溶液遇苯酚呈紫色。

请回答:

⑴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

⑵将ZY3溶液滴入沸水可得红褐色液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此液体具有的性质是           (填写序号字母)。

a.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

b.插入电极通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

c.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

d.将该液体加热、蒸干、灼烧后,有氧化物生成

⑶X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①已知一定条件下,每1mol该气体被O2氧化放热98.0kJ。若2mol 该气体与1mol O2在此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是176.4kJ,则该气体的转化率为           。

②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含1.5molY的一种含氧酸(该酸的某盐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一种强酸和一种氧化物,若有1.5×6.02×1023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五、有机部分(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8(10 分)某芳香烃A有如下转化关系:

 

按要求填空:  

⑴写出反应②和⑤的反应条件:②      ;⑤         

⑵写出A和F结构简式:A        ;F       

⑶写出反应③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高三化学测试题 答  题 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第一卷 选择题部分 (共70分)

一、(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第二卷 非选择题部分 (共80分)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4分)

21.(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

(2) ①                  ,            

猜想

验证方法

预测实验现象

该金属比铁

活泼

该金属活泼性比铁弱

22.(14分)

(1)      ,        

(2)                               

(3)                                。 

(4)                               

                                

(5)            

(6)                               

23.(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                                    

 

                                

 

(4)                              

四、(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

24.(10分)

(1)                               

(2)                                 

                                    

(3)      

(4)                              

25.(11分)

(1)、                   ;              ;

(2)、                                

                                   ;

(3)、①                               

   ②                               ;

26、(6分) (1)、     (2)、       (3)、      

 

27、(9分)

(1)、       

(2)、                                ,

           。

(3)、①           

   ②                                

五、(本题包括小题,共10分)

28.(10 分)(1)②             ; ⑤            

(2)、A:               F:                

(3)、                                 

高三化学测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第一卷 选择题部分 (共67分)

一、(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C

D

D

A

A

D

A

二、(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BC

BD

BC

B

B

C

D

CD

第二卷 非选择题部分 (共83分)

21.(10分)

22(14分)

(1)4   VIIA  (2分)

(2)酸化可防止Cl2 、Br2与水反应  (2分)

(3)Br2+SO2+2H2O=4H++2Br+SO42 (2分)

(4)温度过高,大量水蒸气随水排除出,溴气中水增加;

温度过低,溴不能完全蒸出,吸收率低。       (2分)

 (5)分液漏斗  下口                 (2分)

 (6)氯化后的海水虽然含有溴单质,但浓度低,如果直接蒸馏原料,产品成本高。(2分)  

“空气吹出、SO2吸收、氯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Br2的浓缩过程。(2分)

23.(10分)

  (1)烧杯   漏斗 (各1分)    

(2)除去铁等不溶于碱的杂质(2分)

  (3)取上层清夜,逐滴加入稀硫酸,若变浑浊则说明沉淀不完全,若不变浑浊则说明沉淀完全(3分)

 (4)通入足量的CO2气体(3分)

24(10分)

(1)CH4(g)+H2O(g)CO(g)+3H2(g);△H=2a kJ/mol   (2分)

(2)增大氮气和氢气的浓度有利于增大反应速率;减小氨气的浓度,增大氮气和氢气的浓度都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分)

(3)1.12×108  ;(2分) 

(4)                   (4分)

25(11分)

(1)          (每空1分)

(2)NaHSO4=Na+H+SO42、NaHSO4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出氢离子使溶液呈酸性

CO32+H2O   HCO3+OH、CO32水解使溶液呈碱性

(每空方程式1分,叙述1分)

(3)2H+CO32=H2O+CO2↑;(方程式2分)

2Al3+3CO32+3H2O=2Al(OH)3↓+3CO2↑(方程式2分)

26(6分)(1)1 :1 (2分)  (2)71% (2分) (3)6g(2分)

27(9分)

(1)HClO4   (1分)

(2) Fe3+ + 3 H2O Fe(OH)3(胶体) + 3H+   (2分)

    a  b  d   (2分)

(3) 90%   (2分)

  ② SO2 + HClO3 = H2SO4 + 2ClO2   (2分)

               

28(10分)

(1)NaOH溶液、△(2分); 浓硫酸、△(2分)。

(2)A: (2分)  F: (2分)

(3)

2+O22 +2H2O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