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化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4-5-11 0:32:11下载本试卷

高三化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YC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不要写在试卷上。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Ca:40

第I卷选择题(共57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 mol1

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 mol1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

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已知NaOH(ag)+HCl(aq)=NaCl(aq)+H2O(l);△H=-57.4 kJ· mol1

则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

D.己知2C(s)+2O2(g)=2CO2(g));△H1   2C(s)+O2(g)=2CO(g);△H2

则△H1>△H2

2、某化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H2SO4的质量分数为1%,采用边排放边中和的方法将它处理,使之基本呈中性,处理方法如图所示:

 若处理后的废水pH=7,则所用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0.5%    B.1%   C.2%    D.4% 

3.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奥运火炬所用环保型燃料丙烷(C3H8),悉尼奥运会所用火炬燃料为65%丁烷(C4H10)和35%丙烷,已知丙烷的燃烧热为:2221.5 kJ/mol;正丁烷的燃烧热为:2878 kJ/mol;异丁烷的燃烧热为:2869.6 kJ/mo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奥运火炬燃烧时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B.相同质量的正丁烷和丙烷分别完全燃烧,前者需要的氧气多产生的热量也多

C.正丁烷比异丁烷稳定

D.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3H8+5O2=3CO2+4H2O;ΔH=-2221.5 kJ/mol

4.已知氧化还原反应:

  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

  其中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

A.10mol   B.11mol     C.12mol     D.13mol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氧化钠投入水中:O2 +H2O == 2OH

B.在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Ba2+ + SO42 == BaSO4

C.氯气通入水中:Cl2 + H2O== Cl- + ClO- + 2H+

D.在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3NH3·H2O == Al(OH)3↓ + 3NH4+

6、某溶液中含有NO、SiO、Al O、S2等四种阴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则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阴离子是

A.NO  AlO          B.SiO  S2   C. S2   D.NO  S2

7、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uSO4和NaCl等体积混合后,用石墨电极进行电解,电解过程中,溶液pH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阳极产物一定是Cl2,阴极产物一定是Cu

B.BC段表示在阴极上是H+放电产生了H2

C.整个过程中阳极先产生Cl2,后产生O2

D.CD段表示阳极上OH-放电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

产生了 H+

8. 对于可逆反应m A(g) + n B(g)  pC(g) + g D(g),若其它条件都不变,只是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两种v~t图像如下图。

文本框: 反应速率
(mol•L-1•S-1)
文本框: 反应速率
(mol•L-1•S-1)


①a1 = a2  ②a1 < a2  ③b1 = b2  ④b1 < b2  ⑤t1>t2      ⑥t1= t2  

⑦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  ⑧右图阴影部分面积更大

    以上正确的为【  】

A.②④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③⑤⑦      D.②③⑥⑧

9、相同温度下,将足量的AgCl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

① 40mL 0.02mol/L BaCl2溶液  ② 40mL 0.03mol/L 盐酸

③ 10mL 蒸馏水   ④ 50mL0.05mol/L AgNO3溶液

则AgCl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  】

A.① = ② = ③ = ④       B. ③ > ② > ① > ④

C.④ > ② > ① > ③       D. ③ > ① > ② > ④

10、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 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

 A、0.1mol  B、0.2mol  C、0.3mol D、0.4mol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11.反应A+B→C的反应速率方程式为:v=k·c(A)·c(B),v为反应速率,k为速率常数。当c(A)=c(B)=1 mol/L时,反应速率在数值上等于速率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A)增大时,v也增大            B.c(B)增大时,k也增大

C.升高温度时,k值不变            D.升高温度时,v值增大

12、超酸是指酸性比普通无机酸强106∽1010倍的酸,魔酸(HSO3F-SbF5)是已知超酸中最强的,许多物质如H2SO4在魔酸中可获得质子。则硫酸溶于魔酸中所表现出的这种性质是

A.碱性    B.酸性    C.还原性    D.氧化性

13、欲使CH3COONa稀溶液中的值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

                              

A.升温   B.加水稀释   C.加少量的KOH固体     D.加少量固体Na2CO3

14.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具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是Cl< Fe2<H2O2< I<SO2 ,则下列反应中不能发生的是

A、2Fe3+SO2+2H2O   2Fe2+SO42+4H

B、SO2+I2+2H2O   H2SO4+2HI

C、H2O2+H2SO4   SO2↑+O2↑+2H2O

D、2Fe2+I 2   2Fe3+2 I

15.


用来表示可逆反应2A(g)+B(g)2C(g);△H < 0的正确的图象为 

16、锑(Sb)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我国锑的蕴藏量占世界第一。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一般是先在高温下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

        2Sb2S3+3O2+6Fe=Sb4O6+6FeS  ……………………①

 Sb4O6+6C=4Sb+6CO   ………………………………②

关于反应①、反应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②中的氧化剂分别是Sb2S3、Sb4O6 

B.反应①中每生成3 mol FeS时,共转移6 mol电子

C.反应②说明高温下Sb的还原性比C强

D.每生成4 mol Sb时,反应①与反应②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

17、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以固体氧化物作为电解质。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


下列关于固体燃料电池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b为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4O2

B.固体氧化物的作用是让电子在电池内通过

C.若H2作为燃料气,则接触面上发生的反应为H2+2OH-4e=2H+H2O

D.若C2H4作为燃料气,则接触面上发生的反应为C2H4+6O2-12e=2CO2+2H2O

18、按右图装置实验,A、B两烧杯分别盛放200g10%NaOH和足量CuSO4溶液。通电一 段时间后,c极上有Cu析出;又测得A杯中溶液的质量减少4.5 g (不考虑水的蒸发)。 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源P极为负极

B.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为5.6 L

C.c极上析出固体的质量为16 g

D.a极上所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40H-4e= 2H2O+O2

19.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3B2C,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L,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原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为1.2VL        B.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L

C.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A消耗0.05VL    D.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L

1,3,5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3分)

三、

20.(12分)在过氧化氢中加入乙醚后,再加入数滴K2Cr2O7的硫酸溶液,轻轻振荡后静置,乙醚层呈现蓝色,这是由于生成的过氧化铬(CrO5)溶于乙醚的缘故。CrO5 的结构式见下式。

(1)在CrO5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

(2)这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这个反应      (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其理由

是                                ;

(4)如果将9.60×10-4molAO4-离子在溶液中还原成较低价态,需用0.100 mol•L-1H2O2溶液24.0mL,试通过计算确定A元素的最终价态       。

计算依据是                                    

                                    。

 四、

21.(10分).某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含有下列离子:K、Al3、Fe3、Ba2、NO3、SO42、HCO3、Cl等,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该溶液,试纸显红色;

②取溶液少许,加入铜片和稀硫酸共热,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立即变为红棕色;

③取溶液少许,加入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加入过量氨水,沉淀不消失;

④取溶液少许,滴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⑤取实验④后的澄清溶液,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实验①中,下图所示的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⑵根据上述实验判断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⑶写出与②③④三个实验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②:   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 ;

③:  ___ 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 ;

22.(8分)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只含有包括Na+、CH3COO-在内的四种离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该溶液显       性。相关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若该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的溶质为       。

  (3)若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且溶液呈碱性,则该溶液中不可能出现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       。(选填编号字母)

A.c(Na+)>c(CH3COO-)        B.c(CH3COO-)> c(Na+

C.c(OH-)> c(Na+)           D.c(Na+)> c(OH-

E.c(OH-)>c(CH3COO-)        F. c(CH3COO-)> c(OH-

 

五、

23.(12分) 铁及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FeCl3可用作催化剂、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和外伤止血剂等。

(1)写出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             。

(2)若将(1)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标出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式。

正极反应式          ,负极反应式            。

(3)腐蚀铜板后的混合溶液中,若Cu2、Fe3和Fe2的浓度均为0.10 mol·L1,请参照下表给出的数据和药品,简述除去CuCl2溶液中Fe3和Fe2的实验步骤:

                                     

                                      

                                      。

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pH

氢氧化物沉淀完全时的pH

Fe3

Fe2

Cu2

1.9

7.0

4.7

3.2

9.0

6.7

提供的药品:Cl2  浓H2SO4  NaOH溶液  CuO   Cu

(4)某科研人员发现劣质不锈钢在酸中腐蚀缓慢,但在某些盐溶液中腐蚀现象明显。请从上表提供的药品中选择两种(水可任选),设计最佳实验,验证劣质不锈钢易被腐蚀。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劣质不锈钢腐蚀的实验现象:                        。

催化剂

 
24.(10分)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g)+H2O(g)     CO2(g)+H2(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k的关系如

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1.7

1.1

1.0

0.6

0.4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该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2)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H2)=(H2O)          (d)c(CO2)=c(CO)

  (3)830℃时,容器中的反应已达到平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缩小容器的体积。平衡    移(选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不”)

  (4)若830℃时,向容器中充入1mol CO、5mol H2O,反应达到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

          。

五、计算

25.(9分)

(1) 氢氧化铁悬浊液中存在如下平衡:Fe(OH)3 (s)Fe3(aq)+3OH(aq),常温下其Ksp=c(Fe3 · c3(OH)=4×1038  。

①某氯化铁溶液里c(Fe3)=0.04mol/L,如要生成Fe(OH)3沉淀,应调整溶液pH使之大于      。

②要使0.004mol/L氯化铁溶液中Fe3沉淀较为完全(使Fe3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pH为      。

⑵ 已知AgCl的Ksp=1.80×10-10, Ag2CrO4的Ksp=1.1×10-12。在0.1 mol/L KCl和0.1 mol/L K2CrO4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则AgCl和Ag2CrO4两种电解质      最先产生沉淀.通过计算说明。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B

D

D

C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D

A

C

CD

AC

B

D

AC

BC

20. (1)一个氧为-2价,4个氧为-1价。

(2) Cr2O72- + 4 H2O2 +2H+ = 2CrO5 +5H2O

(3)不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4)2,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或电子得失总数相等

21.(1)BD

(2)一定有NO3、Al3+、SO42;一定无Fe3+、Ba2+、HCO3

(3)②3Cu+8H++2NO3=3Cu2++2NO↑+4H2O

③Al3++3NH3·H2O=Al(OH)3↓+NH4+

 22、(1)碱性(2分) CH3COO-+H2O    CH3COOH+OH-(2分)

  (2)CH3COOH、CH3COONa(4分)

  (3)B、C(4分)

23.(1)2Fe3++Cu=2Fe2++Cu2+

(2)装置图

正极反应:Fe3+e=Fe2(或2Fe3+2e=2Fe2

负极反应:Cu=Cu2+2e(或Cu-2e=Cu2

(3)①通入足量氯气将Fe2氧化成Fe3;②加入CuO调节溶液的pH至3.2~4.7;

③过滤[除去Fe(OH)3]

(4)CuO+H2SO4=CuSO4+H2

CuSO4+Fe=FeSO4+Cu,不锈钢表面有紫红色物质生成。

24.(13分)(1)(2分) 放热(2分) (2)b c(3分)

  (3)不(3分) (4)83%(3分)

25.五、计算

(1) pH>2     pH=3.3

(2)解:设混合液中产生AgCl沉淀时,所需c(Ag+)为x mol/L,

而产生Ag2CrO4沉淀时,所需c(Ag+)为y mol/L;

根据溶度积常数表达式,则……

因为x《y ,就是说产生AgCl沉淀时所需c(Ag+)远小于产生 AgCrO4沉淀时所需c(Ag+)。所以,在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时,最先析出AgCl白色沉淀;只有溶液中c(Ag+)达到3.3×10-6mol/L以上时,才能析出Ag2CrO4砖红色沉淀。

                                 

化学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57分)

一、二选择题(1—10题为单项选择题;11—19题为1-2个正确答案的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3分)

三、四、五、六、题(共包括20-25题)

三、20.(1)在CrO5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2)离子方程式是                     

(3)这个反应      (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其理由

                                 ;

(4)A元素的最终价态       。计算依据是                                   

 

                                    

21.

⑴_________________

⑵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⑶写出与②③三个实验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②:   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

③:  ___ 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

22.

  (1)则该溶液显       性。为                  

  (2)则溶液中的溶质为                    

  (3)关系是                 。(选填编号字母)

 

 

五、23.(12分)

(1)离子方程式             

(2)

正极反应式          ,负极反应式            

(3)实验步骤:

                                     

                                      

                                      

(4)化学方程式                            

                               

实验现象:                        

24.

  (1)K=            。该反应为    反应  (2)是      

  

  (3)       (4)             

五、计算

25.(9分)

(1)①      

②pH为      

      最先产生沉淀.通过计算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