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化学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

2014-5-11 0:32:12下载本试卷

高三化学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

 化 学 试 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8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卷内。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C l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P 31  S 32  Cl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第一卷 (选择题共5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934年居里夫妇用α粒子(4He)轰击27Al得到一种自然界不存在的核素-30P,开创了人造核素的先河。其发生的变化可表示如下:27Al+4He→30P+1n。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30P和 31P 两种核素互为同位素                    (  )

B.该变化同样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变化说明原子核在化学反应中也能发生变化

D.在30P中存在: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

2.下列各组中的两种微粒,所含有的电子数不相等的是          (  )

A.Na+、Mg2+         B.F、OH 

C.NH4+、 OH         D.CH4、H2O

3.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具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强弱顺序是:Cl < Fe2+ < H2O2 < I < SO2,则下列反应中不能发生的是     (  )

A.2Fe3+ + SO2 + 2H2O == 2Fe2+ + SO42 + 4H+  B.SO2 + H2O2 == H2SO4

C.2 Fe2+ + Cl2 == 2 Fe3+ + 2Cl         D. 2 Fe2+ + I2 == 2 Fe3+ + 2I

4.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的是           (  )

A.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B.金刚石的硬度大于硅,其熔、沸点也高于硅

C.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5.有关接触法制硫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SO2进入接触室前要净化,以免催化剂中毒

  B.用硫铁矿代替硫,可减少环境污染

  C.热交换的目的,一方面使即将参加反应的气体达到一定温度,另一方面降低SO3的温度

  D.尾气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到空气中

6.把10mL淀粉胶体和5mLNaCl溶液的混合液体,加入用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将此袋浸入盛蒸馏水的烧杯中(如右图)。2min后,分别取袋内和烧杯

中的液体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如果将AgNO3 溶液加入袋内液体中,产生白色沉淀,则

说明Cl不能通过半透膜

B.如果Cl能通过半透膜,则AgNO3 溶液加入袋内液体中,将不产生白色沉淀

C.如果将少量碘水加入袋内液体中,溶液变蓝色,则说明淀粉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

D.如果将少量碘水加入烧杯中液体,溶液不变蓝色,则说明淀粉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

7.在一定的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2放出    B.溶液中OH-总数不变,有O2放出

C.溶液的pH增大,有O2放出       D.溶液中Na+总数减少,有O2放出

8.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

A.第ⅠA碱金属元素与ⅦA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在固态时为离子晶体,晶体中阴、阳离子排列方式相同

B.晶体中存在阴离子就必定存在阳离子,存在阳离子就必定存在阴离子

C.离子晶体中只含有离子键,分子晶体、原子晶体中必定含有共价键

D.C60晶体(其结构模型如右图)中每个C60分子周围与它距离最近且

等距离的C60分子有12个

9.有人建议将氢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的ⅦA族。下列事实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①H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实现最外电子层稳定结构;②氢分子的结构式为H—H;③与碱金属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M+[∶H];④分子中原子间的化学键都属于非极性键      (  )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②③④     D.有①②③④

10.下列无色澄清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K、AlO2、NO3、OH    B.Fe3+、NH4+、Cl、I

C.H+、Al3+、SO42、F        D.NH4+、Na+、AlO2、Cl

11.共价键的断裂有均裂和异裂两种方式,即:A∶B → A·+B· ,均裂:A∶B → A++[∶B],异裂。下列化学反应中发生共价键均裂的是           (  )

A.2K+2H2O=2KOH+H2

B.2Na+2C2H5OH → 2C2H5ONa+H2

浓硫酸

 △

 
C.Na2CO3+H2ONaHCO3+NaOH              

D.CH3COOH+C2H5OH     H2O+CH3COOC2H5

12.元素A和B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已知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B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L层电子数为(a+b),则A、B两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类型为                        (  )

A.分子晶体  B.原子晶体   C.离子晶体  D.金属晶体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Fe3O4与稀硝酸反应:Fe3O4+8H+Fe2++2Fe3++4H2O

B.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 2Fe2+ + 2Br+2Cl2 ==2Fe3+ + Br2+4Cl

 
C.Ca(HCO3)2与过量Ca(OH)2溶液反应: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D.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Cl2:MnO2+4H++2Cl== Cl2↑+Mn2++2H2O

1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1mol铵根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9 NA

B.1 mol Na2O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12g金刚石中含有C一C键的个数为2 NA

D.常温常压下,3l g白磷分子中的共价键数为6NA

15.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下列各组物质:①Cu与HNO3溶液  ②Cu与FeCl3溶液  ③Zn与H2SO4溶液    ④Fe与HCl溶液   其中由于浓度不同而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16.Cl2在70℃的NaOH水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完全后,测得溶液中NaClO与NaClO3 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溶液中NaCl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11∶2     B.9∶4     C.5∶1     D.1∶1

17.若某氖原子质量是a g,12C的原子质量是b g,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是12a/b    B.该氖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g/mol

C.Wg该氖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mol  D.Wg该氖原子所含质子数是10W/a

18.某结晶水合物化学式为R·nHO,其式量为M。25℃时,将ag该晶体溶于bgHO中恰好形成Vml饱和溶液。下列表示式正确的是               (   )

A.25℃时R的溶解度为: g                  

B.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C.饱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D.饱和溶液的密度为: g·mL-1

第二卷 (非选择题 共54分)

二、填空题(共46分)

19.(本题9分)

⑴下列仪器中,根据物质的沸点不同分离物质时需要的是    (填编号)。

①容量瓶 ②普通漏斗  ③蒸馏烧瓶  ④天平  ⑤分液漏斗 ⑥滴定管 ⑦燃烧匙  ⑧温度计 ⑨干燥管

⑵右图分别是温度计、量筒、滴定管的一部分,下述读数(虚线刻度)及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量筒,读数为2.5mL

B.②是量筒,读数为2.5mL

C.③是滴定管,读数为3.5mL

D.①是温度计,读数为2.5℃

⑶ 实验室里不同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不尽相同。下图中A、B、C、D、E是常见的一些保存药品的试剂瓶。请把下列常见试剂的序号填写在各试剂瓶下面的括号内(多选倒扣分):

①   NaOH溶液 ②浓硫酸 ③Na2CO3溶液 ④白磷 ⑤大理石 ⑥酒精 ⑦氯水 ⑧浓硝酸

A

B

C

D

E

 

(    )

(    )

(    )

(    )

(    )

20.(本题9分)已知:2Fe + 3Br2 = 2FeBr3,Fe2+的还原性大于Br-现有16.8g铁和0.3molBr2反应后加入适量水后,通入amolCl2

(1).当a≤0.15时,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2).当Fe2+与Br-同时被氧化时,a的取值范围为               

(3).当a=0.3时,反应后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本题7分)A、B、C、D、E 5瓶透明溶液,分别是HCl、BaCl2、NaHSO4、Na2CO3和AgNO3中的一种。已知:

  ①A与B反应有气体生成         ②B与C反应有沉淀生成

  ③C与D反应有沉淀生成         ④D与E反应有沉淀生成

  ⑤A与E反应有气体生成         ⑥在②和③的反应中生成的沉淀是同一种物质

  请填空:

(1)在②和③的反应中,生成的沉淀物质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2)A是    ,B是     ,C是     ,D是     ,E是    

(3)A与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2.(本题9分) A、B、C、D四种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离子焰色反应时火焰呈黄色。B元素的离子结构和Ne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排布;5.8gB的氢氧化物恰好能与100mL 2mol/L盐酸完全反应;B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H2在C单质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D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根据上述条件,回答:

(1)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2)C与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A与D形成稳定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判断该化合物在空气是否变质的简易方法是                 

(4)C元素的单质有毒,可用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吸收,其离子方程式为                     。 

23.(本题10分)在标准状况下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三组实验各取同浓度的盐酸30mL,加入同一种镁铝合金粉末,产生气体。有关数据列表如下(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测得):

实验序号

     甲

合金质量/mg

255

385

459

气体体积/mL

280

336

336

(1)乙组实验中,盐酸       (填“过量”、“适量”或“不足量”),

理由是                                

(2)要计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题中可做计算依据的数据是        

(3)合金中Mg、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在丙组实验后,向容器中加入1mol/L的NaOH溶液,能使合金中的铝恰好溶解,不形成铝的沉淀,并使Mg2+刚好沉淀完全,则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是       

三、计算题(共10分)

24.(本题10分) 在t℃时,向盛有500 g水的烧杯中加入3.7 g Ca(OH)2粉末,充分搅拌。已知t℃时,Ca(OH)2的溶解度是0.185 g。并假设在溶解和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所得溶液的密度约为1.00g/cm3。试计算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1)求烧杯中所得的石灰水中OH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2)若采用向上述烧杯中通入CO2气体的方法,使溶液中的Ca2+离子浓度等于0.01 mol·L—1,则需要向烧杯中通入标准状况下CO2 的体积是多少?

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答案

1C 2C 3D  3A 5B 6D  7D 8D 9A  10A 11D 12B  13D 14C 15A  16B  17A 18A

19.(1)(2分) ③⑧  (2)(2分) B 、D     

(3)(每空1分共5分)⑤、 ④ 、①③ 、②⑥ 、⑦⑧ 

20.(每空3分共9分)

⑴2Fe2+ + Cl2 = 2Fe3+ + 2Cl-        ⑵ 0.15 < a       ⑶9∶4

(根据方程式6FeBr2+6Cl2=4FeCl3+2FeBr3+3Br2 得出9∶4)

21.(1)(2分)AgCl  

(2)(3分)A:Na2CO3  B:HCl C:AgNO3 D:BaCl2 E:NaHSO4

(3)(2分)2H++CO32===CO2+H2O↑

22.(1)第3周期ⅦA   (1分)   Cl2O7   (1分)

(2)离子晶体    (2分)

(3)  (2分)  观察该化合物的颜色是否变白 (1分)

(4)Cl2+2OH=Cl+ClO+H2O (2分)

23.(每空2分共9分)

(1)不足量  若乙组实验中金属耗尽,应生成H2:288÷255×385mL>336mL,所以盐酸不足量

(2)30、336    (3)1∶1   (4)39mL


24.(1)(共10分)因为

所以Ca(OH)2没有完全溶解。                  

                                  

(2)3.7g ÷74g·mol—1=0.05 mol              

Ca2+物质的量为:0.01 mol·L-1×0.5L=0.005 mol           

①当Ca2+由Ca(OH)2提供时,根据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可知:        

与CO2反应的Ca(OH)2的物质的量为

0.05 mol-0.005 mol=0.045 mol                

需要通入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气体为0.045 mol×22.4L·mol-1=1.01L  

②当Ca2+由Ca(HCO3)2提供时,根据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CaCO3+CO2+H2O= Ca(HCO3)2

消耗CO2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0.005 mol=0.055 mol      

需要通入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气体为0.055 mol×22.4L·mol-1=1.23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