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题

2014-5-11 0:32:12下载本试卷

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题

相对原子质量:Ar(H)=1 Ar(C)=12 Ar(O)=16 Ar(N)=14 Ar(Na)=23 Ar(Al)=27 Ar(S)=32 Ar(Fe)=56 Ar(Sn)=119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共6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8年夏季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届时要突出“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理念。绿色奥运是指                              (   )

  A.加大反恐力度,并讲求各国运动员的营养搭配,使他们全身心投入比赛。

  B.严禁使用兴奋剂,使运动员公平竞争。

  C.把环境保护作为奥运设施规划和建设的首要条件

  D.奥运场馆建设均使用天然材料,不使用合成材料

2.目前人类已发现的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外,共有16种,下列对这16种非金属元素的相关判断                                 (   )

  ①都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4

  ②单质在反应中都只能作氧化剂

  ③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所以又都叫气态氢化物

  ④氧化物常温下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①③正确  C.只有④正确   D.①②③④均不正确

3.纯净的氯化钠是不潮解的,但粗盐很容易潮解,这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杂质MgCl2的缘故。为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有人设计了一个实验:把买来的粗盐放入纯氯化钠饱和溶液一段时间,过滤,洗涤,可得纯净的氯化钠晶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粗盐的晶粒大一些有利于提纯

  B.设计实验的根据是MgCl2比NaCl易溶于水

  C.设计实验的根据是NaCl的溶解平衡

  D.在整个过程中NaCl饱和溶液浓度会变大(温度不变)

4.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关于反应:

C2H2(g) +O2(g)2CO2(g) + H2O(l);△H=-1300kJ/mol

  热化学方程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有8NA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放出1300kJ的能量

  B.有N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kJ的能量

  C.有4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

  D.有8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B.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

  C.正四面体的分子结构中键角一定为109º28’

  D.不同的原子化学性质可能相同

6.已知Al和Ga是同族元素,且都是两性元素,并知Al(OH)3的碱性比Ga(OH)3大。若将等物质的量的Al和Ga溶于NaOH溶液中,然后再通入CO2,则       (   )

  A.Ga(OH)3先沉淀           B.Al(OH)3和Ga(OH)3同时沉淀

  C.Al(OH)3先沉淀         D.无法判断两种沉淀的先后顺序

7.11.9g金属锡跟100mL12mol·L1HNO3共热一段时间。完全反应后测定溶液中c(H+)为

8mol·L1,溶液体积仍为100mL。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约为8.96L。由此推断氧化产物可能是                            (   )

  A.SnO2·4H2O   B.Sn(NO3)4   C.Sn(NO3)2   D.Sn(NO3)2和Sn(NO3)4

8.A、B、C分别是常见的金属或非金属单质。D、E、F是常见的三种氧化物,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D、E中一定都含有A元素

  B.单质B肯定是氧化剂

  C.A、B、C中一定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单质

  D.若A是非金属,则B一定为金属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已知同温度下的溶解度:Zn(OH)2>ZnS,MgCO3>Mg(OH)2;就溶解或电离出S2的能力而言,FeS>H2S>CuS,则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

  A.Mg2+ + 2HCO3 + 2Ca2+ + 4OH = Mg(OH)2↓+ 2CaCO3↓+ 2H2O

  B.Cu2+ + H2S = CuS↓+ 2H+

  C.Zn2+ + S2 + 2H2O = Zn(OH)2↓+ H2S↑

  D.FeS + 2H+ = Fe2+ + H2S↑

10.NH3和O2的混合气100mL通过红热的铂网,充分反应后的混合气再通过足量的水,最终收集到10mL残留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不可能是(气体体积在相同条件下测定)                                (   )

  A.12.5mL    B.21.5mL     C.64.2mL      D.70.0mL

11.下列溶液中通入足量SO2后,最终一定会出现沉淀的是           (   )

  A.Na2S    B.BaCl2    C.Ba(NO3)2    D.Ca(OH)2

12.一定条件下,碘单质与砹单质以等物质的量进行反应,可得AtI。它与Zn、NH3都能发生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如下:2AtI+2Zn = ZnI2+ZnAt2,AtI+2NH3(l) = NH4I+NH2At下列关于AtI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ZnI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ZnAt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AtI与液氨反应,AtI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AtI与液氨反应,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13.科学家预言超级原子的发现将会重建周期表,2005年1月美国科学家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宣布发现A1的超原子结构A113和A114,并在质谱仪检测到稳定的Al13I等。A113、A114的性质很像现行周期表中的某主族元素,已知这类超原子当具有40个价电子时最稳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All4与ⅡA族元素性质相似

  B.A113与卤素性质类似

  C.A113在气相中与HI反应的方程式可表示为:A113 + HI = HAl13I

  D.A113超原子中A1原子间是通过离子键结合的

14.下面二维平面晶体所表示的化学式为AX3的是            (   )


        A.       B.       C.        D.

15.用氢化钙(CaH2)和重水(D2O)反应,生成物中不可能有的物质是    (   )

  A.Ca(OH)2    B.Ca(OD)2    C.HD    D.H2


16.将足量的CO2不断通入KOH、B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CO2的量的关系可表示为                           (   )

      A          B         C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共86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3分)

17.下列实验操作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CO2中含有CO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

  ②NaCl固体中含少量氯化铵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

  ③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混有氢氧化钠:可向其中滴入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有氢氧化钠。

  ④酸碱中和滴定时,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后加入一定体积的待测液。

  ⑤除去FeCl3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l2,加入稍过量双氧水后放置。

  ⑥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5%NaCl溶液:将47.5mL水加入到盛有2.5克NaCl的烧杯中,搅拌溶解。

  ⑦配置硫酸铜溶液时应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铜粉。

  ⑧除去K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

18.以下是测定食醋中醋酸浓度的实验:

  ①首先配0.10mol·L-1NaOH溶液1L

  ②取5mL食醋稀释至50mL

   ③取稀释后的食醋10mL放入锥形瓶中,滴入指示剂

  ④用NaOH标准液进行滴定

  ⑤滴定重复进行三次,求出滴定中所用标准液体积的平均值。根据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下列选项中选出①、③操作中需要仪器,用序号回答:①    ;③    

    a.表面皿  b.容量瓶  c.碱式滴定管  d.移液管  e.烧杯

    f.烧瓶  g.胶头滴管

  (2)设⑤中所得平均值为7.50mL,则食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若食醋的密度为1.0g·cm-3,则食醋的质量分数为     

  (3)如果滴定管用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则食醋的浓度    ;如果锥形瓶用水洗净后,用待测液润洗,则食醋的浓度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该实验选用的指示剂最合适的是     

    A.甲基橙    B.酚酞    C.石蕊

  (5)滴加的指示剂溶液的量是     

    A.1~2mL    B.2~3mL    C.2~3滴

19.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mL2mol·L-1的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0.3gNaHCO3和0.3g Na2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试管口。将气球内的NaHCO3或Na2CO3同时倒入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1)试管中(填产生沉淀或气体及反应速率等相关现象)            

                  

  (2)盛         的试管中气球变得更大,大小气球体积之比约为      

(填最简单整数比)。

  (3)甲同学用手触摸试管,发现盛NaHCO3粉末的试管变冷,而盛Na2CO3的试管温度有所升高。由此他得出:不管其状态如何,NaHCO3和HCl反应为吸热反应,而Na2CO3和HCl反应为放热反应。类似如中和热,甲同学写出了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HCO3(aq) + H+(aq)H2O(l) + CO2(g);△H>0

CO32(aq) + 2H+(aq)H2O(l) + CO2(g);△H<0

甲同学下结论的方法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

  (4)为研究上述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继续进行了下列实验(每次实验各做3次平行实验,取平均值):

序号

试剂1

试剂2

混合前温度

混合后最高或最低温度

35mL水

2.5g NaHCO3固体

20℃

18.5℃

35mL水

3.2 Na2CO3固体

20℃

24.3℃

35mL稀盐酸

含2.5g NaHCO3的饱和溶液32.5mL

20℃

19℃

35mL稀盐酸

含3.2g Na2CO3的饱和溶液23.1mL+10ml水

20℃

24.2℃

35mL稀盐酸

2.5gNaHCO3固体

20℃

16.2℃

35mL稀盐酸

3.2g Na2CO3固体

20℃

25.1℃

  请你帮助填写相关内容:

  该研究报告的题目是《                          》;

  该实验中所用的仪器除试管、药匙(或V型纸槽)、气球、玻璃棒、烧杯、量筒、保温瓶外,还需要的仪器名称为               

  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五条结论:

  a:NaHCO3的溶解是     (填“吸热”或“放热”,下同)过程;

  b:Na2CO3的溶解是      过程;

  c:NaHCO3的饱和溶液和盐酸的反应是       反应;

  d:Na2CO3的饱和溶液和盐酸的反应是        反应;

  e:NaH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热是由      (填a→d的字母)的热效应之和。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20.A、B、C、D均为短周期不同主族的元素,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可形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2∶1的两种化合物。A与B能形成一种使湿润红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X,A与D能形成酸性气体Y。A、B、C能形成一种离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成弱酸性,请写出:

  (1)D的元素符号      ,X跟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用化学用语解释A、B、C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呈弱酸性的原因        

                 

   (3)铋(Bi)跟D元素能形成化合物(BiD3),其水解生成难溶于水的(BiOD)。

   ①BiD3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把适量的BiD3溶于含有少量Y的水中,能得到澄清溶液,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③医药上把BiOD叫做“次某酸铋”,分析这种叫法是否合理?      。若认为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若认为合理,此空可不作答)。

21.下图为一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一些转化过程的条件和某些生成物已略去。已知B为无色液体,C、D、H、N……等为单质,反应③是工业上制取单质H的反应。

  (1)写出反应③、④的化学方程式:                    

                     

  (2)在固态时,物质E、H、M、I、G、K中,与A的晶体类型相同的有     

         (写相应的化学式)。

  (3)物质G的电子式为              

  (4)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物质K溶液不显中性的原因               

  (5)上述物质的转化中,有一些对生产科技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请简单加以说明。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22.请根据以下题目的要求,完成相关问题:

  (1)在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无沉淀产生,然后将另一种气体A通入B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则A可以是                       (要求填二种化合物和二种单质的化学式)。写出一种化合物A与上述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已知可溶性硫化物在溶液中能与硫单质反应生成可溶性的多硫化物(如Na2Sn)。在浓Na2S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经振荡,未发现生成沉淀物,其原因是(只要求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下同)                         

在足量氯水中,滴入少量Na2S溶液,经振荡,也未发现生成沉淀物,若再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即可产生白色沉淀,其原因是              


23.如图Ⅰ,在恒压密闭容器M中加入2 molA和2 molB,起始时容器体积为VL,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2A(?) + B(?)xC(g);ΔH<0。平衡时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4,C的物质的量为y mol。

  (1)根据题中数据计算,x       y      

  (2)如图Ⅱ,在体积为VL的恒容密闭容器N中发生上述反应(其它条件相同),测得反应过程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Ⅲ(t0时达平衡),平衡时容器中C的物质的量为z mol。由于反应物A、B的状态未知,则zy的大小也不确定,请在下表中填入A、B的状态与zy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仿照情形①、可不填满):

可能的情形

A、B是否为气态

zy的大小关系

M(B)与M(C)的大小关系

M表示摩尔质量)

A

B

不是

zy

前面的结论与此无关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24.已知5.000g样品内含Fe3O4、Fe2O3与惰性物质,此样品用过量的KI溶液处理后,能使所有的铁还原成Fe2。然后把溶液稀释到50.00mL,从50.00mL此溶液中取出10.00mL溶液,其中的碘要用5.50mL1.000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I2+2Na2S2O3=2NaI+Na2S4O6)。另取25.00mL上述溶液,先除去碘,然后溶液中的Fe2可以被3.20mLl.000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

  (1)KMnO4在酸性溶液中滴定Fe2的离子方程式为                

  (2)原样品中Fe3O4、Fe2O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25.有NH4HCO3、NH4Cl、Na2CO3·xH2O的混合物11.62g,加入44mL5mol·L-1NaOH溶液(过量),共热充分反应,让放出的气体通过碱石灰,结果收集到的气体是3.36L(标准状况)。向溶液中加入30mL2.5mol·L-1硫酸,并稍加热,使气体完全放出,收集到的气体是1.344L(标准状况)。把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100mL,测得溶液的pH为1。求:

  (1)x值。

  (2)混合物中各物质的质量。

高三化学期中质量检测答题卷

相对原子质量:Ar(H)=1 Ar(C)=12 Ar(O)=16 Ar(N)=14 Ar(Na)=23 Ar(Al)=27 Ar(S)=32 Ar(Fe)=56 Ar(Sn)=119

一、选择题(共32分)

1

2

3

4

5

6

7

8

二、选择题(共32分)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3分)

17.      

18.(1)①     ;③    

  (2)            

  (3)            

  (4)     

  (5)     

19.(1)                             

  (2)                 

  (3)        

  (4)《                          》;

                   

  a:     ; b:     ; c:     ; d:     ; e: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20.(1)                    

   (2)                     

   (3)①                  

     ②                     

    ③                        

21.(1)                                  

  (2)              

  (3)              

  (4)               

  (5)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22.(1)                       

                          

  (2)                                    

                          

23.(1)           

  (2)

可能的情形

A、B是否为气态

zy的大小关系

M(B)与M(C)的大小关系

M表示摩尔质量)

A

B

不是

zy

前面的结论与此无关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24.(1)                       

  (2)             

25.

高三化学期中质量检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2分)

1

2

3

4

5

6

7

8

C

D

C

D

D

C

A

B

二、选择题(共32分)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B

AC

B

D

BC

AD

C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3分)

17.②⑤⑥

18.(1)beg dg  (2)0.75 4.5%  (3)偏高 偏高  (4)B  (5)C

19.(1)两支试管中都产生大量气泡,但盛NaHCO3的试管中反应速率要快得多

  (2)NaHCO3  53/42  (3)不正确

  (4)《NaHCO3、Na2CO3 和盐酸反应过程中热效应的研究》(或相关内容)

  托盘天平、温度计  a:吸热  b:放热  c:吸热  d:放热  e:a、c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20.(1)Cl  NH3 + HClNH4Cl

  (2)NH4+ + H2ONH3·H2O + H+  (3)①BiCl3 + H2OBiOCl + 2HCl

高温

 

 
  ②盐酸抑制BiCl3水解  ③不合理  BiOCl中的Cl为-1价,不是+1价。

21.(1)2C + SiO2Si + 2CO↑  SiCl4 + 2H2Si + 4HCl  (2)NaOH  Na2SiO3

  (3)        (4)SiO32 + 2H2OH2SiO3 + 2OH

  (5)反应①是氯碱工业电解食盐水制取氯气和烧碱;反应④用于工业上粗硅的提纯以制取高纯硅;M(SiO2)可用于光导纤维。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22.(1)NH3 NO2 ClO2 Cl2 O3  O2  NO2+SO2+BaCl2+H2O = BaSO4+NO+2HCl

  (2)S2+Cl2 = 2Cl+S↓  (n-1)S+S2 = Sn2  S2+4Cl2+4H2O = 8Cl+SO42+8H+

23.(1)x=2  y=1.6 

  (2)②是  是  z y  前面的结论与此无关

     ③不是  是  z y  M(B)<M(C)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24.(1)5Fe2+ + MnO4+ 8H+5Fe3+ + Mn2+ + 4H2O   (2)20.88%  29.6%

25.(1)x = 7

  (2)m(NH4HCO3) = 3.95g  m(NH4Cl) = 5.35g  m(Na2CO3·xH2O) = 2.3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