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命题人:陈廷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K:39
Al:27 Fe:56 Ba:137
第Ⅰ卷 (选择题共6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n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 C )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2.氢气(H2)、一氧化碳(CO)、辛烷(C8H18)、甲烷(CH4)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H2(g) + 1/2O2(g) = H2O(l);△H= —285.8 kJ/mol
CO(g) + 1/2O2(g) = CO2(g);△H= —283.0 kJ/mol
C8H18(l) + 25/2O2(g) = 8CO2(g) + 9 H2O(l);△H= —5518 kJ/mol
CH4(g) + 2 O2(g) = CO2(g) + 2 H2O(l);△H= —890.3 kJ/mol
相同质量的H2、CO、C8H18、CH4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 A )
A.H2(g) B.CO(g) C.C8H18(l) D.CH4(g)
3.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C )
A.食盐和蔗糖熔化 B.钠和硫熔化
C.碘和干冰升华 D.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熔化
4.如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
电极。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C )
A.a为负极,b为正极
B.c为阴极,d为阳极
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5.在硫酸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了有利于SO2的转化,且能充分利用热能,采用了中间有热交换器的接触室,按此密闭体系中气体的流向,则在A处流出的气体主要为( C )
A.SO2 B.SO3、O2
C.SO2、O2 D.SO2、SO3
6.表示下列变化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D )
A.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3++3H2OFe(OH)3↓+3H+
B.电解硫酸铜溶液的阳极反应为:Cu2++2e- = Cu
C.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4OH--4e-=O2+2H2O
D.1L0.5mol·L-1稀硫酸与1L 1mol·L-1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57.3kJ的热:
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1) ;△H=-114.6 kJ/mol
7.将10 mL淀粉胶体和5
mL氯化钠溶液混合后,放入用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将此袋浸入蒸馏水中(如图所示),2 min后分别取袋内和烧杯内液体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
A.烧杯内液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B.烧杯内液体加入碘水后呈蓝色
C.袋内液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无变化
D.袋内液体加入碘水后不变蓝
8.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Fe3+→Fe2+;MnO4_→Mn2+; Cl2→2C1_;HNO3→NO。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 B )
A.Fe3+ B.MnO4_ C.C12 D.HNO3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 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
A.含有大量Al3+的溶液:Na+、NH4+、SO42—、Cl—
B.c(H+)=1×10-13 mol·L-1的溶液:Na+、Ca2+、SO42—、CO32—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Mg2+、NO3—、SCN—
D.含有大量NO3—的溶液:H+、Fe2+、SO42—、Cl—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BC )
A.向CaCl2 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气体:Ca2+ + CO2 + H2O = CaCO3↓ +2H+
B.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2Fe3++Cu = 2Fe2++Cu2+
C.Al Cl3溶液中投入过量Na:Al 3+ + 4Na + 2H2O = AlO2—+ 4Na+ + 2H2↑
D.Ca(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 :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C )
A.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但是含有阴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B.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着氢键
C.在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H2SO4 溶液,首先有沉淀产生,继续加入H2SO4 溶液,沉淀将消失
D.原电池正极和电解池阳极所发生的反应都是还原反应
12.下列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离子方程式xR2++yH++O2=mR3++nH2O的分析研究,在各种不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可以根据电荷守恒,得出x与y的和一定等于m的结论
B.可以根据原子守恒,得出x和m的数值一定相等的结论
C.可以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得出x的值等于4的结论
D.可以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种关系,得出R3+是氧化产物、H2O是还原产物的结论
13.火法炼铜得到的粗铜中含多种杂质(如锌、金和银等),其性能远不能达到电气工业的要求,工业上常使用电解精炼法将粗铜提纯。在电解精炼时 ( A )
A.精炼时粗铜接电源正极,纯铜做电解池的阴极
B.杂质都将以单质形式沉积到池底
C.纯铜片增重2.56g,电路中通过电子为0.04mol
D.工业上电解精炼铜时,电解池中每转移1mol电子,阳极上溶解的铜原子数为0.5 NA
14.已知蓄电池在放电时起原电池的作用,充电时起电解池的作用,铅蓄电池在放电和充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Pb+PbO2+2H2SO4 2PbSO4+2H2O,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C )
A.放电时负极反应式:PbO2+4H++SO42-+2e—=PbSO4+2H2O
B.充电时阴极反应式:PbSO4+2e—=Pb+ SO42—
C.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CuSO4溶液生成1.6gCu,电池内部要消耗H2SO40.05mol。
D.充电时,要使3.03Kg PbSO4变为Pb和PbO2需要通过20mol电子。
15.高温下,超氧化钾晶体呈立方体结构。晶体中氧的
化合价部分为0价,部分为-2价。如图为超氧化钾晶
体的一个晶胞(晶体中最小的重复单元)。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D )
A.超氧化钾的化学式为KO2,每晶胞含有4个K+和4个O2-
B.晶体中每个K+周围有8个O2-,每个O2-周围有8个K+
C.晶体中与每个K+距离最近的K+有8个
D.晶体中,0价氧原子与-2价氧原子的数目比为3:1
16.羟胺(NH2OH)是一种还原剂,能将某些氧化剂还原。现用25.00mL 0.049mol/L羟胺的酸性溶液跟足量的硫酸铁溶液在煮沸条件下反应,生成的Fe2+离子恰好与24.5mL 0.020mol/L的KMnO4酸性溶液反应。已知:FeSO4+KMnO4+H2SO4→Fe2(SO4)3+K2SO4+MnSO4+H2O(未配平),则在上述反应中,羟胺的氧化产物是 (B)
A.N2 B.N2O C.NO D.NO2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86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7.(10分)用50mL、0.50 mol ·L-1的盐酸与50mL、0.55 mol ·L-1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环形玻璃搅拌棒能否用环形铁质搅拌棒代替?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要用0.55 mol ·L-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若改用60mL0.50 mol ·L-1的盐酸与50mL 0.55 mol ·L-1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填“相等”、“不相等”)。
(4)某同学在一次实验时,测得温度从25.0℃升高到27.8℃。已知0.25 mol·L-1NaCl溶液的比热容为4.18J/(g·℃),溶液的密度约为1.0g·cm-3。计算实验所测得△H =
KJ·mol-1。(保留一位小数)
(5)若某同学利用上述装置做实验,有些操作不规范,造成测得的结果偏低,请你分析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 b .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 c .做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 d .将50mL0.55 mol ·L-1的氢氧化钠溶液取成了50mL0.55 mol ·L-1的氨水 e.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读数 f.大烧杯的盖板中间小孔太大
17.答案:(1)减少热量损失;(2)不能;①铁会和盐酸反应 ②铁导热性好,热量损失较大;(4)-46.8KJ·mol-1(5)a、b、d、f
18.(12分)海水中含有丰富的化学元素,下面是某化工厂从海水中提取NaCl、Mg(以MgCl2形式存在)和Br2(以NaBr的形式存在)及综合利用的生产流程简图:
请回答:
(1)在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精制时所用的试剂为:
A.盐酸 B.氯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碳酸钠溶液。
则加入试剂的顺序是(填编号)_____ _。
(2)Mg(OH)2中加入盐酸后,要获得MgCl2·6H2O晶体,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____。
A.蒸馏 B.灼烧 C.过滤 D.蒸发 E.冷却结晶
(3)利用MgCl2·6H2O可制得无水氯化镁,应采取的措施是 。
(4)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下列关于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精制饱和食盐水进入阳极室
B.纯水(加少量NaOH)进入阴极室
C.阴极产物为氢氧化钠和氢气
D.电解槽的阳极用金属铁网制成
(5)写出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6)母液中常含有MgCl2、NaCl、MgSO4、KCl等,可进一步
加工制得一些重要的产品。若将母液加热升温到60℃以上,随
着水分的蒸发,会逐渐析出晶体,此晶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___________;过滤上述晶体后,将滤液降温到30℃以下,又逐
渐析出晶体,用一定量的冷水洗涤该晶体,最后可得到比较纯净
的________晶体。
答案:(每小题2分,共10分)
(1)BDCA CBDA 等
(2)E、C
(3)在HCl气流中脱水,防止MgCl2水解
(4)D
(5)MgSO4 、NaCl; KCl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9.(8分)(1)在硫酸工业中,通过下列反应使SO2转化为SO3:2SO2+O22SO3,
ΔH<0,已知常压下平衡混合气体中SO3体积分数为91%。试回答:
①在生产中常用过量的空气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加热到400℃~500℃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
②常用浓H2SO4来吸收SO3而不用水,因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③用浓硫酸吸收SO3可以得到H2SO4·SO3。若用1kg98%的浓硫酸充分吸收SO3后,再进行稀释,可得到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 。(2.22kg)
(2)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
化学键 | Si—O | Si—Cl | H—H | H—Cl | Si—Si | Si—C |
键能/kJ·mol—1 | 460 | 360 | 436 | 431 | 176 | 347 |
①预测C—C键的键能,在“C—C、C—Si、Si—Si”中键能最大的为: 。
②计算反应SiCl4(g) + 2H2(g) 高温 Si(s) + 4 HCl(g)的反应热△H = kJ•mol-1。 【答案】 (1)增大氧气浓度,提高成本较高的SO2的转化率 (2)在此温度下,催化剂活性强,反应速率快,可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提高单位时间内SO3的产率 (3)用水吸收易形成酸雾,降低吸收速率;防止空气污染
答案:(8分,每空2分)(1)C—C,+236
20.(10分)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K+、Mg2+、Ba2+、Al3+、Fe3+、Cl-、I-、NO3-、CO32-、SO42-中的几种。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用pH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
(2)取出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氯水,经振荡CCl4层呈紫红色。
(3)另取部分溶液,逐渐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和滴加完毕后,均无沉淀产生。取部分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4)另取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确定:①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
②对于不能确定的阳离子可用 方法检验,具体方法为
。
答案:(10分,每空2分)①Ba2+、I-、NH4+;Mg2+、Al3+、Fe3+、CO32-、SO42-、、NO3-;K+、Cl-②焰色反应,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浅紫色的,则证明含有K+,否则无K+。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1.(8分)(1)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热量,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又知H2O(l)H2O(g);△H=+44kJ/mol,则11.2L(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
(2)将a mol Cl2通入含 b mol FeBr2的溶液中,若0< ≤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 +Cl2 = 2Fe3+ +2 Cl-,写出另外两个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当 < < 时 。
②当 ≥时 。
23.(1)B2H6(g)+3O2(g)=B2O3(s)+3H2O(l);△H=-2165kJ/mol 1016.5kJ
(2)①b Fe2++(2a-b)Br-+aCl2 = b Fe3++(a-)Br2+2 aCl-
②2 Fe2++4Br-+3Cl2 = 2Fe3+ +2Br2+6Cl-
22.(10分)如图装置,A、B中的电极为多孔的惰性电极;C、D为夹在湿的Na2SO4滤纸条上的铂夹;电源有a、b两极。若A、B中充满KOH溶液后倒立于KOH溶液的水槽中。切断K1,闭合K2、K3通直流电,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电源的正、负极:a为________极,b为________极。
(2)在湿的Na2SO4溶液滤纸条中心的KMnO4液滴,可能出现的现象________。
(3)写出电极反应式:A极________,C极______________。
(4)若A极产生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xL,则C极上产物的质量大约为______________g。
(5)若电解一段时间后,A、B中均有气体包围电极。此时切断K2、K3,合闭K1,则电流表的指针是否移动(填“是”或“否”) ________。若电流表指针不移动说明理由,若指针移动也说明理由。
答案:(1)负极:2H2+4OH--4e-=4H2O, 正极:O2+2H2O +4e-=4OH-
2H2+O2=2H2O (2)①负、正 ②紫色向D方向移动,两极有气体产生 ③4OH--4e-= O2↑+2H2O,4H++4e-=2H2↑ ④5x/28g ⑤是 组成氢氧燃料电池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3.(8分)采矿工业废液中的氰化物(含CN-)具有很强的毒性,对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工业上通常要进行处理,将氰化物氧化成氰酸盐(其毒性仅为氰化物的千分之一)或无毒物质。
(1)工业上用过氧化氢处理含CN-的废水,其反应方程式为(已配平):KCN+H2O2+H2O=A+NH3↑。则生成物A的化学式为 ,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为 (填写元素符号)。
(2)工业上用氯氧化法处理含CN-的废水,某厂废水中含KCN,其浓度为650mg •L-1。现用氯氧化法处理,发生如下反应(其中N均为-3价):KCN+2KOH+Cl2 → KOCN+2KCl+H2O。如果投入过量液氯,可将氰酸盐进一步氧化为氮气。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KOCN+ KOH+ Cl2 — CO2 + N2 + KCl + H2O
(3)若用液氯处理上述废水,使KCN完全转化为无毒物质,则理论上71克的液氯可处理上述废水 L。
答案:(10分,每空2分,配平2分)(1)KHCO3,C(2)2、4、3、2、1、6、2(3)40
24.(10分)白色粉末A由Na2S、Na2SO3、Na2S2O3、Na2SO4、NaCl等物质中的三种混合而成,取一定量A样品投入100 mL、2.2 mol·L—1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最终得到100 mL pH为0的溶液。将此溶液蒸干,只得到8.19 g纯净B。
(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通过计算推断A中是否有Na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反应中还生成V L(标准状况)气体,且气体不会使品红溶液褪色,则取出的A样品中含有Na2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ol(用含V的代数式表示)。
(4)A中组成的物质的量比不同时,所产生的沉淀的量也不同,上述A样品与盐酸反应可生成沉淀的质量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 g。
21.答案:(10分,其中(1)(2)每空2分,(3)(4)每空3分)
(1)NaCl (2)A中必含有NaCl
(3)0.04+ (4)2.56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