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2014-5-11 0:32:12下载本试卷

高三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P 31 Na 23 Ca 40 Al 27

第Ⅰ卷(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科技、社会、生产密切结合,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醇汽油”的广泛使用能有效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B.“无磷洗涤剂”的推广使用,能有效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

C.“无氟冰箱”取代“含氟冰箱”,对人类的保护伞——臭氧层起到保护作用

D.“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2.正确掌握好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H、D、T互为同素异形体

B.氨气分子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C.NH4Cl的电子式为:

D.S2-的结构示意图为:

3.下列各基态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正确的是

A.O2 1s22s22p4      B.Ca [Ar]3d2   

 C.Si 1s22s22p63s23p2    D.Zn  [Ar]3d104s1

4.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下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A.           B.

C.        D.

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Fe3O4与稀硝酸反应:Fe3O4+8H+Fe2++2Fe3++4H2O

B.向硝酸银溶液中逐滴滴入稀氨水直至过量:Ag++2NH3·H2O[Ag(NH3)2]++2H2O

C.Ca(HCO3)2与过量Ca(OH)2溶液反应: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D.Na2S溶液呈碱性:S2-+2H2OH2S+2OH-

6.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31g 白磷分子(P4)中含有P—P键个数为1.5×6.02×1023

B.48gO2和48gO3所含分子数为3×6.02×1023

C.1.0L 1mol/L氨水中,NH3·H2O的分子数为6.02×1023

D.20g 重水(D2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8×6.02×1023

7.有温度相同、体积也相同的三个密闭容器a、b、c,今在a中充入1molN2和3molH2,在b中充入3molNH3,在c中充入2molN2和6molH2,经过足够长时间后,三容器均达到平衡状态,则平衡时三个容器中NH3的体积百分含量最大的是(   )

A.a大    B.b大      C.c大      D.无法确定

8.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g)+HCl(ag)NaCl(ag)+H2O(l);

△H=-57.4kJ/mol

D.己知2C(s)+2O2(g)=2CO2(g);△H1   2C(s)+O2(g)=2CO(g);△H2

则△H1>△H2

9. 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A.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的Y原子

B. 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N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原子

C.2P能级上只有一个电子对的X原子和3P能级上只有一个电子对的Y原子

D.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

10. 氯化硼的熔点为-107℃,沸点为12.5℃,在其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20o,它能水解,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氯化硼液态时能导电而固态时不导电  

B.氯化硼加到水中使溶液的pH降低 

C.氯化硼分子呈正三角形,属非极性分子 

D.氯化硼遇水蒸气会产生白雾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只要错一个则为零分。)

11.用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molCl2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28g乙烯或丙烯完全燃烧均生成2NA CO2

   C.2g H2所含原子数为2NA

   D.22.4L NH3含有4NA原子

12.在含有I-离子且滴加酚酞显红色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SO42-、NO3-、Fe2+、Al3+         B.Na+、Ba2+、Cl-、AlO2-

   C.Cl-、SO32-、Na+、K+            D.NH4+、K+、ClO-、Cl-

13.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反应式中,错误的是

   A.钢铁腐蚀时可能发生的正极反应:2H2O + O2 + 4e- = 4OH-

   B.向KH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pH=7:

   SO42- + H+ + Ba2+ + OH- = BaSO↓+ H2O

   C.明矾水解的离子方程式:Al3+ + 3H2O  Al(OH)3 + 3H+

   D.K37ClO3与浓盐酸(HCl)在加热时生成氯气:

   K37ClO3 + 6HCl = K37Cl + 3Cl↑+ 3H2O

14. 下列因果关系成立的是

A.因为金刚石中C-C键能>晶体硅中Si-Si键能,所以金刚石的熔、沸点比晶体硅高

B.因为M(I2)>M(Br2),所以分子间作用力I2>Br2,I2的化学性质比Br2稳定

C.因为NaCl晶体中存在大量的阴、阳离子,所以NaCl晶体的导电性比Na强

D.因为冰是固体,水是液体,所以冰的密度比水大

15,一定量某有机物溶解于适量的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煮沸5min后,溶液颜色变浅,再加入盐酸显酸性,沉淀出白色晶体。取少量晶体放到FeCl3溶液中,溶液呈紫色,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A         B          C         D

16.如图是2004年批量生产的笔记本电脑所用的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H+)和电子。电子经外电路、质子经内电路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电池总反应式为:

2CH3OH+3O2=2CO2+4H2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右边的电极为电池的负极,b处通入的是空气

B.左边的电极为电池的负极,a处通入的是甲醇

C.电池负极的反应式为:CH3OH+H2O-6e=CO2+6H+

D.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17. 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 + Y 2Z 反应影响的示 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X、Y、Z均为气态

C.X和Y中只有一种是气态,Z为气态

D.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H>0

18.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操作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有少量蒸馏水的锥形瓶装待测液进行中和滴定实验,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

B.在进行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要进行4次

C.苯酚中滴加少量稀溴水出现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D.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时,将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后,需加硫酸酸化

19. 在0.1mol/L KAl(SO4)2溶液中,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c(H+)<c(OH-)<c(K+)<c(SO42-)

B.c(H+)<c(Al3+)<c(K+)<c(SO42-)

C.c(H+)+c(Al3+)=0.1mol/L

D.c(H+) +c(K+) +c(Al3+) =c(SO42-) +c(OH-)

20.将一定体积的某NaOH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用pH=2的一元酸HA溶液中和,消耗酸溶液的体积为V1;另一份用pH=2的一元酸HB溶液中和,消耗酸溶液体积为V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V1>V2,则说明HA的酸性比HB的酸性强

B.若V1>V2,则说明HA的酸性比HB的酸性弱

C.因为两种酸溶液的pH相等,故V1一定等于V2

D.若将两种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一定等于2

第Ⅱ卷(共80分)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21.(10分)铁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常见方法是服用补铁药物。“速力菲”(主要成分:琥珀酸亚铁,呈暗黄色)是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补铁药物。该药品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体中的胃酸。

某同学为了检测“速力菲”药片中Fe2的存在,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⑴ 试剂1是       ,试剂2是        ,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⑵ 加入试剂2后溶液中颜色由淡黄色转变为淡红色的是因为              ,请你运用物质结构的知识解释Fe3比Fe2稳定的原因                 

⑶ 该同学猜想血红色溶液变为无色溶液液的原因是溶液中的+3价铁被还原为+2价铁,你认为该同学的猜想合理吗?         。若你认为合理,请说明理由(若你认为不合理,该空不要作答)                      ;若你认为不合理请提出你的猜想并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加以验证(若你认为合理,该空不要

作答)                           

22.(10分)电解法制碱的主要原料是饱和食盐水,由于粗盐水中含有泥沙、Ca2+、Mg2+、Fe3+、SO42-等杂质,不符合电解要求,因此必须经过精制。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步聚1:取一定量的粗盐,置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配成粗盐水;

步聚2:向粗盐水中加入除杂试剂,然后进行过滤,滤去不溶

物,再向滤液中加入盐酸调节盐水的pH;

步聚3:将得到的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烘干即得精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中的过滤操作需要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玻璃仪器。

(2)步聚2中常用Na2CO3、NaOH、BaCl2作为除杂试剂,则加入除杂试剂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聚2中,判断加入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聚2中,若先用盐酸调节pH再过滤,将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检验精盐纯度,需配制150 mL 0.2 mol/L NaCl(精盐)溶液,上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0分)某中学有甲、乙两个探究性学习小组,他们拟用小颗粒状铝硅合金与足量稀硫酸的反应测定通常状况(约20℃,1atm)下气体摩尔体积的方法。

(1)甲组同学拟选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实验:

文本框: 浓硫酸

①该组同学必须选用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接(  )(  )接(  )(  )接(  )(填接口字母,可不填满。)

②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轻轻打开其活塞,一会儿后稀硫酸也不能顺利滴入锥形瓶。请你帮助分析原因。                   

③实验结束时,该组同学应怎样测量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仔细分析甲组同学的实验装置后,认为: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即使不生成氢气,也会将瓶内空气排出,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大;实验结束时,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小。于是他们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准确测得4个数据:实验前铝硅合金的质量m1 g,实验后残留固体的质量m2 g,实验前后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分别为V1 mL、V2 mL。则通常状况时气体摩尔体积Vm=____________ L·moL-1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24.(10分) 原子形成化合物时,电子云间的相互作用对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会产生影响。试

回答:

⑴ BF3分子的立体结构为      形,NF3 分子的立体结构为     形;

⑵ 碳原子有4个价电子,在有机化合物中价电子均参与成键,但杂化方式不一定相同。在乙烷、乙烯、乙炔分子中,碳原子进行sp3杂化的分子是(写结构简式)      ,存在一个π键的分子是(写名称)              

⑶ H2O、NH3、CH4分子中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由于电荷的作用,阴、阳离子形成化合物时离子的电子云会发生变化,使离子键逐渐向共价键过渡。阳离子电荷数越大、阴离子半径越大时,电子云变化越大,导致所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小。据此,四种卤化银在水中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5.(10分)下图是部分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有关反应的条件及部分

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已知:C、D、F均为单质,其中C、D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反应②是化工生产中

的重要反应,生成物E具有漂白性;J、K均为不溶于水的沉淀,其中J为红褐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由H制备少量K的方法:是用胶头滴管吸取B溶液,将滴管尖端插入盛有新制H溶液试管底部,慢慢挤出B溶液即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有1.12L(标准状况)D生成时,反应①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

26.(8分)在20L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3mo1SO3(g和lmo1氧气,在一定温度下使其

反应,反应至4min时,氧气的浓度为0.09

mol·L-1,当反应到8min时,反应到达平衡,

此时三氧化硫浓度c(SO3)= a mol·L-1

(1)0min~4min内生成O2平均速率

v(O2)=      mol·L-1·min-1

(2)达到平衡时c(O2)=c(SO2),则a=    mol·L-1,在下列坐标系中作出0min~8min及之后SO2、O2、SO3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

(3)若起始时按下表数据投料,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三氧化硫浓度大于a mol·L-1

的是      

A

B

C

D

SO3

1mol

3mol

3mol

0mol

SO2

2mol

1.5mol

0mol

6mol

O2

2mol

1mol

0mol

5mol

五、有机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7.(8分)已知烯烃中C=C双键在某些强氧化剂作用下易发生断裂,因而在有机合成中有时需要对其保护。保护的过程可简单表示如右图:


又知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水解,但烯烃中双键在酸性条件下才能与水发生加成反应。


现用石油产品丙烯及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丙烯酸,设计的合成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类型为         

(2)E的结构简式为             

(3)反应②、④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8.(12分) 从某些植物树叶提取的挥发油中含有下列主要成分:

(1)写出A的分子式                   

(2)1molB与溴水充分反应,需消耗       mol单质溴。

(3)写出C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3种:①含苯环且其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②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           

(4)已知:                  写出C在强氧化剂条件下生成

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5)写出A与B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答卷

题 号

总分

得 分

阅卷教师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21.(10分)⑴试剂1       ______ ,试剂2        ___

             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你认为合理,请说明理由(若你认为不合理,该空不要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你认为不合理请提出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加以验证(若你认为合理,该空不要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0分)

(1)①A接(  )(  )接(  )(  )接(  )(填接口字母,可不填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V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moL-1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31分)

24.(10分)

⑴ BF3      形,NF3      形;

⑵ 碳原子进行sp3杂化的分子是(写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存在一个π键的分子是(写名称)             

⑶ H2O、NH3、CH4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                                   

⑷四种卤化银在水中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

25.(10分)

(1)A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0分)

(1)v(O2)=      mol·L-1·min-1

(2) a=         mol·L-1

 (3)        

 

 

 

 

五、有机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7.(8分)(1)反应①的类型为         

(2)E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                             

反应④                              

28.(12分)

1                   

2       

3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参考答案

一、二选择题答案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C

B

A

C

C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D

BC

BD

A

A

BC

C

AB

B

B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21.(10分)⑴ 稀盐酸1   KSCN溶液1     

2Fe2+Cl2=2Fe3+2Cl1 Fe3+SCN=[Fe(SCN)]21 

⑵ 少量的Fe2转化为Fe3,加入KSCN后显红色1

Fe3的3d轨道填充了5个电子,为半充满状态1 

⑶ 不合理1 我的猜想是[Fe(SCN)]2+配离子中的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1。设计的实验为在褪色后溶液加入FeCl3溶液,仍不变红色(或在褪色后溶液加入加入KSCN溶液,变红色)2                 

22.(10分)(1)玻璃棒 漏斗                                 2

(2)NaOH→BaCl2→Na2CO3                                 2

(3)取所得溶液的上层清液1~2滴于滴定板上,再滴入1~2滴BaCl2溶液,若溶液未变浑浊,则表明BaCl2已过量                    (2分)

(4)在此酸度条件下,会有部分沉淀溶解,从而影响制得精盐的纯度 (2分)

(5)未用玻璃棒引流;未采用150 mL容量瓶。                  (2分)

23.(10分)(1)①CBEDG(2分)  ②锌与稀硫酸反应放热且生成气体,使锥形瓶中

气体压强变大1分) ③待实验装置冷却后,上下移动量筒,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

面相平,再平视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即氢气在通常状况时的体积。2分)(2)①使分液

漏斗内气体压强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稀硫酸能顺利滴下1分)

滴入锥形瓶的稀硫酸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从而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

氢气体积误差1分)。 ②(3分)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24.(10分) ⑴ 平面三角   三角锥   (每空1分)

⑵ CH3CH3  乙烯  (每空1分)

⑶ CH4>NH3>H2O  由于NH3分子中有1对孤对电子,H2O分子有2对孤对电子,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增大,故键角逐渐减小。(每空2分)

⑷ AgF>AgCl>AgBr>AgI        (每空2分)

25.(10分)(1)                                   2

(2)Cl2+2OH-ClO-+Cl-+H2O                         2

(3)Fe + 2FeCl3  3FeCl2                               2

(4)开始析出一种白色的絮状沉淀,然后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2

(5)0.1NA(或6.02×10222                    

            

26(本题10)

(1) 0.01mol/L. min2

(2) a=0.05 mol/L 2 图象如右2

(3) BD4漏选得2错选不给分

五、有机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7.(8分,每空2分)) (1) 取代反应 

(2)CH2BrCHBrCOOH  

(3)CH2==CHCH2Cl +H2O     CH2=CH—CH2OH+HCl  

  

28.(12分) 1C11H14O2  2分)   24  2分)

3)(每个异构体1分,共3分)

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如叁键移动的情况)

                        

4                   (各1 2

5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