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化学上册1-5章训练试题

2014-5-11 0:32:13下载本试卷

高三化学上册1-5章训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仅能在水溶液中导电的物质是

A.NaNO2        B.甘油          C.KOH          D.NaHCO3

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正确的是

A.80g硝铵含有氮原子数为2NA

B.1L1mol·L-1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11.2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0.5NA

D.在铁与氯气的反应中,1mol铁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澄清石灰水中滴加稀硝酸:Ca(OH)2+2H+ = Ca2++2H2O                 

B.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中:Fe(OH)3 + 3H+ = Fe3+ + 3H2O

C.在标准状况下,向10mL 0.1moL/LFeBr2溶液中通入22.4mL氯气:2Fe2++2Br-+2C12 ==2Fe3++ Br2+ 4C1-

D.向NaOH溶液中滴加同浓度的少量Ca(HCO32溶液:                       

OH-+Ca2++HCO3- ===CaCO3↓+H2O

4.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是比Cl2、O3、ClO2、KMnO4氧化性更强,无二次污染的绿色处理剂。工业上先制得高铁酸钠,然后在低温下,在高铁酸钠溶液中湿法制备的主要反应方程为: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

干法制备的主要反应为: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铁酸钾中铁显+6价

B.湿法中每生成1 mol Na2FeO4转移3 mol电子

C.干法中每生成1 mol Na2FeO4转移4 mol电子

D.K2FeO4处理水时,不仅能消毒杀菌,还能除去水体中的H2S、NH3等,生成的Fe(OH)3还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

5.从下列事实所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实  验  事  实

结  论

A

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Cl2是电解质

B

SO2通入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BaSO3不溶于强酸

C

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酸性:HCO3>Al(OH)3

D

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

非金属性:P>N

6.X是由两种短周期元素构成的离子化合物,1 mol X含有20 mol电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含电子数一定相等

B.晶体中一定只有离子键没有共价键

C.所含元素一定不在同一周期也不在第一周期

D.晶体中阳离子半径一定小于阴离子半径

7.将4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升温至50℃,或者温度仍保持在40℃而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在这两种情况下均保持不变的是                     (  )

    A.硫酸铜的溶解度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溶液的质量             D.溶液中Cu的数目

8.将两种金属混和物粉末15g,投入到足量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态下的H2的体积11.2L,以下各组金属不可能的是  A.Cu和Zn   B.Mg和Ag  C.Al和Fe  D.Mg和Fe

9.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水电离产生的c(H+)=1×10-12mol/L溶液:NH4+、Na+、Cl-、HCO3-

B.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中:Na+、AlO2-、S2-、CO32-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SCN-、I-、K+、Br-

D.澄清透明的无色溶液中:ClO-、MnO4-、Al3+、SO42-

10.已知反应X+Y= 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

11.X、Y、Z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4,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肯定为碱金属元素

    B.稳定性:Y的氢化物>Z的氢化物

    C.X、Y两元素形成的固体化合物一定为离子晶体

D.Y、Z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熔点较低 

12.海带中含有碘元素。有人设计如下步骤提取碘①通入足量氯气②将海带焙烧所得的灰加水搅拌③加CCl4振荡④过滤⑤用分液漏斗分液。其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②④      C.②①③⑤④      D.②④①③⑤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非选择题

 13.本实验题共2小题。

(1)右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某次学生实验需要0.5mol/LH2SO4溶液480ml,若由你来配制所需溶液,请根据实验室已有的仪器和药品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中除了量筒、烧杯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有:       _______________

②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是      mL;若该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9%(填写“<”、“=”或“>”); 

③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下列操作会引起所配浓度偏大的是(填写字母)               

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的刻度 B、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C、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进行定容;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烧杯未进行洗涤   F、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G、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2)实验室利用如右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图中有两处未画出,他们是               

②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若不用任何材料填充,则所求得的中和热(△H)将        (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4.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等杂质,下图仪器装置可用来测定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图中:①空气②某溶液③纯碱④某溶液⑤碱石灰(注:碱石灰既能吸收CO2,又能吸H2O)。其实验步骤是:a.按上图所示,组装好实验仪器,并检查其气密性。b.准确称量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D的质量(设为m1 g)。c.准确称量一定量的纯碱(设为n g),并将其放入广口瓶内。d.从分液漏斗中缓慢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从“①”处缓慢鼓入空气,直到B容器中不再产生气体为止。e.准确称量干燥管D的总质量(设为m2 g)。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进行到操作d时,要缓缓鼓入空气,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A中盛装的液体“②”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撤去装置A,直接向B中缓缓鼓入空气,则会导致实验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空白格内画出装置C及试剂④是__________ ;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撤去装置C,则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 小”或“不变”)

(3)根据此实验,计算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的数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用m1m2n表示) (4)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运用中学化学知识自己设计一种与上述实验原理不同的方法来测定纯碱样品的纯度,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C同周期,A、D同主族。A、B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甲和乙,原子个数比分别为2∶1和1∶1。E的单质既能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分子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2)B、C、D、E的离子中,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将D的单质投入甲中,待D消失后再向上述溶液中加入E的单质,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B、D元素形成的一种稳定固态化合物M,其电子式为   ;向E的氯化物溶液中加入少量M,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D、E可组成离子化合物DxEC6,其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阳离子D位于正方体的棱的中点和正方体内部;阴离子EC6x位于该正方体的顶点和面心。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16.下图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反应的部分产物已被省去。①、②为工业生产及应用中常见反应,B是一种具有漂白作用的盐,Y易潮解,F是一种淡黄色固体。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⑴X的化学式       ,X的熔点为801℃,实际工业冶炼中常常加入40%Y共熔,猜想工业上这样做的目的                      

⑵Y在实验室中的用途           (列举一例)。

⑶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用电子式表示C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本框: 甲+乙


17.一透明溶液,已知其中可能含有Mg2+、Cu2+、Fe2+、Al3+、NH4、K、SO42-、HCO3。当加入一种淡黄色粉末状固体物质时,有刺激性气味的混合气体放出,同时生成白色沉淀。当加入0.4mol淡黄色粉末时,共收集到0.3mol混合气体,且此时生成的沉淀最多。此后继续加入淡黄色粉末时,沉淀量逐渐减少,至加入0.45mol粉末后,沉淀量由0.3mol减少至0.2mol,再加入粉末后,沉淀就不再减少。由此实验现象及数据判断:

(1)淡黄色粉末的名称为        

(2)溶液中肯定有    离子,肯定没有    离子,可能有________离子;

(3)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H及没有确定的离子除外)      

18.本题共3小题。

(1)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在当代,能源同信息、材料一起构成了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为了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江苏有关部门拟用甲醇替代液化石油气作为公交车的燃料。已知: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请写出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在淀粉KI溶液中滴入少量NaClO溶液,并加入少量硫酸,溶液立即变为蓝色,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在上述蓝色溶液中滴入足量的Na2SO3溶液,蓝色立即消失,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以上实验可知,ClO、I2、SO4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测定工业甲醇中CH3OH的质量分数可按下法:取0.1000g工业甲醇样品,以适量H2SO4酸化后,加入20.00mL 0.2000mol/L的K2Cr2O7溶液,再用0.3000mol/L (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耗去此标准液20.00mL时,刚好到达滴定终点。

已知:CH3OH+Cr2O72-+8H=CO2↑+2Cr3++6H2O

①写出H2SO4酸化的K2Cr2O7溶液与(NH42Fe(SO4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此工业甲醇中CH3OH的质量分数为          

19.过氧化钙( CaO2)是一种完全无毒的氧化物,通常含有部分CaO,且带有数量不等的结晶水。为分析

某 过氧化钙样品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称取0.270 g样品,灼热使之完全分解,生成CaO、O2

H2O,得到的O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33.6 mL。②另取0.120 g样品,溶于稀盐酸,加热煮沸,使生成

的H2O2完全分解。然后将溶液中的Ca2完全转化为CaC2O4沉淀,经过滤洗涤后,将沉淀溶于热的稀硫酸,

用0.02 00 mol/L KMnO4溶液滴定,共用去31.0 mL KMnO4溶液。化学方程式如下:              

5CaC2O4+2KMnO4+8H2SO4=K2SO4+2MnSO4+5CaSO4+10CO2↑+8H2O

(1)写出CaO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计算样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

(3)计算样品中CaO2·xH2O的x值。

DACCCDBABDDD

21、(1)使纯碱和H2SO4反应产生的CO2全部排出  NaOH溶液 吸收空气中的CO2 偏大

(2)洗气瓶(图略)浓H2SO4吸水 偏大 (3)

(4)防止空气中的水汽和CO2进入D被吸收

26.(8分)(1)1、5、8、1、5、4   (2)0.007  (3)19.6  (4)40%

27.(6分)2I+ClO+2H+ == I2 + Cl+H2O; SO32+I2+H2O== SO42+2I+ 2H+

ClO>I2>SO42

(1)过氧化钠 (1分) 

(2)肯定有NH4、Al3+、Mg2+、SO42- (2分)

肯定没有Cu2+、Fe2+、HCO3(2分)

可能有K(1分)

 (3)①2Na2O2+2H2O=4NaOH+O2↑ ②Al(OH)3+OH=AlO2+2H2O (各1分)

(4)NH4︰Mg2︰Al3=0.1︰0.2︰0.1=1︰2︰1(2分)

33.(1)2CaO22CaO+O2↑   (2)80.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