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

2014-5-11 0:32:13下载本试卷

高三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②别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说明的要求:金属:

  掌握典型金属和典型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与其性质的关系.了解其他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

  1.ⅠA和ⅡA族元素——典型的金属

  (1)以钠、镁为例,了解典型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ⅠA、ⅡA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掌握最重要的两种碱性化合物(NaOH、Na2O2、Na2CO3和Na2CO3 )的性质和用途.

  (4)了解硬水及其软化.

  2.其他常见的金属(如:Fe、Al、Zn、Cu)

  (1)了解Fe和Al的天然资源、冶炼原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若干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3)以Fe(Ⅱ)、Fe(Ⅲ)的相互转化为例,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性.

  (4)以AL2O3、AL(OH)3为例,了解两性氢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

  (5)了解钢铁的腐蚀和防护.

  (6)以钢铁为例,了解合金的概念.

3.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一、金属概述

1.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在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里,大约有五分之四是金属元素。它们位于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周期的前部。ⅠA(除H外)、ⅡA、ⅢA(除B外)、ⅣA的­­­­_____________、ⅤA族的_________、VIA的____以及_____________皆为金属元素。重点金属元素为 Na、Mg、Al、Fe。

2.金属物理通性:

练习:下列有关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

 C.金属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相同

 D.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金属晶体

 E.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相应的离子氧化性越弱

 F.金属元素只有金属性,不可能形成酸根离子

 G.价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金属性越强

 H.离子化合物一定含金属元素

3.合金:

(1)概念:

(2)性质:

4.金属的冶炼方法:

二、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主要方法

1. 抓典型、带整体;抓一般、带递变;

(1)    以代表性元素的学习带动一族元素的学习;

(2)    在“相似性”的基础上掌握“递变性”、记忆“特殊性”

递变主要表现为熔沸点的差异、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差异。递变规律的获得主在通过:

原子结构:

实验事实:

2. 典型元素的学习:先学习单质,再学习它的化合物;

3. 单质的学习: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单质化学性质的学习

如果是金属单质

如果是非金属单质

5. 理论指导及学习主线

理论指导:____________

学习主线:(1)氧化还原知识(2)位置、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

碱金属元素  

一.钠

(一).钠的物理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钠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钠保存在四氯化碳中、锂保存在煤油中行吗?)

(二).钠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1)与氧的反应:钠很容易被氧化,切开钠会看到______________现象,这是因为生成了_____。

钠在空气中长久放置最终生成_________。

产生反应物相同而产物不同情况的原因包括①反应条件不同,如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不同,如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不同,如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不同,如____________

(2)与其它非金属的反应:

2.与化合物的反应:

(1) 钠与水的反应:            离子方程式:

现象

结论

(2)与盐溶液的反应:

(3)与某些有机物的反应:

钠还可以与其它某些含有__________官能团的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钠与氢气的对应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钠与此官能团的对应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二.钠的化合物

1.钠的氧化物和过氧化物

  名称

    氧化钠

    过氧化钠

  化学式

氧元素价态

  电子式

 物质类别

 化学键类型

 颜色和状态

跟水的反应

跟CO2的反应

  制法

  用途

 (1) 由Na2O2与H2O、CO2的反应回答:

   ①.  Na2O2 与CO2或水的对应关系为:       与O2 的对应关系为:

   ②. 跟Na2O与H2O和CO2 的反应有何差别?

   试写出过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练习1. 把4.48 L CO2 通入一定量的固体Na2O2后, 收集到3.36 L 气体( 均为标况),

     则这3.36 L气体质量是

     (A) 3.8 g    (B) 5.6 g     (C) 4.8 g    (D) 6.0 g

 (2) 有漂白作用的物质有哪些? 试比较它们漂白原理的异同.

 (3) Na、 Na2O 、Na2O2 、NaOH与水作用后溶液浓度的比较.

  练习2. 等质量的下列物质溶于等体积的水中, 最终得到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

    是   (A) NaOH     (B) Na2O   (C) Na2O2   (D) Na

  练习3. 向各盛有1 L 水的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钠、氧化钠、

  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固体, 完全溶解后, 各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顺序是_______

  练习4. 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入0.1 mol 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

氧化钠, 然后各加入100 mL水, 搅拌, 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溶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

   (A) 甲<乙<丙<丁  (B) 丁<甲<乙= 丙   (C) 甲=丁< 乙=丙  (D) 丁<甲<乙<丙

练习5. 将3.72g金属钠、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与足量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672mL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电火花点燃,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钠、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2:1     B.4:2:1    C.1:1:1    D.2:1:1

2.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化学式

颜色状态

二者溶解性比较

(这与其它正盐及其酸式盐的溶解性关系一样吗?)

跟碱的反应

NaOH

Ca(OH)2

跟盐的反应

CaCl2

Al2(SO4)3

跟酸的反应

二者与酸反应的差别:①

           ②

           ③

热稳定性

如何验证产物?

相互转化

正盐和其酸式盐相互转化途径总结: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鉴别及除杂问题:

(1)如何用盐酸来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两瓶无色溶液分别为碳酸钠和盐酸,不外加试剂如何来鉴别?

 练习6. 在1L态1 mol/L Na2CO3 溶液中逐滴加入200 mL 6 mol/L HCl ; 在200mL 6 mol/LHCl中逐滴加入1L1mol/LNa2CO3 溶液. 两种实验操作在相同状态下产生的CO2气体

   (A) 相等   (B) 前者多   (C) 后者多   (D) 无法判断

 

(2)

 练习7. 判定碳酸钠粉末中是否含有碳酸氢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练习8. 判定碳酸氢钠白色粉末中是否混有碳酸钠的方法是

      (A) 加热并将生成物导入澄清石灰水中, 看石灰水是否变混浊

      (B) 加入盐酸中观察生成气体的速度

      (C) 加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有无沉淀生成

      (D) 加入氯化钙溶液中观察有无沉淀生成

 练习9. 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区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

3.氢氧化钠

 (1)主要物理性质:      色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而   ,    溶解于水,并且放出大量的热,水溶液有  性,俗名有             

(2)为一元强碱,具有碱的通性

①NaOH溶于水后,完全电离,能与酸碱指示剂或试纸作用;

②与酸和酚发生中和反应:

③与酸酐发生反应:如SO2、CO2、SiO2、SO3

④与两性物质反应:如Al、Al2O3、Al(OH)3

⑤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如NH4+、Cu2+、HCO3-、H2PO4-、HSO3-

⑥与某些非金属单质反应:如Cl2、S;

⑦提供碱性环境发生无机和有机反应:如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酯类的水解、油脂的皂化。

三.碱金属元素

  碱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________, 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元素符号及名称)六种元素。它们原子结构的相似性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差别及递变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质熔点依次_________, 金属性依次__________。这一族元素之所以称为碱金属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够说明碱金属单质的金属性随核电荷数的递增依次增强的事实有:

(1)结构事实:碱金属元素原子随核电荷数的递增其电子层数依次________,半径依次    ,核对最外层电子的束缚能力依次___________失电子的能力依次      ,金属性依次_______。

(2)实验事实:

四. 实验

1. 焰色反应

  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特殊的颜色, 这在化学上称为焰色反应. 含钠元素的物质的焰色为___色, 含钾元素的物质的焰色为___ 色. 观察钾的焰色时要透过_________,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焰色反应的操作要点有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

  可分为四个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提取的草木灰做如下实验:

 (1) 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_____ 色, 说明有___________ 存在;

 (2) 加入盐酸有气体生成, 则由此可推断草木灰中有___________, 为草木灰的主要成分;

 (3)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沉淀不溶解, 说明有________;

 (4) 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硝酸沉淀不溶解, 说明有_______.

五.钠及其钠的化合物

完成上述各步化学反应方程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