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

2014-5-11 0:32:15下载本试卷

高三化学《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电解质溶液》专题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某反应A(g) + 3B(g) ==== 2C(g),以下反应速率的表示中最快的是(  )

  A、VA=0.4 mol/(L•S)  B、VB=0.8 mol/(L•S)  C、Vc=0.6 mol/(L•S)  D、无法比较

2、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2(g) + B2(g) ==== 2AB(g),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生成 n mol的A,同时生成2n mol 的AB

B、容器内的总压,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生成2 n mol的AB,同时生成n mol的B2

D、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B2

3、在一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如下反应:A(g) + 2B(g) ==== 2C(g),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的转化率为(  )

A、40%  B、50%  C、60%  D、70%

4、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NH4I(s) ==== NH3(g) + HI(g)

2HI(g) ==== H2(g) + I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I2]=0.5 mol/L,[HI]=4 mol/L,则NH3的浓度为(  )

A、3.5 mol/L   B、4 mol/L   C、4.5 mol/L   D、5 mol/L

5、在373 K时,把0.5 mol/L 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5 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棕色,反应进行到2S时,NO2的浓度为0.02 mol/L,在60S时,体系已经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2S,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L•S)

B、在2S时体系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1.1倍

C、在平衡时体系内含有N2O4为0.25 mol

D、平衡时,如果压缩容器体积,则可提高N2O4的转化率

y

 
6、右图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的变化对反应:L(s) + G(g) ==== 2R(g) – Q的影响,在右图中y轴指的是(  )

A、平衡混合气中R的百分含量  C、G的转化率

B、平衡混合气中G的百分含量   D、L的转化率

7、反应:X(g) + 3Y(g) ==== 2Z(g) + 热量,在不同温度、不同

压强(P1>P2)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Z的百分含量随温

度变化的曲线应为(  )

8、在温度相同,压强分别为P1和P2的条件下,在反应A(g) + 2B(g) ==== n C(g)中,C的百分含量与时间t的曲线如图所示,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P1>P2  n<3   B、P1<P2  n>3  C、P1<P2  n=3   D、P1>P2  n>3

9、对于反应M + N ==== P如果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加为原来的3倍,在10℃时完成反应的10%需要54 min,将温度提高到40℃完成反应的10%需要的时间为(  )

A、2 min   B、3 min   C、6 min  D、9 min

10、今有反应X(g) + Y(g) ==== 2Z(g) + Q,若反应开始经t1秒后达到平衡,又经t2秒后,由于反应条件的改变使平衡破坏,到t3秒时又达到平衡,如图所示,试分析从t2到t3秒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

A、增大了X和Y的浓度   B、使用了催化剂

C、增大了反应体系的压强  D、升高了反应的温度

11、在下列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将碳酸钡放在水中不导电,碳酸钡是非电解质

B、二氧化硫水溶液能导电,二氧化硫是电解质

C、食盐晶体熔化或溶于水时,其化学键都被破坏

D、固体磷酸是电解质,所以它在熔化或溶于水时都能导电

12、同温下两种稀醋酸溶液:A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电离度为a,B溶液的[CH3COO]=C,电离度为a´。下列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 a´                B、B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c/ a´

C、A溶液的pH值等于B溶液的pH值   D、A溶液的[H+]与B溶液的[H+] 之比为1/ a´

13、将0.1 mol/L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电离度不断增大,在下图所示溶液中某些量的变化关系曲线中正确的是(  )

14、99 mL0.5 mol/L H2SO4跟101 mL 1 mol/L NaOH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值为(  )

A、0.4   B、2  C、12  D、13.6

15、室温时将0.1 mol/L的NaOH溶液逐渐滴入0.1 mol/L的醋酸溶液中,当溶液中[Na+]=[CH3COO]时,溶液的pH值是(  )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判断

16、等体积混合0.1 mol/L HCl和0.06 mol/L Ba(OH)2溶液后,溶液的pH值等于(  )

A、1.7   B、2.0   C、12.0   D、12.3

17、将pH=2的盐酸和pH=10的NaOH溶液,以等体积混合,求混合后溶液的pH值(   )

A、2  B、12  C、2.3  D、6

18、把pH=12和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约为(  )

A、11   B、11.7   C、10.3  D、9.7

19、下列溶液中:(1)pH=0的盐酸;(2)0.5 mol/L的盐酸;(3)0.1 mol/L NH4Cl;(4)0.1 mol/L NaOH;(5)0.1 mol/L CH3COONa溶液,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1)(2)(3)(4)(5)  B、(3)(5)(4)(2)(1)   C、(1)(2)(3)(5)(4)   D、(5)(3)(4)(1)(2)

20、能够使醋酸溶液的pH值和醋酸的电离度都减小的是(  )

A、滴加少量H2SO4溶液    B、加入少许水稀释

C、滴加少量MaOH溶液   D、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

21、室温下,向饱和H2S溶液中缓慢通入过量SO2气体,溶液pH值随通入SO2体积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合理的是(  )

  

A            B           C           D

22、将10 mL 0.1 mol/L氨水和6 mL 0.2 mol/L盐酸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Cl]>NH4+]>[OH]>[H+]   B、NH4+] >[Cl] >[H+]> [OH]

C、[Cl]>NH4+]>[H+] > [OH]   D、[H+]>[Cl]>[NH4+]>[OH]

23、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 mL AgNO3中,通电电解。当电解液的pH值从6.0变为3.0时(设电解时阴极无H2析出,且电解液在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电极上应析出银的质量为(  )

A、27 mg  B、54 mg  C、108 mg   D、216 mg

24、若室温时pH=a的氨水和pH=b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氨水的电离度可表示为(  )

A、10 a + b – 12 %    B、10 a + b – 14 %   C、10 12 – a – b %   D、10 14 – a – b %

25、在KHSO4的水溶液及熔化状态下都能存在的离子是(  )

A、K+   B、H+  C、HSO4   D、SO42–

26、某弱酸HA的电离度为a,当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含1 mol HA,这时未电离的HA分子和H+、A总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  )

A、(1 + a)/(1–a)倍   B、a倍   C、1 + a倍   D、1 –a倍

27、将pH=3的强酸溶液和pH等于12的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当混合溶液的pH等于11时,强酸和强碱溶液的体积比是(  ) 

A、9:2   B、9:1   C、1:10   D、2:5

28、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除了水分子外,不存在其它分子的是(  )

A、HNO3   B、NH4NO3   C、Na2S   D、HClO

29、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1)NaHSO4 (2)NaHCO3  (3)Na2CO3  (4)Na2SO4

A、(4)(3)(2)(1)   B、(1)(2)(3)(4)   C、(3)(2)(4)(1)   D、(3)(4)(2)(1)

30、等体积的下列溶液,阴离子的总浓度最大的是(  )

A、0.2 mol/L K2S  B、0.1 mol/L Ba(OH)2  C、0.2 mol/L NaCl  D、0.2 mol/L (NH4)2SO4

31、把一支50 mL的酸式滴定管,其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30 mL刻度处,把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出,承接在量筒中的溶液体积是(  )

A、等于30 mL  B、等于20 mL  C、大于30 mL  D、大于20 mL

32、将为了加快锌粒和稀硫酸反应放出H2的速度,可向稀硫酸中加入(  )

(1)锌粒;(2)同浓度的硫酸;(3)比原硫酸浓度大的稀硫酸;(4)醋酸钠;(5)铜粉;(6)氧化铜;

(7)硫酸铜;(8)硝酸铜固体

A、(1)(3)  B、(1)(5)  C、(3)(5)(7)   D、全部

33、已知土壤胶体带负电,在土壤里施用含氮量相等的下列肥料,肥效最差的是(  )

A、硫酸铵  B、碳铵  C、硝铵  D、氯化铵

34、在冶金厂和水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除去大量烟尘,以减小对空气的污染,这种处理方法应用的原理是(  )   

A、丁达尔现象  B、电泳  C、凝聚   D、渗析

二、不定项选择题(有1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35、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2A(g) + B(g) ==== 3C(g) + D(g)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为W mol/L,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 mol/L的是(   )

A、2 mol A + 1 mol B + 3 mol C + 1 mol D  B、4 mol A + 2 mol B

C、3 mol C + 1 mol D           D、1 mol A + 0.5 mol B +1.5 mol C + 0.5 mol D

36、某学生用优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实验结果表示如右图,对于图中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B段表示反应速率最快,因产物中的CaCl2可能有催化

作用,且反应为放热反应

B、BC段表示反应速率最快,在该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最多

C、OC段表示随时间增加,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D、OC段表示反应产物中气体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37、下列叙述,能肯定某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A、反应混合物浓度的改变  B、反应混合物百分含量的改变

C、正逆反应速率的改变    D、反应物转化率的改变

38、对于平衡体系:m A(g) + n B(g) ==== p C(g) + q D(g) + Q有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增大1倍,此时A 的浓度变为原来的0.48倍,则m + n>p + q

B、若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

C、若平衡体系中共有气体a mol,再向其中加入b mol B,当重新达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a+b),则m + n = p + q

D、温度不变时,若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达到新平衡时,总体积一定比原体积的1/2要小

3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 B、固态氯化钠不导电,但氯化钠是电解质

C、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D、氯气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氯气是电解质

40、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A、1 mol/L甲酸溶液的pH值约为2

B、甲酸能与水以任何比例互溶

C、10 mL 1 mol/L甲酸恰好与10 mL 1 mol/LnaOH溶液完全反应

D、在相同条件下,甲酸溶液的导电性比强酸溶液弱

41、电子表所用纽扣电池的两极材料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电极反应是:

  Zn + 2OH + 2e == ZnO + H2O;Ag2O + H2O + 2e == 2Ag + 2OH

总反应式为Zn + Ag2O === 2Ag + Zn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锌为正极,Ag2O为负极         B、锌为负极,Ag2O为正极

C、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值减小  D、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值增大

42、用铂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电解结束后,向剩余电解液中加适量水,能使溶液和电解前相同的是(  )    A、AgNO3  B、H2SO4  C、NaOH  D、NaCl

放电

 
43、蓄电池在放电时起原电池的作用,在充电时起电解池的作用,下面是爱迪生蓄电池分别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

充电

 
Fe + NiO2 + 2H2O ==== Fe(OH)2 + Ni(OH)2

下列有关爱迪生蓄电池的推断错误的是(  )

A、放电时,Fe是负极,NiO2是正极  B、蓄电池的电极可以浸入某种酸性电解质溶液中

C、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Fe(OH)2 + 2e ==== Fe + 2OH

D、放电时,电解液中的阴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

44、pH=2的A、B两种酸溶液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 mL,其中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强

C、a=5时,A是强酸,B是弱酸

D、若A、B都是弱酸,则5>a>2

45、在c mol/L的CH3COOH溶液中,下列浓度关系绝对成立的是(  )

A、[CH3COOH]>[CH3COO]  B、[CH3COOH] + [CH3COO]=c

C、[H+]=[OH] + [CH3COO]  D、[H+]=[CH3COO]

高三化学《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电解质溶液》专题练习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二选择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三、非选择题

46、把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放入盛有一定浓度稀盐酸的试管中,

发现H2的生成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

其中t1~t2速率变化的原因是     

.                  

t2~t3速率变化的原因是          

.                   

47、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2 + B2 ==== 2C达到了平衡状态,经测得平衡时[A2]=0.5 mol/L;

[B2]=0.1 mol/L;[C]=1.6 mol/L;若A、B、C的起始浓度分别以 a mol/L、b mol/L、c mol/L

表示,请回答:(1)a、b应满足的关系为       ;(2)a的取值范围是       

48、在773K时,合成氨反应:N2(g) + 3H2(g) ==== 2NH3(g) + 92.4 kJ,在该条件下将1 mol N2

3 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合成氨,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92.4 kJ,其原因是:

                                        

.                                      

49、在容积相同的不同密闭容器内,分别充入同量的N2和H2,在不同温度,任其发生反应:

N2 + 3H2 ==== 2NH3,并在第7秒时分别测定其中NH3

体积分数并绘成如下图曲线。

(1)A、B、C、D、E五点中,尚未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2)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   热反应;

(3)AC段,曲线是增函数曲线,CE曲线是减函数曲线。

试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角度说明理由     

                        

                        

                       

(4)由T1向T2变化时,V   V(填>、<或=);

(5)由T3向T4变化时,V   V(填>、<或=)。

50、99℃,Kw=1´10–12,在该温度下,将100 mL 0.001 mol/L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至1 L,

则溶液的pH为  ;若加水稀释至1000 L,则溶液的pH约为  

51、航天技术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具有         等优点。氢氧燃料电池有酸式

和碱式两种,它们放电时的电池总反应式均可表示为:2H2 + O2 ==== 2H2O。酸式氢氧燃

料电池中的电解质是酸,其负极反应为:2H2 – 4e === 4H+,则正极反应为:

                 ;碱式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是碱,其正极反应为:

O2 + 2H2O + 4e ==== 4OH,则负极反应为:                    

52、右图装置中:

(1)当A键断开,B、C两键闭合时,

甲为    池,乙为    池;

(2)当A、C两键断开时,乙中铁极增

重1.6 g,则被氧化的铁有   克;

(3)将乙中两极都换为石墨,硫酸铜溶

液换成硫酸后断开B、C两键,闭合A键,则甲为   池,乙为   池,当甲中锌

减轻6.5 g时,乙中共放出气体(标况)    mL。

53、Na2CrO7的水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r2O72– + H2O ==== 2HCrO4;HCrO4 ==== H+ + CrO42–

已知Na2CrO4和Na2SO4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为把含有

少量Na2SO4的Na2CrO4晶体提纯,可采取以下方法:

(1)趁热过滤;(2)用降温法析晶分离出Na2Cr2O7;(3)加适量水将含有少量杂质的Na2Cr2O7

溶解成饱和溶液;(4)加热至100℃以上蒸发浓缩;(5)加稀硫酸酸化。

a、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b、用稀硫酸酸化的目的是                            

                           ;

c、实验中趁热过滤的目的是                            

                         

54、甲乙两瓶氨水,浓度分别为1 mol/L和0.1 mol/L,则甲乙两瓶氨水中[OH]之比    10,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                         

                                       

                               

55、请设计实验证明氢化钠(NaH)晶体中含有H离子:                  

.                                      

.                                       

.                                     

56、如图所示,在大试管里放入一段光亮无锈的弯成螺旋状的铁丝,把试管倒插入水中,把这

个装置这样放置约一周后,观察到铁丝发生的变化是

                ;原因是   

           ;试管里的水面会上升,最终

上升高度约为试管体积的    ;原因是     

                        

                       

57、在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若在该溶液中再滴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所观察到的

现象是                      ;其原因是(以简要文字和离子方程

式表示)                                     

                                         

.                            

高三化学《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电解质溶液》专题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某反应A(g) + 3B(g) ==== 2C(g),以下反应速率的表示中最快的是( A )

  A、VA=0.4 mol/(L•S)  B、VB=0.8 mol/(L•S)  C、Vc=0.6 mol/(L•S)  D、无法比较

2、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2(g) + B2(g) ==== 2AB(g),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是( C )

  A、单位时间生成 n mol的A,同时生成2n mol 的AB

B、容器内的总压,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生成2 n mol的AB,同时生成n mol的B2

D、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B2

3、在一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如下反应:A(g) + 2B(g) ==== 2C(g),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的转化率为( A )

A、40%  B、50%  C、60%  D、70%

4、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NH4I(s) ==== NH3(g) + HI(g)

2HI(g) ==== H2(g) + I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I2]=0.5 mol/L,[HI]=4 mol/L,则NH3的浓度为( D )

A、3.5 mol/L   B、4 mol/L   C、4.5 mol/L   D、5 mol/L

5、在373 K时,把0.5 mol/L 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5 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棕色,反应进行到2S时,NO2的浓度为0.02 mol/L,在60S时,体系已经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前2S,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L•S)

B、在2S时体系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1.1倍

C、在平衡时体系内含有N2O4为0.25 mol

D、平衡时,如果压缩容器体积,则可提高N2O4的转化率

y

 
6、右图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的变化对反应:L(s) + G(g) ==== 2R(g) – Q的影响,在右图中y轴指的是( B )

A、平衡混合气中R的百分含量  C、G的转化率

B、平衡混合气中G的百分含量  D、L的转化率

7、反应:X(g) + 3Y(g) ==== 2Z(g) + 热量,在不同温度、不同

压强(P1>P2)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Z的百分含量随温

度变化的曲线应为( C )

8、在温度相同,压强分别为P1和P2的条件下,在反应A(g) + 2B(g) ==== n C(g)中,C的百分含量与时间t的曲线如图所示,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D )

A、P1>P2  n<3   B、P1<P2  n>3  C、P1<P2  n=3   D、P1>P2  n>3

9、对于反应M + N ==== P如果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加为原来的3倍,在10℃时完成反应的10%需要54 min,将温度提高到40℃完成反应的10%需要的时间为( A )

A、2 min   B、3 min   C、6 min  D、9 min

10、今有反应X(g) + Y(g) ==== 2Z(g) + Q,若反应开始经t1秒后达到平衡,又经t2秒后,由于反应条件的改变使平衡破坏,到t3秒时又达到平衡,如图所示,试分析从t2到t3秒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D )

A、增大了X和Y的浓度   B、使用了催化剂

C、增大了反应体系的压强  D、升高了反应的温度

11、在下列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将碳酸钡放在水中不导电,碳酸钡是非电解质

B、二氧化硫水溶液能导电,二氧化硫是电解质

C、食盐晶体熔化或溶于水时,其化学键都被破坏

D、固体磷酸是电解质,所以它在熔化或溶于水时都能导电

12、同温下两种稀醋酸溶液:A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电离度为a,B溶液的[CH3COO]=C,电离度为a´。下列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a< a´                 B、B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c/ a´

C、A溶液的pH值等于B溶液的pH值   D、A溶液的[H+]与B溶液的[H+] 之比为1/ a´

13、将0.1 mol/L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电离度不断增大,在下图所示溶液中某些量的变化关系曲线中正确的是( A )

14、99 mL0.5 mol/L H2SO4跟101 mL 1 mol/L NaOH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值为( C )

A、0.4   B、2  C、12  D、13.6

15、室温时将0.1 mol/L的NaOH溶液逐渐滴入0.1 mol/L的醋酸溶液中,当溶液中[Na+]=[CH3COO]时,溶液的pH值是( C )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判断

16、等体积混合0.1 mol/L HCl和0.06 mol/L Ba(OH)2溶液后,溶液的pH值等于( C  )

A、1.7   B、2.0   C、12.0   D、12.3

17、将pH=2的盐酸和pH=10的NaOH溶液,以等体积混合,求混合后溶液的pH值( C )

A、2  B、12  C、2.3  D、6

18、把pH=12和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约为( B )

A、11   B、11.7   C、10.3  D、9.7

19、下列溶液中:(1)pH=0的盐酸;(2)0.5 mol/L的盐酸;(3)0.1 mol/L NH4Cl;(4)0.1 mol/L NaOH;(5)0.1 mol/L CH3COONa溶液,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 )

A、(1)(2)(3)(4)(5)  B、(3)(5)(4)(2)(1)   C、(1)(2)(3)(5)(4)   D、(5)(3)(4)(1)(2)

20、能够使醋酸溶液的pH值和醋酸的电离度都减小的是( A )

A、滴加少量H2SO4溶液    B、加入少许水稀释

C、滴加少量MaOH溶液   D、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

21、室温下,向饱和H2S溶液中缓慢通入过量SO2气体,溶液pH值随通入SO2体积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合理的是( A )

  

A            B           C           D

22、将10 mL 0.1 mol/L氨水和6 mL 0.2 mol/L盐酸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C )

  A、[Cl]>NH4+]>[OH]>[H+]   B、NH4+] >[Cl] >[H+]> [OH]

C、[Cl]>NH4+]>[H+] > [OH]   D、[H+]>[Cl]>[NH4+]>[OH]

23、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 mL AgNO3中,通电电解。当电解液的pH值从6.0变为3.0时(设电解时阴极无H2析出,且电解液在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电极上应析出银的质量为( B )

A、27 mg  B、54 mg  C、108 mg   D、216 mg

24、若室温时pH=a的氨水和pH=b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氨水的电离度可表示为( A )

A、10 a + b – 12 %    B、10 a + b – 14 %   C、10 12 – a – b %   D、10 14 – a – b %

25、在KHSO4的水溶液及熔化状态下都能存在的离子是( A )

A、K+   B、H+  C、HSO4   D、SO42–

26、某弱酸HA的电离度为a,当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含1 mol HA,这时未电离的HA分子和H+、A总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 A )

A、(1 + a)/(1–a)倍   B、a倍   C、1 + a倍   D、1 –a倍

27、将pH=3的强酸溶液和pH等于12的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当混合溶液的pH等于11时,强酸和强碱溶液的体积比是( A ) 

A、9:2   B、9:1   C、1:10   D、2:5

28、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除了水分子外,不存在其它分子的是( A )

A、HNO3   B、NH4NO3   C、Na2S   D、HClO

29、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 )

(1)NaHSO4 (2)NaHCO3  (3)Na2CO3  (4)Na2SO4

A、(4)(3)(2)(1)   B、(1)(2)(3)(4)   C、(3)(2)(4)(1)   D、(3)(4)(2)(1)

30、等体积的下列溶液,阴离子的总浓度最大的是( A )

A、0.2 mol/L K2S  B、0.1 mol/L Ba(OH)2  C、0.2 mol/L NaCl  D、0.2 mol/L (NH4)2SO4

31、把一支50 mL的酸式滴定管,其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30 mL刻度处,把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出,承接在量筒中的溶液体积是( D )

A、等于30 mL  B、等于20 mL  C、大于30 mL  D、大于20 mL

32、将为了加快锌粒和稀硫酸反应放出H2的速度,可向稀硫酸中加入( C )

(1)锌粒;(2)同浓度的硫酸;(3)比原硫酸浓度大的稀硫酸;(4)醋酸钠;(5)铜粉;(6)氧化铜;

(7)硫酸铜;(8)硝酸铜固体

A、(1)(3)  B、(1)(5)  C、(3)(5)(7)   D、全部

33、已知土壤胶体带负电,在土壤里施用含氮量相等的下列肥料,肥效最差的是( C )

A、硫酸铵  B、碳铵  C、硝铵  D、氯化铵

34、在冶金厂和水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除去大量烟尘,以减小对空气的污染,这种处理方法应用的原理是( B )   

A、丁达尔现象  B、电泳  C、凝聚   D、渗析

二、不定项选择题(有1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35、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2A(g) + B(g) ==== 3C(g) + D(g)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为W mol/L,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 mol/L的是( CD )

A、2 mol A + 1 mol B + 3 mol C + 1 mol D  B、4 mol A + 2 mol B

C、3 mol C + 1 mol D           D、1 mol A + 0.5 mol B +1.5 mol C + 0.5 mol D

36、某学生用优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实验结果表示如右图,对于图中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D )

  A、AB段表示反应速率最快,因产物中的CaCl2可能有催化

作用,且反应为放热反应

B、BC段表示反应速率最快,在该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最多

C、OC段表示随时间增加,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D、OC段表示反应产物中气体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37、下列叙述,能肯定某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BD )

A、反应混合物浓度的改变  B、反应混合物百分含量的改变

C、正逆反应速率的改变    D、反应物转化率的改变

38、对于平衡体系:m A(g) + n B(g) ==== p C(g) + q D(g) + Q有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BC )

A、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增大1倍,此时A 的浓度变为原来的0.48倍,则m + n>p + q

B、若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

C、若平衡体系中共有气体a mol,再向其中加入b mol B,当重新达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a+b),则m + n = p + q

D、温度不变时,若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达到新平衡时,总体积一定比原体积的1/2要小

3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C )

A、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 B、固态氯化钠不导电,但氯化钠是电解质

C、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D、氯气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氯气是电解质

40、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D )

A、1 mol/L甲酸溶液的pH值约为2

B、甲酸能与水以任何比例互溶

C、10 mL 1 mol/L甲酸恰好与10 mL 1 mol/LnaOH溶液完全反应

D、在相同条件下,甲酸溶液的导电性比强酸溶液弱

41、电子表所用纽扣电池的两极材料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电极反应是:

  Zn + 2OH + 2e == ZnO + H2O;Ag2O + H2O + 2e == 2Ag + 2OH

总反应式为Zn + Ag2O === 2Ag + Zn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C )

A、锌为正极,Ag2O为负极         B、锌为负极,Ag2O为正极

C、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值减小  D、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值增大

42、用铂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电解结束后,向剩余电解液中加适量水,能使溶液和电解前相同的是( BC )    A、AgNO3  B、H2SO4  C、NaOH  D、NaCl

放电

 
43、蓄电池在放电时起原电池的作用,在充电时起电解池的作用,下面是爱迪生蓄电池分别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

充电

 
Fe + NiO2 + 2H2O ==== Fe(OH)2 + Ni(OH)2

下列有关爱迪生蓄电池的推断错误的是( BD )

A、放电时,Fe是负极,NiO2是正极  B、蓄电池的电极可以浸入某种酸性电解质溶液中

C、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Fe(OH)2 + 2e ==== Fe + 2OH

D、放电时,电解液中的阴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

44、pH=2的A、B两种酸溶液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 mL,其中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D )

A、A、B两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强

C、a=5时,A是强酸,B是弱酸

D、若A、B都是弱酸,则5>a>2

45、在c mol/L的CH3COOH溶液中,下列浓度关系绝对成立的是( BC )

A、[CH3COOH]>[CH3COO]  B、[CH3COOH] + [CH3COO]=c

C、[H+]=[OH] + [CH3COO]  D、[H+]=[CH3COO]

高三化学《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电解质溶液》专题练习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二选择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A

D

B

B

C

D

A

D

C

B

A

C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C

B

B

A

A

C

B

A

A

A

A

A

C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D

C

C

B

CD

AD

BD

BC

BC

AD

BC

BC

BD

CD

BC

三、非选择题

46、把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放入盛有一定浓度稀盐酸的试管中,

发现H2的生成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

其中t1~t2速率变化的原因是 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速率加快 

t2~t3速率变化的原因是 随着反应的进行,H+浓度降低,速率减慢

47、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2 + B2 ==== 2C达到了平衡状态,经测得平衡时[A2]=0.5 mol/L;

[B2]=0.1 mol/L;[C]=1.6 mol/L;若A、B、C的起始浓度分别以 a mol/L、b mol/L、c mol/L

表示,请回答:(1)a、b应满足的关系为 a – b = 0.4 ;(2)a的取值范围是 0.4≤a≤1.3

48、在773K时,合成氨反应:N2(g) + 3H2(g) ==== 2NH3(g) + 92.4 kJ,在该条件下将1 mol N2

3 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合成氨,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92.4 kJ,其原因是: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达到平衡,始终不能全部转化为2 mol NH3

故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92.4kJ

49、在容积相同的不同密闭容器内,分别充入同量的N2和H2,在不同温度,任其发生反应:

N2 + 3H2 ==== 2NH3,并在第7秒时分别测定其中NH3

体积分数并绘成如右图曲线。

(1)A、B、C、D、E五点中,尚未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B

(2)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 热反应;

(3)AC段,曲线是增函数曲线,CE曲线是减函数曲线。

试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角度说明理由 AC

尚未达到平衡,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NH3%越大,

故为增函数曲线;CE段达到平衡,随温度升高,平衡向

左移动,NH3%减小,故为减函数曲线。

(4)由T1向T2变化时,V > V(填>、<或=);

(5)由T3向T4变化时,V < V(填>、<或=)。

50、99℃,Kw=1´10–12,在该温度下,将100 mL 0.001 mol/L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至1 L,

则溶液的pH为 8 ;若加水稀释至1000 L,则溶液的pH约为 6

51、航天技术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具有 高能、轻便、不污染 等优点。氢氧燃料电池有酸式

和碱式两种,它们放电时的电池总反应式均可表示为:2H2 + O2 ==== 2H2O。酸式氢氧燃

料电池中的电解质是酸,其负极反应为:2H2 – 4e === 4H+,则正极反应为:

 O2 + 4H+ 4e ===2H2O ;碱式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是碱,其正极反应为:

O2 + 2H2O + 4e ==== 4OH,则负极反应为: 2H2 + 4OH + 4e == 4H2O

52、右图装置中:

(1)当A键断开,B、C两键闭合时,甲为 原电 池,

乙为 原电 池;(2)当A、C两键断开时,乙中铁极

增重1.6 g,则被氧化的铁有 11.2 克;(3)将乙中两

极都换为石墨,硫酸铜溶液换成硫酸后断开B、C

两键,闭合A键,则甲为 原电 池,乙为 电解 池,

当甲中锌减轻6.5 g时,乙中共放出气体(标况) 3360 mL。

53、Na2CrO7的水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r2O72– + H2O ==== 2HCrO4;HCrO4 ==== H+ + CrO42–

已知Na2CrO4和Na2SO4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为把含有

少量Na2SO4的Na2CrO4晶体提纯,可采取以下方法:

(1)趁热过滤;(2)用降温法析晶分离出Na2Cr2O7;(3)加适量水将含有少量杂质的Na2Cr2O7

溶解成饱和溶液;(4)加热至100℃以上蒸发浓缩;(5)加稀硫酸酸化。

a、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3) (5) (4) (1) (2)

b、用稀硫酸酸化的目的是 增大[H+],使HcrO4 ==== H+ + CrO42–平衡向左移动,

防止生成Na2CrO4

c、实验中趁热过滤的目的是 因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应趁热

便于过滤出硫酸钠晶体

54、甲乙两瓶氨水,浓度分别为1 mol/L和0.1 mol/L,则甲乙两瓶氨水中[OH]之比 小于 10,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 甲瓶氨水的浓度是乙瓶氨水浓度的10倍,故甲瓶氨水的

电离度小于乙瓶氨水的电离度,由[OH]=C(物质的量浓度)´a(电离度),所以甲乙两瓶的

[OH]之比小于10

55、请设计实验证明氢化钠(NaH)晶体中含有H离子: 隔绝空气加热NaH固体,使其熔融,

然后用惰性电极电解,并收集阳极气体进行爆鸣实验,若产生爆鸣声,可证明阳极产生

的气体是H2,由于阳极吸引阴离子,故产生H2的原因只能是:2H –2e ==== H2,可见

熔融NaH中存在H,故NaH晶体中存在H离子

56、如图所示,在大试管里放入一段光亮无锈的弯成螺旋状的铁丝,把试管倒插入水中,把这

个装置这样放置约一周后,观察到铁丝发生的变化是:

 铁丝表面形成一层红褐色铁锈 ;原因是. 发生吸氧

腐蚀 ;试管里的水面会上升,最终上升高度约为试

管体积的 1/5 ;原因是 铁和氧气反应,时间足够时

铁消耗空气中全部氧气,在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1/5

57、在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若在该溶液中再滴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所观察到的

现象是 产生白色沉淀,且红色褪去 ;其原因是(以简要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表示) 在纯碱溶

液中,CO32–水解:CO32– + H2O == HCO3 + OH ,加入BaCl2后,Ba2+ + CO32– == BaCO3↓(

色),由于[CO32–]减小,CO32–水解平衡左移,[OH]减小,酚酞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