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总复习专题: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化学平衡常数练习
一、选择题
1、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ClF(气)+F2(气) ClF3+268KJ 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不变,缩小体积,ClF的转化率增大
(B)温度不变,增大体积,ClF3的产率提高
(C)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2的转化率提高
(D)升高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一定量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A(气)+yB(气) zC(气),达平衡后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0.50摩/升。恒温下将容器扩大1倍,反应重新平衡,测得A浓度为0.30摩/升。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x+y>z (B)平衡向右移动
(C)B的转化率提高 (D)C的体积百分含量降低
3. 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 2X(g)+Y(g)2Z(g),
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A. 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4. 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升X(g)和2升Y(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
4X(g)+3Y(g)2Q(g)+nR(g)
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了5%,
X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式中的n值是:
A. 3 B. 4 C. 5 D. 6
5. 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
A. 反应混和物的浓度 B. 反应物的转化率 C. 正、逆反应速率 D. 反应混和物的压强
6、在一定条件下PCl5分解反应达到平衡:PCl5(g)
PCl3(g)+Cl2(g)。下列情况中肯定不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不改变各物质的质量,使容积增至2L。 B、通入N2使容积增至2L,总压强保持不变。
C、保持容积不变,通入N2使总压强增大一倍。D、保持容积不变,通入Cl2使总压强增大一倍。
7、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A、B中,保持温度为427K,同时向A、B中分别加入amol和bmolHI气体(a>b),待反应2HI(g) H2(g)+I2(g)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所需时间tA>tB B、平衡时[I2]A=[I2]B
C、平衡时I2蒸气体积分数A%>B% D、HI的平衡分解率xA=xB
8、下列事实不能应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使用催化剂可同时提高正逆反应速度 (B)向NH3· H2O中加酸有利于NH4+的增多
(C)密封于烧瓶中的NO2浸入热水后颜色变深 (D)合成NH3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9、在A+B(s)C的反应中,若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B的转化率均增大,则反应体系应是
(A)A是固体、C是气体,正反应吸热 (B)A是气体、C是液体,正反应放热
(C)A是气体、C是气体,正反应放热 (D)A是气体、C是气体,正反应吸热
10、已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再进行降温、加压,则颜色一定会变深的是
A、2NO2 N2O4,△H< 0 B、2NO2 2NO+O2,△H>0 C、H2+Br2 2HBr,△H<0
D、2HI H2+I2,△H> 0 E、3NO2+H2O 2HNO3+NO,△<0
11、下列数据是一些反应的平衡常数,试判断,表示反应进行得最接近完全的平衡常数是
A、K=1 B、K=10-1 C、K=1010 D、K=10-10
12、关于化学平衡常数K的叙述正确的是
A、K越大,表示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B、对任一可逆反应,温度升高,则K值增大。
C、对任一可逆反应,K越大;表示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D、加入催化剂或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时,K值就增大
13、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2A(g)+B(g) 2C(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衡时,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各物质的浓度有如下关系:K=
B、改变条件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一定不变
C、如果改变压强并加入催化剂,平衡常数会随之变化
D、若平衡时增加A和B的浓度,则平衡常数会减小
14、CO2和H2的混合气体加热到850℃时,可建立下列平衡:CO2+H2 CO+H2O在一定温度下,反应平衡时有90%的氢气变成水,且c(CO2)×c(H2)=c(CO)×c(H2O),则原混合气体中CO2和H2分子数之比是
A、1:1 B、5:1 C、9:1 D、1:10
15、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3X2(g)+Y2(g)
2Z(g),X2、Y2、Z的起始浓度依次为0.3 mol/L,0.1 mol/L,0.2 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体质的浓度有可能的是
A.c(X2)=0.1 mol/L B.c(Y2)=0.2 mol/L C.c(Z)=0.4 mol/LD.c(X2)=0.5 mol/L
16、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H2和I2各0.5mol发生反应:
H2(气)+I2(气)2HI(气)达到平衡时,生成HI 0.8mol,若其他条件不变,开始充入的H2为2mol,则达到平衡时生成的HI为
(A)仍为0.8mol (B)1mol (C)大于0.8mol,小于1mol (D)大于1mol
17、反应2A(气) B(气)+xC(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密闭容器内压强增加了
,测得A的转化率为
,则x的值为
(A)1 (B)2 (C)3 (D)4
18、在温度、压强不变时,1LNO2高温分解,按2NO2 2NO+O2达平衡时,体积变为1.2L,这时NO2的转化率为
(A)50% (B)40% (C)20% (D)10%
二、填空题
19、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①
K=
②
K=
③3
K=
20、CO的中毒是由于CO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血红素部分反应生成碳氧血红蛋白:
CO + Hb·O2 O2
+ Hb·CO
实验表明,Hb·CO的浓度即使只有Hb·O2浓度的2%,也可造成人的智力损伤。抽烟后,测得吸入肺部的空气CO和O2的浓度分别为10-6mol·L-1和10-2mol·L-1,并已知37℃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那么,此时Hb•CO的浓度是Hb·O2的浓度的多少倍?
![]() |
21、(8分)现有反应:CO(气)+H2O(气) CO2(气)+H2(气)+热量。在850℃时,K=1。
(1)若升高温度到950℃时,达到平衡时K__ ___l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850℃时,若向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molCO,3.0molH2O,1.0molCO2和xmolH2,则:
当x=5.0时,上述反应向___________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
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应满足和条件是________ __________。
(3)在850℃时,若设x=5.0 和x=6.0,其它物质的投料不变,当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H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a%,b%,则a___ __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2.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2)该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多选扣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
23、下列平衡体系均有颜色,改变条件后,平衡怎样移动?颜色如何变化?
(1)2NO2(g)
N2O4(g);△H=-57kJ/mol,迅速加压:平衡
,颜色 ;加热:平衡
,颜色 。
(2)2HI(g)
H2(g)+I2(g);
△H>0 加压:平衡
,颜色
。
加热:平衡 ,颜色 。 加H2:平衡 ,颜色 。
24、在一定条件下,N2O42NO2,△H>0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当分别改变下列条件时,填入N2O4分解率与原分解率的比较情况(增大、减小、不变)。
(1)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二氧化氮使体系压强增大一倍,则达到平衡时N2O4分解率________。
(2)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氖气使体系压强增大一倍,则达到平衡时N2O4分解率________。
(3)保持压强不变,通入二氧化氮使体系的容积增加一倍,则达到平衡时N2O4分解率________。
(4)保持压强不变,通入氖气使体系的容积增大一倍,则达到平衡时N2O4分解率________。
25、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如下:FeO(s) + CO(g) Fe(s) +CO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其平衡常数可表示为 K = c(CO2)/c(CO),已知1100℃时K = 0.263
(1) 温度升高后达到新的平衡,高炉内CO2和CO的体积比值 ,平衡常数K值 。
(2) 1100℃时测得高炉内c(CO2)=0.025 mol/L,c(CO)=0.1 mol/L,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此时化学反应速率是v(正) v(逆),其原因是 。
26、下列反应在210℃达到平衡: ①
PCl5(气)PCl3(气)+Cl2(气)(正反应吸热) K=1
②CO(气)+Cl2(气)
COCl2(气)(正反应放热) K=5×104 ③COCl2(气)
CO(气)+ Cl2(气) (正反应吸热)
(1)根据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表达式,下列等式必定成立的是
(a)[PCl5]=[PCl3]=[Cl2]=1 (b) [PCl5]=[PCl3][Cl2]=1 (c) [PCl5]=[PCl3][Cl2]
反应②和反应③的K值表达式 (填“相同”或“不同”)
(2)降低Cl2浓度,反应③的K值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3)要使反应①和反应②的K值相等,应采取的措施是
(a)反应①、反应②同时升高温度
(b)反应①、反应②同时降低温度
(c) 反应①降低温度, 反应②维持210℃
27、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要求通过调节体系的温度使反应A(气)+2B(气) 2C(气)达到平衡时,保持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12mol。现向反应容器中加入6.5molA,xmolB,2.0molC。
⑴若x=5.5时,需要降低体系温度使反应在平衡时达到题设条件,则正反应是 热反应。
⑵欲使反应维持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x的取值范围为 。
⑶在一定温度下的上述平衡体系中,另按1∶2的物质的量之比充入D、E两种气体(此时容器中的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要求保持12mol),按D(气)+E(气) 2F(气)发生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时,D在这三种物质的混合体系中的体积分数为p%。若向容器中投入m molD,n molF和一定物质的量的E,在这三种物质的新的平衡体系中,D的体积分数仍为p%,则所投入E的物质的量为
(设A、B、C和D、E、F之间均不发生反应)。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化学平衡常数练习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AC | AD | C | D | B | C | D | AD | B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B | C | C | A | C | AD | C | C | B |
20、0.022
21、(1)小于 (2)逆反应 ,x小于3 (3)小于
22、(2)吸热 (3)bc (4)830
23、(1)向右,先变深再变浅 ;向左,变深
(2)不移动,变深; 向右,变深; 向左,变浅
24、(1)减小 (2)不变 (3)不变 (4)增大
25、(1)增大、增大
(2)不,大于,此时c(CO2)/c(CO)小于K,平衡右移
26、(1)C,不同 (2)不变 (3)a
27、(1)放热 (2)2.5<x<3.5 (3)2m+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