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年级第三次检测化学试卷(A)

2014-5-11 0:32:17下载本试卷

高三年级第三次检测化学试卷(A)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S-32 H-1  O-16 P-31 Zn-65 Cu-63.5

第Ⅰ卷(选择题 共7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铜锌原电池中铜作正极

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阴极

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阴极

D、电解稀硫酸制氢气和氧气时铜作阳极

2、反应E+F=G在温度T1进行,反应M+N=K在温度T2下进行,已知T1>T2,且E和F的物质的量浓度均大于M和N的浓度(其它条件均相同),则两者的反应速率

A、前者大    B、后者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3、将AlCl3溶液和NaAlO2溶液 分别蒸发并灼烧到质量不再变化,所得固体产物是

A、都为Al(OH)3    B、前者得Al2O3,后者得NaAlO2

C、均为Al2O3        D、前者得AlCl3,后者得NaAlO2

4、已知C3N4晶体很可能具有比金刚石更大的硬度,且原子间均以单键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3N4晶体是分子晶体   

B、C3N4晶体中,C—N键的键长比金刚石中的C—C键的键长要短

C、C3N4晶体中每个碳原子连接3个氮原子,而每个氮原子连接4个碳原子

D、C3N4晶体熔沸点较低

5、在装有饱和Na2CO3溶液的烧杯中,插入惰性电极进行电解,若电解过程中始终保持温度不变,则通电一段时间后

A、溶液中的pH将增大    B、溶液中的H2O分子数与CO32-离子数的比值将变小

C、溶液中Na+数目将减少   D、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质量之比为8:1

6、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常温常压下,22.4L氖气含有NA个氖原子 

(2)1mol过氧化钠固体跟足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完全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3)1molCH3+含有8NA个电子 

(4)1mol氧气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数一定是4NA  

(5)1molOH-在电解过程中被氧化,提供的电子数为4NA  

(6)0.1mol/L的Na2S溶液中含Na+的数目为0.2NA  

(7)31g白磷(P4)中含有3/2 NA个P—P键。

A、(3)(7)        B、(2)(3)(7) 

C、(1)(3)(5)      D、(2)(4)(5)(6)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阳离子一定是金属离子,阴离子一定只含有非金属元素

B、某金属元素的阳离子和某非金属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后,不一定形成离子化合物

D、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一定都溶于水

8、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1)光气(COCl2) (2)六氟化硫(SF6) (3)HCHO 

(4)三氟化硼    (5)三氯化磷     (6)二氧化氮

A、(1)(2)(3)(4)(5)   B、(1)(5)

C、(2)(4)(5)       D、(1)(2)(3)(5)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选项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选项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正确的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1mol/L的甲酸溶液的pH约为2

B、甲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C、10mL 1mol/L甲酸溶液恰好与10mL 1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中和

D、在相同的条件下,甲酸溶液的导电性比强酸溶液的弱

10、在100g浓度为18mol/L,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9mol/L的硫酸溶液,则加入水的体积为

A、小于100mL   B、等于100mL   C、大于100mL  D、等于100/1.84mL

1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1)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Ca2++2ClO-+H2O+CO2=CaCO3↓+2HClO

(2)含硫酸氢铵和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溶液相互反应

    NH4++OH-=NH3•H2O

(3)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屑

    Fe+Fe3+=2Fe2+

(4)将碳酸钠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CO32-+2H2O≒H2CO3+2OH-

电解

 
(5)用铂电极电解氯化镁溶液时溶液中发生的总反应

   2Cl-+2H2O=====Cl2↑+H2↑+2OH-

(6)碳酸钡溶于醋酸

   BaCO3+2H+=Ba2++H2O+CO2

(7)氯气溶入水中

  Cl2+H2O≒H++Cl-+HClO

A、(1)(2)(7)        B、(1)(3)(5)

C、(2)(4)(5)        D、仅(7)

12、已知:(1)2K2CrO4+H2SO4=K2Cr2O7+K2SO4+H2O

(2)K2CrO4+6FeSO4+7H2SO4=Cr2(SO4)3+K2SO4+ 3Fe2(SO4)3+7H2O

(3)3Fe2(SO4)3+2HI=2 FeSO4+H2SO4+I2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1)(2)(3)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2)(3)是氧化还原反应

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2Cr O4> Fe2(SO4)3> I2

D、还原性强弱顺序为:FeSO4> HI > Cr2(SO4)3

13、在常温下,有两种稀氨水,它们物质的量浓度、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pH分别为c1、c2,c(H+)1、c(H+)2,c(OH-)1、c(OH-)2,pH1、pH2。已知:pH1=pH2+1,则下面的关系正确的是

A、c1:c2=10:1         B、c(OH-)1:c(OH-)2 =2:1

C、c(H+)1:c(H+)2 =1:10     D、c1>c2

14、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A、B、C位于同一周期相邻位置,A和C的原子序数之比为3:4,A、B、C分别与D形成化合物分子中都含有10个电子。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从内到外各层的电子数之比为1:4:1。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和C形成的某种化合物能与E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置换反应

B、实验室制备B、D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由A、C原子和B、D原子分别构成的分子都是极性分子

D、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

15、常温下,将pH=3的某酸溶液与pH=11的某碱溶液等体积混合。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1)若所得溶液呈酸性,则可能是强酸与弱碱两者反应

(2)若所得溶液呈中性,则生成的盐可能为强酸强碱盐

(3)若所得溶液呈碱性,则可能是强碱与弱酸两者反应

(4)若所得溶液的pH=5,则可能是强碱与弱酸两者反应

A、(1)(2)(3)(4)        B、(1)(3)

C、(2)(4)            D、只有(4)

16、在甲烧杯中放入盐酸,乙烧杯中放入醋酸,两种溶液的体积和pH都相等,向两烧杯中同时加入质量不等的锌粒,反应结束后得到等量的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比乙烧杯中放入的锌的质量大

B、甲烧杯中的酸过量

C、两烧杯中参加反应的锌质量相等

D、反应开始后乙烧杯中的c(H+)始终比甲烧杯中的c(H+)小

17、在某未知溶液中,溶入醋酸钠晶体后,测得c(Na+)和c(CH3COO-)之比接近1:1,则对原溶液判断正确的是

A、不可能是碱性溶液

B、可能是强酸性溶液

C、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有CH3COO-

D、原溶液中可能已有CH3COO-,且c(Na+):c(CH3COO-)<1

18、在一定体积和一定条件下有反应:N2(g)+3H2(g)≒2NH3(g),现分别从两条途径建立平衡:(1)起始浓度N2 1mol/L,H2 3mol/L

      (2)起始浓度N2 2mol/L,H2 6mol/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时,(1)途径的反应速率v(H2)等于(2)途径的反应速率v(H2

B、达到平衡时,(1)途径N2的转化率小于(2)途径N2的转化率

C、达到平衡时,(1)途径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为(2)途径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密度的1/2

D、达到平衡时,(2)途径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压强是(1)途径体系内混合气体压强的2倍。


高三年级第三次检测

化学试卷(A)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S-32 H-1  O-16 P-31 Zn-65 Cu-63.5

请将选择答案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Ⅱ卷(非选择题 共78分)

三、填空题:

19、下面是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其中能用于吸收氯化氢气体的装置是      。(填字母,装置中的液体为水。每错选1个倒扣2分,本小题分扣完为止。)


20、用下图所示装置(酒精灯、铁架台等未画出)制取三氯化磷,在烧瓶d中放入足量白磷,将氯气迅速而又不间断地通入d中,氯气与白磷发生反应,产生火焰。


PCl3与PCl5物理常数如下:

熔点

沸点

PCl3

-112℃

76℃

PCl5

148℃

200℃(分解)

图中a、b应该装入的试剂或药品分别是浓盐酸和MnO2,并在b仪器处加热。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蒸馏烧瓶e中收集生成的PCl3,为保证PCl3蒸气冷凝,应在水槽g中加入   

(2)PCl5遇水蒸气强烈水解,甚至发生爆炸,所以d、e仪器及装入其中的物质都不能含

有水分。为除去氯气中的水分,c中应装入    作干燥剂。

(3)实验室将白磷保存于水中,取出的白磷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浸入无水酒精中片刻,

 再浸入乙醚中片刻即可完全除去水分。用上述方法除去水分的原因是

                                   

(4)为防止氯气污染空气,装置未端导出的气体应如何净化处理        

21、NH4Cl和C2H5Br都能与水发生水解反应,反应中H2O分子按两种方式离解:

 a离解成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

 b离解成氢原子(H)和羟基(-OH)

 (1)NH4Cl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

水的离解方式       (填字母代号,下同);C2H5Br水解化学方程式

                      ,水的离解方式     。

(2)Mg4C3的水解按“a”式进行,化学方程式               。

(3)PCl3的水解按“b” 式进行,化学方程式               。

22、如图中每一方框中的字母代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知A、B、C、D均为前三周期元素的单质,也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为固体,且B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C、D为气体。电解H的饱和溶液生成X、C和D,此反应是一个重要的化工反应。(物质间相互转化时水已略去)


请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C       X     

(2)B单质为       晶体(填晶体类型)

(3)E和G在水溶液中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25℃时,用石墨电极电解含0.4molH物质的水溶液,在阳极产生0.1mol气体,测得此

时溶液体积为200mL,则此时该溶液的pH约为    

23、某二元酸H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2A=H++HA-,HA-≒H++A2-,回答下列问题:

(1)Na2A溶液显    性,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若0.1mol/LNaHA溶液的pH=2,则0.1mol/LH2A溶液中C(H+)可能是   0.11mol/L

(填<、=、>),理由是                           

(3)0.1mol/LNaHA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4、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H4+、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有如下关系:(1)c(Cl-)>c(NH4+)>c(H+)>c(OH-

(2)c(Cl-)>c(NH4+)> c(OH-)> c(H+

(3)c(NH4+)> c(Cl-) >c(OH-)>c(H+

(4)c(Cl-)>c(H+)>c(NH4+)>c(OH-

填写下列空白

a/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      ,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

关系为       。(填序号)

b/若上述关系中(3)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       

若上述关系中(4)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       

c/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

c(HCl)       c(NH3•H2O)(填“<”、“>”、或“=”,下同),混合前酸中c(H+)和碱中c(OH-)的关系c(H+    c(OH-)。

25、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MOTOROLA)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是现用镍氢电池和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1个月才充电一次。假定放电过程中,甲醇完全氧化产生的二氧化碳被充分吸收生成CO32-

(1)该电池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                       

(2)甲醇在      极发生反应(填“正”或“负”),电池中放电过程中溶液的pH将  (填“下降”、“上升”或“不变”);若有16克甲醇蒸气被完全氧化产生电能,并利用该过程中释放的电能电解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假设能量的利用率为80%,则将产生标准状况下 的氧气        L。

(3)最近,又有科学家制造出一种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其效率更高。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个电极通入汽油蒸汽。其中固体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的ZrO2固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离子(其中氧化反应发生完全)。以丁烷代表汽油。

a/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b/放电时固体电解质里的O2-离子的移动方向是向     极移动(填“正”或“负”)。

四、计算题:

26、常温下,用惰性电极电解1L 1.35mol/L的硫酸铜溶液,在电路中通过0.5mol电子后,将电极反接,又通过1mol电子,此时假设溶液体积不变,求:

(1)第二次通电后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2)若通电前测得溶液密度d=1.2g/cm3,在第二次通电后溶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

高三年级第三次检测

化学试卷(A)参考答案

1、A2、D3、B4、B5、C6、A7、C8、B9、AD10、A11、D12、BC13、CD14、A15、C16、AC17、D18、BC19、abce20、(1)冰水混合物(2)无水CaCl2或P2O5(3)水易溶于酒精,酒精易溶于乙醚且酒精易挥发(4)通入NaOH溶液中21、(1)NH4Cl+H2O   NH3·H2O+HCl、a、C2H5Br+H2O→C2H5OH+HBr、b (2) Mg4C3+H2O=4Mg(OH)2 +C3H8(3)PCl3+3H2O=H3PO3+HCl 22、(1)Al、Cl2、NaOH(2)原子(3)3AlO2-+Al3++6H2O=4Al(OH)3(4)14 23、(1)碱、A2-+2H2O   HA-+OH- (2)H2A的第一步完全电离产生0.1mol/L的H+对HA-电离起抑制作用(3)c(Na+)>c(HA-)>c(H+)>c(A2-)>c(OH-) 24、a/ NH4Cl、(1)  b/ NH3·H2O、NH4Cl ;HCl、NH4Cl c/< > 25、(1)2CH3OH+O2+4OH-→2CO32-+6H2O (2)负、下降、13.44 (3)a/ O2+4e-=2O2- b/负26、(1)c(SO42-)=1.35mol/L

c(Cu2+)=0.85mol/L c(H+)=1mol/L ω(CuSO4)=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