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
化 学 试 题
命题人: 刘海平
本试卷所需的原子量:H-1 O-16 Cl-35.5 Na-23 C-12 Cu-64
Fe-56 Mg-24 Al-27
第Ⅰ卷(选择题 共72分)
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在后面的表格中,每题4分,计32分)
1、据悉,用10 B合成10 B20有非常好的抗癌、治癌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 B 和10B20互为同位素 B.10B和10B20 互为同系物 C.10B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 D.10B20是一种熔点很高,硬度很大的物质
2、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Ca2+,HCO3—,Cl-,K+ B、Al3+,AlO2—,HCO3—,Na+
C、Fe3+,NH4+,SO42-,S2- D、Fe3+,SCN—,Na+,CO32-
3、下列各项的叙述中都包含两个数值,前一数值大于后一数值的是 ( )
(A)单质碘中的分子间作用力和干冰中的分子间作用力
(B)NaCl晶体中与一个Cl-紧邻的Na+数和CsCl晶体中与一个Cl-紧邻的Cs+数
(C)晶体硅中Si—Si键的键能和金刚石中C—C键的键能
(D)氨分子中N—H键的键角和甲烷分子中C—H键的键角
4、某温度下,w g某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其燃烧产物立即与过量的Na2O2反应,固体质量增加w g。在①H2②CO ③CO和H2的混合气 ④HCHO ⑤CH3COOH ⑥HO—CH2—CH2—OH中,符合题意的是 ( )
A.均不符合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④⑤ D.全部符合
5、氯化溴(BrCl)和Br2、Cl2具有相似的性质,下列有关氯化溴性质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
A、在CCl4中的溶解性BrCl<Br2 B.、BrCl氧化性比Br2强,比Cl2弱
C.、沸点BrCl>Br2 D.常温下BrCl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和NaBrO
6、在含有FeBr2和FeI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然后把溶液蒸干,并将残渣灼烧,得到的残渣是 ( )
A.FeCl2、Br2、I2 B.FeCl3、I2 C.Fe(OH)3、I2 D.Fe2O3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
A、SiO2晶体中,1mol硅原子与氧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数是2NA
B、标准状况下,1L己烷所含碳原子个数约为6NA/22.4
C、3.2g铜在硫蒸气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D、常温常压下,0.1mol氖气含有的电子数为1NA
8、有关叙述:(1)非金属单质M能从N的化合物中置换出非金属单质N。(2)M原子比N原子容易得到电子。(3)单质M跟H2反应比N跟H2反应容易得多。(4)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HmM>HnN。(5)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HmMOx>HnNOy。(6)熔点M>N。能说明M比N的非金属性强的叙述是 ( )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全部
二、(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在后面的表格中,每小题4分,计40分)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向含有0.1mol NaOH溶液中通入3.36L(标况)气体
(B)向100mL 0.1mol/L Fe溶液中通入0.025mol的
(C)硫酸氢钠与足量的溶液反应
(D)碳酸氢镁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
10、已知锂及其化合物的许多性质与碱金属差异较大,却与镁相似。下面有关锂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锂在过量氧气中燃烧主要产物是氧化锂而不是过氧化锂
B.碳酸锂受强热很难分解
C.碳酸锂的溶解度比碳酸氢锂的大
D.锂可以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锂(Li3N)
11、1999年曾报道合成和分离了含高能量的正离子N的化合物N5AsF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N共有34个核外电子 B.N
中氮—氮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结合
C.化合物N5AsF6中As化合价为+1 D.化合物N5AsF6中F的化合价为-1
12、已知甲、乙溶质质量分数与密度的关系如下表:
溶质质量分数 | 甲溶液密度(g/cm3) | 乙溶液密度(g/cm3) |
1% | 0.95 | 1.02 |
5% | 0.92 | 1.04 |
10% | 0.90 | 1.07 |
甲物质的1%的溶液与9%的溶液等体积混合,乙物质的1%的溶液与9%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混合后甲、乙溶液质量分数均大于5%
B.混合后乙溶液质量分数大于5%,甲溶液质量分数小于5%
C.混合后甲溶液质量分数大于5%,乙溶液质量分数小于5%
D.混合后甲、乙溶液质量分数均等于5%
13、.已知A2O可与B2-反应,B2-被氧化,产物为B单质,A2O
被还原,产物为A3+,且知100
mL c(A2O
)=0.3mol·L-1的溶液与150 mL c(B2-)=0.6mol·L-1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n值为 ( )
A.4 B.5 C.6 D.7
14、我国首创的铝—空气—海水电池被称为“海洋电池”,是一种无污染的长效电池,以铁铂合金网(接触空气)和铝分别为电池的两极放入海水中即可供电,下列反应与该电池的工作原理有关的是 ( )
① Fe-2e-===Fe2+ ②Al-3e- ===A13+ ③O2+2H2O+4e- ===4OH-
④4Al+3O2+6H2O===4Al(OH)3 ⑤2Fe+O2+2H2O===2Fe(OH)2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①⑤ D.③④
15、下列画有横线的物质在反应中不能完全消耗的是 ( )
A.将含少量H2O(g)的H2通入盛有足量Na2O2的容器中并不断用电火花点燃
B.将l mol Cu置于含2 mo1H2SO4的浓硫酸中加热
C.在强光持续照射下,向过量的Ca(C1O)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
D.在一定条件下,3体积H2和1体积N2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
16、为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的概念,AG=,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中性溶液的AG=0 B、酸性溶液的AG<0
C、常温下0.1mol/LNaOH溶液的AG=12 D、常温下0.1mol/L盐酸溶液的AG=12
17、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A和1mol B,发生反应:
2A(g) + B(g) 3C(g) + D(g)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 mol/L。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4种情况配比为开始浓度,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 mol/L的是
( )
A、4mol A + 2mol B B、3mol C + 1mol D
C、2mol A+1molB+3molC+1molD D、1molA+0.5molB+1.5molC+0.5molD
18、9.8g铁镁混合物溶解在一定量某浓度的稀硝酸中,当金属完全溶解后收集到0.2molNO气体。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烧碱溶液,可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质量可能为 ( )
A、18g B、20g C、22g D、24g
选择题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
答案 | ||||||||||
题号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答案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8分)
三、实验题(共22分)
19(12分)、某小型化工厂生产皓矾(ZnSO4·7H2O)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开始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到沉淀完全的pH范围分别为:
Fe(OH)3:2.7~3.7 Fe(OH)2:7.6~9.6 Zn(OH)2:5.7~8.0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加入的试剂①应是 ,
其目的是 。
(2)加入的试剂②,供选择使用的有:氨水、NaClO溶液、20%的H2O2、浓硫酸、浓硝酸等,应选用 ,其理由是 。
(3)加入的试剂③是
的目的是 。
20、(10分)实验室配制500 mL 0.5 mol·L-1的NaC1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把称量好的NaC1晶体放入小烧怀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500 mL容量瓶中;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1 cm ~ 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⑤将容量瓶塞塞紧,充分摇匀。填写下列空白: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_ _ (填序号)。
(2)本实验用到的基本实验仪器有 。
(3)某同学俯视容量瓶刻度线滴加蒸馏水而定容,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________(“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
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________;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________。
(5)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应如何处理?
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 。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②)不慎有液滴掉在容量瓶外面
四、填空题(42分)
21(14分)、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A、B可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其最简式分别为BA和B2A。A与D可形成气态化合物DA、DA2:A、B、D可组成离子晶体,该晶体的化学式为B4A3D2,其水溶液呈弱酸性:B与D可形成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X,B与C可能形成极易溶于水的气体Y,已知X分子与B2A分子中的电子数相等,Y分子中的电子数与最简式为BA的电子相等,请回答:
(1)写出四种元素的符号: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4A3D2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其水溶液显酸性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液态X与B2A相似,也可发生微弱的电离,电离出含有相同电子数的微粒,则X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1分)、199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为研究O3作出特殊贡献的化学家。O3能吸收有害紫外线,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O3的分子结构如图:
呈V型,键角为116.5°。三个原子以一个O原子为中心,与另外两个O原子分别构成一个非极性共价键;中间O原子提供两个电子,旁边两个O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构成一个特殊的化学键———三个O原子均等地享有这个四个电子。请回答:
(1)臭氧与氧气的关系是 。
(2)下列分子与臭氧分子结构最相似的是 ( )
A、H2O B、CO2 C、SO2 D、BeCl2
(3)分子中某原子有一对没有跟其它原子共用的价电子叫孤对电子,那么臭氧分子中有 对孤对电子。
(4)臭氧分子是否为极性分子 (是或否)
(5)O3与O2间的转化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若否,请回答A小题;若是,请回答B小题)
A、O3具有强氧化性,它能氧化PbS为PbSO4而O2不能,试配平
PbS+ O3 —— PbSO4 + O2
B、O3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1molO2转移电子数为 mol
23(9分)、(1)常温下,高锰酸钾跟浓盐酸反应,可生成氯气,同时MnO4-被还原成Mn2+。写出这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将H2S跟浓HNO3溶液反应,当HNO3过量时,H2S的氧化产物是H2SO4, HNO3的还原产物是NO,生成物中还有水,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如反应中有2.4mol电子转移时,生成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L,这些NO全部被氧化为NO2,需O2的体积为 L(标准状况)。
(3)已知 H2O(l)==H2O(g); △H==44.0kJ/mol,2.2g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及液态水放出111kJ的热量,试写出丙烷燃烧生成CO2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4(8分 )、下面是9种化合物的转变关系
|
通常情况下,多个羟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分子结构是不稳定的,容易自动失水,生成碳氧双键的结构:
= C—OH → >C=O +H2O
(1)化合物①是_________,它跟氯气发生反应的条件A是______。
(2)化合物⑤跟⑦可在酸的催化作用下去水生成化合物⑨,⑨的结构简式是______,名称是__________。
(3)化合物⑨是重要的定香剂,香料工业上常用化合物②和⑧直接合成它,此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14分)
25(5分)、把0.69gNa投入500mL0.1mol/L的AlCl3溶液中,有0.78g白色沉淀生成,再投入多少克Na可使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26、(9分)在标准状况下,将224 L HCl气体溶于635 mL水中(ρ=1 g/cm3),所得盐酸的密度为1.18 g/cm3。试计算:
(1) 取出这种盐酸100.0 mL,稀释至1.18 L,所得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在40.0 mL 0.0650 mol·L-1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1)所配制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若使反应不产生CO2气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最多不能超过多少毫升?
参考答案
一、二题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
答案 | C | A | A | D | C | D | D | A | ||
题号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答案 | BC | BC | C | B | D | A | BD | AD | BD | B |
三、
19、(1)Zn,将Cu2+、Fe3+还原
(2)20%的H2O2, 将Fe2+氧化为Fe3+,同时不引入杂质离子
(3)ZnO或ZnCO3或Zn(OH)2,调节溶液的PH值将Fe3+沉淀
20、(1) 1、2、4、3、5
(3)偏高、
(4)偏低、偏低、
(5)重做、重做
21、(1)O、H、Cl 、N
(2)Cl2 + H2O2 ===2 HCl + O2
8NH3 +3Cl2 === 6NH4Cl + N2 (或2NH3 +3Cl2 === 6HCl + N2 )
|
(4)2NH3 NH2-
+ NH4+
22、(1)同素异形体 (2)C (3)5 (4)是
(5)A 、 1、4、1、4
23、(1)2MnO4—+16H++10Cl—=2Mn2++5Cl2+8H2O
(2)3H2S+8HNO3=3H2SO4+8NO↑+4H2O 17.92 8.96
(3)略
24、(1) 、光照 (2)
、苯甲酸苯甲酯
|
(3)
五、计算:
25、3.91g
26、1mol/L 2.6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