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

2014-5-11 0:32:17下载本试卷

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

            本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裴 涵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Cl  35. 5  Al 27  S  32  

        

I   客观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人类探测月球发现,在月球的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质量数为3的氦,它是未来核聚变的重要原料之一。氦的这种同位素应表示为(  )

A.He    B.He    C.He    D. He

2.加入还原剂可实现的变化是(  )

A.CO32- → CO2   B.H2SO4 → SO2   C.Zn →Zn2+  D.C2H5OH→CH3CHO

3.水资源非常重要,联合国确定2003年为国际水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B.淡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

C.熔化的雪水中矿物质含量比深井水中少

D.0℃以上,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小

4.在人体所需的十多种微量元素中,有一种称为“生命元素”的R元素,对延长人类寿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已知R元素的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其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为RO3,则R元素的符号为(  )

A.S     B.Sb     C.Se     D.Si                   

5.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H2S    B.BeCl2     C.CCl4     D.PCl5

6.在化学反应A + B == C + D中,若20gA物质与10g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物质,则5gA和5gB反应生成的D的质量是(  )

A.6.25g   B. 1.25g   C.10g    D.2.5g

7.在一定条件下,RO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

RO + F2 + 2OH=== RO + 2F+ H2O 从而可知在RO中,元素R的化合价

(  )

A.+4    B.+5   C.+6    D.+7

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①白色的硫酸铜粉末久置空气中变成蓝色 ② 碳酸钠晶体在空气中慢慢变成粉末 ③ 原油进行减压分馏得到汽油 ④ 白磷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红磷 ⑤ 煤的干馏得到多种 产物 ⑥ 浓盐酸置于敞口容器中浓度下降 ⑦ 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

A.①②④⑤   B.③⑥ C.③⑤⑥ D.④⑦

9.用0.01mol·L-1H2SO4溶液完全中和pH=11的下列溶液各50mL。需H2SO4溶液体积最大的是(  )

 A.氢氧化钡   B.氨水    C.氢氧化钾     D.氢氧化钙    

10.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着 A(g)+ B(g)    2C(g)(该反应正向放热)的平衡体系,若改变该体系的温度(不引起物质形态的改变),下列有关的量不发生变化的是(  )。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②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③分子的动能④体系的压强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一至二个正确选项,若有两个选项全对得3分,选一个且对得1分)

1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盐酸     B.液氨     C.铝热剂   D.汽油

12.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是(  )

A.H2O2    B.NH4Cl    C.Na2O2   D.CH3COONH4

13.据报道,N5是破坏力极强的炸药之一,18O2是比黄金还贵重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N5 = 5N2是化学变化      B.1个18O2中含18个中子

C.原子半径:N< 18O        D.N5和N2互为同位素

14.以下各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  )

A.铁与稀硫酸的反应

B.Ba(OH)2·8H2O与氯化铵固体的反应

C.氧化钙与水的反应

D.氯化铵溶于水

1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碳酸钙溶于甲酸:CaCO3 + 2H+ === Ca2+ + CO2↑+ 2H2O

B.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2CO32+SO2+H2O=== 2HCO3+SO32

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Al + 2H+ === Al3+ + H2

D.硫化钠溶于水中:S2+2H2O === 2OH+ H2S↑

16.在甲烧杯中放入盐酸,乙烧杯中放入醋酸,两种溶液的体积和PH都相等,向两烧杯中同时加入质量不等的锌粒,反应结束后得到等量的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开始后乙烧杯中的反应速率始终比甲烧杯中的反应速率小                         

B. 甲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比乙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大

C. 甲烧杯中的酸过量

D.两烧杯中参加反应的锌等量

17.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 –14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   Na+  Cl-   NO    B. NH  K+  NO  Cl-      

C. Fe3+  K+  Cl-   SO    D. K+  Na+  NO  ClO-      

18.在相同条件下有三个反应:

①    2A - + B2 === 2B- + A2 

②   2C + A2 === 2A - + C2

③   2B- + D2 === 2D + B2

   由此得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氧化性:A2 > 2 > 2 >D2  

B.还原性:C -> A -> B -> D -

C.2A - + D2 === 2D - + A2 该反应能进行

D.2C- + B2 === 2B- + C2该反应能进行

19.反应:N2 +3H2    2NH3  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2与N2不再化合       

B.N2、H2、NH3分子数之比为1∶3∶2

C.容器内总压不随时间变化 

  D.平衡体系中NH3的质量等于N2和H2质量之和

20.已知a、b、c、d、e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按d、e、b、c、a的顺序依次减小,b和e同主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e一定在不同周期     B.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显强碱性

C.a、d可能在同一主族       D.c和d的单质可能化合形成离子化合物

II   客观题(共50分)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2分)

21.(7分)NO是空气污染物之一。近年来发现许多生物体组织存在少量NO,它有扩张血管、免疫、增强记忆的功能,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NO在大气层中可发生反应 NO + O3 → NO2 + O ;  NO2 + O → NO + O从反应过程和最终结果看,NO是一种__________。

A. 氧化剂  B. 还原剂  C. 还原产物  D. 氧化产物  E. 催化剂

(2)若使NO转化为无毒气体,可选用NH3消除NO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__________。

(3)在含Cu+ 的酶的活化中心中,NO可转化为NO,写出Cu+ 与NO在酸性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22.(8分)将0.2 mol•L–1HCN溶液和0.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完成下列关系式:

(1)c(OH-) ________ c(H+ );(填:<、 >、 =)

(2)c(Na+ ) ________ c(CN-);(填:<、 >、 =)      

(3)c(HCN) ________ c(CN-);(填:<、 >、 =)   

(4)c(HCN)+c(CN-)=__________mol•L–1

23.(17分)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原子核内不含中子,其单质为气体;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C 2+与B元素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与E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其次外层电子数均为8;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E最大,D最小。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A、B两种元素均可与短周期元素F构成非极性分子,分子式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_ 。

(3)画出C 2+与D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 2+_______、D原子__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C、D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

(5)B和E可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电子式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_ ,其中之一可与A 和B形成的化合物反应得到游离态B,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6)由这五种元素中的几种相结合可生成的最强的碱的名称为__________,最强的含氧酸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4.(9分)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40molN2和120molH2,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2s后达到平衡状态,此时N2的浓度为2 mol•L–1。试求:

(1) 用H2浓度表示的2s内的平均速率。

(2) N2的转化率。

(3) 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

25.(9分)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A (气) + B (气)     2C (气)

(1)若开始时放入2 mol A和1 mol B,到达平衡后,生成a mol C,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2) 若开始时放入4 mol A和2 mol B,到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3)若开始时放入2 mol A、x mol B和2 mol 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 mol和2a mol,则x=________mol,y=________mol。

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________mol。

(甲)大于2      (乙)等于2

(丙)小于2      (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4) 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 mol C,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

数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