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基本概念练习
1、某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只能生成1种一氯代物,该烃的化学式可以是
A、C3H8 B、C4H10 C、C8H18 D、C6H14
2.若甲烷分子中的4个H都被苯基取代,则可得到的分子如图所示.对该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B.此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C.中心C与其余4个C形成的键角均为109o28¢ D.该分子属于苯的同系物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烷分子中3个C原子一定是同一条直线上
B.甲苯分子中7个C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乙烷分子中,C和H全部在一个平面上 D.2一丁烯分子中4个C不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4.某烃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C-C≡CH分子中含有四面体结构的碳数为a,在同一直线
|
上的碳数为b一定在同一平面的碳数为c,则a、b、c分别为
A.4、3、5 B.4、3、6 C. 2、5、4 D. 4、6、4
5.对化合物
的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物的分子式为C12H12 B.该物与萘属同分异构体
C.该分子中所有原子有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D.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个平面
6.下列芳香烃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多的是
A.连二苯
B.连三苯
C.蒽
D.菲
7.10个碳原子以内的烷烃中,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结构有几种
A.2 B.3 C.4 D.5
8.醛A的结构简式为 ,它 的异构体甚多.其中属于酯类化合物,而且结构式
中有苯环和-CH3结构的异构体可能的种数为
A.3 B.4 C.5 D.6
9.下列化学反应的产物中,存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CH3-CH2-CH-CH3在浓H2SO4存在下发生脱水反应
B.CH3-CH=CH2与HCl加成
C.CH3-CH2-CH2Cl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D. 在光照下与Cl2反应
10.主链上有四个碳原子的某烷烃有两种结构,含有相同碳原子数且主链上也有四个碳原子的单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是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11.能和金属钠反应的C4H10O的同分异构体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12.某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一个-C6H5,一个-C6H4,一个-CH2,一个-OH,该有机物属于酚类的结构有
A.5种 B.4种 C.3种 D.2种
13.邻甲基苯甲酸( CH3)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酯类,且结构中含有苯
环和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14.下列各组物质既不是同分异构体,又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系物或同位素的是
A、HCOOC2H5、CH3CH2COOH B、 、
C、O2、O3 D、H、D、T
15.4—甲基—2—乙基—1—戊烯经催化和氢气加成后的产物名称为
A、4—甲基—2—乙基戊烷 B、2,5—二甲基已烷
C、2—乙基—4—甲基戊烷 D、2,4—二甲基已烷
16.1,2,3—三苯基环丙烷的3个苯基可以分布在环丙烷环平面的上下,因此有如下两种异构体: Φ Φ
(Φ是苯基,环用键线表示,C、H原子都未画出)
据此,可判断1,2,3,4,5—五氯环戊烷(假定五个碳原子也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A、4 B、5 C、6 D、7
17.已知卤代烃可以与钠反应,例如溴乙烷与钠反应为:2CH3CH2Br+2Na→CH3CH2CH2CH3+2NaBr,应用这一反应,下列化合物中可以与钠反应生成环丁烷的是
A、CH2CH2 B、CH3CH2Br C、CH2CH2CH2CH2 D、CH3CH2CH2CH2Br
18.如果定义有机物的同系列是一系列结构式符合A [ W ]n B(其中n=0、1、2、3……)的化合物,式中A、B是任意一种基团(或氢原子),W为2价的有机基团,又称为该同系列的系差,同系列化合物的性质往往呈现规律性变化。下列四组化合物中,不可称之为同系列的是
A、CH3CH2CH2CH3 CH3CH2CH2CH2CH3 CH3CH2CH2CH2CH2CH3
B、CH3CH=CHCHO CH3CH=CHCH=CHCHO CH3(CH=CH)3CHO
C、CH3CH2CH3 CH3CHClCH2CH3 CH3CHClCH2CHClCH3
D、ClCH2CHClCCl3 ClCH2CHClCH2CHClCCl3 ClCH2CHClCH2CHClCH2CHClCCl3
19.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右图:则此有机物可发生的
反应类型有:①取代 ②加成 ③消去 ④酯化
⑤水解⑥氧化⑦中和
A.①②③⑤⑥ B. 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⑦
20.用丙醛(CH3-CH2-CHO)制取聚丙烯 [ CH2-CH(CH3)]n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类型为
①取代 ②消去 ③加聚 ④缩聚 ⑤氧化 ⑥还原
A.①④⑥ B.⑤②③ C.⑥②③ D.②④⑤
21.已知酸性大小:羧酸 > 碳酸 > 酚。下列含溴化合物中的溴原子,在适当条件下都能被羟基(-OH)取代(均可称之为水解反应),所得产物能跟NaHCO3溶液反应的是
A. B.
C.
D.
22.有机物丁香油酚结构简式为:其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①能发生加成反应,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能发生取代反应,④能与三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⑤能发生中和反应,⑥能发生消去反应
A.全部 B.仅①②③④ C.除⑥外都能 D.除④⑥外都能
23.某烃A(C11H12)的分子结构中含有1个-CH(CH3)2.且能与Br2/CCl4作用生成较稳定的化合物B(C11H12Br4)则A的可能结构简式为 .
24.化学式为C7H7NO2的有机物,其分子结构中有1个苯环、2个取代基,试按照下列要求写出4种同分异构体(只写邻位即可)
(1)该有机物只有酸性 (2)该有机物只有碱性
(3)该有机物既有酸性又有碱性 (4)该有机物既无酸性又无碱性
25.降冰片烷的立体结构如图所示
(1)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
(2)它的一氯取代物有 种;
(3)它的二氯取代物有 种.
26.通常烷烃可以由相应的烯烃经催化加氢得到。但是有一种烷烃A,化学式为C9H20,它却不能由任何C9H18的烯烃催化加氢得到。而另有A的三种同分异构体B1、B2、B3都分别可由而且只能由1种自己相应的烯烃催化加氢得。试写出结构简式:A 、B1 、B2 、B3 。
27.已知烯烃的同分异构体除存在双键的位置异构外,还有顺反异构,产生顺反异构的条件必须是双键两端的碳原子上连有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如
a b a b
C=C 为顺式结构, C=C 为反式结构
a b a b
(a、b为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 O
已知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CH3—NH—C—CH=CH—COOH,它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与多肽水解类似的水解反应。
(1)写出A的顺式结构的结构简式: 。
(2)写出A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
O
(3)写出与A分子式相同,分子中有R—C—、—C=C—的a—氨基酸的结构简式:
28.已知某化合物甲,分子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其C、H的质量分数合计为0.784。又已知,甲分子中有一个碳原子,它的四个价键分别连接在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上,如下图所示:
A
C—B A、B、D、E为互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
E D
(1)请写出甲的分子式
;(2)甲的结构简式
,名称
。
29.某链烃的化学式为C6H4, 若分子中已有1个碳碳双键( C=C ),则含碳碳叁键(—C≡C—)________个。分子式为C100H100的烃,最多可能含有________个碳碳叁键。
1993年合成了某烃C1398H1278,测得该结构中含有4个碳碳双键,相同数目的
和—C≡C—,由此可以推测该烃分子中
的数目是_______个。
30.在烷烃分子中的基团—CH3、—CH2—、 —CH—、—C— 中的碳分子分别称
为伯、仲、叔、季碳原子,数目分别用n1、n2、n3、n4表示。例如
分子中n1=6 ,n2=1,n3=2,n4=1,
CH3—CH—CH—C—CH2—CH3 试根据不同烷烃的组成,分析出烷烃(除甲烷)各原子数的关系。
(1)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n0与n1、n2、n3、n4之间的关系是:n0=________或n0=_________;
(2)四种碳原子数之间的关系是n1=_________;
(3)若分子中n2=n3=n4=1,则该分子的可能的结构简式为(任写两种)_________或__________。
32.(12分)开关是以二进制为基础的电子计算机的主要部件之一。要在分子水平上研制分子计算机,分子开关十分关键,一种利用化学反应的电控开关,反应如下:
反应(1)使有机物A“胳膊”接通即开;反应(2)使其断开;从而利用有机反应可以使计算机处于“开”和“关”两种状态。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由于其形状酷似美国西部用来捕捉动物的套索,故A可称之为( )
A.套索醇 B.套索醚 C.套索烃 D.套索酮
(2)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 。
(3)从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角度来看,当分子计算机开机时进行 反应;当分子计算机关机时进行 反应。
(4)反应(1)和(2)是否属于可逆反应 ,理由是 。
33.乙酸跟乙醇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的酯化反应(反应A),其逆反应是水解反 应(反应B)。反应可能经历了中间体(I)这一步。
(Ⅰ)
(1)如果将反应按加成、消去、取代反应分类,则A~F6个反应中(将字母代号填入下列空格 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属于消去应的是 。
(2)如果使原料C2H5OH,用18O标记,则生成物乙酸乙酯中是否有18O?如果使原料乙酸中羰基
或羟基中的氧原子用18O标记,则生成物H2O中氧原子是否有18O?试简述你作此判断的理由。
(3)在画有圈号的3个碳原子中,哪一个(或哪些)碳原子的立体形象更接近甲烷分子中的碳原 子?试述其理由。
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C | BC | BD | B | C | D | C | C | AB | C | B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C | C | B | D | A | AC | C | D | C | B | C |
23.
24.
(1) (2)
(3)
(4)
25.(1)C7H12 (2)3 (3)10
26.
CH CH CH CH
CH—C—CH—C—CH CH—C—C—CH—CH
CH CH CH CH
CH CH—CH
CH—CH—C—CH—CH CH—CH—C—CH—CH
CH CH CH CH—CH
27、(1)
H H
C=C
CH3—NH—C COOH
O
O
(2)CH3NH—C—CH=CH—COOH+H2O HOOC—CH=CH—COOH+CH3-NH2
O O
(3)CH3—C—CH=C—COOH CH=CH—C—CH—COOH
NH2 CH2
28、(1)C4H10O
OH
(2)CH3—CH—CH2CO3 2—丁醇
29.2;25;126
30.(1)3n1+2n2+n3 ,2(n1+n2+n3+n4)+2
(2)n3+2n4+2
(3)CH3—CH2—CH—C—CH3, CH3—CH—CH2—C—CH3
32.(1)B (2)C25H28O8 (3)还原,氧化 (4)不,反应条件不同
33.(1)AB ;CF;DE (2)有;(3)第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