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学生奥林匹克竞赛(预赛)化学试题

2014-5-11 0:32:19下载本试卷

高三学生奥林匹克竞赛(预赛)化学试题

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P:31   S:32
Cl:35.5 K:39  Mn:55 Fe:56 Cu:64 Zn:65 Ag:108 I:127 Ba:137

1.本试卷共26题,用时2.5小时完成,全卷共150分;

2.可使用计算器。

一.选择题(56分)每小题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4分,共14题。

1.在含有硫离子,且能使酚酞变红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桸的离子组是   

A Na、Cu2+、Br、Ba2+         B Na、SO32、SO42、K+

C K+、MnO4、NO3、Na      D K+、Ca2+、SO32、Cl

2.有一种碘和氧的化合物可以称为碘酸碘,其中碘元素呈+3、+5两种价态,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和应当具有的性质为   

A I2O4 强氧化性   B I3O5 强还原性 

C I4O9 强氧化性   D I4O7 强还原性

3.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它是一种液体,易分解为水和氧气,常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上常将H2O2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其化学式为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的是   

A MnO2  B H2S  C 稀盐酸  D NaHCO3

4.下列生成Na2S2O3的反应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A Na2SO3+S=Na2S2O3  

B 3Na2SO4+4S十H2O=3Na2S2O3+H2SO4

C 4SO2+2H2S+6NaOH=3Na2S2O3+5H2O

D 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

5.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某气体R,并吸收多余的R,则R是   

A CH4    B HCl  C Cl2    D NH3

6.解热镇痛药Aspirin的结构式为,1 mol Aspirin在加热情况下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NaOH物质的量为   

A 1 mol  B 2 mol  C 3 mol  D 4 mol

7.已知80Hg是ⅡB族元素,第七周期ⅡB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A 112  B 98  C 88  D 82

8.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2、CO32、CH3COO等4种阴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A CH3COO  B SO32  C CO32  D HCO3

9.已知甲醛()分子中四个原子是共平面的,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平面上的是   

  B     C   D 

10.下列画有横线的物质在反应中不能完全消耗的是   

A 将含少量CO2CO气体通入盛有足量Na2O2的密闭容器中,并不断用电火花引燃

B 将l mol Mg置于10 L空气(标况)中,使之在高温下反应

C 标准状况下,将11.2L H2S与22.4L O2混合点燃

D 在强光持续照射下,向过量的Ca(ClO)2上悬浊液中通入少量CO2

11.某白色固体可能由①NH4Cl、②AlCl3、③NaCl、④AgNO3、⑤KOH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此固体投入水中得澄清溶液,该溶液可使酚酞呈红色,若向溶液中加稀硝酸到过量,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对原固体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 肯定存在①      B 至少存在②和⑤

C 无法确定是否有③  D 至少存在①、④、⑤

12.将一定量铁粉和硫粉的混合物共热,充分反应后冷却,再加入足量稀硫酸,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L,则原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n代表物质的量)    

A n(Fe)<n(S),总质量等于44g  B n(Fe)>n(S),总质量等于44g

C n(Fe)=n(S),总质量大于44g  D n(Fe)>n(S),总质量小于44g

13.由于碳碳双键()中的π—键不能自由旋转,因此是两种不同的化合物,互为顺反异构体。则分子式为C3H4Cl2的化合物的烯烃异构体有   

A 4种  B 5种  C 6种  D 7种

14.某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NO2,发生反应2NO2(g)N2O4(g)+Q,在达平衡后,若分别单独改变下列条件,重新达到平衡后,能使平衡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的是    

A 通入N2  B 通入NO2  C 通入N2O4  D 降低温度


二.(共2小题,共18分):

15.(8分)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溴苯

①关闭F活塞,打开C活塞,在装有少量苯的三口烧瓶中由A口加入少量溴,再加入少量铁屑,塞住A口,则三口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D试管内出现的现象为:                          

 E试管内出现的现象为:                          

③待三口烧瓶中的反应即将结束时(此时气体明显减少),打开F活塞,关闭C活塞,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④反应完毕后的混合物中产物溴苯在上层还是下层?如何分离?

16.(10分)用下图所示装置(酒精灯、铁架台等未画出)制取三氯化磷,在短颈分馏烧瓶d中放入足量白磷,将Cl2迅速而又不间断地通入d中,氯气与白磷会发生反应,产生火焰。

三氯化磷和五氯化磷的物理常数如下:

熔点

沸点

三氯化磷

-112℃

76℃

五氯化磷

148℃

200℃分解

图中a、b应该装入的试剂或药品分别是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并在b仪器处加热。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蒸馏烧瓶e中收集生成的三氯化磷,为保证三氯化磷蒸气冷凝,应在水槽g中加入                                         

②三氯化磷遇到水蒸气强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所以d、e仪器及装入其中的物质都不能含有水分。为除去Cl2中的水分,c中应装入        作干燥剂。

③实验室将自磷保存于水中,取出的白磷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浸入无水酒精中片刻,再浸入乙醚中片刻即可完全除去水分。已知水与酒精互溶,酒精与乙醚互溶,乙醚极易挥发,用上述方法除去水分的原因是                     

④为防止Cl2污染空气,装置末端导出的气体应如何净化处理,画出装置图并注明使用药品:                             

三.(共3小题,共20分)

 17.(6分)有一种模拟电化学方法处理废水的微型实验,其基本原理是在电解过程中使低价金属离子Mn+(例如Co2+)氧化为高价态的金属离子,然后以此高价态的金属离子作氧化剂把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CO2而净化。该电化学净化法又称间接电化学氧化。其阳极反应式为:Mn+-e→M(n+1)+。若现按右下图所示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井穴板穴孔内应盛放         溶液以便检验电解时产生的C02气体,现象是       
                        

②写出电解过程中的电极反应式:

文本框: 模拟有机废水的组成为:2滴甲醇,1.0molL-1硫酸1mL,0.1molL-1硫酸钴4mL阳极:                  

阴极:                  

③写出M(n+1)+氧化有机物(以甲醇为代表)的离子方程式                                    

 18.(4分)碳纳米管(CNTs—Carbon Nanotubes)的发现是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突破,它又称巴基管(Buckytube),属富勒(Fullerene)碳系,是伴随着C60的研究不断深入而出现的。碳纳米管是处于纳米级范围内,具有完整分子结构的新型材料。典型的碳纳米管直径小于100nm,长度为几μm。(注:lnm=10-9m,1μm=10-6m)

CNTs的基本结构主要由六边形碳环组成,此外还有一些五边形碳环和七边形碳环:

①这些五、七边形碳环在碳纳米管的什么位置比较多?

②你认为碳纳米管可能具有超导特性吗?为什么?

19.(10分)有一黑色化合物A,它不溶于碱液,加热时可溶于浓盐酸而放出黄绿色气体B。将A与KOH和KClO3共热,它就变成可溶于水的绿色化合物C。若将C酸化,则得到紫红色溶液D和黑色沉淀A。用Na2SO3溶液处理D时,也可得到黑色沉淀A。若用H2SO4酸化的Na2SO3溶液处理D,则得到几乎无色的溶液E,而得不到沉淀A。问A、B、C、D、E各为何物?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

A        B       C       D       E     

四.(共4小题,共30分)

20.(5分)丁二烯聚合时,除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外,还有一种环状结构的二聚体生成。该二聚体能发生下列诸反应:①加氢生成乙基环己烷;②1mol该二聚体可与2molBr2加成;③氧化时生成β—羧基己二酸。

①试写出二聚体的结构简式             

②试写出上述③中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1.(9分)写出下列转化网图中A、B、C、D四个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指出①、④、⑤三个反应各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写出⑥、⑦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其中化合物B可发生银镜反应,C可与NaHCO3水溶液反应放出气体。

A         B         C         D        

反应类型: ①          ④         ⑤         

反应方程式:⑥                              

           ⑦                              

22.(7分)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6H10O,A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经催化加氢得B,B与溴化钠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加热生成C。B经氧化得D,D的分子式也为C6H10O。B在加热下与浓硫酸作用的产物经还原得环己烷。写出A、B.D可能的结构简式。(如有多种可能,尽列之,只考虑位置异构。)

23.(9分)氨基酸分子()中,既有碱性的氨基(—NH2),又有酸性的羧基(—COOH)。在一定的酸碱性条件下,能自身成盐()。所以在氨基酸分析中不能用碱溶液测定氨基酸水溶液中羧基的数目,而应先加入甲醛,使它与—NH2缩合(R-NH2+HCHO→R-N=CH2+H2O),然后再用碱液滴定法,测定羧基含量。氨基酸中—NH2的数目可用与HNO2反应定量放出N2而测得,氨基在反应中变成(—OH)。(R-NH2+HNO2→R-OH+N2+H2O)。

化合物A,分子式为C8H15O4N3。中和l mol A与甲醛作用后的产物消耗1 mol NaOH。1 mol A与HNO2反应放出l mol N2。,并生成B(C8H14O5N2)。B经水解后得羟基乙酸和丙氨酸。

①A的结构简式为                      

②B的结构简式为                      

③跟亚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五.(共3小题,共26分)

24.(9分)有一瓶(约100mL)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取出10.00mL该混合溶液,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可得到4.66g沉淀。滤液跟2.00mol·L-1NaOH溶液反应,共用去35.00mL碱液时恰好中和。求:

①混合液中H2SO4和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

②另取10.00mL原混合酸溶液,加入1.60g铜粉共热,在标准状况下可收集到多少毫升气体?

25.(9分)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在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幂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该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用符号Ksp表示。

即:AmBn(s)mAn+(aq)+nBm(aq)    [An+]m·[Bm]n=Ksp

已知:某温度时,Ksp(AgCl)=[Ag+][Cl] =1.8×1010  

              Ksp(Ag2CrO4)=[Ag+][CrO2- 4] =1.1×1012 

试求:

(1)此温度下AgCl饱和溶液和Ag2CrO4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并比较两者的大小。

(2)此温度下,在0.010mo1·L-1的AgNO3溶液中,AgCl与Ag2CrO4分别能达到的最大物质的量浓度,并比较两者的大小。

26.(8分)化学反应2CuBr2(s)2CuBr(s)+Br2(g),487K的平衡常数应表示为,但对有固体参与的反应,固相物质的分压可以作为常数1,因此,KP可以大为简化,例如上式可表示为KP=P[Br2(g)]=0.0460atm。现有容积为10.0L的容器,其中装有过量的CuBr2(s)并加入0.100 mol I2(g),因发生反应Br2(g)+I2(g)2BrI(g)而使平衡时气体总压P=0.746atm,求:

①2个反应的平衡常数。

②再向体系中充入0.100 mol I2,则平衡时气体总压为多少?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共56分)每一小题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C

D

B

S

C

A

A

D

C

B

D

D

A

二、(共18分)

15.(共8分)

(2分)

②D管出现白雾,试液变红;E管生成浅黄色沉淀(2分)

③水通过F塞进入B 三口烧瓶中液体分层(2分)

④溴苯在下层,可用分液漏斗分离。(2分)

16.(共10分)

①冰盐水或冷水(2分)

②无水氯化钙(2分)

③白磷上残留的水溶解在酒精中,残留的酒精又溶解在乙醚中(3分)

④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装置图如下:(3分)

三.(共20分)

17.(共6分)

①Ca(OH)2(1分)  生成白色沉淀(1分)

②阳极:2Co2+-2e→2Co3+  (1分)

 阴极:2H++2e→H2↑   (1分)

③6Co3++CH3OH+H2O=CO2↑+6Co2++6H+ (2分)

18.(共4分)

①碳纳米管管身弯曲开叉部位,以及两端封闭部分(2分)

②可能。由于这种碳纳米管可以看成石墨结构卷曲而成,所以在它的径向存在自由电子导电,所以可能具有超导性(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均可给分) (2分)  

19.(共10分)

A.MnO2 B.O2 C.K2MnO4 D.KMnO4  E.MnSO4 (5分,每物质1分)

MnO2+4HCl(浓)MnCl2+Cl2↑+2H2O(1分)

3 MnO2+6KOH+KClO33K2MnO4+KCl+3H2O(1分)

3K2MnO4+2H2SO4=2KMnO4+MnO2+2K2SO4+2H2O(1分)

2KMnO4+3Na2SO3+H2O=2 MnO2+3Na2SO4+2KOH(1分)

2KMnO4+5Na2SO3+3H2SO4=2 MnSO4+5Na2SO4+K2SO4+3H2O(1分)

四.(共30分)

20.(共5分) (3分)(2分)

21.(共9分)

A CH3CH2OH   (1分)        B CH3CHO  (1分)

C CH3COOH    (1分)        D CH2=CH2(1分)

①取代反应  (1分)     ④消去反应  (1分)    ⑤加成反应  (1分)

反应⑥: (1分)

反应⑦:H18OCH2CH218OH+2(1分)

22.(共7分)

(答对1个给2分,两个都对给3分)

(2分)        D (2分)

23.(共9分)

    1mol A 与甲醛作用后的产物消耗 1 mol NaOH,1 mol A与HNO2反应放出1 mol N2,说明A分子中有一个游离的—COOH和一个游离的—NH2。

    B经水解后得羟基乙酸和丙氨酸,说明—OH原来是一个—NH2,即A由甘氨酸和丙氨酸组成,由A的分子式可知,应有2分子丙氨酸。

①A.(3分)

②B.(3分)

(3分)

五.(共26分)

24.(9分)

    解:(1)n(H2SO4)=n(BaSO4)==0.0200 mol

∴c(H2SO4)=     (2分)

       由H~OH,设[H]为x mol·L-1

       则x×0.01000L=2.00mol·L-1×0.03500L     解得x=7.00mol·L-1

       ∴c(HNO3)=7.00-2×2.00=3.00 mol·L-1  (2分)

②3Cu + 2NO3+ 8H+=3Cu2++2NO↑+4H2O

3×64(g) 2(mol)  8(mol)      2×22.4(L)

1.60(g)    y      z              w

           y=0.016 (mol)    现NO3为0.03 mol       ∴NO3过量

       z=0.066 (mol)       现H为0.07 mol       ∴H+过量

∴计算NO体积应以不过量的Cu作计算依据,即:

     w=0.373 (L)=373 (mL)(5分,列式2分,结果3分)

25.(9分)

①AgCl(s)Ag(aq)+Cl(aq)

    (1分)

Ag2CrO4(s) 2Ag+(aq)+CrO42(aq)

2x         x             (2x)2·x=Ksp

  (1分)

       ∴  c(AgCl)<c(Ag2CrO4)

②在0.010 mol·L-1 AgNO3溶液中,c(Ag+)=0.010 mol·L-1

       AgCl(s)            Ag+(aq) +      Cl-(aq)

溶解平衡时:                  0.010+x        x

(0.010+x)·x=1.8×10-10     ∵ x很小,∴ 0.010+x ≈0.010

x=1.8×10-8(mol·L-1)

    c(AgCl)= 1.8×10-8(mol·L-1)    (2分)

           Ag2CrO4(s)      2Ag+(aq)       +      CrO2-4(aq)

溶解平衡时:                  0.010+x            x

 (0.010+2x)2·x=1.1×10-10      ∵ x很小,∴ 0.010+2x≈0.010

x=1.1×10-10(mol·L-1)     ∴ c(Ag2CrO4)=1.1×10-10(mol·L-1)

∴ c(AgCl)>c(Ag2CrO4)  (2分)

26.(共8分)

    (1)I2的浓度为:    (1分)

       Br2(g)      +      I2(g)           2BrI(g)

       0.0460             0.400      

       0.0460             0.400-x           2x         (1分)

    0.0460+0.400-x+2x=0.746

    x=0.300    (1分)

    K=         (1分)

(2)      Br2(g)      +      I2(g)           2BrI(g)

           0.0460             0.800-y           2y         (1分)

        (1分)

y=0.511(atm)     (1分)

    P总=0.0460+0.800-y+2y=0.846+0.511=1.357(atm)

答案误差在10%以内得满分,答案有效数字不对每个扣0.5分,共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