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化学 |
教学内容:高三化学复习烃的衍生物 |
一、知识结构
1.脂肪醇、芳香醇、酚的比较
类别 | 脂肪醇 | 芳香醇 | 酚 |
实例 | | | |
官能团 | -OH | -OH | -OH |
结构特点 | -OH与链烃基相连 | -OH与芳烃侧链相连 | -OH与苯环直接相连 |
主要化性 | (1)与钠反应(2)取代反应(3)脱水反应(4)氧化反应(5)酯化反应 | (1)弱酸性(2)取代反应(3)显色反应 | |
特性 | 红热铜丝插入醇中有刺激性气味(生成醛或铜) | 与 |
2.苯、甲苯、苯酚的分子结构及典型性质比较
类别 | 苯 | 甲苯 | 苯酚 | |
结构简式 | | | | |
氧化反应 | 不被 | 可被 | 常温下在空气中被氧化呈红色 | |
溴代反应 | 溴状态 | 液溴 | 液溴 | 溴水 |
条件 | 催化剂 | 催化剂 | 无催化剂 | |
产物 | | 邻、间、对三种溴苯 | 三溴苯酚 | |
结论 | 苯酚与溴的取代反应比苯、甲苯易进行 | |||
原因 | 酚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的氢原子变得活泼、易被取代 |
3.醛、羰酸、酯(油脂)的综合比较
通 式 | 醛 R—CHO | 羰酸 R—COOH | 酯 R—COOR' | 油脂 |
化学 性质 | ①加氢 ②银镜反应 ③催化氧化成酸 | ①酸性 ②酯化反应 ③脱羰反应 | 酸性条件 水解 碱性条件 | 水解 氢化(硬化、还原) |
代表物 | 甲醛、乙醛 | 甲酸 硬脂酸 乙酸 软脂酸 丙烯酸 油酸 | 硝酸乙酯 乙酸乙酯 | 硬脂酸甘油酯 油酸甘油酯 |
4.烃的羟基衍生物性质比较
物质 | 结构简式 | 羟基中氢原子活泼性 | 酸性 | 与钠反应 | 与NaOH的反应 | 与 |
乙醇 苯酚 乙酸 | | 增 强 | 中性 | 能 | 不能 | 不能 |
比 | 能 | 能 | 能 | |||
强于 | 能 | 能 | 能 |
5.烃的羰基衍生物性质比较
物质 | 结构简式 | 羰基稳定性 | 与 | 其它性质 |
乙醛 | | 不稳定 | 容易 | 醛基中C-H键易被氧化(成酸) |
乙酸 | | 稳定 | 不易 | 羧基中C-O键易断裂(酯化) |
乙酸乙酯 | | 稳定 | 不易 | 酯链中C-O键易断裂(水解) |
6.酯化反应与中和反应的比较
酯化反应 | 中和反应 | |
反应的过程 | 酸脱-OH醇去-H结合生成水 | 酸中 |
反应的实质 | 分子间反应 | 离子反应 |
反应的速率 | 缓慢 | 迅速 |
反应的程序 | 可逆反应 | 可进行彻底的反应 |
是否需要催化剂 | 需浓硫酸催化 | 不需要催化剂 |
二、知识点、能力点提示
(一)根据结构掌握和运用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组成通式。
学习有机化学的关键是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根据内在的物质结构去掌握有关的各种表象和问题。在掌握和运用各类有机物的分子组成通式时,也是如此。
分子中碳原子个数为n的链状烷烃的结构和其中碳、氢原子个数可表示如下:
由此确定烷烃的分子组成通式为。而且当分子中碳原子个数为n个,其中氢原子个数的最大数为2n+2,是氢原子个数上限值。除了链状烷烃之外的各类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中,氢原子的个数都不大于此数值。若给出的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和碳原子的个数比大于
时,此分子组成肯定不正确。
以链状烷烃分子结构和分子组成通式()为基础进行分析和比较:在结构中,若增加一个双键,就要少2个氢原子;若增加一个C≡C叁键,要少4个氢原子,在结构中出现一个环状结构,也要少2个氢原子。所以,烯烃和环烷烃的分子组成通式为
,炔烃和二烯烃的分子组成通式为
。苯和苯的同系物结构中有苯环结构,苯的结构用凯库勒式表示为,
可看成是具有3个C=C双键和1个环状结构,分子中碳原子个数为n时,氢原子个数应是在2n+2的基础上减去2×4,得到苯和苯的同系物分子组成通式为
,其他各类烃的分子组成通式,也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确定。
烃的衍生物中,卤代烃是饱和链烃基和卤素相结合,根据卤代烃的结构,分子组成通式为,若其中的烃基不是烷烃基时,氢原子个数在此基础上,按前面所述根据不饱和键和环状结构的数量而减少,烃的含氧衍生物中,分子中碳原子个数为n个,每出现1个C=O时,也同样减少2个氢原子,单纯氧原子的个数多少,并不影响氢原子的个数,比如,1个碳原子与氢原子相连,或是与1个羟基相连,氢原子个数都是1。因此,在醇的分子组成通式中,饱和一元醇和醚是
,多元醇就是
,苯酚及其同系物、芳香醇是
,醛、酮的分子结构中存在C=O键,分子组成通式为
,羰酸或酯就是
。若醛、酮、羰酸和酯的分子结构中烃基也出现碳碳不饱和键和环状结构时,仍要在原烃的衍生物分子组成通式中,相应减少一定个数的氢原子。如某醛分子式为
,符合通式
,可确定为丙醛,分子组成为
,与
相比较少2个氢原子,可知
为丙烯醛,若将结构中的C=O键换成C=C双键时,分子式为
的有机物还可以是丙烯醇,从而可进一步确定:具有相同碳原子个数的醛、酮和烯醇互为同分异构体。
从上面的叙述和分析过程中,认识到:“分子结构是学好有机化学的关键”,对于“各类有机物的分子组成通式的掌握不应靠单纯的记忆,也不宜完全依赖数学中的单一数字指导推导,如苯的同系物看成由苯基和烷基结合而成,苯基为;烷基设为
,两者结合后化学式为
,即
,设m+6=n时,才最终得到苯和苯的同系物分子组成通式为
,这一推导过程明显过于呆滞,不利于对各类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掌握,也不便于应用。
(二)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掌握同分异构现象及其有关的知识内容。
在有机物中,经常出现由于分子中各原子的可能排列顺序和方式的变化,形成分子式虽然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而出现同分异构现象,这些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这就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所在。同分异构体的概念中,有两个突出的要点:一是同分异构体间的共性,即“分子式相同”或是“分子组成相同”;另一是同分异构体间的差异,即“结构不同”且两个要点必须同时具备。现将一些存在“相同”和“相异”的概念比较如下:
相同点 | 不同点 | |
同分异构体 | 分子式 | 结构 |
同系物 | 性质相似 | 分子组成中相差1个或n个 |
同位素 | 质子数 | 中子数 |
同素异形体 | 同种元素 | 不同单质 |
将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两概念相比较时,同分异构体概念中强调“分子式相同”,所以分子量必相等,而同系物强调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原子团,所以分子量必不等。因此,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各物质中,不可能存在互为同系物的物质,在互为同系物的各物质中,也不可能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根据分子组成判断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和总数,是有机化学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同分异构现象可分为3类。
(1)碳链异构(或称碳骨架异构):如乙苯和二甲苯,丁酸和异丁酸。
(2)相同官能团的位置异构:如1-丁烯和2-丁烯。
(3)官能团的种类异构:如丙醛和丙酮,乙醇和甲醚。
官能团的异构列表如下:
官能团异构类型 | 分子组成通式 |
烯烃—环烷烃 | |
炔烃—二烯烃 | |
醇类—醚类 | |
酚类—芳香醇—芳香醚 | |
醛类—酮类—烯醇类—环氧烷—环烷醇 | |
羰酸—酯类—羟基醛 | |
硝基化合物—氨基酸 | |
(三)重视各类物质性质的比较和分析,培养综合归纳的能力
在有机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分别对各类有机物的主要性质,尤其是化学性质,有了比较系统的掌握之后,应注意,各类物质性质的横向比较,认识不同类的相关有机物在性质上的异同。这本身也中对各种有机物性质的分析和归纳,见前面知识结构内容。
(四)定量认识有机物之间的相互反应。
在学习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制备和检验时,都要涉及有关的反应,对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除了明确反应物,生成物的组成和结构以及反应条件等定性内容之外,还必须同时明确各物质之间的定量关系,不断强化理解学习的定量意识,现通过一些具体反应,举例说明如下:
(1)在烷烃和芳香烃与卤素()的一卤取代反应中,被取代的H原子和卤素单质及生成的卤代烃物质的量之比为1∶1∶1。
(2)在不饱和烃与氢气或卤素的加成反应中,C=C双键与氢气或卤素单质的量之比都是1∶1,若是C≡C叁键,则为1∶2
(3)当醇与金属钠反应时,醇羟基和反应消耗的Na及生成氢气物质的举之比为2∶2∶1。若醇羟基换成酚羟基或羰基,与金属钠反应时,也有同样的量关系。
(4)当醇被氧化成醛或酮时,反应中被氧化的醇羟基和消耗的与生成C=O双键、
物质的量之比为2∶1,2∶2;若将氧化剂
换成CuO,上述量关系为1∶1∶1∶1。
(5)在银镜反应中,醛基和消耗的与生成的羟基、析出Ag物质的量之比为1∶2:1∶2。
在醛和新制的浊液反应时,醛基、
和生成的羰基、
物质的量之比为1∶2:2∶1。
(6)在有机物(CxHyOz)完全燃烧的反应中,有机物和消耗的氧气、与生成的、
物质的量之比为:
。
(五)正确利用新信息迁移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信息迁移题,其特点是在题中联系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给予一定量的新的问题情境或有关信息,结合教材中所学知识而构成的一类新题型。在解题过程中,可体会到一些科学、社会的发展与化学学科间的重要性质,接触并学习一些新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质,同时达到培养自学能力、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在解析信息迁移题时,首先是全面地、认真地分析题中给予的信息内容、要点和规律,然后迁移到教材中有关的知识内容上,解决题中要求的问题。
【同步达纲练习】
(一)选择题
1.现有一系列稠环芳香烃,按如下特点排列:
A.
B.
C.
D.
2.分别燃烧下列各组物质中的两种化合物,所得和
的物质的量之比相同的有( )
A.乙烯、丁二烯
B.乙醇、乙醚
C.苯和苯酚
D.醋酸、葡萄糖
3.下列有机物各1mol,完全燃烧需氧气最多的是( )
A. B.
C. D.
4.对于结构简式为:
的维生素A,有如下各种说法,①维生素A是一种醇,②1摩维生素A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与5摩
加成,③维生素A的分子中有苯环结构,④维生素A具有环已烷的结构,⑤维生素A的分子式为
,⑥维生素A有异戊二烯的结构单元。上述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⑤⑥
5.在灼热铜丝网的作用下,1-丙醇跟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 与该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 )
6.现有4种有机物:
其中一氯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相同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②和④
7.白黎芦醇广泛存在于食物(例如桑椹、花生、尤其是葡萄酒)中,它可能具有抗癌性。能够使1mol该化合物起反应的
和
的最大用量分别为()
A.1mol,1mol
B.3.5mol,7mol
C.3.5mol,6mol
D.6mol,7mol
8.邻羟基苯甲酸,俗名水杨酸,其结构简式为,当与物质A的溶液反应生成化学式为
的盐,A可以是下列中的( )
A.NaCl
B.
C.NaOH
D.
9.根据柠醛的结构简式为,判断如下各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
B.它可以使溴水褪色
C.它可以与银氨溶液发生银境反应
D.它的催化加氢反应产物的分子式为
10.下列各物质,只用一种试剂就可鉴别的是( )
A.、
=
、CH≡CH、
B.、HCOOH、
、
C.、
、
、
11.若1摩气态烃能跟2摩HCl加成,而加成产物又可以和6摩完全取代,则该烃是( )
A.2-甲基丙烯
B.乙炔
C.1,3-丁二烯
D.丙炔
12.环状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有机试剂,它可由有机化工原料R和其它无机原料发生加成、水解、氧化、酯化反应制得,R是( )
A.1-丁烯
B.乙块
C.1,3-丁二烯
D.乙烯
13.1995年3月20日在日本东京地铁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沙要毒气袭击事件”,造成11人死亡,5500多人中毒,恐怖分子使用的“沙林”是剧毒的神经毒剂,它的化学“各称”为甲氟磷酸异丙酯。已知甲氟磷酸的结构是,则“沙林”的结构简式就为( )
(二)非选择题
13.美籍埃及人泽维尔用激光闪烁照相机拍摄到化学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过程,因而获得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激光有很多用途,例如波长为10.3微米的红外激光能切断分子中的一个B—C键,使之与HBr发生取代反应:
而利用9.6微米的红外激光却能切断两个B—C键,并与HBr发生二元取代反应。
(1)试写出二元取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现用和9.72gHBr正好完全反应,则生成物中除了甲烷外,其他两种产物的物质之比为多少?
14.A、B都是芳香族化合物,1molA水解得到1molB和1mol醋酸。A、B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不超过200,完全燃烧都只生成和
。且B分子中碳和氢元素总的质量分数为65.2%。A溶液具有酸性,不能使
溶液显色。
(1)A、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__________。
(2)1个B分子中应该有___________个氧原子。
(3)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
(4)B可能的三种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15.有机物E和F可用作塑料增塑剂或涂料中的溶剂。它们的分子量相等,可用以下方法合成
请写出:有机物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
A+D→E___________
B+G→F___________
X反应的类型及条件:类型___________条件___________
E和F的相互关系属___________(多选扣分)
同系物②同分异构体③同一种物质④同一类物质
16.通常情况下,多个羟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分子结构是不稳定的,容易自动失水,生成碳氧双键的结构:
,下图是9个化合物的转变关系。
(1)化合物①是___________,它跟氯气发生反应的条件是___________。
(2)化合物⑤跟⑦可在酸的催化下去水生成化合物⑨,⑨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名称是___________。
(3)化合物⑨是重要的定香剂,香料工业上常用化合物②和⑧直接合成它。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一)选择题
1.D 2.BC 3.D 4.D 5.AB 6.B 7.D 8.D 9.D 10.BC
11.D 12.D 13.C
(二)填空题
13.(1)
(2)
设生成为amol,
为bmol,则:
解得
∴
14.(1)42(2)3(3)
15.A:对苯二甲醇B:对苯二甲酸
X:取代 光照。
②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