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化学同步辅导教材

2014-5-11 0:32:25下载本试卷

高三化学同步辅导教材第38讲

主讲:李惠娟(金陵中学 高级教师 化学教研组组长)

一、本周教学进度及教学主要内容

第六部分 化学计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第三节 综合计算

教学主要内容

1.掌握隐蔽性问题的发现和处理方法

   2.利用方程迭加法来解决循环反应等复杂问题.

   3.求算不同取值范围,相关量的函数表达式

   4.用图象法简明反映变化关系.

二、学习指导

  (一)重视隐蔽性问题挖掘

  化学习题中除了提供一些“显信息”外,有时还潜伏着“隐信息”,或者在常规中蕴含着特殊.这就要求我们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避免用习以为常的眼光来看待所有问题,善于发现和挖掘新问题,使自己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例1  在100mL某混合酸中,[HNO3]=0.4mol/L,[H2SO4]=0.1mol/L.向其中加入1.92g Cu粉,微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Cu2]为

   A.0.15mol/L   B.0.3mol/L   C.0.225mol/L   D.无法计算

  首先请看下列两种解法,指出错误原因.

  解法一  因为Cu与稀H2SO4不反应,故只需考虑Cu与HNO3反应,设有xmol的Cu被氧化成Cu2

       3Cu+8HNO3=3Cu(NO3)2+2NO↑+H2O

       3   8

       x  0.4×0.1

       x==0.015(mol)

       [Cu2]==0.15mol/L

  解法二 Cu与稀H2SO4不反应,但Cu与HNO3反应后生成的Cu(NO3)2,遇到H2SO4提供H+又相当于存在HNO3,故Cu完全被氧化.

       nCu2=nCu==0.03(mol)

        [Cu2]==0.3(mol/L)

  解析  显然,解法一的错误之处在于把混合酸当成单一酸独立处理,思维机械,缺乏灵活性和综合性.解法二较解法一进步一层,但H2SO4是否提供了足够的H?未加判断.

  处理Cu与HNO3、H2SO4混合酸反应情况,最好从离子反应方程式的系数关系来判断三者量的关系如何,然后确定以何者不足为计算的基准.三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Cu+2NO3+8H=3Cu2+2NO↑+4H2O

  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3Cu~2NO3~8H      被还原的HNO3量   被氧化的Cu量

① 足量 不足  足量         HNO3总量      ·nHNO3

② 不足  足量  足量         ·nCu       Cu总量

③ 足量 足量  不足         ·nH       ·nH

  由此看出,在不同的情况,HNO3可部分被还原,也可全部被还原,Cu也是可部分或可全部被氧化。

  再来分析本例题情况:

  3Cu ~ 2NO3~ 8H

  3   2    8

  0.03mol  0.04mol  0.06mol

  (足)   (足)    (不足)

  按H不足为计算基准,设有xmol Cu氧化为Cu2.

  3Cu ~8H~3Cu2

  3  8  3

   x  0.06   x

   x==0.0225(mol)

   [Cu2]==0.225(mol/L)

  答案: C

  例2  铜与某未知浓度的HNO3反应放出混合气体100mL(忽略水蒸气),该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H2密度的26.7倍,将此气体在密闭条件下用水充分吸收后,体积还有70mL(体积均为标况下)

  (1)计算混合气体各组分的体积

  (2)计算被氧化的Cu的质量

   解析(1) 比较下列两种解法,哪种合理?

  解法一  =26.7×2=53.4

       ∵NO=30, N O2=46,均<53.4

       ∴一定有N2O4

       设原产生NO2 xL、 N2O4 yL、 NO zL

  因N2O4  2NO2,随着NO2不断被吸收,平衡右移,有ymolN2O4将又增加2ymolNO2,共有(x+2y)molNO2与H2O反应

       3NO2+H2O=2HNO3+NO    △V

       3                 2

      x+2y               100-70

  得 x+2y=45            ……(1)

  又 x+y+z=100          ……(2)

    46x+92y+30z=53.4×100    ……(3)

  解(1)、(2)、(3)方程组得

    y=54, z=109>100.  x<0

  显然,此解不合理.错在何处呢?

  原因: 反应N2O4  2NO2引起的差量被忽视了.即前后减少的30mL气体体积并非完全由NO2与H2O反应引起的.由于差量成因分析疏漏,该解自然不合理.

  本题可用直接方法求解.

  设原NO2、N2O4、NO仍分别为xmL、ymL、zmL.最终所得70mL为NO气体.即

     z+=70    …… (1)

  另有x+y+z=100      …… (2)

     =53.4  …… (3)

  解(1)(2)(3)方程组得

    x=30 (mL) … NO2的体积

    y=30 (mL) … N2O4的体积

    z=40 (mL) … NO的体积

  (2)根据电子转移相等,设有Wg Cu被氧化

    ×2=×10-3×3+×10-3×1

     W=0.3(g)

  例3 向0.1mol/L的Fe(NO32溶液200mL中加入适量NaOH,使Fe2恰好完全沉淀,小心加热此混合物直至水分蒸干后,灼烧到质量不再变化,此质量为      (  )

  A. 4.36g   B.5.54g   C.5.2g   D.5.0g

  解  先分析反应:

    Fe(NO3)2+2NaOH=2NaNO3+Fe(OH)2

O2

 
  将所得混合产物加热蒸干又灼烧,得到的固体成分是什么?这是正确求解此题的关键.

 

 
  不少同学能注意到:Fe(OH)2   Fe2O3,但忽视了另一隐含反应: 2NaNO3   2NaNO2

+O2↑.

  因此最终固体应为Fe2O3和NaNO2的混合物.根据Fe、N原子分别守恒可得下列关系:

    Fe(NO3)2 ~ 2NaNO­2Fe2O3

    0.02mol   0.04mol  0.01mol

  

    =0.04×69+0.01×160

    =4.36(g)

  答案:A

  (二)循环反应中的方程迭加法

  例1 将xmL CO2通过足量的Na2O2后,再与ymL NO混合后,且x与y之和为30mL,充分反应后,同温同压下气体总体积缩小为15mL,则x:y为          (  )

  ①1:1  ②2:1  ③5:4  ④7:5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假如对4个选项不同的比值逐一具体求解,将是一种繁重的劳动.我们能否探求出一般规律呢?

  分析各反应,然后进行加和处理

  2Na2O2+2CO2=2Na2CO3+O2  …… (1)

  2NO+O2=2NO2          …… (2)

(1)+(2): 2Na2O2+2CO2+2NO=2Na2CO3+2NO2

同÷2:  Na2O2+CO2+NO=Na2CO3+NO2  △Vg …… (3)

         1   1      1   1

  当:=1:1时, △Vg=(x+y)

  当:>1:1时,发生反应(3),(1).  这两反应有共同特征: △Vg=V,故△Vg=(x+y)

  当:<1:1时,多余的NO无法再反应, △Vg<(x+y)

  结论: 当x:y≥1:1时, △Vg=(x+y) 

  答案: D.

  例2  在标准状况下,将密度为1.43g/L的CO、CO2混合气体5.6L,充入盛有足量Na2O2的密闭容器中,然后用电火花引燃容器内混合气体.直至所有物质完全反应.

  (1)反应后容器内残留生成物是什么?质量为多少?

  (2)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容器内压强为反应前压强的多少倍?

  解析  (1)2CO2+2Na2O2=2Na2CO3+O2   …… (1)

电火花

 
       2CO+O2   2CO2        …… (2)

  将CO+Na2O2=Na2CO3

  从总方程看出,无论CO2有多少,只要有其存在,CO就能被足量Na2O2完全吸收。但正因Na2O2足量,故最终CO2也不会存在,又将发生反应(1),产生O2.故最终容器内残留生成物为Na2CO3和O2.

  根据C守恒:=0.25(mol)

        =106×0.25=26.5(g)

  欲求得O2量,须求出原有CO2量.可根据气体平均分子量来求解.

  =1.43×22.4=32

    CO2     44     4

            32     

    CO     28    12

  ·×0.25=(mol)

  又2Na2O2+2CO2=2Na2CO3+O2

       2      1

              

  ×32=1(g)

  (2)最终气体为O2, mol

    原有气体 mol 

    由

  例3  已知某气态烃(CxHy)与O2的混合气体,在有足量Na2O2存在的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引爆时能充分反应.设CxHy、O2分别为amol、bmol.

  (1)当a:b满足什么条件时,反应后容器内压强为零?

  (2)若a:b分别为3:3和2:4时,充分反应后剩余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试求该烃可能的分子式.

   解析  (1)分析可能发生的反应

        CxHy+(x+)O2    xCO2H2O

       2CO2+2Na2O2  2Na2CO3+O2

       2H2O+2Na2O2  4NaOH+O2

  因Na2O2过量,烃燃烧生成的CO2和H2O一定完全反应,又最终容器内压强为O,即无气体存在.根据C、H分别完全转变成Na2CO3、NaOH且无O2存在,直接配平得总方程式

  CxHy+O2+(x+)Na2O2    xNa2CO3+yNaOH

   1  

   a   b

  

  由此可见,为使反应后容器内压强为O,a/b值只与x有关,与y无关。

  (2)当a/b值分别为3:3及2:4时,反应后余气物质的量相等,不难判断前者为烃过量,后者为O2过量.

  从 CxHy~O2 关系式分析

Þx=3

 

2<x<4

 
  烃过量:  Þ x>2

  O2过量:  Þ x<4

  故烃可能的分子式为C3H4、C3H6、C3H8.

   例4 500mL0.1mol/L FeCl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待反应完全后将所得溶液稀释到1L,再取出稀溶液,加入足量AgNO3溶液,能得到2.009g沉淀.问:

  (1)原溶液中Fe2是否完全被氧化?

  (2)若未完全被氧化,求Fe2被氧化的百分率.(不考虑Cl2与H2O的反应)

  解析  本题是否也能用方程式加和来求解呢?请分析下列解法,错在何处?

  2FeCl2+Cl2=2FeCl3          … (1)

  FeCl3+3AgNO3=3AgCl↓+Fe(NO3)3  … (2)

  (1)+(2)×2

   2FeCl2+Cl2+6AgNO3=6AgCl↓+2Fe(NO3)3

  设有xmolFeCl2被氧化

    2FeCl2~6AgCl

      2   6

      x  

      x=(mol)<0.005 mol

  故Fe2未被完全氧化.

  氧化率: ×100%=93.3%

  错解分析: 误将沉淀中的Cl完全来自于FeCl3中.事实上也可能因Cl2量不足,还剩余FeCl2,其中的Cl也与Ag反应生成AgCl.因此,本题不能用方程式迭加法求得.

  正解:=0.014(mol)

     由Cl守恒得:

     10×0.014=0.5×0.1×2+×2

     =0.02 mol

  设有x mol FeCl2被氧化.

     2FeCl2+Cl2=2FeCl3

     2    1

     x    0.02

     x=0.04 mol < 0.05 mol.

     Fe2未被完全氧化

     氧化率为: ×100%=80%.

  (三)函数型(含字母型)计算题

   例1 取0.45molNaOH、0.35molNa2CO3和0.2molNaHCO3溶于水,在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仅应明显地分三个阶段进行.设加入盐酸的物质的量为nmol,溶液中随盐酸的加入,NaCl、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xmol、ymol、zmol,试求X=f(n)、Y=f(n)、Z=f(n)的函数关系,并作出相应的函数图象.

  解析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0.2mol 0.2mol  0.2mol

  混合反应后Na2CO30.55mol、NaOH0.25mol

  逐滴加盐酸时,三步反应及其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下:

  ①NaOH+HCl=NaCl+H2O

   0.25 0.25 0.25

  ②Na2CO3+HCl=NaCl+NaHCO3

   0.55 0.55 0.55 0.55

  ③NaHCO3+HCl=NaCl+CO2↑+H2O

   0.55  0.55 0.55

  各步反应消耗盐酸总量的临界值分别为0.25mol、0.8mol、1.35mol

  (1)求x=f(n).

  当0<n≤1.35时,加入HCl的物质的量即NaCl物质的量,x=n

  当n>1.35时,HCl过量,x=1.35

  故x=f(n)的函数表达式为:

x=

 
      n   (0<n≤1.35)

      1.35 (n>1.35)

图象:

  (2)求y=f(n)、z=f(n)

  ①当0<n≤0.25时,HCl仅与NaOH反应.

   y=0.55,z=0

  ②当0.25<n≤0.8时,开始第二步反应,生成NaHCO.

   ,y=0.8-n

   ,z=n-0.25

  ③0.8<n≤1.35时,发生第三步反应

   y=0

  ,z=1.35-n

  ④当n>1.35时,第三步反应也已完全

   y=0,z=0.

  故有

z=

 

y=

 
     0.55  (0<n≤0.25)       0    (0<n≤0.25或n>1.35)

      0.8-n (0.25<n≤0.8)      n-0.25  (0.25<n≤0.8)

      0    (n>0.8)         1.35-n  (0.8<n≤1.35)

  图象为:

  例2 氨氧化法可制得50%的HNO3,加脱水剂可进一步制备90%的HNO3,两种产品的质量比=x(m1、m2分别为50%、90%的HNO3溶液的质量.若以17t液氨为原料生产硝酸,试求:

  (1)导出理论所需水量(y)与质量比x的关系式(假定NH3转化率为100%)

  (2)求出只生产50%的硝酸所需水量和只生产90%的硝酸所出水量

  (3)当x为何值时,进出水量保持平衡,此时两种产品的总质量为多少吨?

  解析  首先请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将一定量的NH3完全氧化成HNO3全部溶解在反应生成的水中,这种硝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该反应过程相当复杂,但可通过守恒写出总方程式

  NH3+2O2=HNO3+H2O

        63  18

  HNO3%=×100%=77.8%

  当浓度为50%<77.8%,需加水,

  当浓度为90%>77.8%,需出水.

  由上关系式计,17tNH3制63tHNO3

    m1:m2=x

    50%m1+90%m2=63

   m2  ……①

  理论所需水量=两种溶液中实际含水量-反应中生成的水量

  y=(50%m1+10%m2)-18

   =63-90%m2+10%m2-18

   =45-80%m2  ……②

  ①代入②得

  y=45-

 (2)只生产50%的HNO3,则m2=0,x→+∞.

  y=45,即需加水45t

  只生产90%的HNO3,则m1=0,x=0

  y=45-=45-56=-11

  即需去水11t.

 (3)进出水量平衡,即

  y=0,则45-=0

       x=

  此时两种产品总质量即为反应生成的HNO3和水的质量之和.

  即63+18=81(t)

 
  例3 NH4HCO3和Ca(OH)2共热时可能发生如下反应:

 
NH4HCO3+Ca(OH)2=CaCO3+NH3↑+2H2O ……(1)

  NH4HCO3=NH3↑+CO2↑+H2O       ……(2)

  在密闭容器中加热碳酸氢铵和熟石灰的混合物共0.1mol,充分反应后得固体剩余物ag或以b(mol)表示混合物中NH4HCO3的物质的量,试通过计算确定b在不同的取值范围时,a值随b值变化的函数表达式.

  解  (1)当NH­4HCO3和Ca(OH)2以等物质的量(各0.05mol)相混合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固体只有CaCO3(0.05mol),a=0.05×100=5(g)

  (2)当0<b<0.05时,NH4HCO3全部参加反应(1),且Ca(OH)2有剩余,所得固体有两种:

  m=mCaCO3+mCa(OH)2=100b+(1-2b) ×74

    =(74-48b)g

  (3)当0.05<b<0.1时,NH4HCO3在反应(1)有剩余,但又能发生反应(2),反应(2)无固体残留.故所得固体只有CaCO3(1-b)mol

  a=100(1-b)g

  例4 将总量为4mol的Na2O2和Al2(SO4)3混合物投入到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生成ymol沉淀(y>0).若以x表示原混合物Na2O2的物质的量,试建立y=f(x)的函数关系式,将x取值和y=f(x)的关系式填在下表内并作图.

x值

y=f(x)

   解析  分两个阶段:

  ①沉淀开始生成至沉淀完全(直线上升)

  ②沉淀开始溶解至完全消失(直线下降)

  先分析化学反应量的关系.令Na2O2xmol,则Al2(SO4)3为(4-x)mol

  Na2O2~2NaOH~2OH

   x      2x

  Al2(SO4)3~2Al3

  4-x  2(4-x)

  后求出几个关键点

  (1)当x=0,y=0(通过原点)

  (2)Al(OH)3沉淀最大值(即最高点)

     Al3~3OH~Al(OH)3

      1   3    1

x=3mol

y=2mol

 
   2(4-x) 2x    y

   ,

  (3)Al(OH)3完全溶解时

     Al3~4OH

     1    4

   2(4-x) 2x

  

  x=3.2mol,y=0

  最终函数方程可用解析法求解.


  直线OA的斜率:

  R=,截距b=0

  y=kx=x

  直线AB的斜率:

  k==-10

  y-y0=k(x-x0)

  y-0=-10(x-3.2)

  y=32-10x

x值

y=f(x)

0<x<3

y=x

x=3

y=2

3.2>x>3

y=32-10x

  小结  函数型的计算题处理要点:

     (1)找出变量x的取值范围,一般可根据临界反应确定临界点,然后分各区间依次取值讨论.

     (2)根据化学计量关系来确定因变量y与x的关系.

     (3)若为线性关系,可借用数学方法(解析法)处理.

  (四)用图象法代替复杂的计算法进行判断

  例1 等质量的Na、Mg、Al(设均为mg)分别与等体积含HCl1mol的稀HCl作用,试确定m的取值范围不同时,三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产生H2量的大小关系.

  解析  若用常规方法,则需在不同区间内求出各物质的量,然后再进行比较,相当繁杂,因为只需定性比较,因此借助图象来判断具有直观简便等优点.

  HCl ~ Na ~ Mg ~ Al ~ H2

  1mol 23g   12g   9g   mol

  注意:Na ~H2O~ H2

  作图:nH2-m金属


  从图象可清楚地得出结论,

  当0<m<12g时,产生H2量:Al>Mg>Na

  当12≤m<23g时,产生H2量:Al=Mg>Na

  当 m=23g时,产生H2量:Al=Mg=Na

  当m>23g时,产生H2量:Na>Mg=Al

  例2  在三份1mol/L 1L的盐酸中,分别加入nmol的Na、Mg、Al,放出H2amol、bmol、cmol.填空:

  (1)当n为_____________时,a>b>c;

  (2)当n为_____________时,a=b>c;

  (3)当n为_____________时,a=b=c;

  (4)当n为_____________时,c>a=b.

  解析  用例1相似的方法

    HCl~ Na ~ Mg ~ Al ~ H2

    1mol 1mol  mol  mol  mol

    Na ~H2O~ H2

    作图:nH2-n金属

  从图中可知:

  当0<n<时,a>b>c;

  当<n<1时,a=b>c;

  当n=1时,a=b=c;

  当n>1时,c>a=b.

例3 各0.1molNa、Mg、Al分别投入至0.1mol/L VL盐酸中,填空:

      V取值范围    放出H2

  (1)当V为__________,Na最多

  (2)当V为__________,Mg、Al一样多

  (3)当V为__________,Na、Mg、Al一样多

  (4)当V为__________,Al最多

  解析  少量只要HCl溶液中有足够的水使Na完全反应,放出H2量即为定值(0.05mol)

   Mg ~ 2HCl ~H2,    Al ~ 3HCl ~ H2

   1    2   1      1    3   

  0.1  0.1V 0.1     0.1  0.1V  0.15

     V=2L            V=3L

  作图nH2-V

  从图象可知:

  (1)当0<V<1时,Na最多

  (2)当V≤2时,Mg、Al一样多

  (3)当V=1时,Na、Mg、Al一样多

  (4)当V>2时,Al最多


练 习

(一)选择

  1.今有Cl2和H2的混合气体bL(S、T、P),点然使之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气体通入含有

   a mol NaOH溶液中,最后得盐a mol,则b与a的关系不可能为      (  )

   A.b=22.4a      B.b<22.4a

   C.b>22.4a      D.b≤11.2a

  2.用浓H2SO4吸收SO3可以得到H2SO4·SO3.若用1kg 98%的H2SO4充分吸收SO3后,进行 

   稀释,可得到98%的硫酸质量为                   (  )

   A.1.98 ­kg       B.2.00 kg

   C.2.22 kg       D.2.42 kg

  3.某CuO粉末与适量硫酸溶液在微热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恰好全部形成CuSO4·5H2O,

   则此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

   A.98%     B.50%     C.57.65%    D.70%

  4.在标况下,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VCO:=3:1)充满一容积为22.4L且盛有足

   量Na22的密闭容器中,用间断的电火花引发反应至完全.下列对容器里最后存在

   的物质及其物质的量的判断均正确的是(忽略固体占有的体积)     (  )

   A.0.5mol Na2CO3, 0.25mol CO

   B.0.125mol O2, 1mol Na2CO3

   C.0.5mol CO, 0.5mol Na2CO3

   D.0.75mol Na2CO3, 0.25mol CO

  5.将KCl和CrCl3两种固体共熔制得化合物x,x由K、Cr、Cl三种元素组成.将1.892g

   x中的Cr元素全部氧化为Cr2O72,这时,Cr2O72可从过量的KI溶液中氧化出2。667g

   单质.

   Cr2O72+6I+14H=2Cr3+3I2+7H2O

   如果取溶有1.892g x的溶液,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可制得AgCl4.52g,则x的化学

   式可能为                            (  )

   A.K3 Cr2 Cl9   B.K3 Cr2 Cl7   C.K3 Cr2 Cl5   D.K2 Cr Cl4

  6.可逆反应: C(S)+H2O(g)  CO(g)+H2(g)-Q在密闭容器内,一定温度、压力下达到

   平衡状态,测得其密度为相同状况下H2的6倍.若压强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平衡

   时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与原来相比                (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不能确定

  7.有4.8g CuO、Fe2O3的混合物与充足CO加热时充分反应,反应后全部气体用

   0.6mol/L Ba(OH)2溶液100mL处理,有白色沉淀,又知反应后固体质量为3.52g.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混合物中CuO与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生成的CO2已被Ba(OH)2溶液完全吸收,Ba2沉淀完全

   C.在吸收CO2后的Ba(OH)2溶液中有Ba(HCO3)2

   D.原混合物中CuO与Fe2O3的质量比为1:1

  8.在10mL 0.01mol/L的纯碱溶液中,不断搅拌并逐滴加入1.2mL 0.05mol/L盐酸,完

   全反应后在标况下生成CO2的体积为                 (  )

   A.1.344mL    B.2.24OmL    C.0.672mL   D.0

  9.有Na2CO3、NaHCO3、CaO和NaOH组成的混合物27.2g,把它们溶于足量的水中,充分

   反应后,溶液中Ca2、CO32、HCO3均转化为沉淀,将反应后容器内水分蒸干,最

   后得到白色固体物质共29g,则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是       (  )

   A.10.6g   B.5.3g   C.5.9g   D.无法确定

  10.向4g由Fe、Al、Ba、Si组成的合金样品中加入20g 20%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经测定知所生成的混合氯化物粉末中含氯50%,则合金中金属的质量分数为(  )

   A.0.9426   B.0.9526   C.0.9626  D.0.9726

  11.向含xmol Na2S2O3和ymol Na2S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酸化,反应完

   全后待沉淀(2x+y)mol,则原混合溶液中x与y的关系是         (  )

   A.x=2y    B.x=y/2   C.x<y/2   D.x>y/2

   12.ag由Na和Al组成的混合物,将它放入足量的bg水中,得反应停止后,过滤后

   称量得知有Cg不溶物,则滤液中的溶质是               (  )

A.NaOH    B.NaOH和NaAlO2   C.NaAlO2   D.无法判断

13.将足量O2、CH4、Na2O2的密封于一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引燃混合物,反应结束后,若容器中温度为150℃,压强为零,且参与物质溶于水无气体产生,则O2、CH4、Na2O23种物质的质量之比必须是        (   )

A.8:8:117   B.4:8:117    C.8:4:117   D.2:2:39

  14.有混合气体A(由NO、H2、CO2组成),通过过量的Na2O2后,变成混合气体B,将B引燃,使其充分反应,得到浓度为70%的硝酸溶液(无任何气体剩余)。则混合气体A中各气体的体积比V(NO):V(H2):V(CO2)为(  )

   A.1:2 :3  B. 2 :3: 6  C. 2: 4: 7 D. 1: 4: 7

15.在一定温度下,向m g碳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18O的碳酸钠粉末(Na2C18O3a g(m>>a),且充分搅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钠粉末不溶解,体系中固体质量为a g ;

   B.溶液中测到含18O的碳酸根,体系中固体质量为a g ;

   C.溶液中测不到含18O的碳酸根,体系中固体质量大于a g ;

   D.溶液中测到含18O的碳酸根,体系中固体质量大于a g 。

(二)填空

   16.将a mol Na2O2和b mol NaHCO3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250oC,让其充分反应.

  (1)当剩余固体为Na2CO3,排出气体为O2、H2O时,a/b=____________

  (2)当剩余固体为Na2CO3、NaOH,排出气体为O2、H2O时,则a/b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

   (3)当>1时,剩余固体为_________,排出气体为___________

  (4)当排出的O2和H2O为等物质的量时,则=_______________

17.向含有amolNa2S和bmolNa2S2O3的混合溶液中,慢慢加入足量的稀H2SO4,使其充分反应后得到沉淀xmol和标况下的气体yL.

  (1)计算推测当的取值范围不同时,x、y的值(用含a、b的式子表示),并推测所得气体的成分,将结果填入下表(不一定填表,若无气体产生,气体成分请填“无”)

编号

的范围

x

y

气体成分

  (2)若X=a+b,写成a与b的函数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

  

 18.现有Fe和Cu组成的合金共amol,其中Cu的物质的量的分数为x,研成粉末状后全部投入含bmolHNO3的稀溶液中,微热使其充分反应,且HNO3的还原产物只有NO,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符号填写下列空白(列出全部可能情况)

  组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残留固体成分

溶液中金属离子

  (2)当溶液中金属离子只有Fe2、Cu2时,则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用a、x表示)

  (3)当x=0.5,溶液中Fe2和Fe3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在标况下共产生672mLNO气体,求a和b的值.

 (三)作图

 19.将22.4g铁粉逐渐加入到含HNO30.8mol的稀硝酸中,试画出Fe2、H、NO离子的物质的量随消耗的铁粉的物质的量变化的关系图象.


(四)计算

20.将一块部分被氧化的Na投入盛满水的且倒置于水槽内的溶器中,最终在容器中可收集到448mL(S、T、P)气体.以电火花引燃容器里的气体,气体的体积最终减少到112mL(S、T、P),经测知,水槽和容器内溶液总体积为800mL.溶液的PH值为13.求金属钠及其各种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


答  案

(一)1.D  2.C  3.C  4.B  5.A  6.A  7.AC  8.D  9.A  10.D  11.B 12.C

13.A 14. C 15.D

(二)16.(1) 1:2

    (2) <1

    (3) Na2CO3、NaOH、Na2O2, O2

    (4) 2:3

17. 3.2S2+S2O+6H=4S↓+2H2O  ……①

  S+2H=H2S↑         ……②

  S2O+2H=S↓+SO2↓+H2O   ……③

  当=2时,恰好发生反应①

  当>2时,发生反应①②,放出H2S

  当<2时,发生反应①③,放出SO2

  然后按照各种情况计算,答案如下表

范围

x

y

气体成分

<2

a+b

(b-)×22.4

SO2

=2

2a,4b,a+2b

0

>2

4b

(a-2b) ×22.4

H2S

  (2)∵x=a+b,不符合①或②情况

     ∴符合③

     a+b=4b   a=3b


 

 
  18.(1)

固体成分

Fe、Cu

Cu

Cu

溶液中金属离子

Fe2

Fe2

Fe2、Cu2

Fe2、Cu2

Fe3、Cu2

Fe2、Fe3、Cu2

 (2)当只有Fe2、Cu2时,金属(M)与HNO3反应有相同的比例关系.

  3M~8HNO3~3M2

   3   8

  a  a

  若只有Fe2

  b=

  因为还有Cu2,必又需一部分HNO3

  故b>(1-x)

  (3)含Fe3必定无Cu,溶液中有Fe3、Fe2、Cu2根据电子守恒

  a×(0.5+0.25)×2+a×0.25×3=×10-3×3

  a=0.04mol

  b=0.03+0.75×0.04×2+0.04×0.25×3

   =0.12(mol)

(三)19..


(四)

  20.最终溶液为NaOH

    =0.1×0.8=0.08(mol)

    部分被氧化的Na其组分由题意肯定有Na、Na2O2,是否有Na2O呢?最终余气有

  几种可能呢?

  讨论:2Na+2H2O=2NaOH+H­2

      2Na2O2+2H2O=4NaOH+O2

      2H2+O2=2H2O

      Na2O+H2O=2NaOH

  1o.若余气为H2,设含O2为  

    2H2+O2=2H2O      △Vg

      1         3

    112×10-3   (448-112)×10-3

   =(448-112)×10-3=0.336(L)

   =0.015 mol, =0.005 mol

   =0.015×2 mol=0.03 mol, =2=0.01 mol

   由Na守恒:

      0.030+2×0.01=0.05 mol<0.08 mol

    故Na2O存在.

      ×(0.08-0.03-0.02)=0.015(mol)

  2o.若剩余O2,则原生成H2的量同样用差量法求得 =0.01 mol.

   =2=0.02 mol.

   =0.02-0.01=0.01(mol)

   =2=0.02 mol

    0.02×2+0.02=0.06(mol)<0.08(mol)

   同理含Na2O: ×0.02=0.01 mol

   答:本题有两组解

     Na-0.03 mol          Na-0.02 mol

   ① Na2O-0.015 mol     ②  Na2O-0.01 mol

     Na2O2-0.01 mol        Na2O2-0.02 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