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化学实验设计单元测试

2014-5-11 0:32:26下载本试卷

高三化学实验设计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答案)

1.制备1,2—二溴乙烷的合理反应是                 (  )

 A、乙烷光照下与Br2反应          B、乙烯加成HBr

C、乙炔与过量Br2反应            D、乙烯加成Br2

2.下列事实中,能证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  )

A、氯化氢易溶于水               B、氯化氢的水溶液能导电

C、液态氯化氢不导电             D、氯化氢不易分解

3.在实验中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用FeCl3溶液紧急止血,其主要原因是 (  )

A、FeCl3溶液能使血凝聚           B、FeCl3溶液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C、FeCl3溶液能产生Fe(OH)3沉淀堵住伤口  D、FeCl3溶液能使血液发生化学变化

4.下列实验中,能验证乙二酸比乙酸酸性强的是            (  )

A、分别将未知浓度的两种酸滴在Na2CO3粉末上

B、同温时取等物质的量的浓度的两种酸分别滴定0.1mol·L-1的NaOH溶液

C、相同温度时取等物质的量的浓度的两种酸分别滴在pH试纸上

D、分别将乙二酸晶体和冰醋酸置于pH试纸上

5. 验证乙酸乙酯密度,溶解性和水解三项性质的合理实验是      (  )

A、将其滴入水中,随即滴加碱液并迅速加热至沸腾

B、将其滴入沸腾的碱液中观察

C、将其滴入水中观察片刻,再滴加含有酚酞的碱液并缓缓加热

D、将其滴入沸腾的水中观察

6.现有一种未知液,若加入过量盐酸,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向滤液加入过量的氨水使溶液呈碱性,又产生白色沉淀。再向滤液中加入小苏打液,还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以上事实,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   )

A、、Ba2+、Mg2+                                 B、Ag+、Ca2+、Mg2+

C、Ag+、Mg2+、Na+                                      D、Ag+、Al3+、Ba2+

7.向某一溶液里加入过量氨水,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将沉淀过滤并使其与过量烧碱作用,沉淀全部溶解,则原液里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

A、Fe3+          B、Mg2+             C、Al3+          D、Ag+

8.某有机物x溶解于烧碱液(滴有酚酞)中,开始溶液呈红色,煮沸5分钟后,溶液褪色;加入盐酸至酸性时,沉淀出白色的晶体,该晶体溶于水,加入FeCl3溶液呈现紫色。该有机物x是                      (   )

                                O

A、 HO—  —NH2                                         B、HO—  —C—O—CH3

              O

C、 HO—CH2—  —C—OCH3                    D、HO—  —COOH

9.下列各组物质,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的是(允许加热)      (   )

①Al2(SO4)3、FeCl2、Mg(NO3)2、NH4NO3四种溶液

②   、    、    、       四种液体

③CuO、FeS、FeO、C四种黑色粉末

④KNO3、Al2(SO4)3、Ba(OH)2、HCl四种溶液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②③④      D、全部

10.某学生想制作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通电时,为使Cl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设计了如图的装置,则对电源电极名称和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  )

A、 a为正极,b为负极;NaClO和NaCl

B、 a为负极,b为正极;NaClO和NaCl

C、 a为阳极,b为阴极;HClO和NaCl

D、 a为阴极,b为阳极;HClO和NaCl

11.Cu+在酸性溶液中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单质。若要检验用氢气还原CuO后所得的红色固体产物中是否含有Cu2O,应选用的试剂和相应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

A、浓H2SO4;是否有无色气体生成      B、稀HNO3;是否生成蓝色溶液

C、稀H2SO4;固体物质是否溶解        D、稀HCl;是否生成蓝色溶液

12.下列事故中,处理不当的是                   (   )

A、皮肤上沾有苯酚时,立即用酒精洗涤

B、误食重金属盐,立即喝生牛奶或蛋清

C、不慎将水银温度计打碎,立即用硫磺覆盖水银

D、不小心将装浓硫酸的试剂瓶撞翻,立即用自来水冲洗

二、填空题:

13.现有右图所示装置,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其中y端适合于作入口的是    

(A)瓶内盛液体干燥剂,用以干燥气体

(B)瓶内盛液体洗涤剂,用以除去某气体中的杂质

(C)瓶内盛水,用以测量某难溶于水的气体的体积

(D)瓶内贮存气体,加水时气体可被排出

(E)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F)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14.已知化合物甲和乙都不溶于水,甲可溶于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98%的硫酸,而乙不溶。现有一份甲和乙的混合物样品,通过实验进行分离,可得到固体甲。(实验中使用的过滤器是用于过滤强酸性液体的耐酸过滤器。)

请填写表中空格,完成由上述混合物得到固体甲的实验设计。

序号

实验步骤

简述实验操作(不必叙述如何组装实验装置)

溶解

将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入98% H2SO4,充分搅拌直到固体不再溶解。

洗涤沉淀

检验沉淀
是否洗净

15.为探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工业用电石与水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推测在制得的乙炔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之,再与溴水反应。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同学实验中两个主要的化学方程式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炔与澳发生加成反应,其理由是   (多选扣分)。

(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炔

(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炔

(3)乙同学推测此乙炔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     ,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在验证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

(4)请你选用下列四个装置(可重复使用)来实现乙同学的实验方案,将它们的编号填入方框,并写出装置内所放的化学药品。

(a)       (b)      (c)     (d)

  →  b  →   →  d

(电石、水)(  ) (  ) (溴水)

(5)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丙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                              

16.某试剂厂用银(含杂铜)和硝酸(含杂质Fe3+)反应制取硝酸银。步骤如下:


根据上述步骤,完全下列填空:

(1)溶解银的硝酸应该用    硝酸(填浓或稀),原因是     

a、减少过程中产生NOx的量

b、减少原料银的消耗量

c、节省硝酸物质的量

(2)步骤B加热保温的作用是     

a、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

b、有利于未反应的硝酸挥发

c、有利硝酸充分反应,降低溶液中的C(H+)

(3)步骤C是为了除去Fe3+、Cu2+等杂质,冲稀静置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a、置换反应     b、水解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

产生沉淀的化学式是               

17.为证明在加热条件下,浓硫酸能将碳氧化成CO2,请根据所提供的如图所示的仪器装置设计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                  

(2)是否选择装置B的理由是                   

(3)是否选择装置C的理由是                 

(4)是否选择装置D的理由是                  

(5)是否选择装置E的理由是                   

1、D   2、C    3、A  4、C  5、C  6 、BD  7、CD   8、B

9、D  10、B  11、D  12、D

13.(A)(B)(D)(E)

14.②过滤  将烧杯中物质倒入耐酸过滤器中过滤,得滤液。

③析出沉淀 将滤液沿烧杯壁慢慢倒入足量水中,并不段搅拌,直至析出全部固体。

④过滤  将此烧杯中的物质倒入过滤器中过滤,得固体。

⑤ 用蒸馏水冲洗滤纸上的固体若干次,直至洗净。

⑥取新得到的洗出液少许,滴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 溶液 ,若没有白色浑浊出现,则说明沉淀已洗净,若有白色浑浊出现,则说明沉淀没有洗净。

15.(1)CaC2+2H2O→C2H2↑+Ca(OH)2

    HC≡CH+Br2

(或HC≡CH+2Br2

(2)不能  a、c

(3)H2S   Br2+H2S→S↓+2HBr

(4) c      b

  (CuSO4溶液)(CuSO1溶液)

(5)如若发生取代反应,必定生成HBr,溶液酸性将会明显增强,故可用pH试纸验证。

16.(1)稀  a、c   (2) a、c  (3)b    Fe(OH)3   Cu(OH)2

17.(1)a-e-d-b-c-g(2分)

(2)选择B的目的是检验SO2是否被吸收完全;(2分)

(3)选择C的目的是吸收SO2时,CO2不被吸收,同时也不生成CO2;(4分)

(4)不选D,因为NaHCO3溶液能与SO2生成CO2,干扰检验被氧化生成的CO2;(4分)

(5)选择E,检验是否生成CO2。(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