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化学《氮和磷》.

2014-5-11 0:32:26下载本试卷

     

【教学内容】

高三化学《氮和磷》

【教学目标】

  1.掌握氮族元素的名称、符号、原子结构及原子结构的递变与单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关系。

2.掌握N2,氮的氧化物、NH3、铵盐、硝酸等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3.掌握磷的同素异形体的结构、性质及用途

【知识讲解】

  一、氮气   

  1.氮元素存在形态

空气中含大量N2,是工业生产中N2的主要来源。

思考:①工业上如何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纯净N2
      ②实验室如何制取N2

[①工业制取N2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空气液化,然后蒸发,首先挥发出N2,另一种方法是将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将所得气体通过碱洗后得到N2

②实验室制取N2一般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NH3通过灼热的CuO,

2NH3 + 3CuO == N2 + 3Cu + 3H2O得到N2,另一种方法是:NH4Cl饱和溶液和NaNO2饱和溶液混合加热,NH4Cl + NaNO2 == NaCl + N2↑+ 2H2O ]

2.N2物理性质:难溶于水,难液化,密度比空气略小——与空气密度相近,只能用排水法收集N2

思考:请举出与N2密度相近的二种气体以及与CO2密度相近的二种气体。(N2式量为28,则式量为28的还有CO、C2H4,CO2的式量为44,则式量为44的有C3H8和N2O)

3.N2化学性质

(1)稳定性——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为什么?(因为N=N叁键键能很大,很难打断该共价键)

(2)一定条件下具有氧化性:

  

   N2 + 3H2 ===== 2NH3 —— 工业上合成氨


与活泼金属反应 3Mg + N2 ==== Mg3N2   6Na + N2 ==== 2Na3N

(3)具有氧化性 N2 + O2 ==== 2NO

4.氮的氧化物——N2O(笑气)、NO、N2O3、NO2、N2O4、N2O5,其中属于酸酐的只有N2O3(HNO2)、N2O5(HNO3

思考:酸分子内或分子间羟基与羟基脱水后形成的物质称为酸酐,则


H—C—OH    CO,CO能否称为酸酐?为什么?已知硝酸的结构式为

 HO—N   则其对应的酸酐的结构式如何表示?

(不能称为酸酐,因为它是羟基与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脱水所形成的物质。


  N—OH + H—O—N       N—O—N   (N2O5)+ H2O )

(1) NO ①不与酸、碱反应,常温迅速与O2化合2NO + O2 == 2NO2

     ②碱性条件: NO + NO2 + 2OH == 2NO2 + H2O

     ③ NO + CO2 + Na2O2 == Na2CO3 + NO2

思考:N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后,剩余气体体积为原来的一半,则NO和CO2的体积比为

A.1:1   B.1:3   C.2:1  D.≤1:1的任意比

(答 D )

   ④4NO + 3O2 + 2H2O == 4HNO3

   ⑤实验室制法:3Cu + 8HNO3(稀)== 3Cu(NO3)2+2NO + 4H2O

只能用排水法收集NO,为什么?(排空气NO + O2 — NO2

(2)NO2——不可能为纯净物2NO2 == N2O4

强氧化性:NO2 + KI ——   NO2 + SO2 —— (古老生产H2SO4方法)

    4NO2 + O2 +2H2O == 4HNO3

实验室制法: Cu + 4HNO3(浓)== Cu(NO32+ 2NO2 + 2H2O (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二、氨

1.分子结构:三角锥形 N—锥顶, H—锥底, 键角—107°18′极性分子

思考:下列气体与对应的液体能进行喷泉实验的是

A.NH3和H2O   B.HCl和水   C.Cl2和H2O  D.CO2和NaOH溶液

(答: A、B、D)

2.化学性质

  (1)NH3 + H2O == NH3·H2O ==NH4+ +OH (中学唯一的碱性气体)

思考:①为什么能在浓氨水中加入NaOH固体可制取NH3

   (增大OH浓度使氨水中平衡向左移动)

   ②氨水成分与液氨是否相同?给氨水加热[OH]、电离度如何变化?若煮沸呢?已知使稀氨水PH值减小,电离度增大,则[NH4+]如何变化?(不同,氨水混合物,液氨纯净物。加热[OH]、均增大,若煮沸,氨水挥发,[OH]要减小。[NH4+]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酸 NH3 + H+ == NH4+ (挥发性酸反应有白烟生成)

(3)盐溶液 NH3 + H2O + Fe3+ ——   NH3 + H2O + Al3+ —— [制Al(OH)3]

      Ag+ + NH3 + H2O —— (先沉淀后溶解)

      NH3 + H2O + CO2 + NaCl == NaHCO3↓+ NH4Cl (侯氏制碱)


点燃

 
(4)还原性 4 NH3 + 5O2 ==== 4NO + 6H2O

      4 NH3 + 3O2(纯) === 2N2 + 6H2O

 
       2 NH3 + 3Cl2 === 6HCl + N2

         2 NH3 + 3CuO === 3Cu + N2 + 3H2O

(5)液氨自电离NH3 + NH3 == NH4+ + NH2

思考:已知NH4+与H3O+(H+)相当,NH3与H2O相当,NH2与OH相当。

N3(NH2)与O2相当。试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①Na + NH3 ——       ②CH3COOC2H5 + NH3——

③M(NH2)2——(M为金属)  ④NH4Cl + MO ——

(答:2Na + 2NH3 == 2NaNH2 + H2

 

 
   CH3COOC2H5 + NH3    CH3—C—NH2 + CH3CH2OH

 
   M(NH2)2 === MNH + NH3↑或 3M(NH2)2 === M3N2+ 4NH3

   2NH4Cl + MO == MCl2 + 2NH3↑+ H2O)

3.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铵盐和碱共热(溶液还是固体?),一般反应为:

   2NH4Cl + Ca(OH)2 === CaCl2 + 2NH3↑+ 2H2O

(2)反应装置:与制取O2、CH4完全相同

思考:收集NH3时,试管口放一团棉化,起什么作用?

(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便收集到较纯的NH3

三、铵盐

1.结构:NH4+与酸根离子组成,含离子键、共价键和配位键,属于离子晶体,极易溶水,且溶于水吸热。

2.化学性质

(1)水解:NH4+ + H2O == NH3·H2O + H+

思考:①请写出NH4+在D2O中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NH4+ + D2O == NH3·HDO + D+ 或NH3·HDO + D3O+

   ②试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下列现象:氨水加入Mg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Mg(OH)2而Mg(OH)2加入到饱和NH4Cl溶液沉淀又能溶解。

   ③Mg(OH)2能溶于饱和NH4Cl溶液有两种解释,一种是:

  Mg(OH)2(s)== Mg2+ + 2OH,NH4+ + H2O == NH3·H2O + H+,H+与OH中和,促使Mg(OH)2的溶解平衡移动而溶解,另一种解释是:

  Mg(OH)2(s)== Mg2+ + 2OH,OH+ NH4+ ==NH3·H2O,使Mg(OH)2 溶解。

试问:你能否只用一种试剂验证哪种解释合理?

 
(答:用CH3COONH4。因为该溶液呈中性,若Mg(OH)2加入CH3COONH4溶液溶解,则第二种解释合理,若不溶解,第一种解释合理)

(2)与碱反应:NH4+ + OH == NH3↑+ H2O

注意:①该反应要生成NH3,必须要有加热条件,否则只能写成NH3·H2O

   ②该反应有何重要应用?一是实验室利用该反应来制取NH3,二是利用该反应检验或鉴定NH4+,请你说出鉴定NH4+方法?

(取样品加入NaOH溶液加热,若有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产生,即含NH4+

 
(3)受热分解:一般规律是:若为非氧化性酸形成的铵盐,受热分解成NH3和对应的酸。(酸不稳定继续分解)如:NH4Cl == NH3 + HCl,NH4HCO3 == NH3↑+ H2O + CO2↑,

(NH)2S == 2NH3 + H2↑+ S

若为氧化性酸形成的铵盐,受热分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物复杂一般不要求同学们掌握。

思考:①铵盐分解的实质是NH4+提供质子(H+)给酸根离子,则NH4F、NH4Cl、NH4Br、NH4I四种铵盐的热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NH4I> NH4Br> NH4Cl>NH4F,因为HF最弱,F最易分解)

   ②硫酸铵受分解的产物是N2、SO2、NH3、H2O和SO3,问该反应中每转移1mol电子,有多少摩(NH4)2SO4分解?

(首先写出反应方程式 4(NH4)2SO4 == N2 + 3SO2 + SO3 + 6NH3 + 7H2O,根据反应式,每生成1mol/N2转移6mol电子,即有4mol(NH4)2SO4分解,则转移1mol电子应有mol(NH4)2SO4分解)

四、硝酸

 
1.化学性质

或光

 
(1)不稳定性 4HNO3 == 2H2O + 4NO2 + O2↑硝酸越浓越易分解。

由于分解产生NO2又溶解到HNO3里,而呈黄色。久置的试剂颜色变化的较多。如:

Na2O2、  、Fe2+化合物、AgX、AgNO3等。

思考:久置变黄的硝酸如何除去黄色?

(通入过量O2,不能加水,否则浓HNO3变成稀HNO3

(2)强氧化性——越浓氧化性越强

①使Fe、Al钝化    ②除Au 和Pt可溶解绝大多数金属。要使Au、Pt溶解可用王水

思考:①王水、实验室制取CH4、C2H4均存在1:3关系,问这1:3是指体积、质量还是物质的量?

  ②(王水中浓HNO3和浓盐酸物质的量比1:3,制CH4无水CH3COONa与碱石灰质量比约为1:3,制C2H4酒精与浓H2SO4体积比为1:3)

  ③5.6g铁粉与100g稀HNO3恰好反应,求硝酸的质量分数。

(Fe与硝酸反应,应有以下几种情况:a、Fe + 4HNO3 = Fe(NO3)3 + NO↑+ 2H2O,

A% = 25.2%  b、3Fe + 8HNO3 = 3Fe(NO3)2 + 2NO↑+ 4H2O,A% =16.8%

C、所得产物为Fe(NO3)3和Fe(NO3)2混合物,则应在16.8~25.2%之间)

④氧化非金属,如C、S、P,且氧化到最高价

⑤某些化合物,如S2-、SO42-、Fe2+、I等  

(3)与有机物的反应


①  + HNO3        + H2O

进行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实验现象?为何制得的硝基苯为谈黄色?怎样将淡黄色除去得到纯硝基苯?

②与醇、纤维素的酯化

③与蛋白质发生黄蛋白反应

 
2.制法

(1)实验室制法  NaNO3 + H2SO4(浓)==== NaHSO4 + HNO3

实验室制HNO3的原理与制HCl完全相同,为什么制HNO3的产物只能为NaHSO4而不是Na2SO4?制HNO3发生装置是否与制Cl2完全相同?

(因为若生成Na2SO4必强热,这时HNO3亦分解。不同,一般制HNO3只能用曲颈瓶,若用与制Cl2相同的装置,橡皮塞应用铝箔包起来。)

(2)工业制法——氨的催化氧化法

①氨的氧化——氧化炉

高温

 
②从氧化炉出来的气体(NO)必需经冷却再与O2反应,为什么?

(高温NO不能与O2化合,即2NO2 ===2NO + O2

③尾气吸收——用NaOH溶液

④稀NHO3浓缩——吸水剂Mg(NO3)2或浓H2SO4再蒸馏。

思考:吸水剂能否用MgCl2或P2O5

(不能用MgCl2,因为蒸馏时HNO3中含HCl,可用P2O5,因形成H3PO4也是不挥发性酸)

例:氨氧化法可制得50%的硝酸。加脱水剂可进一步制得90%的硝酸,两种产品的质量比(m1、m2分别为50%的硝酸溶液和90%的硝酸溶液质量)。若以17吨液氨为原料生产硝酸

(1)导出理论上所需水量y(吨)与质量比x数学关系式(假定NH3转化率是100%)

(2)根据导出关系式求出只生产50%的硝酸所需水的量和只生产90%硝酸所需水的量(吨)

(3)质量比x为多少时,进出水的量保持平衡,此时两种产品总质量为多少吨?

解析:这是一道结合数学知识解决化工生产的典型例题,高考《考试说明》明确指出:

要具备用数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本题首先要导出需要水的量与两种硝酸质量比的函数关系:

两种产品中含水为吨,这是否理论上需要水的量?不是,因为在NH3 + 2O2 = HNO3 + H2O反应中,17吨氨除完全转化为63吨硝酸外,还生成18吨水,因此-18,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m1、m2转化为x,根据题意:

代入-18

解答第二问,关键是抓住“根据导出关系式”,而不是利用化学方程式求解。如何根据导出关系式求出需要水的量?还要抓住,当只生产50%硝酸时,即m2=0,若m2=0,

 即吨,需加入45吨水。当只生产90%硝酸时,m1=0,

x=0,吨,这—11吨什么意思?即不需要加水,反而脱去11吨水,才能得到90%的硝酸。

    第三问比较简单,当进出水的量保持平衡,即y=0,

利用方程组    求出

两种产品的总质量为24.75+56.25=81吨

五.硝酸盐

主要了解这几方面的内容:

1.高温时表现强氧化性,如黑火药的爆炸就是KNO3表现氧化性

2.硝酸盐分解:按金属活动顺序K~Na的硝酸盐分解得亚硝酸盐和O2

Mg~Cu生成金属氧化物、NO2、O2、Hg~Ag生成金属、NO2、O2

思考:(1)某金属的硝酸盐受热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NO2和O2,其中NO2和氧气的体积比为8:1,则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解析:关键是利用电子得失守恒原埋, N→N,O→O,则形成1mol O2失去4mol电子,同时生成8molNO2必得8mol电子,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必升高)

 
   (2)已知三种硝酸盐受热分解:2NaNO3 == 2NaNO2 + O2

2Cu(NO3)2 ==2CuO + 4NO2↑ + O2↑ 2AgNO3 == 2Ag + 2NO2↑ + O2↑由上述三种盐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受热分解进生成mL气体,被水充分吸收后剩余气体,符合这一条件的几种可能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几种组合填几种,不必填满,亦可补充)

(解析:①NaNO3分解产生mLO2不能被水吸收,不可能是单一的NaNO3

②Cu(NO3)2分解产生mL NO2和O2且体积比为4:1,能被水完全吸收,无气体剩余,不可能是单一的Cu(NO3)2  ③AgNO3分解产生mLNO2和O2,但其体积比为2:1,被水吸收后恰好剩余O2,可以是单一的AgNO3,若①与②组合,则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剩余。若①与③组合。无论按什么比例混合,剩余气体一定大于,同理②与③组合剩余气体一定小于,若①②③组合同样可以剩余,因此有三种组合。)

3.NO3的鉴定:取样品(固体或浓溶液)+ 浓H2SO4 + 铜片    若有红棕

色气体生成,则含有NO3(若样品为较稀溶液,管口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若样品是极稀的溶液,应加热浓缩后才能进行上述鉴定实验。

【能力训练】

  将一生锈的铁片(铁锈成份以Fe2O3计),放入稀HNO3中,反应结束后,收集到NO气体11.2L(标况),溶液中还剩下5g固体残渣,过滤后,向溶液中通入35.5gCl2,恰好将溶液中的Fe2+全部氧化,求铁片中铁锈的质量分数。

【能力训练答案】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