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 选择题:
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1 He 4 C12 N 14 O 16 Na 23
Mg24 Al 27 S32 Cl35.5 Zn 65
1.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附着在试管内壁的残余物,后者为某同学所选用的洗涤剂。
后者不能溶解前者的是 ( )
(A) 红磷 -- 二硫化碳
(B) 二氧化锰 -- 浓盐酸
(C) 苯酚 -- 氢氧化钠
(D) 油脂 -- 酒精
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任何酸都不能与二氧化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 二氧化硅是制造水泥的主要原料,它在高温下可与石灰石发生反应
(C) 二氧化硅属于原子晶体,具有四面体的空间网状结构
(D) 烟水晶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3. 由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 )
(A) 6和8 (B) 11和8
(C) 11和16 (D) 12和17
4. 在制玻璃、制皂、造纸、纺织等工业生产中都需要的物质是( )
(A) 氧化钙 (B) 纯碱
(C) 石灰石 (D) 氯化钠
5. 设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 4克Ca变为Ca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
② 在标准状况下,40克SO2所占的体积约为11.2升
③ 18克重水所含的电子数是9N
④ 1.6克NH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0.8N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6. 有aX和 bY
两种简单离子(X、Y全都是短周期元素),已知X
比Y
多2个电子层,
下列关系或说法正确的是( )
① X只能是第三周期的元素 ② a-b+n+m 等于10 或者等于16
③ b不大于5 ④ Y不可能是第二周期元素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7. 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生素作用的药物“芬必得”, 其主要成分的结构式如图 它属于( ) |
(A) 芳香族化合物
(B) 苯甲酸的同系物
(C) 易溶于水的有机物
(D) 易升华的物质
二、分析题和实验题:
1. (8分)如图所示,在支管锥形瓶A中充满等体积的H2S和NO气体;在分液漏斗B中盛有淀粉碘化钾溶液;在锥形瓶的支管处用弹簧夹b夹紧,并充满O2的气球C。根据实验,填写:
|
(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a,将漏斗中的溶液缓慢的流入A中,
发生的变化是:( H2S 气体溶于KI溶液中 )。
请判断:( )
(2).松开弹簧夹b,气球C逐渐_________,
锥形瓶A中的气体 颜色立即变成__________. ( )
(A)增大 棕色 (B)缩小 红色
(C)缩小 棕色 (D)增大 红色
(3).锥形瓶A中的溶液开始变混浊,这是因为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
(A)2NO + O2 = 2NO2 (B) H2S + 2NO2 = 2HNO3 + S
(C)2KI + 2NO2 = 2KNO3 + I2 (D)以上都不对。
(4).锥形瓶A中的溶液开始变混浊,在溶液中变混浊的同时,
溶液出现浅蓝色,这是因为( )
(A)2NO + O2 = 2NO2 (B)H2S + 2NO2 = 2HNO3 + S
(C)2KI + 2NO2 = 2KNO3 + I2 (D)以上都不对。
2. (共15分)在实验室中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 把2毫升乙醇、1毫升浓硫酸装入反应的试管中,再加入2毫升10% 的醋酸。
② 在收集试管中,装入饱和的NaOH 溶液,组装好全部装置。
③ 将反应试管加强热,保持剧烈沸腾。
④ 倒出收集试管中的上层液体,即得到产品乙酸乙酯。
指出以上①—④步骤中的主要错误,并回答有关问题:
错误处: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
(1).步骤③操作的作用是(应小心加热,使酯化反应充分进行,并把乙酸乙酯蒸出)。
判断对错:( )
(2).收集试管中的导管为什么不能插入溶液中?
[答]:
(3).乙酸乙酯的主要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分) 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
(1).原两种黑色粉末的名称是(碳)和(二氧化锰);
判断对错:( )
W 盐的化学式为( ALCL3 )。
判断对错:( )
(2). X 与Mg 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 + 2Mg = 2MgO + C.
判断对错:( )
(3). Z 溶液呈酸性的主要原因是NaHSO4 = Na + H
+ SO
.
判断对错: ( )
5. (6分)在298K时,向V 升真空容器内通入N 摩SO2和M 摩H2S。
(1) 若N = 2 时,则当M 〉( )时,反应后容器内气体的密度最小。
(2) 若2N 〉M ,则反应后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差为( )克。
(3) 若5N = M ,且反应后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和为48克,则N+M=( ).
6
.(6分) 化合物A,学名为邻羟基苯甲酸,俗名水杨酸,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1) 将A跟哪种物质的溶液反应可得到一种钠盐, 其化学式为C7H5O3Na?( ) |
(A) NaOH (B) Na2S
(C) NaHCO3 (D) NaCL
(2)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酚类,但是不属于酯类、也不属于羧酸类的化合物必定含
有_____基。 ( )
(A) 羟基 (B) 羧基
(C) 醛基 (D) 酚基
三、解答题:(17分)
有A、B两种溶液,A是把蒙有10.2克氧化铝的铝条放入1升1.5摩/升热NaOH溶液里,过会儿取出铝条,溶液增重12.6克。B是把蒙有氧化铝的铝条放入1升0.9摩/升的硫酸溶液,过会儿取出铝条,溶液增重25.2克。假设A、B两溶液最后的体积仍为1升。
回答下列问题:
A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其物质的量的浓度是多少?
[答]:
参 考 答 案
一.
1. A 2. B 3. D 4. B 5. B 6. B 7. D
二、
1.
(1).对
(2). C
[分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 + O2 = 2NO2
(3). B
(4). C
2.
[答]:
① 不应该先加入浓硫酸再加入醋酸;醋酸浓度太小。
② 导管不应该插入溶液中,这样会造成液体回吸。
③ 不应该加强热至剧烈沸腾。
④ 不应将产品直接倒出,使产品不纯。
(1). 对
(2).[答]:
因为由于乙酸乙酯液化,造成溶液回吸。
(3).
[答]:
(1) 作为溶剂 (2) 医药。
3. ( 3 :7 )
4. (1) ( 4 )
(2) ( 16 )
(3) ( 3 )
5.
(1)
答:A、C、D如图所示 |
(2) 答: HOCH2CH2OH + HOOCCOOH → HOCH2CH2OOCCOOH + H2O.
6.
(1)C
(2)C
三、
[答]: 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02 2 摩 2 摩
10.2
消耗 NaOH 0.2 摩,生成NaALO2 0.2 摩
12.6 -10.2 = 2.4 (铝反应的增重)
2AL + 2NaOH +2H2O = 2NaALO2 + 3H2 增重
54克 2 摩 2 摩 6 克 54—6=48克
铝消耗 NaOH 为0.2+0.1=0.3,共生成NaALO2 0.3.
A 溶液中的溶质是NaALO2和NaOH,分别为0.3摩/升,1.3摩/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