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三校联考化学期末考试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Fe 56 Br 80 Ag 108 I 127
第I卷(选择题,共7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我国某些城市和地区严格禁止生产和销售含磷洗涤剂.含磷洗涤剂主要是添加了三聚
磷酸钠,禁止使用的原因是( )
(A)三聚磷酸钠会引起白色污染
(B)三聚磷酸钠会跟硬水中的Ca2+、Mg2+形成沉淀堵塞下水管道
(C)三聚磷酸钠会造成自然水质的富营养化,使水生植物大量繁殖,水质变坏
(D)三聚磷酸钠价格昂贵,使用成本高
2. 下列各种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向鸡蛋白溶液中滴入饱和硫酸被溶液,析出白色沉淀
(B)加热胆矾得到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
(C)向沸水中滴人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D)向鸡蛋白溶液中滴人硝酸铅溶液,析出白色沉淀
3. 下列各种说法中,都包含有前后两个数值,其中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A)铝离子(Al3+)和钠离子(Na+)的半径
(B)16O和18O原子中的中子数
(C)相同温度下,浓度分别为0.1 mol·L-1和0.01 mol·L-1醋酸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
程度
(D)相同条件下,浓度均为0.l mol·L-1 Na2CO3和NaHCO3溶液的 pH
4. 18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盐时发现,在黑暗中此盐并无气味,而在光照时开始变黑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此盐是( )
(A)氟化银 (B)氯化银 (C)溴化银 (D)碘化银
5. 下列事实能用同一原理来解释的是( )
A、四氯化碳和乙烯都能使溴水层褪色
B、乙醛、葡萄糖分别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共热,都有红色沉淀产生
C、氯气和二氧化硫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D、金属能导电,电解质溶液也能导电
6. A、B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A放出的能量大于B放出的能量;C、D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失去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D吸收的能量大于C吸收的能量。若A、B、C、D间分别形成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
A.D2A B.C2B C.C2A
D.D2B
7. 中草药秦皮中含有的七叶树内酯(碳氢原子未画出,每个折点表示一个碳原子),具有抗菌作用。若1mol 七叶树内酯,分别与 浓溴水和NaOH溶液完全反应,则消耗的Br2和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
A.3mol Br2;2mol NaOH B.3mol Br2;4mol NaOH
C.2mol Br2;3mol NaOH D.4mol Br2;4mol NaOH
8.生活中碰到某些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为实现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的碘以单质形式存在
B.工业酒精不能加水当酒卖,因其中含有甲醇,它虽也具有酒香气味,但饮后会造成人的双目终生失明
C.苯酚有杀菌和止痛作用,药皂中也掺入少量的苯酚,所以苯酚可以用于环境消毒或直接涂抹在皮肤上起消毒作用
D.氯气和二氧化硫分别作漂白剂,若同时用它们去漂白某一湿润的物质,漂白效果会明显增强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第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借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 短周期元素A、B、C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在周期表中同主族,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C
B.A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C的氢化物
C.B的氯化物的熔点比A氧化物高
D.A与C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10.现有⑴ NaOH ⑵ Ba(OH)2 ⑶ CuCl2 ⑷ Al2(SO4)3 ⑸ KI 5种溶液, 不用其它试剂, 可依次将它们鉴别出来的顺序是( )
A. (1)(3)(4)(2)(5) B. (3)(4)(1)(2)(5)
C. (5)(3)(1)(2)(4) D. (3)(1)(4)(2)(5)
11.在一定条件下, 下列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 被还原的氧化剂与被氧化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是( )
A. Cu + HNO3(浓) B.NO2 +H2O
C. Cu + H2SO4 (浓) D.MnO2 +HCl(浓)
12.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H2(气)+Br2(气) 2HBr(气);△H<0反应达到平衡后,欲使颜色加深,采取的措施是: (
)
A.升温 B.降温 C.增压 D.减压
13. 一种新型燃料电池,是用两根金属铂做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向两极上分别通
H2和O2,下解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入H2的电极为负极
B.通入O2的一极电极反应为4H2O+O2+8e-
=8OH-
C.随着放电的进行,负极附近PH上升
D.标准状况下通入5.6LO2完全反应后有1mol电子转移
14. 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相符合的是 ( )
![]() ![]() ![]() ![]() |
15.用2mol/L的NaOH溶液滴定pH=5的HCN溶液100mL至中性,此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c(Na+)>c(CN-)>c(OH-)>c(H+) B.c(CN-)>c(Na+)>c(H+)> c(OH-)
C. c(Na+) + c(CN-) = 2mol·L-1 D.c(Na+) + c(H +) = c(CN-) + c(OH-)
16. “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
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在用CH3C≡CH合成CH2C(CH3)COOCH3的过程中,欲使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还需要其它的反应物有( )
A.CO和CH3OH B.CO2和H2O C.H2和CO2 D.CH3OH和H2
17.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0.1molNa2O2与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 NA
B. 3.4gH2S气体完全燃烧需O2的分子数为0.15 NA
C. 31g白磷含有1.5NA个共价键
D. 0.1mol/L的100mLH2SO3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约为0.03 NA
18. 在由Fe、FeO、Fe2O3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2.0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并放出448mL气体(标准状况),此时溶液中无Fe3+离子。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混合物里三种物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
B.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Fe2+离子与Cl—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1
C.混合物里,FeO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Fe比Fe2O3的物质的量多
D.混合物里,Fe2O3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Fe比FeO的物质的量多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8分)
19.(共10分,每小题5分)
(1).变色眼镜的玻璃镜片内含有少量溴化银和微量氧化铜。当玻璃受到阳光照射时,因为发生 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而使玻璃 由无色变成灰黑色。把玻璃放到暗处 ,又因为发生 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而使玻璃又变成无色透明,在这个变化过程中,CuO的作用是 。
(2)炭火炉燃烧炽热时,在往炉膛底的热灰上喷洒少量水的瞬间,炉子的火更旺,这是因为 。如果烧去同量的碳,喷洒过水的和没有喷洒过水的炭火炉放出的总热量
(填“相同”或“不同”),因为 。
20.(10分)下面a~e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定量仪器:
(a)量筒 (b)容量瓶 (c)滴定管 (d)托盘天平 (e)温度计
(1)其中标示出仪器使用温度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2)能够用以精确量取液体体积的是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3)由于错误操作,使得到的数据比正确数据偏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A)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液体时,俯视液面读数
(B)中和滴定达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内液面读数
(C)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液面定容后所得溶液的浓度
(4)要称取 10.5 g固体样品(1 g以下使用游码)时,将样品放在了天平的右盘,则所称样品
的实际质量为_____g.
(5)有下列实验:①乙醛的银镜反应②乙醇的消去反应③石油分馏实验
其中需要使用温度计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21。(12分)实验室可以用下图所示仪器连接起来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并测定其式量.
现用含有少量硫化亚铁的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实验步骤如下:
(1)将橡皮塞B塞在A烧瓶口,并用橡皮筋套在烧瓶的瓶颈处以标记橡皮塞所塞人瓶颈的深度,准确称其质量为m1g.
(2)连接制备和净化气体的装置,其连接顺序是:___接___,___接___,___接___,___接___.
(3)将导管G插入烧瓶A中用向______(填“上”或“下”)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已经充满烧瓶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经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已经充满烧瓶,迅速用橡皮塞塞好烧瓶瓶口,并称其质量为m2g.
(4)将烧瓶口橡皮塞取下,向烧瓶内注水至标记线,再将水小心地倒人量简,测量出水的体积为
V1mL;将该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时的体积为 V2mL.
请写出二氧化碳式量的计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若不将气体净化和干燥,所测定的二氧化碳式量的数值将会______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7分)根据下列实验分别指出A、B、C、D、E各是什么物质(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___,B____,C____,D____,E____。
23. (共10分,每空2分)
下面是某研制人员为合成药物所设计的线路.
|

回答下列问题:
(1)苯氟布洛芬的分子式为 .
(2)物质A、B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 .
(3)反应①~④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填反应代号).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 .
24。(共8分)
人体的血液中存在一定浓度的H2CO3、HCO3-,建立如下平衡:
H2CO3
HCO3- + H+ 体内H2CO3浓度增大时,可分解,通过肺部排出CO2 。而
浓度太大时,可从肾脏增加排出量。血液中一定浓度的H2CO3、HCO3-的存在,能帮助人体血液维持一定的pH值(7.35~7.45)。
(1)人体血液的pH值变化0.4个单位以上,就会有生命危险。某病人血液的pH值较正常人(pH 以7.4计)变化了0.3个单位,他体内血液的H+浓度是正常人的 或
倍。(已知:lg2=0.3,lg3=0.48)
(2)当某些因素引起血液中酸度增加时,血液的pH值为什么能维持基本不变?用简要文字说明。
25. (共8分,每空2分)
A与B反应生成C和D:。实验测得:①当10克A与5.6克B充分反应时,生成8.4克C;②7克A和11.2克B充分反应,也生成8.4克C。求:
⑴生成8.4克C时,同时生成D物质 克。
⑵若17克A与7克B充分反应时,生成D物质 克。
⑶A、B两物质的摩尔质量之比: : ,若A的相对质量为70则C的摩尔质量为 。
26.(13分)为了度量水中有机物等还原性污染物的含量,通常把1 L水样与强氧化剂完全作用时消耗氧化剂的量,折算成以氧气为氧化剂时的质量(O2 mg·L-1)来表示,称为该水样的化学耗氧量(COD).我国明文规定:COD> 500 mg·L-1的污水不得直接排放.
为测定某工业废水的COD,实验如下:量取废水样品20.00 mL,加人0.100 mol·L-1
KMnO4溶液10.00 mL和少量稀H2SO4,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再用 0.200 mol·L-1的草酸钠(Na2C2O4)溶液滴定过量的 KMnO4,达到终点时消耗Na2C2O4溶液11.00 mL.
(1)写出在酸性介质中KMnO4(被还原为Mn2+)与Na2C2O4(被氧化CO2)反应的离子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该水样的COD,写出计算过程.
(3)如果每次取水样20.00mL,加入等体积的0.100mol·L-1酸性KMnO4溶液,为简化计算,令滴定过量KMnO4时,每消耗1.00mL Na2C2O4溶液,就相当于水样的COD为10.0mg·L-1,
该Na2C2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应配制为_________________.
(4)若无需其他计算,只需通过实验测定下列两组方案中a与b 的值,并直接根据a与b的比值来确定该工业废水可否直接排放.你认为其中适宜可行的方案是_______(填写编号)
;并根据你的选择计算:当a/b(填写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_时,该工业废水不能直接排放.
实验方案 | V(水样) | V(KMnO4溶液) | c(KmnO4) | V(Na2C2O4溶液) | C(Na2C2O4) |
A | a | a | 0.100 | b | 0.100 |
B | a | 20.00 | 0.100 | 20.00 |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