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化学金属通论及碱金属

2014-5-11 0:32:29下载本试卷

高三化学金属通论及碱金属

教学内容

1. 掌握金属的一般原子结构特征、金属活动顺序及其应用。

2. 掌握碱金属相似性、递变性和特殊性.

3.掌握以Na为代表的碱金属知识网络

4. 比较钠的两种氧化物、两种碳酸盐

二、学习指导

(一)金属概要

  1.金属的原子结构及位置特征

  最外层电子数较少(一般≤3)   位于周期表阶梯线左下方

  原子半径较大(同周期)      处于各周期的前中部

  从右→左、上→下,半径增大   越左越下金属性越强

  2.金属活动顺序及其应用

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原子还原性

强                            弱

易                            难

 
阳离子氧化性

弱                            强

与O2化合难易

  

 

  不与水反应

 

产物

 

条件

 

H2O

冷水

强碱+氢气

热水

碱+氢气

  高温水蒸汽

金属氧化物+氢气

与酸反应

   能置换非氧化性酸中的氢,由快到慢    与非氧化性酸一般不

   与强氧化性酸均能反应但无H2生成     反应,溶于王水

与盐溶液反应

先与水反应后考虑碱与盐反应的可能性

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其后面的金属

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冶炼方法

电解法

还原法

(常见还原剂)H2、CO、C、Al

加热

分解法

物理

富集法

3.金属单质制备

金属的活泼性如何,决定了它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及冶炼方法.如很活泼金属(Na),常温下与水即反应,故必须在无水体系中采用电化学方法,使其实现Na→Na.而极不活泼的金属(Au),在自然界中即以单质形式存在,只需用物理方法.较活泼的金属(如Fe),在自然界主要以化合态存在于矿石中,在陨石中可发现单质铁.

金属单质制备小结:


电解法

(K→Al)

 

2NaCl(熔融)  2Na+Cl2

MgCl2(熔融)  Mg+Cl2

2Al2O3(熔融)   4Al+3O2

还原法

(Zn→Cu)

H2+CuO  Cu+H2O

3CO+Fe2O3  2Fe+3CO2

2Al+WO3  W+Al2O3

3C+Cr2O3  2Cr+3CO

加热法

(Hg→Ag)

2HgO   2Hg+O2

HgS+O2   Hg+SO2

注意  Na+KCl   K+NaCl

   由于沸点:Na>K,符合勒沙特列原理。

(二)Na为中心的知识网络

                  HCl


     Na2S     Na2O      Na2O2      NaCl


碱石灰

 

Ca(OH)2

 
      NaH      Na      NaOH       Na2CO3      NaHCO3

C2H5OH

 

CH3COOH

 

 

KCl

 
                              

                  C6H5OH                  

      C2H5ONa    K   C6H5ONa       CH3COONa                      

                

(三)碱金属的相似性、递变性

 

r<r<r<r

 

金 金 熔 密                较慢      较缓慢

 

 
                         被空气O2氧化 与H2O反应 

属 属 沸 度                      很快       剧烈

 

 

  r<r<r 

 
  3Li

性 键 点 递       

 

 

   剧烈                                  

 

r<r<r<r

 

剧烈

 
  11Na

递 减 降 增               剧烈       

 

 

剧烈

 

燃烧

 
   19K

                     自燃       爆炸     

 

伴随

 

r<r r<r

 
  37Rb

增 弱 低        

 
  55Cs

 区分碱金属投入水中产生现象的异同:

现象: Li     Na      K         Ru、Cs


共同点       浮、熔、游、

气、    红(酚酞)           沉

不同点: 不熔  熔   火球、轻微爆炸  立即燃烧 甚至爆炸

         逐渐消失   很快消失

(四)比较钠的两种氧化物

Na2O

Na2O2

电子式

Na[  ]2Na

Na[   ]2Na

化学键种类

离子键

离子键、非极性键

:

2:1

1:1

:

2:1

2:1

类  别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物(不属碱性氧化物)

颜  色

状  态

白色

固体

淡黄色

固体

生成条件

4Na+O2   2Na2O

       (空气)

2Na+O2   Na2O2

      (空气或氧气)

与H2O反应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与HCl反应

Na2O+2HCl=2NaCl+H2O

2Na2O2+4HCl=4NaCl+O2↑+2H2O

与CO2反应

Na2O+CO2=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

(五)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Na2CO3

NaHCO3

俗名

纯碱、苏打

小苏打

NaHCO3

 
晶体

成分

Na2CO3·10H2O

(易风化)

 

 
溶解性

易溶于水

(20℃, S=22.2g)

溶于水

(20℃, S=9.6g)

与H反应

剧烈程度

CO32+2H=CO2↑+H2O  HCO3+H=CO2↑+H2O

与OH反应

HCO3+OH=CO32+H2O

热稳定性

很稳定

850℃开始

部分分解

不稳定

2NaHCO3   Na­2CO3+H2O+CO2

180℃完全分解

三、典型例析:

例1.试分析下列问题

思考1.为什么Li与H2O反应比Na与H2O反应缓慢得多?

思考2.碱金属均可保存在煤油中吗?

解析1:一方面Li的活泼性弱于Na,另一方面是因为生成的LiOH微溶于水,覆盖在Li表面,使Li与H2O的接触面减小,反应速率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周期表中对角线相似规则,Li与Mg的化合物性质有相似性

如 Mg(OH)2      MgCO3     MgF2  难或微溶于水

  LiOH       Li2CO3      LiF   (水溶性相似)

解析2:选择合适的保护液,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① 不能与待保护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如乙醇能与Na等反应,故不能用醇、酸类等有机物.

② 密度比待保护的物质密度小.

  只有让待保护物沉降在保护液下,才能起到不与空气接触的目的(即液封).否则,

浮在液面上,照常与空气接触,故Li不能用煤油保存.,应用石蜡油。

例2.请预测并解释下列实验可能有的现象

实验1:在一试管中加入3mL水,再加入3mL煤油,投入一小块Na.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

解析:主要现象:分层,煤油层在上,水层在下, Na在两层交界处不停转动,或上浮,后又下落、熔成闪亮小球.放出无色无气味气体. 最终慢慢消失。

原因:钠的密度介于水和煤油间,当钠与水接触即发生反应,产生的气体将钠推动上升。但进入煤油层不与其反应,气体逸出后,重力作用又使钠回落到水层,循环往复,钠块逐渐减小,最终消失。

实验2:将大小一样的K、Na放入煤油和水的混合液中,何者先反应完?

解析:钠块钾慢。

   原因:

    密度    K    Na    煤油

        0.86    0.97    0.8

产生的气体更易使钾上浮

实验3:

一小块Na投入到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有何主要现象?

解析:主要现象:①有气体 ②溶液温度上升③出现混浊

主要原因:钠与水反应使溶液中OH-离子浓增大,且溶液温度升高,Ca(OH)2溶解度减小,溶解平衡逆向移动,导致Ca(OH)2部分析出

实验4:取等量的两小块钠,①将其中一份直接投入水中,②另一份用铝箔包好,刺上多个小孔,用镊子夹住放入水面下,充分反应后,两种操作,反应放出的H2量是否相等?

解析:①Na投入水中,熔成小球浮在水面上,部分Na就会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a2O,Na2O与H2O反应只生成NaOH,无H2放出.从而减少了与H2O反应的Na,也即影响产生H2量.

② Na在水下反应,避免了氧化,同时生成的NaOH又与铝箔反应,能进一步产生H2.

故产生的H2量②>①

例3. 将含O2和CH4的混合气体充入装有23.4g Na2O2的密闭容器中点燃,反应结束后,容器温度为150℃,压强为Opa.将残留物溶于水无气体逸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混合气体中O2和CH4的体积比为2:1

B.原混合气体中O2和CH4的体积比为1:2

C.残留固体中有Na2CO3和NaOH

D.残留固体中只有Na2CO3

解析 若CH4与O2体积为1:2,则恰好反应,当气体产物通过Na2­O2后必有O2生成,不合

题意.

又根据氢、碳元素守恒,反应后的固体必为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

由题意可知,最终反应后无Na2O2多余,也无气体多余.可用方程式的代数处理来求出CH4和O2的体积比.

  CH4+2O2  CO2+2H2O

  CO2+Na2O2=Na2CO3+O2

 +  2H2O+2Na2O2=4NaOH+O2­


  CH4+O2+3Na2O2=Na2CO3+4NaOH

  VCH4:VO2=1:=2:1

故本题答案:B C

例4.某种H2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O2密度的1/2.将3.2g这种混合气充入一盛有足量Na2O2的密闭容器中,再通入过量O2,并用电火花点燃使其充分反应,最后容器中固体的质量增加了(   )

  A.3.2g    B.4.4g    C.5.6g     D.6.4g

解析 先分析下列两个反应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2Na2O2 + 2CO2 = Na2CO3 + O2

(1)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变化进行分析:

  2H2O~O2,  2CO2~O2

  即:2(H2 O, CO2) ~O2

任意比混合的H2O、CO2通过Na2O2后,其体积总为原体积的一半。

 (2)从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变化进行分析:

  Na2O2~2NaOH, Na2O2~Na2CO3

反应过程中过氧化钠吸收了相当于组成为“H2、CO”的成分。

故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值即H2和CO的混合气体的质量。

从另一种角度看, 2H2+O2 =2H 2O

 2CO +O2= 2CO2

燃烧H2 和CO混合气体所消耗的O2与H 2O、CO2和Na2O2反应放出的O2的物质的量相同。

本题答案:A

例5:把ag Na2O和a1g Na2O2分别加入等质量的bg水中(足量),结果得到同浓度的溶液,则a、a1的关系是_________

解析:先看常规方法:

  

  62a1=78a

  .

计算不便。

 再看 特殊方法:

  Na2O+H2 O=2NaOH

  1 mol    2 mol

  Na2O2+H2O=2NaOH+O2

  1 mol     2mol   mol

1mol Na2O2比1mol Na2O多1molO,与H2O反应时多余的O以O2形式放出.

结论:等物质的量的Na2O和Na2O2与等量且足量的水反应,得到同浓度的溶液.

本题:n=n

   

试一试:

将a1gNaO溶于b1g水,a2gNa2O2溶于b2g水,均得到8%的NaOH溶液.若a1:a2=31:39.则 b1:b2=__________

答案:1:1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每一小题可能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在空气中易变质,但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Rb  B、K2O  C、Na2O2  D、Na2CO3·10H2O

  2、以下关于金属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在空气中能发生缓慢氧化而自燃

B、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中,也可保存在CCl4

C、钠能和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Cu

D、钠投入水中立即熔化成小球,说明其熔点低且钠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3、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可与CO2和H2O反应且都有同一种物质生成  B、都能漂白有色物质

C、露置于空气中最终能变成同种物质        D、均能和盐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

  4、氢化锂(LiH)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可与水反应放出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溶液呈酸性  B、水溶液呈碱性  C、微粒半径Li>Li+  D、H-可被还原为H2

  5、下列各组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组是:

A、H+、Li+、Cl-、OH-        B、Na+、Ba2+、OH-、NO3-

C、K+、Na+、HCO3-、OH-       D、Cs+、Na+、H+、CO32-

  6、鉴别KHCO3和K2CO3粉末,可采用:

A、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B、分别与NaOH 溶液反应

C、分别加热检验有无气体生成   D、分别滴加石灰水看是否有沉淀生成

  7、下列转变中,可以一步实现的是:

A、NaHCO3→Na2O  B、NaOH→Cu(OH)2  C、NaNO3→NaCl  D、Na2CO3→NaOH

  8、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钠和水反应 Na +2H2O = Na+ + 2OH- + H2

B、NaHCO3和足量Ca(OH)2溶液反应 Ca2+ + HCO3- +OH- = CaCO3↓+H2O

C、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 CO32- + 2H+ = H2O + CO2

D、Ba(OH)2和稀硫酸反应 Ba2+ + H+ + OH- + SO42- = BaSO4↓+ H2O

  9、下列反应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

A、Na→NaOH  B、Na2CO3→NaHCO3  C、Na2O2→NaOH  D、Na2O→NaOH

  10、关于Na2CO3、NaHCO3性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水中溶解性:Na2CO3<NaHCO3

B、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C、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速率:Na2CO3 <NaHCO3

D、Na2CO3不能转化为NaHCO3,而NaHCO3能转化为Na2CO3

11、在下列反应中,Na2O2只表现出强氧化性的是:

A、2Na2O2 + CO2    2Na2CO3 + O2

B、Na2O2 + MnO2    Na2MnO4

C、2Na2O2 + H2SO4   2Na2SO4 + 2H2O + O2

D、5Na2O2 + 2MnO4- + 16H+    10Na+ + 2Mn2+ + 5O2↑+ 8H2O

12、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反应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的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

A、Na2O2与CO2  B、Na与O2  C、NaOH与CO2  D、C与O2

  13、Na2O2和过量NaHCO3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后,最后排出气体后,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Na2O和Na2O2  B、Na2O2和Na2CO3   C、Na2CO3 D、Na2O2、NaOH和Na2CO3

  14、可用于判断NaHCO3粉末中混有Na2CO3的实验方法是:

A、加热时有无气体放出  B、滴加盐酸时有无气体放出

C、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D、溶于水后,滴加BaCl2溶液,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15、将CO2气体持续通入下列溶液中,最终有沉淀或晶体生成的是:

A、CaCl2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Na2CO3饱和溶液  D、NaHCO3溶液

  16、焰色反应每次实验都要用试剂洗净铂丝,这种试剂是:

A、NaOH溶液  B、硫酸溶液  C、Na2CO3溶液  D、稀盐酸

  17、已知钡的活动性介于钾与钠之间,则下列说法能实现的是:

A、钡可从氢氧化钠溶液中置换出钠  B、钡能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氢气

C、钡可以从氯化钾溶液中置换出钾  D、钡与水的反应比钾与水的反应剧烈

  18、盛下列物质的容器敞口久置,其质量减少的是:

A、浓H2SO4  B、固体苛性钠  C、Na2O2  D、结晶碳酸钠

  19、将一小块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不可能有的生成物是:

A、Cu  B、H2   C、Cu(OH)2  D、Na2SO4

  20、钠和铯都是碱金属元素,下列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无水硫酸铯的化学式为Cs2SO4,它易溶于水

B、碳酸铯加热分解为CO2和氧化铯

C、铯可以从电解它的熔融的氯化物中得到

D、在Na、K、Rb、Cs中,Cs的熔点最低

二、填空题

  21、使4.6g金属钠和水完全反应,被还原的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g。

  22、有A、B、C、D四种溶液,分别是K2CO3、K2SO4、NaHSO4、Ba(NO3)2中的一种,现进行下列实验:A+C无明显变化;A+D无明显变化;B+D生成溶液及沉淀物E;B+C生成溶液F及沉淀;少量的E溶于过量F中生成溶液并放出气体。则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_。

  23、把CO2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若继续通入CO2直到过量,则发现有细小晶体析出,原因是①_______②______③____,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该晶体制成的溶液分别与下列物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①稀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K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少量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有①Na2CO3、②NaHCO3、③Na2SO4、④NaHSO4四种物质,其中只能与盐酸反应的是___________,只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__________,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溶液反应的是___________。(均填数字)

25、A、B、C三种物质均属于同一种金属的化合物。用铂丝蘸取A、B、C三种物质的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均呈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已知:A与B反应成为C;加热B得到D;D与A的水溶液反应生成B或者生成C;B可与酸和碱反应。则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_。

26..四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各有1 mol下列物质:

    Na2O2       Na2O2        Na2O2       Na2CO3   

    ①        ②         ③        ④

      NaHCO3     NH4HCO3     Ca(HCO3)2   NaHCO3     

 现加热至300oC,反应完全后排出气体,四个容器中残留固体物仅为Na2CO3的容器

  是______

           

(三)计算题

27.已知氢化钠与水反应放出氢气.现有氢化钠和铝粉的混合物mg,与足量水充分反应后,收集到的气体为ng,试回答:

(1)若充分反应后得到只含一种物质的水溶液时,该物质是________;则原混合物中氢化钠与铝粉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质量比为________.

(2)当物质的量之比:NaH:Al≤_______时,铝粉质量为_______;当物质的量之比:NaH:Al>_______时,铝粉的质量为________.

28.向铝粉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水振荡,当混合物全部溶解后,待到无色透明

溶液并放出7g气体.向该溶液中滴加5 mol/L的盐酸,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当滴加

至280mL时,沉淀恰好溶解:试求混合物中Al和Na2O2的物质的量各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1.BD 2.D 3.AC 4.BC 5. B 6. AC  7.BD  8.B  9.A  10.C

11.B 12.A 13.C 14.D 15.C 16.D  17.B  18.D 19.A 20.B

(二) 21.3.6g

22.K2SO4, Ba(NO3)2 , NaHSO4, K2CO3

23.CO2+2OH-=CO32-+H2O,水量减少、生成碳酸氢钠的质量大于碳酸钠的质量、

溶解度:碳酸氢钠小于碳酸钠。CO2+ H2O+Na2CO3 =2 NaHCO3

①HCO3-+H+ = CO2+   H2O   ② HCO3-+OH-=CO32-+H2O

③2 HCO3- +Ca2+-+2OH-=CaCO3 + CO32-  + H2O

24.①;④;②

25.KOH ,KHCO3, K2CO3, CO2

26. ②④ 

三、27.(1)NaAlO2; 1:1,8:9     (2)1:1 (m-4.8n)g

      1:1 (36n-3m)g

28. Al-0.2 mol, Na2O2-0.4 mol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