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化学文字表述题

2014-5-11 0:32:30下载本试卷

高三化学文字表述题

1.在化学实验室里点燃可燃性气体,为了确保安全,往往在气体发生器的导管口加上一个放回火装置,防止因气体不纯,发生火焰回缩,使气体发生器里的气体引燃发生爆炸。说明右图的两种放回火装置能防爆的原因。

  甲:                            

  乙:                            

2.将CaCl2溶液滴入NaHC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出现沉淀,有同学认为是生成了Ca(HCO3)2沉淀,有同学认为是CaCO3沉淀,试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来证明沉淀的成分是什么。要求写出实验操作步骤、现象、结论。

3.白磷的着火点40 ℃,在室温或夏天正常取出时,就可观察到其被氧化而冒“白烟”,请简单说明你如何将大块的白磷改变成小块的白磷。

4.已知FeSO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Fe2O3、SO3和SO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先用下图所示装置检验该反应所产生的气态物质,然后用装置中A瓶内的混合物来测定已分解的FeSO4的质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时,A瓶内盛水,水中滴有数滴      溶液,B瓶内盛品红试液,C瓶内盛NaOH溶液,NaOH溶液的作用是                

⑵A瓶内所盛试剂的作用是                  ,A瓶要用冰水冷却的原因是                               

⑶检验后,用A瓶内的混合物测定FeSO4已分解的质量,其实验操作的第一步是(简述操作步骤)                                

⑷测定过程中,在过滤器上将沉淀洗净后,将沉淀灼烧并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为a1 g,再次灼烧并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为a2 g,且a2< a1,接下来的操作应当是   

                                       

⑸已经分解的FeSO4的质量是            (填计算式)。

5.已知1,2-二氯乙烷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沸点83.5 ℃,密度1.23 g·mL-1,难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乙醇的沸点为78.5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研究1,2-二氯乙烷的消去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为了检验整套装置的气密性,某同学将导气管末端插入盛水的烧杯中,用双手捂着装置A中大试管,但几乎不能说明装置是否密闭。请回答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     

                                       

⑵向装置A中大试管里先加入1,2-二氯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再加入      ,目的是         ,并向装置C中试管里加入适量稀溴水。

⑶为了使反应在75 ℃左右进行,常用的方法是                 

⑷与装置A中大试管相连接的长玻璃管的作用是              ,装置B的作用是                    

⑸证明1,2-二氯乙烷以发生消去反应的现象是             ,装置A、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A                     ,装置C                    

6.实验室用右图装置制取溴化亚铁,其中A为CO2发生装置,D和d中均盛有液溴,E为外套电炉丝的不锈钢管,e是耐高温的瓷皿,其中装有56 g细铁粉。实验开始时,先将铁粉加热至600 ℃~700 ℃,然后将干燥、纯净的CO2气体通过D中,E管中反应开始,最后将d中液溴滴入100 ℃~120 ℃的D中,经过几小时的连续反应,在铁管的一端沉积有黄绿色鳞片状溴化亚铁80 g。请回答:

⑴如何检查用塞子(插有导管和仪器)塞紧D的装置的气密性?

                                       

                                       

⑵若导入的CO2不干燥,会在E中发生副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若在A中盛有固体CaCO3,a中盛有6 mol/L盐酸,为使导入D中的CO2为干燥纯净的气体,则图中B、C处的装置和其中的试剂是:B为           ,C为 

         

⑶实验时,装置D和E橡皮塞最好用锡箔包住,原因是              

⑷反应过程中要不断通入CO2,其主要作用是:①                 ;②                                    

⑸E中反应为:2Fe+3Br2=2FeBr3  2FeBr32FeBr2+Br2↑,求此实验中溴化亚铁的产率:        

⑹为防止污染空气,实验时应F处连接盛        的尾气吸收装置。


参考答案

1.甲:发生回火时,由于铜丝导热性强,使温度降到气体着火点以下,防止发生器内气体引燃爆炸。

  乙:发生器里的气体和导出的气体被水隔开,不会被引燃。

2.测定NaHCO3溶液在加入CaCl2溶液前后溶液的pH,若明显变小,则是CaCO3沉淀,若基本不变,则是Ca(HCO3)2沉淀。

3.用镊子夹助大块的白磷,在水下用剪刀剪称小块。(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⑴BaCl2,吸收SO2

⑵检验并吸收SO3,SO3与H2O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⑶向A瓶中逐滴滴加BaCl2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新的沉淀。

⑷继续灼烧、冷却、称量,直至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不变。

⑸152×2×an/233 g(an是最后一次称量的质量)

5.⑴将导气管末端插入盛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A,若导气管的末端有气泡出现,且移开酒精灯一会儿,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则证明不漏气。

⑵碎瓷片  防止暴沸

⑶在75 ℃左右水浴加热

⑷冷凝回流  防止倒吸

⑸溴水褪色  CH2Cl-CH2Cl+2NaOH 2NaCl+2H2O

 CH≡CH+2Br2→CHBr2-CHBr2

6.⑴关闭d的活塞,夹紧C-D间的乳胶管,将F出口导管插入水中,然后将D用手捂住微热,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水又回到导管中,则证明D装置不漏气。

⑵3Fe+4H2OFe3O4+4H2↑ 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⑶Br2蒸气会腐蚀橡胶

⑷①用CO2把反应容器中空气赶净  ②将Br2蒸气带入反应器中

⑸37.04%   ⑹NaOH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