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预测模拟试卷
(基本概念)
时量: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11.2LN2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 常温常压下1molHe含有的原子数为NA
C、 71gCl2含有的原子数为NA
D、18gNH4+含有的电子数为NA
2、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防止富脂食品的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包装袋中常放入抗氧化物质,下列不属于抗氧化物质的是( )
A、生石灰 B、还原铁粉 C、亚硫酸钠 D、维生素C
3、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NH3、SO2、N2和H2O,该反应中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3 B、2:3 C、4:3 D、1:1
4、在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Fe2+、Na+、NO3-、Cl- B、Ba2+、Na+、NO3-、Cl-
C、SO42-、S2O32-、NH4+、Na+ D、Mg2+、Na+、Br-、AlO2-
5、同温同压下,10mL气体A2和30mL气体B2恰好完全化合,生成20mL气体X,X的分子式是( )
A、A3B B、AB3 C、A2B D、AB2
6、下列化工生产过程所发生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用油脂制肥皂 B、工业制粗硅
C、用氯气和消石灰制漂白粉 D、铝热法冶炼金属钒
7、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 ②NO2,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瓶内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①>② B、①<② C、①=② D、不能确定
8、如图所示,若甲乙室中装入液体的体积相同,对于实验开
始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分子从甲室向乙室的扩散速度大于乙向甲的扩散速度
B、 水分子从乙室向甲室的扩散速度大于甲向乙的扩散速度
C、 两室中水分子的扩散速度相同
D、两室中水分子的扩散速度将越来越小
9、将40mL1.5mol•L-1CuSO4溶液与30mL3mol•L-1NaOH溶液混合,生成浅蓝色沉淀,假如溶液中Cu2+或OH-浓度都已变得很小,可忽略,则生成沉淀的组成可表示为( )
A、Cu(OH)2 B、CuSO4•Cu(OH)2
C、CuSO4•2Cu(OH)2 D、CuSO4•3Cu(OH)2
10、如果a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 B、
C、
D、
11、如图装置,U形管中盛有Fe(OH)3胶体,以两个碳棒
为电极进行通电,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X是阳极,Y是阴极
B、 X附近颜色加深,Y附近颜色变浅
C、 X是阴极,Y附近颜色加深
D、Y是阴极,X极附近颜色加深
12、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二氧化氯Cl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氯是强氧化剂 B、二氧化氯是强还原剂
C、二氧化氯是离子化合物 D、二氧化氯分子中氯为负1价
13、甲烷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0.25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22.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2CH4(g)+4O2(g)=2CO2(g)+4H2O(l),△H=+890kJ•mol-1
B、 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
C、 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
D、CH4(g)+2O2(g)=CO2(g)+2H2O(g),△H=-890kJ•mol-
14、保险粉是连二硫酸钠(Na2S2O4)的工业俗名,年产量达30万吨,是最大量生产的无机盐之一。生产保险粉主要用甲酸法,其最主要的步骤上是把甲酸与溶于甲醇和水混合溶剂里的NaOH混合,再通入SO2气体,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是:HCOONa+2SO2+NaOH=Na2S2O4+CO2+H2O,以下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在此反应中,HCOONa是还原剂,SO2是氧化剂
B、 保险粉的还原性比HCOONa的还原性强
C、 NaOH未被氧化也未被还原
D、 甲醇虽未参加反应,但有助于保险粉的结晶、分离
15、制印刷电路时常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向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烧杯中有铜无铁 B、烧杯中有铁无铜 C、烧杯中铁、铜都有 D、烧杯中铁、铜都无
16、重金属离子有毒性。实验室有甲、乙两种废液,均有一定的毒性。甲废液化验呈碱性,主要有毒离子为Ba2+,如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A、Cu2+和SO42- B、Cu2+和Cl- C、K+和SO42- D、Ag+和NO3-
17、已知298K时,2SO2(g)+O2(g)=2SO3(g);△H=-197kJ•mol-1。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1,向另一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中通入1molSO2、0.5molO2和1molSO3,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Q2<Q1<197kJ B、Q2=Q1=197kJ C、Q1<Q2<197kJ D、Q1=Q2<197kJ
18、在10mL0.01mol•L-1 纯碱溶液中,不断搅拌并逐滴加入1.2mL0.05mol•L-1的盐酸,完全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为( )
A、1.344mL B、2.240mL C、0.672mL D、0mL
19、19世纪化学界对氧化锆的分子式争议很大,后来测定锆(Z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90,其氯化物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16—117,则推断分子式为( )
A、ZrO B、Zr2O C、ZrO2 D、ZrO3
20、Na2S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而NaClO被还原为NaCl,若反应中Na2SX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则x值是( )
A、2 B、3 C、4 D、5
21、某固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其密度为5g/cm3。用X射线研究该固体的结果表明:在棱长为1×10-7cm的立方体中含有20个原子,则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接近( )
A、32 B、65 C、120 D、150
22、在一个6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X气体和2LY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
4X(g)+3Y(g) 2Q(g)+n R(g),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小1/3,则反应方程式中的n值为( )
A、3 B、4 C、5 D、6
23、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l)+573.6kJ ,C3H8(g)+5O2(g)=3CO2(g)+4H2O(l)+2220.0kJ
实验测得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体共5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混合气体中H2与C3H8的体积比是( )
A、1:3 B、3:1 C、1:4 D、1:1
24、用硫酸酸化的三氧化铬(CrO3)遇酒精后,其颜色由红色变为蓝色,用这种现象可测得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反应如下:2CrO3+2C2H5OH+3H2SO4=Cr2(SO4)3+2CH3CHO+6H2O,此反应的氧化剂是( )
A、硫酸 B、CrO3 C、Cr2(SO4)3 D、C2H5OH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25、对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只有CuSO4作氧化剂 B、FeS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被氧化的硫和被还原的硫的质量之比为3:7 D、1molCuSO4可以氧化5/7mol硫元素
26、已知硫酸锰(MnSO4)和过量过硫酸钾(K2S2O8)两种盐溶液在Ag+催化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锰酸钾、硫酸钾和硫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有水参加 B、反应后溶液呈紫红色
C、该反应的氧化剂是MnSO4 D、MnSO4和K2S2O8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5、2
2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在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偏铝酸钠溶液:Al3++3AlO2-+6H2O=4Al(OH)3↓
B、 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Ba2++SO42-=BaSO4↓
C、 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OH-+CO2=HCO3-
D、 在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Ca2++HCO3-+OH-=CaCO3↓+H2O
28、据报道,国外科学家用激光将置于铁室中石墨靶的碳原子炸松,再用射频电火花喷射氮气,此时碳氮原子结合成碳氮化合物薄膜,据称这种化合物可能比金刚石更坚硬,其原因可能是( )
A、 碳氮原子构成网状结构的晶体
B、 碳氮键比金刚石的碳碳键更短
C、 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
D、 碳、氮单质的化学性质均不活泼
29、向下列溶液中滴入稀硫酸,生成沉淀,继续滴加稀硫酸沉淀又溶解的是( )
A、Na2CO3 B、BaCl2 C、Fe(OH)3 胶体 D、NaAlO2
30、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
A、S在氧气中燃烧 B、铁在硫蒸气中燃烧
C、SO2通入石灰水中 D、H2SO4中加入锌粉
三、本题共3小题,共30分
31、目前新一代高效、无污染的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已经被许多发达国家广泛应用于饮用水的处理上。
(1)实验室制备ClO2的方法是用亚氯酸钠与氯气反应:2NaClO2+Cl2=2ClO2+2NaCl。反应中的氧化产物是 。
(2)工业制备ClO2的一种方法是用甲醇在酸性介质中还原氯酸钠。请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CH3OH+□NaClO3+□H2SO4→□ClO2+□CO2+□Na2SO4+□H2O
(3)若上述两个反应中转移等量的电子,则两种方法制得的Cl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n (1) : n (2) = 。
32、已知:2Fe3++2I-=2Fe2++I2;2Fe2++Cl2=2Fe3++2Cl-;2MnO4-+10Cl-+16H+=2Mn2++5Cl2↑+8H2O。由上述反应判断Fe3+、I2、Cl2、MnO4-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若溶液中有Cl-和I-共存时,当氧化I-而使Cl-不被氧化,除单质外应选用以上反应中的 离子作氧化剂。
33、化合物BrFx与水按物质的量之比3:5发生反应,其产物为溴酸、氢氟酸、单质溴和氧气。
(1)BrFx中,x= 。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此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各是什么?
。
四、本题共4小题,分
3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的关键是要比较准确地配制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量热器要尽量做到绝热;在量热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热量的散失,要求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中学化学实验中的中和热的测定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或纸条)其作用是 。结合日常生活的实际该实验改在 中进行效果会更好。
(2)该实验常用0.50mol/LHCl和0.55mol/L的NaOH溶液各50mL。NaOH的浓度大于HCl的浓度作用是 。当室温低于10℃时进行,对实验结果会造成较大的误差其原因是 。
(3)若上述HCl、NaOH溶液的密度都近似为1 g /cm3,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 c = 4.18J / (g•℃),则该中和反应放出热量为 kJ(填表达式),△H= kJ /mol(填表达式)。
35、利用如图装置,选用适当试剂,可完成实验A、B、C,并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实验所用试剂或所得结论列于表中
实验 | 所用试剂 甲 乙 丙 | 实验结论 |
A | ① KmnO4 ② | 氧化性:KmnO4>Cl2>Br2 |
B | 盐酸 石灰石 苯酚钠 | ③ |
C | ④ ⑤ ⑥ | SO2有漂白性 |
(1)请将表中③——⑥应填写的内容填在下面空格内
①浓盐酸 ②溴化钠溶液 ③ ④ ⑤ ⑥
(2)请利用上述装置另设计一有机化学实验。填写甲、丙中试剂,丙中现象及由此得出的结论:
试剂:甲 ,乙 CaC2 ,丙 。
丙中观察到的现象: 。
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 。
36、长期存放的亚硫酸钠可能会被部分氧化,现通过实验来测定某无水亚硫酸钠试剂的纯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称量ag样品,置于烧杯中。
②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样品溶解。
③加入稀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再加过量的BaCl2溶液。
④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
⑤加热干燥沉淀物。
⑥将沉淀物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⑦重复⑤、⑥操作直到合格,最后得到bg固体。
回答下面问题:
(1)本实验中是否能用Ba(NO3)2代替BaCl2? 。其理由是:
。
(2)步骤③中加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的目的是: 。
(3)步骤⑦的“合格”标准是: 。
(4)实验测得样品中无水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列出算式,不需化简)
37、为了证明CO具有还原性, 有人设计下列实验:
(1) 放置B中最适宜的试剂是 溶液;
(2) 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必须用装置C吸收排出气体中水蒸气的理由是 。
(4) 若根据F中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也能确认CO具有还原性,应在上图中装置D与E之间连接下列哪一种装置? (填序号)
五、(本题包括3小题,共分)
38、铁、铝、碳三种单质的混合物,在适当条件下可以按图所示进行反应。已知图中的各字母分别代表纯净物或混合物,G、H、K、L在室温下都是氧化,E是红褐色固体,P是白色固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请回答:
(1)E的化学式是 ,M的化学式是 。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是 。
39、有甲、乙、丙、丁四种液体,它们分别为:Fe(OH)3胶体、硅酸胶体、As2S3胶体、NaOH溶液,现将有关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1)电泳:甲液体的阳极周围颜色变浅,阴极周围颜色变深;
(2)将一束光线通过乙液体,无丁达尔现象;
(3)将乙慢慢加入到丙液体中,先出现凝聚,后液体变清。
则甲为 ,乙为 ,丙为 ,丁为 。
40、某无色溶液,其中可能存在Na+、Ba2+、AlO2-、S2-、SO42-、SO32-;取该溶液进行有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已知Al3+与HCO3-能发生双水解反应)
|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甲的化学式为 ;
(2)由溶液甲生成沉淀乙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沉淀丙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写出生成气体丙的离子方程式 。
(4)综合上述信息,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
六、(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分)
41、将等物质的量的Al2O3和Fe2O3溶于100mL盐酸中,而后逐滴加入1mol/L的NaOH溶液,当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V1=50mL时,开始有沉淀析出,且沉淀量随NaOH的加入而逐渐增加;当NaOH的体积V2=650mL时,沉淀量达到最大值;继续滴加NaOH时,沉淀量逐渐减少;当V3≥750mL时,沉淀量不再改变。
(1)最初加入的50mLNaOH溶液的作用是 。
(2)计算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3)计算Al2O3和Fe2O3的物质的量。
42、爆炸是气体体积在瞬间发生剧烈膨胀的过程。
(1)配平黑火药发生爆炸时的化学方程式:□KNO3(s)+□C(s)+□S(s)→□K2S(s)+□CO2(g)+□N2(g)
(2)八硝基立方烷(化学式:C8N8O16,相对分子质量:464)是正在研制过程中的一种新型高能炸药,它的密度约为2g•cm-3。发生爆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8N8O16→8CO2(g)+4N2(g)。试估算八硝基立方烷爆炸时,折算为标准状况时物质的体积是原物质的多少倍?(取整数值)
(3)等压条件下,一定量的气体体积与温度变化关系为:[式中T指绝对温标,T(K)=273+t C]当炸药爆炸后气体的温度达到2730K时,气体的体积是标准状况下的多少倍?
(4)根据上述计算分析,你认为影响炸药的爆炸性能的因素是:
.
答案
一、1、B 2、A 3、A 4、B 5、B 6、A 7、C 8、B 9、D 10、A 11、B
12、A 13、C 14、B 15、B 16、A 17、A 18、D 19、C 20、D 21、D
22、D 23、B 24、B
二、25、BC 26、AB 27、AC 28、AB 29、CD 30、AB
三、
31、(1)ClO2 (2)CH3OH+6NaClO3+3H2SO4=6ClO2+CO2+3Na2SO4+5H2O
(3)1:1
32、MnO4-> Cl2> Fe3+> I2 Fe3+ 33、(1)3(2)3BrF3+5H2O = HbrO3+9HF+Br2+O2↑
34、(1)大烧杯(500mL)、小烧杯(100mL)、温度计、量筒(2个);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失;保温杯; (2)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散热太快;(3)0.418(t2-t1);△H= 35、(1)③HCl>H2CO3>C6H5OH ④浓H2SO4 ⑤亚硫酸钠 ⑥品红溶液 (2)甲:水
丙:溴水 现象:溴水的橙色褪去
结论:乙炔分子中含碳碳不饱和键。 36、(1)不能;在酸性溶液中,NO3-能将SO32-氧化成SO42-,造成结果错误 (2)保证得到的沉淀都是BaSO4,没有BaSO3 (3)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不变 (4)
37、(1)饱和NaHCO3 (2)CO2+C 2CO (3)水蒸气与C高温会产生CO和H2,H2会影响E现象的观察 (4)④
四、38、(1)Fe2O3,NaOH (2)2Fe2++Cl2 = 2Fe3++2Cl- (3)C+4HNO3(浓)=4NO2↑+CO2↑+2H2O (4)2AlO2-+3H2O+CO2=2Al(OH)3↓+CO32-
39、Fe(OH)3胶体;NaOH溶液;硅酸胶体;As2S3胶体。
40、(1)S (2)Al3++3HCO3-=Al(OH)3↓+3CO2↑
(3)BaCO3;BaSO4;NH4++OH-=NH3↑+H2O (4)Na+、S2-、SO32-、AlO2-+
六、41、(1)中和过量的盐酸 (2)6.5mol/L (3)n(Al2O3)=0.05mol n(Fe2O3)=0.05mol
42、(1)2KNO3(s)+3C(s)+S(s)=K2S(s)+3CO2(g)+N2(g) (2)1159
(3)10 (4)单位质量的炸药时产生气体的体积和热量(或爆炸后气体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