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年级第六次考试化学试卷

2014-5-11 0:32:31下载本试卷

高三年级第六次考试化学试卷

本卷所需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14 Al—27 Fe—56

Zn—65  S—32 Na—23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3分×16=48分)

1、最新科技报导,美国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新型氢微粒,这种微粒是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对于这种微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氢的一种新的同素异形体    B、是氢的一种新的同位素

C、它的组成可用表示       D、它比一个普通氢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

2、已知HIO既能与酸反应又能和碱都发生中和反应,则它与盐酸反应的产物有

A、    B、    C、    D、

3、下列论述中,具有科学性的是

A、某蓄电池的总反应式为,则充电时,阳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B、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溶液,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会使计算结果偏低

C、工业硫酸生产吸收时,从吸收塔底部通入,水从塔顶喷下,剩余气体从塔上部放出

D、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虽然克服了传统无机材料的缺点,但强度比较差

4、回忆所学的知识,通过概括,综合作出判断,凡有味气体具有的其他性质中正确的是

A、溶于水     B、沸点较低   C、密度比空气大   D、有颜色

5、正常人胃液PH在0.3—1.2之间,酸(一般以盐酸表示)多了,需要治疗,某些用以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含,还有酒石酸钠来治疗,这主要是由于

A、对人体而言酒石酸是营养品   

B、都是人体必需的元素

C、碳酸、酒石酸都不是强酸    

D、与胃酸作用生成,在服药后有喝汽水的舒服感

6、将下列物质置于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阴离子数目最多的是

A、    B、   C、   D、

7、在容积为672的烧瓶中充满混合气体,将其倒立在水槽里并缓慢通入280,恰好完全反应,且烧瓶内充满液体,下列表达正确的是(均为标况下)

A、总反应为

B、总反应为

C、生成的浓度约为 D、生成的物质的量约为

8、下列各选项中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A、中水的电离度

B、将PH=4的分别稀释成PH=5的溶液所加水的量

C、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中的浓度

D、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的PH

9、把M和N混合于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5min后达平衡,容器内压强变小,已知Q的速率为min,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的反应速率为min  B、平衡时N的转化率为20%

C、平衡时P的浓度为   D、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为原来的0.8倍

10、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点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能被完全消耗的是

A、用浓共热制

B、标况下,将铝片投入20

C、向100 中加入

D、在500℃和触媒催化下,用合成氨

11、甲、乙两位同学各取相同的溶液,甲将溶液加热蒸发掉后冷却到20℃析出晶体,乙将溶液蒸发掉水后也冷却到20℃,析出晶体,则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32%    B、24.2%   C、22.2%   D、16.7%

1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生成体积比为5:6,则甲、乙两烧杯中反应情况可能为

A、甲、乙中都是过量    B、甲中过量,乙中碱过量

C、甲中酸过量,乙中过量  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13、若PH=3的某酸溶液与PH=11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为

A、生成了一种强碱弱酸盐   B、强酸与一元强碱反应

C、强酸与弱碱反应      D、浓的强酸与弱碱反应

14、现有三种全属粉末的混合物与一定质量的20%的溶液恰好反应,得到溶液蒸干后称重为,则生成的气体体积为(标况下)

A、    B、   C、   D、无法计算

15、当盐酸与溶液PH、体积都相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它们能中和等质量的    B、同等程度稀释时,PH变化相同

C、浓度与浓度相同  

D、它们与反应时,反应产生速率快且多

16、为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的原子序数之和,且离子比离子多三个电子层,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的原子半径大于的原子半径    B、可能为金属元素

C、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一定为非金属

二、填空题(共44分)

17、(6分)用铝箔包住金属钠,用针在铝箔上刺些小孔,

用镊子夹住放入水中:钠与水反应方程式为     

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当钠块较大,而烧杯

中水较少时,实验过程中还可能发生另一个反应,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8、(18分)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将A逐滴加入B中:

(1)若A为浓,B为第三周期金属的

片状单质,其在常温下难与水反应,C为

品红溶液,实验中观察到溶液褪色,则B

   (写化学式),B与浓

应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后

往烧杯中加入沸水,又可观察到C中

现象为       

(2)若B为,C为溶液,

实验中观察到小试管内溶液变浑浊,则

酸A应具有的性质是        。然后往烧杯中加入沸水,可观察到试管C中的现象是      

(3)若B是生石灰,实验中观察到C溶液先形成沉淀,然后沉淀溶解,当溶液恰好变澄清时,关闭E,然后往烧杯中加入热水,静置片刻,观察到试管壁上有光亮的银镜,则A是    (写名称),C为    (化学式)与葡萄糖的混合液,仪器D的作用是     ,烧瓶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19、(14分)下列转化关系中,A——Z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D为金属单质,B在常温常压下为液体,G为不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的白色固体,I为无色气体且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L为无色气体通空气变为红综色。


请回答:

(1)构成单质D的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    周期    族。

(2)I物质的电子式为    ,F物质化学式为     它们的晶体类型分别为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                  

(4)在反应⑤中如果有J生成,则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   

20、(6分)次磷酸是一种强还原剂,将它加入溶液中,加热到

40℃——50℃,析出一种红棕色的难溶物A,经鉴定,反应后的溶液是磷酸和硫酸的混合物,射线衍射证实A是一种六方晶体,其中含两种元素,结构类似于纤维锌矿(),组成稳定,A的主要性质如下:

①温度超过60℃,分解成金属Cu和一种气体

②在中能够燃烧

③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

则(1)A的化学式为      

 (2)A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A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化学式为           

三、计算题(8分)

21、在100溶液中加入混合固体,加热后充分反应,下图表示加入固体质量与产生气体体积(标况下)关系:

试计算:


(1)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3分)

(2)若溶液为,固体为时充分反应时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况)(3分)

(3)若溶液为,固体仍为时充分反应时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况)(2分)

高三年级第六次考试化学答卷

一、选择题(16×3=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C

B

B

C

C

B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C

C

B

A

C

C

B

二、填空题(44分)

17、(6分) 2Na+2H2O==2NaOH+H2   

     H2      2Al+2OH-+2H2O==2AlO2-+3H2                   

18、(18分)

(1) Mg   Mg+2H2SO4==MgSO4+SO2+2H2O   

    溶液变红          

(2) 酸性比H2CO3     溶液变澄清,后变浑浊      

(3) 浓氨水  AgNO3  防倒吸     

    CaO+NH3·H2O==Ca(OH)2+NH3             

19、(14分)

(1)        

(2)      Mg3N2  分子   离子 

(3)③  Mg3N2+6H2O==3Mg(OH)2+2NH3                       

3Fe+4H2OFe3O4+4H2                      

(4)  16   

20、(6分)

(1) CuH      (2) 2CuH+3Cl2==2CuCl2+2HCl                      

(3)  H2    

三、计算题(8分)

21、⑴ NH4+ ~  OH-  ~  NH3

          0.5     0.5

 ∴c(NaOH)===5mol·L1

⑵n(NH3)==0.125mol

  80x+132y=8.6    x=0.025mol        ∴=

  x+2y=0.125     y=0.05mol

设51.6g有 amol NH4NO3,2amol (NH4)2SO4

80a+132×2a=51.6   a=0.15mol

共n(NH4+)=0.15+0.15×2×2=0.75mol

而n(NaOH)=0.14×5=0.7mol      ∴NaOH不足

V(NH3)==0.7×22.4=15.68L

⑶n(NaOH)=0.18×5=0.9mol>0.75mol    ∴ NH4+不足

∴V(NH3)=0.75×22.4=16.8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