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试卷(四)

2014-5-11 0:32:32下载本试卷

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试卷(四)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近年来,我国某些地区出现了私自滥采黄金的现象,提炼过程一般要使用化学药品氰化物,其直接后果是(  )

①污染水体   ②破坏臭氧层  ③危害工人的生命与健康  ④破坏植被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2.生活中的某些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氯气和二氧化硫均可作为漂白剂,若同时使用它们去漂白某一润湿的有色物质,漂白效果会明显加强

B.为了消除碘缺乏病,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碘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C.苯酚有杀菌和止痛作用,药皂中也掺有少量苯酚,所以我们可以用苯酚对环境消毒或直接涂抹于皮肤上进行消毒

D.工业酒精不能加水当饮料品尝,其原因是它含有甲醇,它虽具有酒香味,但饮后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3.已知难溶于,如图4-1所示,下列装置中,不适宜于气体尾气吸收的是(  )

4.将氟气通入到溶液中,可以得到(  )

A.  B.   C. D.

5.下列物质不能用玻璃器皿存储的是(  )

A.硫酸钠    B.氢氟酸     C.浓硫酸     D.硝酸铵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6.在粗碘中含,受热时均可升华,在粗碘中加入一种物质后,再进行升华可制得精碘,应加入的物质是(  )

A.    B.    C.    D.

7.下列关于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以液态形式存在时可称作氯水或液氯

B.红热的铜丝在中燃烧后生成蓝色的

C.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

D.中燃烧生成

8.可以证明次氯酸为弱酸的实验事实是(  )

A.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   B.次氯酸不稳定,见光即分离

C.可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  D.其盐可与弱酸发生复分解反应

9.合乎实际并用工业生产的是(  )

A.中燃烧制    B.浓反应制

C.与石灰乳作用制漂白粉    D.充分混合点燃制

10.钛被誉为“未来钢铁”、“太空金属”,原因是它的强度大,密度小,抗腐性能好,室温下,它不与水、稀盐酸、稀、稀作用,但易溶于氢氟酸,推测其原因是

(  )

A.氢氟酸的酸性比其它酸强

B.氢氟酸的氧化性比其它酸强

C.氢氟酸的还原性比其它酸强

D.钛离子易与氟离子形成可溶性难电离物质

11.实验室将按物质的量为2:1倒入烧瓶中,同时滴入适量,并用水浴加热,产生棕黄色的气体X,反应后测得恰好完全反应,则X为(  )

A.    B.    C.    D.

12.在图4-2装置中,烧瓶中充满于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  )

a(干燥气体)

b(液体)

A

B

 溶液

C

饱和溶液

D

溶液

13.已知:,则(标准状况)通入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14.市售“家用消毒液发生器”是以精盐和自来水为原料,通电时发生器内的电极板上产生大量气泡(同时使产生的气体充分与电解液接触),所制得的混合液具有强烈的杀菌能力,且不致对人体造成伤害。该发生器配制消毒液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反应条件均略)有

(  )

A.①④⑤  B.①②  C.③④⑤  D.②③④

15.在标准状况下,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经光照反应后,所得气体恰好使完全转化为盐,那么a与b的关系不可能是(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

16.(12分)(1)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化学实验中常会产生有害气体,因此需采取某些措施来防止和减少大气污染。如:多余的二氧化氮气用_________吸收;多余的氨气用浸泡过______________溶液的棉花处理;做浓硫酸的氧化性实验时,玻璃管口缠放一团蘸有___________的棉花来吸收___________气体。

(2)用排气法收集下列气体时,如何确定气瓶内的集气体已收集满?(写出简单的操作现象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2分)实验室常用的几种气发生装置如图4-3所示:

(1)实验室利用氧化钙和浓氨水制取氨气,应选装置_____________;控制氨气生成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两种方法制取氧气,可供选用的药品有:

第一种方法是选择装置B,则需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

第二种方法是选择装置C,则需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

(3)若把A装置与图4-4装置相连,在实验室可用来制取下列气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②   ③

制取这种气体时,除选用(2)所供几种药品外,还需要的一种试剂是_____________。

图4-4小烧杯中盛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28分)

18.(6分)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氟的含氧酸不可能存在,但1971年斯图杰尔和阿佩里曼成功制得次氟酸。他们是在0℃以下将氟水从细冰末上通过而获得微量次氟酸。次氟酸很不稳定,刹那就被液态水分解。次氟酸能与水反应得到溶液A,A中含有B、C两种溶质。B常用于雕刻玻璃,C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生成一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次氟酸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0分)已知①A,B,C,D四种物质均含元素X,有的还可能含有元素Y,Z。

元素Y,X,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②X在A,B,C,D中都不呈现它的最高化合价。

③室温下单质A与某种常见一元强碱溶液反应,可得到B和C。

④化合物D受热催化分解,可制得元素Y的单质。

(1)元素X是____________,Z是_____________。

(2)写出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分)在已经提取氯化钠、溴、镁等化学物的富碘卤水中,采用图4-5的工艺流程生产单质碘。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乙、丁中溶质的化学式乙__________、丁___________。

(2)第④步操作中的用稀的浸洗的目的是_________(填写字母编号)。

A.除去未反应的      B.除去未反应的

C.除去未反应的       D.除去碱性物质

(3)第⑦步操作可供提纯的两种方法是_________和_________(不要求写具体步骤)。

(4)实验室检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物质见光易变黑,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1.(8分)从海水中提取溴的方法之一是:①通入氯气把浓缩的溶液中的溴化物氧化,然后用空气把生成的溴吹出;②用溶液吸收吹出的溴,同时放出;③向含溴化物的溶液中加硫酸溶液,溴又重新析出;④得的到的溴中可能夹杂着氯,再加入除去。依次写出上述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2分)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变化可表述为

(1)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并配平(未知物化学式和化学计量数填入框内)。

(2)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多选倒扣)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3)产生 ,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4)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因此,常被用作清毒剂,其消毒的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是的________倍。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3.(8分)为了预防碘缺乏病,国家规定每kg食盐中应含有40-50mg的碘酸钾。为检验某种食盐中是否为加碘的合格食盐,某同学取食盐样品428g,设法溶解出其中全部的碘酸钾。将溶液酸化并加入足量的碘化钾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再用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用去18.00mL时蓝色刚好褪去。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加碘食盐是否为合格产品,有关反应如下:

24.(10分)将10.00g氯化钠、溴化钾和氯化钙的混合物溶于水中,通入氯气充分反应,然后把溶液蒸干并灼烧,灼烧后残留物的质量为9.813g。若将此残留物再溶于水,并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所得沉淀经干燥后质量为0.721g。求原混合物中各化合物质量。

参考答案

1.D 氰化物污染的是水体,破坏臭氧层的是氟利昂及

2.D A项若同时使用则;B项加碘盐,加入的是苯酚有毒,若直接涂抹会使人体中毒。

3.B A、D因容积较大可防倒吸,C中因HCl不溶于防倒吸。

4.B 发生反应为

5.B HF会腐蚀玻璃。

6.C ICl、IBr的性质类似卤素,加入KI,

7.C 氯水为混合物,是棕色,Fe在中燃烧生成

8.D 据强酸制弱酸判断。

9.C 若充分混合点燃会爆炸,应在管口燃烧。

10.D HF酸性弱,氧化性、还原性亦很弱。

11.C 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设反应后氯的化合价为x,有2(5-x)=2x=4

12.B A项能形成喷泉,但液体不能充满烧瓶。

13.B 由已知还原性,故,只能氧化0.01mol的

14.B 生成的与NaOH作用生成(消毒液)。

15.D 用极端假设法进行讨论确定。

16.(1)NaOH溶液;稀硫酸;浓NaOH溶液(或溶液);

(2)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集满。燃着的木条伸进瓶口,木条熄灭,已充满。玻棒沾湿润淀粉KI试纸置于瓶口,试纸变蓝,则说明集满。玻棒沾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瓶口,试纸变蓝,则已集满。

17.(1)C;缓慢旋转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逐滴滴入

(2)

(3)③;浓HCl;NaOH溶液;吸收尾气,防止泄漏产生污染

18.①H:

提示:①比照次氯酸 ②因B常用于雕刻玻璃,所以B为氢氟酸。C在催化作用下产生,由说明C物质为,可得次氟酸与水的反应方程式。

19.(1)Cl(或氯);K(或钾)  (2)

(3)

20.(1)  (2)C   (3)升华;萃取  (4)将加在淀粉溶液中,溶液显蓝色   (5)

21.①

22.(1),所以配平系数为:2;4;2;2;1;2;

(2)浓HCl失电子故为还原剂,4molHCl中2mol被氧化为,2mol生成KCl,故表现了酸性,选择②。

(3)0.2 提示:据方程式转移2mol电子,生成转移0.2mol。

(4)2.63 提示: 消毒效率=,故的消毒效率为的2.63倍。

23. 

每千克食盐中含

∴ 该加碘食盐是合格的。

24.将通入后有反应

。蒸干灼烧后余下,所以有关系:

   

119        119-74.5

x        

解得       

将残留物溶于不与反应有

111         100

y          0.721g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