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考化学试测题9

2014-5-11 0:32:33下载本试卷

高考化学试测题9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4分,考试 时间100分钟。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Al 27 K 39

I卷(共两大题,12小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是      (  )

A.金属元素      B.稀有气体元素

C.非金属元素    D.无法确定为哪一类元素

2.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分子式是H4RO4,则其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是( )

A.RH4  B.RH3  C.H2R  D.HR

3.将1mol·L-1H2SO4溶液100mL与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50g混合均匀后,滴入甲基橙指示剂,此时溶液的颜色是                          (  )

A.浅紫色     B.黄色   C.红色     D.无色

4.已知硼化物BxHyz-与B10C2H12的电子总数相同,则BxHyz-的正确表达式为     (  )

A.B9H152     B.B10H142-  C.B11H132-    D.B12H122-

5.为了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下面的实验正确的是              (  )

A.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2mol·L-1NaOH溶液,充分振荡后,分液分离

B.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2mol·L-1FeCl3溶液,充分振荡后,分液分离

C.在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浓溴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分离

D.在烧杯中,加入足量冷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分离

6.的系统命名的名称是                      (  )

A.1,2-二溴-2-环己烯  B.1,2-二溴-1-环己烯

C.1,6-二溴-1-环己烯   D.2,3-二溴-1-环己烯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选两个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7.下列物质混合后,有气体生成,最终又有沉淀或固体的是       (  )

A.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和明矾溶液   B.少量电石和过量碳酸氢钠溶液

C.过氧化钠和少量氧化亚铁溶液   D.铜片和三氯化铁溶液

8.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它们是碳元素的三种同位素

C.它们是碳元素的三种单质     D.它们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9.由短周期元素形成化合物A2B3,A3比B2少一个电子层,且A3具有与Ne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2B3是三氧化二铝             B.A3和B2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相等

C.A是第2周期第IIIA族的元素   D.B是第3周期IVA族的元素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如果ag某气态双原子分子的分子数为P,则b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L)是                         (  )

A.    B.    C.  D.

11.一定温度下,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

A.c(N2)∶c(H2)∶c(NH3)=1∶3∶2

B.N2,H2和NH3的物质分数不再改变

C.N2与H2的物质的量之和是NH3的物质的量2倍

D.单位时间里每增加1molN2,同时增加3molH2

12.在天平的左右两边各放一个烧杯,加入足量盐酸并使天平保持平衡,向左边烧杯中加入 14.4gMg,向右边烧杯中加入14.4gAl,此时天平不再平衡,下述操作可使天平恢复平衡的是                        (   )

A.右边加0.45gAl            B.左边加0.98gMg

C.左边加入14.4gMg,向右边加15.3gAl   D.左边加14.4gMg,右边加14.85gAl

II卷(共四大题,9小题,共76分)

三、(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13.(4分)在中学实验中学过的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很多,如重结晶、过滤、盐析……,请将分离或提纯下列各混合物最适宜的方法的名称填入括号内

①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石灰石         (   )

②除去碘中混有的碘化钠固体        (   )

③除去乙醇中溶解少量的食盐        (   )

④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混有的氯离子    (   )

14.(15分)一支干燥的小试管中,装有少量白色物质(约占试管容积的),已知该白色物质是碳酸氢铵、碳酸氢钠、碳酸钠、和氯化钠中的一种,现通过加热试管中的固体,只用蒸馏水、石蕊试纸或pH试纸进行鉴定。

(1)按照顺序写出主要步骤及操作要点(使用酒精灯和试管的方法不必叙述,其它要点说清楚)

(2)填写下表:

白色物质

判断依据

有关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碳酸氢铵

碳酸氢钠

碳酸钠

氯化钠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1分)

15.(8分)某温度(t℃)时,水的KW=10-13,则该温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5℃,其理由是                。将此温度下pH=11的NaOH溶液aL与pH=1的H2SO4的溶液bL混合,

(1)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a∶b         

(2)若所得混合液的pH=2,则a∶b        

16.(7分)如图A为直流电源,B为浸透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的滤纸,C为电镀槽,接通电路后,发现B上的c点显红色,请填空:

(1)电源A上的a为______________极

(2)滤纸B上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在电镀槽中实现铁上镀锌,接通K点,使c、d两点短路,则电极e上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极f上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槽中盛放的镀液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只要求填两种电解质溶液)。

17.(6分)下图中每一个方框内的字母代表一种物质,常温常压下,A、B、C、D、均为单质,且B为金属,其它三个为双原子分子的气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图中所示的化合反应,得到化合物E、F、G、H、I和J,这些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的状态及颜色已在图中注明, 有关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为:

(1)A与B按物质的量之比n(A)∶n(B)=1∶2完全反应生成G

(2)B与C按物质的量之比n(B)∶n(C)=3∶1完全反应生成F

(3)C与D按物质的量之比n(C)∶n(D)=1∶3完全反应生成E

请填空:

(1)物质B是        ,物质D是       

(2)B与C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           

(3)A与H反应生成I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8分)已知四种丁醇在催化剂存在下跟空气反应的情况如下:

(1)各种戊醇在这样条件下,可能得到多少种酮,请写出其结构简式        

(2)各种戊醇在这样条件下,可能得到多少种醛,请写出其结构简式        

(3)始终不反应的戊醇的结构简式是              

19.请将下列高分子材料合成的单体的结构简填入下表(有的项可能不止一个原料)

编号

名称

结构简式

单体

涤纶

(的确良)

1

异戊橡胶

2

锦纶

(尼龙6)

3

ABS树脂

六、(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20.(10分)现有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KHCO3的混合物ag与100mL盐酸反应。题中涉及的气体体积以标准状况计,填空时可以用带字母的分式表示。

(1)该混合物中NaHCO3和KHCO3的质量比为         。

(2)如碳酸氢盐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盐酸的浓度为       mol·L-1

(3)如盐酸过量,生成CO2体积为     L。

(4)如果反应后碳酸氢盐有剩余,盐酸不足量,要计算生成CO2的体积,还需知道

                                  

(5)若NaHCO3和KHCO3不是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则ag固体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体积(V)范围是         

21.1mol丁烷(气)与不足量的氧气共贮于一固定容器中,压强为p,点火燃烧后,回到室温,得到水若干(其体积可不计)和CO2和CO两种气体,总压强降为0.557p,试求:

(1)生成的水的质量;

(2)反应前氧气的物质的量;

(3)反应后气体中CO2和CO的物质的量;


参考答案

一、(每小题4分,共24分)

1.D  2.A     3.C    4.D        5.A     6.C

二、(每小题4分,共24分)

7.B C   8.A B   9.B D    10.D  11.B    12.A C

三、(2小题,共19分)

13.①加热分解 ②升华 ③蒸馏 ④渗析  (每空1分,共4分)

14.(1)①先将小块蓝色石蕊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均匀加热试管,再将火焰固定在放固体部分加热,同时通过玻璃棒将试纸对准试管口附近。(1分)

  ②如果加热固体不分解,且蓝色试纸不变色(进一步证明固体没有分解),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试管,待固体溶解后,把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沾取试管中的溶液沾在试纸的中部,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分)

(2)

白色物质

判断依据

有关化学方程式

(或离子方程式)

碳酸氢铵

固体全部分解,试管中没有残留固体

NH4HCO3NH3↑+CO2↑+H2O↑

碳酸氢钠

固体全部分解,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2NaHCO3Na2CO3+H2O↑+CO2

CO2+H2O+H

(或CO2+H2OH2CO3

碳酸钠

固体不分解,蓝色石蕊试纸不变色;加不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pH试纸变篮色。

氯化钠

固体不分解,蓝色石蕊试纸不变色;加不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pH试纸不变色。

NaClNa++Cl-

(种物质判断依据和方程式全正确给3分,共12分)

四、(3小题,共21分)

15.大于(2分) 水的离解反应:H2OH+OH是吸热反应,升温有利于水的离解,使KW增大(2分)

(1)10∶1(2分)

(2)9∶2(2分)

16.(1)正(2分) 

(2)2NaCl+2H2OH2↑+Cl2↑+2NaOH(2分)

(3)Zn—2e=Zn2+ , Zn2++2e=Zn,ZnSO4溶液或ZnCl2溶液  (3分)

17.(1)Mg(镁),H2(氢) (每空1分,共2分)

(2)3Mg+N2Mg3N2(2分)

(3)O2+2NO2NO2 (2分)

五、(2小题,共16分)

18.(1)

(2)

(3) (每式1分,共8分)

19.1.

3.

六、(2小题,共20分)

20.(10分)(1)84∶100(2分)  

(2)(2分) 

(3)(2分)

(4)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2分) 

(5) (2分)

21.(10分)(1)根据C4H10→5H2O,可知1mol C4H10生成5mol水,即90g。

(2)反应后和反应前的压强之笔极为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设反应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y,则,y=6.18mol。

(3)燃耗后气体物质的量减少:1+6.18-4=3.18mol,设生成CO2的丁烷为amol,生成CO的丁烷为(1-a)mol,则有:

C4H10+6.5O2→4CO2+5H2O  Δn

1   6.5  4       3.5

a              3.5a

C4H10+4.5O2→4CO+5H2O   Δn

 1   4.5  4       1.5

1-a            1.5(1-a)

由题意:3.5a +1.5(1-a)=3.18  解得:a=0.84mol

即丁烷有84%转化为CO2,16%转化为CO,它们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CO2)=4×84%=3.36mol,n(CO)=4×16%=0.84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