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有关于高三化学科目复习的一些建议

2014-5-11 0:32:33下载本试卷

化学361°

主编:胡丛远         感谢您下载并收看本节目

出版日期:2004年7月31日   每封星期六出版发行

本版本高三年级使用(学生用书)

曾用名:高考化学探秘系列。                      第8期

有关于高三化学科目复习的一些建议

高三化学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为了使学生对高三化学复习(即总复习)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顺利度过这一重要的时期,在此提几点建议供高三同学们参考。

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对此,高三学生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通常的做法是精选一套复习资料(一般是教师指定)作为主要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2.重视基础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正因为如此,化学总复习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全面系统地复习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通常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成五大块: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如对化学概念、理论的复习,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对重点知识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要反复记忆不断深化,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则应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结构化、规律化,从而做到在需要时易于联系和提取应用。同时注意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离方程式以及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等),规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力争使基础知识和技能一一过手。

3.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关系。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与数学、物理、生物乃至社会发展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不仅在知识上有相互融合和渗透,而且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也有相同、相似或者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这一点不仅在教材中有所体现,而且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如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

化学与新科技、新发现等相互联系的试题有增加的趋势。因此,在复习中可以化学知识为主干,找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交叉点,并以此为基础向其他学科领域延伸、扩散,实现从单一学科知识和能力向综合科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转化,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培养解决化学与社会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的关系。练习是化学总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再学习、再认识过程,也是促进知识迁移、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练习量必须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和陷入“题海”。通过练习要达到强化记忆、熟练地掌握知识、找出存在的问题、弥补薄弱环节、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请试做以下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已知四种物质在水中、液氨中的溶解度(g溶质/100 g溶剂)如下表:

溶质

溶剂

AgNO3

Ba(NO3)2

AgCl

BaCl2

170

9.3

1.5×10-4

33.3

液氨

86

97.2

0.8

0

(1)分别是1.0 mol· L-1的Ag、Ba2、NO3和Cl在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分别是0.50 mol·L-1的以上四种离子在液氨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得出以上结论的依据是                   

(4)将以上四种离子按适当浓度混合于液氨之中,能否有AgCl沉淀析出?

答:________(“能”或“否”)。

☆☆请同学们思考做答,答案在后面,请做完后在看“参考答案”

 (2004年北京春季高考题)“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它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外观象冰。1体积“可燃冰”可贮载100—200体积的天然气。下面关于“可燃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

B.“可燃冰”是一种比较洁净的能源  

C.“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例证

D.“可燃冰”的主要可燃成份是甲烷

沟通交流:

C

下面是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 g H2O):

NaNO3        KNO3        NaCl       KCl

10℃       80.5      20.9     35.7        31.0

100℃      175       246         39.1        56.6

(计算时假定:①盐类共存时不影响各自的溶解度;②过滤晶体时,溶剂损耗忽略不计)

(1)取23.4 g NaCl和40.4 g KNO3,加70.0 g H2O,加热溶解。在100℃时蒸发掉 50.0 g H2O,维持该温度,过滤析出晶体,计算所得晶体的质量(m高温)。

将滤液冷却至10 ℃,待充分结晶后过滤。计算所得晶体的质量(m低温)。

(2)另取34.0gNaNO3和29.8 g KCl,同样进行如上实验。10℃时析出的晶体是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100℃和10℃得到的晶体质量(m′高温和m′低温)分别是多少?

(1)100℃时S (NaCl)最小,所以析出NaCl晶体,则不析出KCl、NaNO3;KNO3溶液未达饱和,亦不会析出。

(2)两种原始溶液中,各种盐的物质的量都相等。

解析:(4)若析出BaCl2沉淀之后,Ag与剩余Cl的浓度超过了饱和AgCl液氨溶液中Ag和Cl的浓度就会有AgCl沉淀析出。

答案:(1)Ag+Cl====AgCl↓    Ba2+2NO====Ba(NO3)2

(2)Ba2+2Cl====BaCl2

(3)溶液中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是有沉淀生成,而溶解度小者首先形成沉淀析出

(4)能

(1)15.6 g 36.9 g   (2)15.6 g 36.9 g

应广大读者来信要求:能够早日看到下一期节目要目和能够早日完全版《化学361度》。为满足读者需求,并考虑到本人能力有限[不会制作网页],本人新申请一个电子邮箱,以满足读者要求。登陆方式如下:打开IE浏览器,输入www.sohu.com变会打开如图1网页,看到网页左上角邮箱登陆窗口,在用户名处填写:jiaoliu365密码也是jiaoliu365,[图2],点击登陆即可以进入

 

       

←图 1    ↑图2

难度指数:★★★

取100 g H2O,配成10℃饱和KCl溶液,又取50 g 水,加入35.4 g NaNO3,配成10℃ NaNO3溶液。将以上两溶液混合后,10℃时有   种晶体析出,质量是______g,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析出该晶体的原因是         

              (溶解度见疑难试题攻克)。

n(NaNO3)= 0.416 mol

答案:一 10.6  KNO3  因为溶液中存在K、Na、NO、Cl四种离子,可以自由组合成KCl、KNO3、NaCl、NaNO3四种物质,在10℃时,S(KNO3)<S(KCl),所以可能有KNO3晶体析出,S(NaCl)<S(NaNO3),所以可能有NaCl晶体析出,经计算知,只析出KNO3晶体。

难度指数:★★★

将疑难试题攻克中的“40.4 g KNO3”改为“29.8 g KCl”,其他不变,

试求m高温和m低温。

答案:34.1 g   5.8 g

难度指数★★★★

将疑难试题攻克中的“23.4 g NaCl和40.4 g KNO3”改为“0.120 mol KCl和0.110 mol NaNO3”,其他不变,求m高温m低温

100℃时,NaCl不析出。

答案:0 6.9 g

难度指数★★★★★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从NaNO3和KCl的混合溶液中分离出KNO3,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假设:①混合溶液中,n(KCl)=n(NaNO3);②盐类共存时不影响各自的溶解度。溶液中各种溶质在100℃和10℃的溶解度参照例题。试回答下列问题:

(1)①的主要操作是                        

②的主要操作是                         

(2)晶体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若含有杂质可能是____________。晶体C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若含有杂质可能____________;通过实验确定晶体C中是否含有该杂质的方法是                         

(3)若晶体C中确实含有杂质,进一步提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从含有4种离子:K、Na、Cl和NO的溶液中提取KNO3,应该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而原溶液可能是不饱和的(对KNO3而言)、低温的。欲冷却,应制成高温的;进行再结晶可提纯KNO3

答案:(1)①蒸发水分,并将溶液控制在较高温度(如100℃)下,过滤析出晶体

②冷却至较低温度(如10℃),过滤析出晶体

(2)NaCl    KNO3  KNO3   NaCl  用焰色反应检验是否含有Na,用AgNO3(aq)和稀HNO3检验是否含有Cl

(3)重结晶

学习札记

应广大读者来信要求:能够早日看到下一期节目要目和能够早日完全版《化学361度》。为满足读者需求,并考虑到本人能力有限[不会制作网页],本人新申请一个电子邮箱,以满足读者要求。登陆方式如下:打开IE浏览器,输入www.sohu.com变会打开如图1网页,看到网页左上角邮箱登陆窗口,在用户名处填写:jiaoliu365密码也是jiaoliu365,[图2],点击登陆即可以进入

 

       

←图 1    ↑图2

1.请用关系式法解决下列问题,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a g 铁和 b g 硫粉混合均匀,隔绝空气加强热,充分反应后,再将所得固体混合物放入足量稀 H2SO4 中,试求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用含 ab 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4a L

2.把一个洗净的鸡蛋完整地放入玻璃杯中

(1)如果杯口较窄,拿着鸡蛋的手无法伸入杯中,则放入鸡蛋的正确方法是

          

(2)再向杯中倒入食醋,使液面高于鸡蛋约1cm,鸡蛋静止的状态可能是上图中的

           ,原因是                    

(3)约半分钟后观察到鸡蛋表面聚集了很多气泡,并不断增多,变大。小气泡中的气体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过一段时间后,鸡蛋上浮,露出水面部分气泡消失,鸡蛋随即沉底,如此不断反复。为解释上述现象,三名学生分别说出三条原因,其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甲  生成的气体聚集在鸡蛋表面,增大了排开液体的体积。

乙  醋酸不断消耗,溶液密度减小。

丙  蛋皮发生反应,鸡蛋质量减小。

(1)把玻璃杯倾斜,使鸡蛋顺杯壁慢慢滑下

(2)C.鸡蛋比食醋密度大,且圆头有一气室

(3) CO2   

(4)甲、丙

1.镁粉在焰火、闪光粉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工业制造镁粉是将蒸气在某气体中冷却,下列可作为冷却气体的是①空气 ②CO2 ③Ar ④H2 ⑤N2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④⑤

参考答案:B

2.在下列反应中,能置换出铁的是

A.Cu+FeCl3(溶液)                B.Na+FeSO4(溶液)

C.Al+Fe3O4(高温)                   D.Ag+FeSO4(溶液)

参考答案:C

3.将含有Mg2+和Al3+的混合液中的Al3+沉淀下来,应采用的试剂是

A.向混合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

B.向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C.向混合液中加入氨水

D.向混合液中加入氯化铵后再加入适量氨水

参考答案 D

4.第3周期金属元素A和B,A单质与适量盐酸反应,B单质与适量稀硫酸反应,分别生成V(A) L和V(B) L H2(同温、同压时测定),且V(A)≠V(B),若要确定A、B的化合价,至少需要知道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V(A)∶V(B)的值,n(A)∶n(B)的值(n表示物质的量)

                                    

                                    

                                     

                                    

                                    

本册提供下载次数 截止日期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