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化学考试6

2014-5-11 0:32:34下载本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化学考试6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Ⅱ)

(化学部分)

6.在pH=1含Ba2+离子的溶液中,还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AlO2-    B.ClO-   C.Cl-    D.SO42-

7.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符合按pH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A.Na2CO3      NaHCO3     NaCl      NH4Cl

B.Na2CO3      NaHCO3    NH4Cl     NaCl 

C.(NH42SO4   NH4Cl     NaNO3     Na2S

D.NH4Cl      (NH42SO4   Na2S      NaNO3

8.已知

(1)H2(g)+1/2O2(g)===H2O(g) △H1=a kJ·mol-1

(2)2H2(g)+O2(g)===2H2O(g) △H2=b kJ·mol-1

(3)H2(g)+1/2O2(g)===H2O(l) △H3=c kJ·mol-1

(4)2H2(g)+O2(g)===2H2O(l) △H4=d kJ·mol-1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a<c<0     B.b>d>0    C.2a=b<0    D.2c=d>0

9.将0.1 mol·L-1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

B.溶液中c(H+)增大

C.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D.溶液的pH增大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

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

C.1 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 L氧气的质量小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数一定相等

11.若1 mol某气态烃CxHy,完全燃烧,需用3 mol O2,则

A.x=2,y=3    B.x=3,y=4    C.x=3,y=6   D.x=3,y=8

1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A.C2H2   B.CS2  C.NH3   D.C6H6

13.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的是

A.MnO2  CuO   FeO

B.(NH42SO4   K2SO4  NH4Cl

C.AgNO3   KNO3  Na2CO3

D.Na2CO3  NaHCO3  K2CO3

26.粉末状试样A是由等物质的量的Mg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适量A进行铝热反应,产物中有单质B生成;

②另取20 g A全部溶于0.15 L 6.0 mol·L-1盐酸中,得溶液C;

③将①中得到的单质B和溶液C反应,放出1.12 L(标况)气体,同时生成溶液D,还残留有固体物质B;

④用KSCN溶液检验时,溶液D不变色。

请填空:

(1)①中引发铝热反应的实验操作是                  ,产物中的单质B是                          

(2)②中所发生的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③中所发生的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若溶液中D的体积仍视为0.15 L,则溶液中c(Mg2+)为     ,c(Fe2+)为   

27.科学家发现某药物M能治疗心血管疾病是因为它在人体内能释放一种“信使分子”D,并阐明了D在人体内的作用原理。为此他们荣获了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M的分子量为227,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C、H、N的质量分数依次为15.86%、2.20%和18.5%。则M的分子式是         。D是双原子分子,分子量为30,则D的分子式为             

(2)油酯A经下列途径可得到M。

图中②的提示:

C2H5OH+HO—NO2C2H5O—NO3+H2O

    硝酸       硝酸乙酯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3)C是B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分子量为134,写出C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                                

(4)若将0.1 mol B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则需消耗   g金属钠。

28.在玻璃圆筒中盛有两种无色的互不相容的中性液体。上层液体中插入两根石墨电极,圆筒内还放有一根下端弯成环状的玻璃搅棒,可以上下搅动液体,装置如右图。接通电源,阳极周围的液体呈现棕色,且颜色由浅变深,阴极上有气泡生成。停止通电,取出电极,用搅棒上下剧烈搅动。静置后液体又分成两层,下层液体呈紫红色,上层液体几乎无色。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阳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2)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3)原上层液体是              

(4)原下层液体是              

(5)搅拌后两层液体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6)要检验上层液体中含有的金属离子          ,现象是                               

29.抗击“非典”期间,过氧乙酸()是广为使用的消毒剂。它可由H2O2和冰醋酸反应制取,所以在过氧乙酸中常含有残留的H2O2。测定产品中过氧乙酸浓度c0涉及下列反应:

① MnO4_+ H2O2+ H+=== Mn2++ O2+ H2O

②H2O2+2I-+2H+===I2+2H2O

+2I-+2H+===CH3COOH+I2+H2O

④I2+2S2O32-====S4O62-+2I-

请回答以下问题:

(1)配平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配平系数填入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

  MnO4_+  H2O2+ H+=== Mn2++ O2+ H2O

(2)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时(反应④)选用的指示剂是           

(3)取b0 mL 待测液,用硫酸使溶液酸化,再用浓度为a1 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H2O2,耗用KMnO4体积为b1 mL(反应①,滴定过程中KMnO4不与过氧乙酸反应)。

另取b0 mL 待测液,加入过量的KI,并用硫酸使溶液酸化,此时过氧乙酸和残留的H2O2都能跟KI反应生I2(反应②和③)。再用浓度为a2 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耗用Na2S2O3溶液体积为b2 mL。

请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过氧乙酸的浓度(用含a1、a2、a0、b1、b2的代数式表示)。

C0=                    

(4)为计算待测液中过氧乙酸的浓度c0 ,加入的KI的质量已过量但没有准确称量,是否影响测定结果         (填“是”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