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化学期初模拟试卷(一)

2014-5-11 0:32:35下载本试卷

高三化学期初模拟试卷(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N: 14 Na: 23 Cl: 35.5 C: 12 K: 39 Al:27 S: 32 Fe: 56  Mg: 24 Cu: 64 F:19

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氢气体的摩尔质量等于NA氯气分子和NA个氢分子的质量之和

B.常温常压下1mol NO2气体与水反应生成NA个NO3离子

C.121g CCl2F2所含的氯原子数为2NA

D.62g Na2O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O离子数为NA

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硫化氢气体通入硫酸铜溶液:Cu2++S2– ==CuS↓

B.碳酸钙和盐酸反应:CO32–+2H+==CO2↑+H2O

C.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Ba2+ +SO42– ==BaSO4

D.磷酸二氢钠加入过量的石灰水:2H2PO4 +3Ca2+ +4OH==Ca3(PO4)2↓+4H2O

3.已知在25℃,101kPa下,lg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8H18(1)+22.5O2(g)=8CO2(g)+9H2O(g) △H=-48.40kJ·mol-1

B.C8H18(1)+22.5O2(g)=8CO2(g)+9H2O(1) △H=-5518kJ·mol-1

C.C8H18(1)+22.5O2(g)=8CO2(g)+9H2O(1) △H=+5518kJ·mol-1

D.C8H18(1)+22.5O2(g)=8CO2(g)+9H2O(1) △H=-48.40kJ·mol-1

4.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若把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2%的该盐溶液由50℃逐渐冷却,则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范围是

  A. 0~10℃  B. 10~20℃  C. 20~30℃  D.30~40℃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

(g/100g水)

11.5

15.1

19.4

24.4

37.6

5.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A,标准状况下某种O2和N2的混合气体m g含有b个分子,则n g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L)应是

A.22.4nb/mNA  B.22.4mb/nNA  C.22.4nNA/mb   D.nbNA/22.4m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C.Ba(OH)2·8H2O与NH4Cl 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是吸热反应

7.向含有NH4+、Mg2+、Fe2+和 Al3+的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微热并搅拌后,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离子是

A.NH4+   B.NH4+、Fe2+   C.Mg2+、Al3+    D.Al3+

8.有相同体积、相等pH的烧碱溶液和氨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溶液的物质量浓度相同

B.用同浓度的盐酸中和时,消耗盐酸的体积相同

C.升高温度10℃,两溶液的pH仍相等

D.两溶液中OH-离子浓度相同

9.根据下列反应,①NCl2+P=N+PCI2;②2MCl3+3N=2M+3NCl2;③3QCl2+2M=2MCl3+3Q,判断M、N、P、Q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M>N>P>Q  B.N>M>P>Q  C.Q>P>N>M  D.P>N>M>Q

10.在强酸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Mg2+、Ca2+、HCO3-、CI-  B.Na+、AIO2-、Cl-、SO42-

  C.K+、Fe2+、SO42-、Br-    D.Fe2+、Ca2+、Cl-、NO3-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1.下列物质发生变化,因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不同,能够得到不同生成物的是

①H2S和O2  ②Na和O2  ③P4+Cl2  ④C2H5OH和浓H2SO4  ⑤Ca3(PO4)2和H2SO4   ⑥AlCl3和NaOH

A.①⑥  B.①④⑥  C.除②③外  D.全部

12.实验测得常温下0.1mol/L某一元碱(BOH)溶液的pH值不等于13, 0.1mol/L某一元酸(HA) 溶液的c(H+)/c(OH-)=1012,将两溶液等体积混和后,所得溶液中不正确的关系有

A.c(A-)>c(B+)>c(H+)>c(OH-)  B.c(B+)+c(H+)= c(A-)+c(OH-)

C.c (B+)>c(A-)>c(H+)=c(OH-)  D.c(BOH)+c(OH-) = c(H+)

13.将足量CO2通人KOH和C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CO2体积(y)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14.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2~5%的NaNO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人们用NH4Cl溶液来处理此废切削液,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NaNO2+NH4Cl→NaCl+NH4NO2 ,第二步:NH4NO2N2↑+2H2O

下列对第二步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 NH4NO2是氧化剂  ② NH4NO2是还原剂  ③ NH4NO2发生了分解反应   ④ 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⑤ NH4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15.将H2、N2、O2三种气体分别放入不同容器中,使它们的温度、密度相同,则其压强(p)大小的关系符合

A.p(H2)>p(O2)>P(N2)  B.p(O2)>P(N2)>p(H2)

C.p(H2)>P(N2)>p(O2)   D.P(N2)>p(O2)>p(H2)

16.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     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17.t℃时在一烧杯中盛有一定量KCl溶液,若向该溶液中加X g KCl晶体,充分搅拌后仍有Y g晶体末溶。若将原溶液加热蒸发掉Z g水,再冷却到t℃,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t℃时KCl的溶解度为

A.  B.  C.  D.

18.某一密闭绝热容器中盛有饱和Ca(OH)2溶液,当加入少量CaO粉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晶体析出   ②c(Ca(OH)2)增大   ③pH不变   ④c(H+)c(OH-)的积不变 ⑤c(H+)一定增大

  A.①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⑤

19.有Na2CO3、NaHCO3、CaO和NaOH组成的混合物27.2克,把它们溶于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Ca2+、CO32-和HCO3-均转化为沉淀,将反应容器中的水分蒸干,最后得到白色固体共29克,则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

A.10.6克      B.5.3克       C.5.9克       D.无法确定

20.某结晶水合物化学式为R·nHO,其式量为M。 25℃时,将a g该晶体溶于b g HO中恰好形成V ml饱和溶液。下列表示式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B.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C.25℃时R的溶解度为: g

D.饱和溶液的密度为: g·mL-1

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三、填空简答题(本题14分)

21.(8分)实验室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的含量;往往悬挂涂有CuI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或颜色发生变化所用去的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含汞量,其反应为:4CuI+Hg→Cu2HgI4+2Cu

(1)上述反应产物Cu2HgI4中,Cu元素显    价。

(2)以上反应中的氧化剂为       ,当有1molCuI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       mol。

(3)CuI可由Cu2与I直接反应制得,请配平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u2+ I— CuI+ I3

22.(6分)多硫化物S(X的数值在2~6之间)在碱性溶液中被BrO氧化为SO,而BrO被还原为Br,在反应中消耗BrO和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 3,则

(1)X的值为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此反应的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是          

四、推断题(本题共14分)

23.(8分)有1、2、3、4号4瓶未知溶液,它们是NaCl(0.1mol/L)、HCl(0.1mol/L)、NaOH(0.1mol/L)和酚酞(0.1%)。某同学不用其他试剂,就把它们一一鉴别开来了,其实验步骤如下:

⑴各取溶液少许两两混合,据此分成两组。

⑵取一组混合液,不断滴入另一组的一种未知溶液,据此可鉴别出1号和2号。

⑶再取已鉴别出的1号2mL,滴入3滴3号未知液,再加入4号未知溶液4mL,在这个过程中无明显实验现象。

综合以上实验,可以确定1号是     ,2号是      ,3号是     ,4号是      

24.(6分)字母L,M,Q,R,X分别表示五种含不同化合价的氮元素的物质,并且每种物质中的氮元素的化合价只有一种。又知道物质L中氮元素化合价比物质M中氮元素化合价低,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有如下相互转化关系:

①Q+HCl→M+Cl2  ②R+L→X+H2O   ③R+O2→L+H2O 

(1)已知这五种物质中有一种是硝酸, 那么它应该是      (填字母)。

(2)反应③是存在催化剂(如铂),并且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发生的,这个反应在工业上有重要作用,请据此判断,若物质X的密度比CO2的小,那么X的化学式是        

(3)某同学写出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a.NO+HNO→N2O3

b.NH3+NO→HNO3+H2O 

c.N2O4+H2O→HNO3+HNO2

其中你认为一定不可能实现的是      (填字母)。

五、实验题(14分)

25.(7分)实验室配制500mL0.1mol/L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应用托盘天平称取十水碳酸钠晶体____  ___g。

 (2)若在称量样品时,药品放在天平右盘上,砝码放在天平左盘上,天平平衡时,则实际称量的碳酸钠晶体是______g(1g以下用游码)。

 (3)用托盘天平和小烧杯称出碳酸钠晶体的质量,其正确操作顺序的标号为___________  ____(同一步骤可用多次)。

 A.调整零点

 B.将游码移至刻度尺的零刻度处

 C.将碳酸钠晶体放入小烧杯中称量

 D.称量空的小烧杯

 E.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内

 F.记录称量结果.

(4)配制Na2CO3溶液时需用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___       _______。

(5)若实验遇下列情况,溶液的浓度是偏高,偏低还是不变?

  A.加水时越过刻度线_________。

  B.忘记将洗涤液加入容量瓶__________。

  C.定容后摇匀液面低于刻度线______________。

26.(7分)某同学用50mL NaOH溶液吸收CO2气体制备Na2CO3.为防止通入的CO2过量而生成NaHCO3,他设计了如下步骤:

(i)用25mL 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CO2气体至CO2气体不再溶解;

(ii)小心煮沸溶液1~2分钟;

(iii)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另一半(25mL)NaOH溶液,使溶液充分混合.

(1)他能否制得较纯净的Na2CO3      ,理由是           .                  

(2)按他的设计,第(i)步实验装置如图

①装置A使用的试剂是石灰石和盐酸.可否使用纯碱代替石灰石        

  ②装置B使用的试剂的作用是                              

  ③为了后续的煮沸、混合等实验,装NaOH溶液的容器还可使用        (填实验仪器).

④有人认为实验步骤(ii)、(iii)的顺序对调,即先混合再煮沸更合理,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六、计算题(8分)

26.将一定量的CO2气体通入500mL某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在低温下蒸发,得到不含结晶水的白色固体A,取三份质量不同的A样品分别与50mL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得到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与固体A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

组别

1

2

3

盐酸体积(mL)

50

50

50

A的质量(g)

3.80

6.20

7.20

气体体积(mL)

896

1344

1344

问:(1)在表中第     组数据表明加入的50mL盐酸反应后有剩余,理由是        

(2)试分析计算推断A的成份.

参考答案

卷选择题

1

C

2

D

3

B

4

D

5

A

6

A

7

B

8

D

9

D

10

C

11

D

12

C

13

D

14

D

15

C

16

B

17

C

18

D

19

A

20

C

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三、填空简答题(本题共14分)

21.(1)+1  (2)CuI   0.5  (3)2  5  2  1

22. 5 3S25-­+16BrO3+24OH=15SO42+16Br+12H2O  3:16 

四、推断题(本题共14分)

23.1号是 盐酸溶液  ,2号是氯化钠溶液,3号是烧碱溶液,4号是 酚酞试液

24.(1)Q (2)N2 (3)a、b

五、实验题(14分)

25.

(1)14.3克

(2)13.7克

(3)BADFCFE

(4)烧杯、托盘天平、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5)低、低、无。

26.(1)能;实验①生成NaHCO3,其中过量溶解的CO2气体煮沸时除去,在实验③NaHCO3恰好NaOH中和完全转化为Na2CO3(2)①不能(实验中使用的CO2气体发生器,只适用于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Na2CO3是粉末状固体).②除去HCl.③锥形瓶.④不合理;若不先驱出溶液中溶解的CO2气体,实验③加入的NaOH将有一部分消耗于与CO2的反应,使NaHCO3不能完全转化为Na2CO3

六、计算题(8分)

27.①1组与2组比较加入更多固体,可产生更多气体,所以第1组盐酸有剩余.

②896mL/22400mL/mol=0.04mol.设该固体A若是NaHCO3,则质量应为3.36g.若设A为Na2CO3,则质量4.24g.因为3.36<3.80<4.24.所以A为NaHCO3与 Na2CO3的混合物.据条件第1组中A=3.80g,V=896Ml,可解得Na2CO3为2.12g,NaHCO3为1.68g,得Na2CO3%=55.8%,NaHCO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