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化学考试8
化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1.下列产品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A.含磷洗衣粉 B.酒精 C.氟里昂 D.含汞电池
2.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苛性钾 B.碘化氢 C.硫酸 D.醋酸
3.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3He。以下关于3He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4He的同分异构体 B.比4He多一个中子
C.是4He的同位素 D.比4He少一个质子
4.在含有Cu(NO3)2、Mg(NO3)2和AgNO3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首先置换出的是
A.Mg B.Cu C.Ag D.H2
5.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胶粒直径小于 1 nm B.胶粒作布朗运行
C.胶粒带正电荷 D.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6.下列物质中不会因见光而分解的是
A.NaHCO3 B.HNO3 C.AgI D.HClO
7.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其反应放热的是
A.由无水醋酸钠制CH4 B.由乙醇制C2H4
C.由电石制C2H4 D.由氯酸钾制O2
8.将a g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的实线所示。在相同条件下,将b g(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
9.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配制5%食盐溶液时,将称量的食盐放入烧杯中加计量的水搅拌溶解
B.硫酸铜结晶水含量测定时,需用小火缓慢加热,防止晶体飞溅
C.测定未知NaOH溶液浓度时,酸式滴定管需用标准酸液洗2~3次
D.配制0.1 mol/L 的H2SO4溶液时,将量取的浓H2SO4放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释
10.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C.冰熔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 D.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未被破坏
11.将标准状况下的22.4 L CO2通入 150 mL 1mol/L NaOH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CO3-)略大于c(CO32-) B.c(HCO3-)等于c(CO32-)
C.c(Na+)等于c(HCO3-)与c(CO32-)之和 D.c(HCO3-)略小于c(CO32-)
12.据报道,近来发现了一种新的星际分子氰基辛炔,其结构式为
HCC—C
C—C
C—C
—C
N,对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
A.晶体的硬度与金刚石相当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可由乙炔和含氮化合物加聚制得
13.下图中验证氯化钠溶液(含酚酞)电解产物的装置是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硫化亚铁放入盐酸中 S2-+2H+→H2S↑
B.硫酸铜溶液中通入硫化氢 Cu2++H2S→CuS↓+2H+
C.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4NH3·H2O→AlO3-+4NH4++2H2O
D.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HCO3-+OH-→CO32-+H2O
15.CuS和Cu2S都能溶于硝酸,它们高温灼热的产物相同。以下鉴别CuS和Cu2S两种黑色粉末的方法合理的是
A.将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区别所产生的气体
B.将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区别溶液的颜色
C.取两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在高温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质量
D.取两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在高温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颜色
16.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A.稀硝酸 B.稀盐酸 C.硫酸铜 D.氢氧化钠
17.等物质的量的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Na2O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的N2、O2、CO2物质的量之比为
A.3:4:1 B.3:3:2 C.6:7:3 D.6:9:0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18.下列各组气体或溶液用括号内试剂加以鉴别,其中不合理的是
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品红溶液)
B.氯化钠、硝酸银、碳酸钠(稀盐酸)
C.酒精、醋酸、醋酸钠(石蕊试液)
D.硫酸、硝酸钡、氯化钾(碳酸钠溶液)
1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46 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3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H2中含中子数为2NA
C.1 L 1mol/L 醋酸溶液中离子总数为2NA
D.1 mol Mg与足量O2或N2反应生成MgO或Mg3N2均失去2NA个电子
20.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质量相等、浓度不等的N2和C2H4 B.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C2H4
C.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 D.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
21.常温时,向pH=2的硫酸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后,滴入甲基橙溶液,出现红色,该溶液可能是
A.pH=2的Ba(OH)2 B.pH=12的的氨水
C.0.005 mol/L NaOH D.0.05 mol/L BaCl2
22.某芳香族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8H6O2,它的分子式(除苯环外不含其它环)中不可能有
A.两个羟基 B.一个醛基 C.二个醛基 D.一个羧基
四、(本题共24分)
23.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如下:
KMnO4+KI+H2SO4→MnSO4+I2+KIO3+K2SO4+H2O
(1)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
(2)如果该反应方程式中I2和KIO3的系数都是5
①KMnO4的系数是 ②在下面的化学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KMnO4+KI+H2SO4→
(3)如果没有对该方程式中的某些系数作限定,可能的配平系数有许多组。原因是
。
24.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
2SO2(g)+O2(g)2SO3(g)+Q(Q>0)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K=
(2)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 ,二氧化硫转化率 ,化学反应速率 (以上均填“增大”、 “减小”或 “不变”)
(3)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 。
(4)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用文字表达),10 min 到15 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填写编号)。
a.加了催化剂 b.缩小容积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25.右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表中元素⑩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此氢化物的还原性比元素⑨的氢化物的还原性 (填“强”或“弱”)。
(2)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则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其单质的电子式为 。
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1 | ① | ||||||
2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
3 | ⑦ | ⑧ | ⑨ | ⑩ |
(3)俗称为“矾”的一类化合物通常含有共同的元素是 。
(4)已知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元素③与元素⑧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写出元素③的氢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又如表中与元素⑦的性质相似的不同族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读数次数 | 质量(g) | |
锥形 瓶+ 水+ 试样 | 第1次 | 192.214 |
第2次 | 192.164 | |
第3次 | 192.028 | |
第4次 | 192.010 | |
第5次 | 192.010 |
26.某种含有少量氧化钠的过氧化钠试样(已知试样质量为1.560 g、锥形瓶和水的质量为 190.720 g),利用如图装置测定混合物中Na2O2的质量分数,每隔相同时间读得电子天平的数据如表:
(1)写出N2O2 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计算过氧化钠质量分数时,必需的数据是
。不必作第6次读数的原因是 。
(3)测定上述样品(1.560 g)中Na2O2质量分数的另一种方案,其操作流程如下:
样品↓稀盐酸
操作Ⅰ → 溶液转移 → 操作Ⅱ 称量
①操作Ⅱ的名称是 。
②需直接测定的物理量是 。
③测定过程中需要的仪器有电子天平、蒸发皿、酒精灯,还需要 、 。(固定、夹持仪器除外)
④在转移溶液时,如溶液转移不完全,则Na2O2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7.航天飞行器座舱内空气更新过程如图所示:
(1)Ⅱ是CO2和H2的反应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从装置Ⅰ、Ⅱ、Ⅲ可看出,O2的来源是CO2和H2O,宇航员每天消耗28 molO2,呼出23 mol CO2,则宇航员每天呼出的气体中含H2O mol。
(3)以下是另一种将CO2转化为O2的实验设想:
其中,由MgCl2·6H2O制取无水MgCl2有部分装置(铁架台、酒精灯己略)如下:
①上图中,装置a由 、 、双孔塞和导管组成;
②循环物质甲的名称是 ;
③制取无水氯化镁必须在氯化氢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是 ;
④装置b中填充的物质可能是 (填入编号)
e .硅胶 f .碱石灰 g .无水氯化钙 h . 浓硫酸
⑤设计d装置要注意防止倒吸,请在方框中画出d装置的简图,并要求与装置c的出口处相连(铁架台不必画出)。
六、(本题共20分)
28.人们对本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1)1834年德国科学家米希里希,通过蒸馏安息香酸()和石灰的混合物得到液体,命名为苯。写出苯甲酸钠与碱石灰共热生成苯的化学方程式
。
(2)由于苯的含碳量与乙炔相同,人们认为它是一种不饱和烃,写出C6H6的一种叁键且无支链的结构简式 ,苯不能使溴水褪色,性质类似烷烃,任写一个苯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烷烃中脱去2 mol氢原子形成 1 mol双键要吸热。但1,3—环己二烯()脱去 2 mol氢原子变成苯却放热,可推断苯比1,3—环己二烯 (填稳定或不稳定)。
(4)1866年凯库勒(右图)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它不能解释下列 事实。(填入编号)
a.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b.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 d.邻二溴苯只有一种
(5)现代化学认为苯分子碳碳之间的键是 。
29.从石油裂解中得到的1,3—丁二烯可进行以下多步反应,得到重要的合成橡胶和杀菌剂富马酸二甲酯。
(1)写出D的结构简式 ;
(2)写出B的结构简式 ;
(3)写出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富马酸的一种相邻同系物的结构简式 ;
(5)写出第⑨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以上反应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填入编号)。
30.氢氧化钡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化学试剂。某课外活动小组通过下列实验测定某试样中Ba(OH)2·nH2O 的含量。
(1)称取3.50g试样溶于蒸馏水配成100 mL溶液,从中取出1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2滴指示剂,用0.100 mol/L 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共消耗标准液20.0 mL(杂质不与酸反应)。求试样中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
(2)另取5.25 g试样加热至失去全部结晶水(杂质不分解),称得质量为3.09 g。求Ba(OH)2·nH2O中的n值。
(3)试样中Ba(OH)2·nH2O的质量分数为 。
31.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是提取铜的主要原料
(1)取12.5 g黄铜矿样品,经测定含3.60 g硫(杂质不含硫),矿样中CuFeS2含量为
。
(2)已知2CuFeS2+4O2Cu2S+3SO2+2FeO(炉渣)
产物Cu2S在1200℃高温下继续反应:
2Cu2S+3O2→2Cu2O+2SO2
2Cu2O+ Cu2S→6Cu+SO2
假定各步反应都完全,完成下列计算:
①由6 mol CuFeS2生成6 mol Cu,求消耗O2的物质的量。
②6 mol CuFeS2和14.25 mol O2反应,理论上可得到多少摩尔铜。
③6 mol CuFeS2和15.75 mol O2反应,理论上可得到多少摩尔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