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三第二轮复习理综化学模拟试卷(四)

2014-5-11 0:32:37下载本试卷

高三第二轮复习理综化学模拟试卷(四)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命题:陈日红  

第Ⅰ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S:32 Cl:35.5 Fe:56 Cu:64

             Pb:207  Cr:5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6.下列有关环境、健康、发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吸入颗粒(例如硅酸盐粉尘)形成气溶胶,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

B.开发利用绿色能源(例如太阳能)替代化石燃料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C.装修材料中的苯主要来自胶、漆等,是强致癌物  

 D.氟氯烃含量是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项目之一

7.2005年1月14日,成功登陆“土卫六”的“惠更斯”号探测器发回了350张照片和大量数据。分析指出,土卫六“酷似地球经常下雨”,不过“雨”的成份是液态甲烷。下列关于土卫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土卫六上存在有机分子      B.地表温度极高

C.地貌形成与液态甲烷冲刷有关  D.土卫六上形成了甲烷的气液循环系统

8.下列各种情况下,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A.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中:I、Cl、NO3、Na+

B.澄清透明的无色溶液中:K+、Mg2+、NO3、MnO4

C.由水电离出的c(H+)=l×10-12mol/L的溶液中:K+、Na+、Cl、NO3

D.含有较多的Al3+的溶液中:K+、Ca2+、ClO、Cl

9.如下图,分别在两个水槽中盛水和某液体A,再分别滴入一滴苯和水,然后用条型磁铁接近液面,并缓慢移动,水滴跟着移动,而苯滴不移动。则液体A可能为(  )

A.煤油   B. 酒精    C. 苯   D. 四氯化碳

10.陶瓷表面有一层绚丽多彩的彩釉,加工方法是在普通釉料中加入一些金属元素,控制烧制时空气的用量(即氧用量),使其得到不同的颜色。若空气不足,铁、铜、锰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呈现的颜色分别是( )

A. 蓝或绿、红、黑褐    B. 红或黄、蓝、紫褐

C. 蓝或绿、蓝、黑褐    D. 红或黄、红、紫褐

11、电视剧《西游记》中仙境美仑美奂,这些神话仙境中所需的烟雾是用NH4NO3和Zn粉按质量比8:6.5混合放于温热的石棉网上,使用时滴水数滴即产生大量的白烟。又知发生反应后有N2和水生成。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水起着溶解NH4NO3,发生吸热现象以启动反应的发生的作用;②每还原1molNO3-需氧化1molNH4+和1molZn;③成烟物质是两性氧化物小颗粒;④成烟物质是小锌粒,它由NH4NO3反应放热而蒸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文本框: 3

12.将Na2O2逐渐加入到含有Al3+、Mg2+、NH4+的混合溶液中并加热5产生沉淀和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2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溶液中Al3+、Mg2+、NH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A.2 mol、3 mol、8 mol  B.3 mol、2 mol、8 mol     

C.2 mol、3 mol、4 mol  D.3 mol、2 mol、4 mol

13. 某有机物结构简式如右图,

该物质1mol与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

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   )

A. 6mol  B. 5mol   C. 4mol   D. 3mol

II卷(共60分)

姓名     班级       分数      

题号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26.(10分)已知:(I)苯的同系物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例如:

一定条件

 
(Ⅱ)硝基苯具有氧化性,在一定条件下能被还原,即:。产物苯胺易被氧化。

(Ⅲ)RNH2+R'CH2Cl———RNHCH2R'+HCl (R和R'代表烃基)。据《中国制药》报道,化合物F是用于制备抗“非典”药品(盐酸祛炎痛)的中间产物,其合成路线如图。请按要求填空:

(1)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B与E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在一定条件下,可聚合成热固性良好的功能高分子,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⑤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化合物E的苯环上再引入一个-C2H3原子团形成化合物M,则1 mol M在以Ni为催化剂条件下加氢最多需H2________mol。

27.(9分)无色晶体A与黑色固体B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反应,除图中所示物质及反应条件外,其作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D、L为固态单质,C、H为气态单质.J的焰色反应为紫色.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物质K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③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9分)实验室中根据2SO2+O2≒2SO3,△H=-196.6KJ/mol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来制备SO3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填操作名称,不必写具体过程)        。          

(2)在A装置中加入Na2SO3固体的同时,还需加几滴水,然后再滴加浓硫酸。加几滴水的作用是            

(3)小试管C的作用是          

(4)广口瓶D内盛的试剂是          

装置D的三个作用是:①                          

                                   

                                   

(5)实验中当Cr2O3表面红热时,应将酒精灯移开一会儿再加热,以防温度过高,这样做的原因是                              

(6)装置F中U型管内收集到的物质的颜色、状态是              。 

(7)装置G的作用是                            。 

(8)从G装置导出的尾气处理方法是                   

26、(12分)在标准状况下将cmolCl2通入含amolFeBr2bmolFeI2的溶液中,当c取不同值时,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有不同溶质(不考虑生成物与水的反应)。

(1)   将下表中空格填满:

c的取值(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只要求写盐类化合物)

FeBr2、FeI2、FeCl2

bc<1/2(a+3b

FeBr3、FeCl3

FeCl3

(2)若a=b=1 、c=2时,反应后溶液中属于盐类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这些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3)若a=b=1 、c=2.5时,写出Cl2通入溶液中总的离子方程式(限写一个,但需包括所有的离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第二轮复习理综化学模拟试卷(三)

答  案

题号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B

D

D

A

B

C

B

26、(10分)(1)        ;互为同分异构体。


(2)


(3) ①②⑤。  (4) 4。

27. (1)KClO3,Fe3O4

(2)

微热

 

(3)MnO2+2KCl+3H2SO4(浓)======2KHSO4+MnSO4+Cl2↑+2H2O

Fe3O4+8HCl=====2FeCl3+FeCl2+4H2O

(4)Cl2+2Fe2+====2Cl2++2Fe3+

H++HCO3-====CO2↑+H2O

28.(19分)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水与浓硫酸作用放热,有利于SO2的放出

(3)缓冲、防止倒吸

(4)浓硫酸

①干燥SO2和O2

②使SO2和O2混合均匀         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

③通过观察控制气体比例和气流速度

(5)温度过高不利于SO3的生成,且影响催化剂的活性

(6)无色晶体或白色固体

(7)防止水蒸气与SO3接触

(8)用NaOH溶液吸收

①②③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

29.(10分)

(1)(每空1分),

0cb

FeBr2  FeBr3  FeCl2  FeCl3

1/2(a+3b) c<3/2(a+b)

c ≥ 3/2(a+b)

(2)FeBr3、FeCl3    1:2  (每空2分)

(3)4Fe2 + 4I- + 2Br- +5Cl2 ===4Fe3 + 2I2 +Br2 + 10Cl-(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