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级化学训练题二
1.将4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升温至50℃,或者温度仍保持在40℃并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在这两种情况下均保持不变的是
A. 硫酸铜的溶解度 B.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 溶液的质量 D. 溶液中Cu2+的数目
2.某同学为了使反应2HCl + 2Ag2AgCl
+ H2↑能进行,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如下图所示,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
3.下列结构的化合物,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耐水性和高绝缘性。用缩聚反应制取它时,所用的单体不需要有的是
A. B.CH3OH C.
D.HCHO
4.如右图所示,某硅氧离子的空间结构示意图(虚线不表示共价键)。通过观察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键角为120°
B.化学组成为SiO32-
C.键角为109°28′
D.化学组成为SiO44-
5.草酸是二元弱酸,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在0.1mol·L-1 KHC2O4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K+)+ c(H+)= c(HC2O4-)+ c(OH-)+ c(C2O42-)
B.c(HC2O4-)+ c(C2O42-)= 0.1 mol·L-1
C.c(C2O42-)> c(H2C2O4)
D.c(K+)= c(H2C2O4)+ c(HC2O4-)+ c(C2O42-)
6.等物质的量的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Na2O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2、O2、CO2物质的量之比为
A.3∶4∶1 B.3∶3∶2 C.6∶7∶3 D.6∶9∶0
7. 某苯的同系物的化学式为C11H16,经分析其化学式中除含苯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结构)还含有两个“”、两个“
”和一个“
”,则它的可能结构式有
A.6种 B. 5种 C. 4种 D. 3种
8.由钾和氧组成的某种离子晶体含钾的质量分数是78/126,其阴离子只有过氧离子()和超氧离子(
)两种。在此晶体中,过氧离子和超氧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 B.1∶1 C.1∶2 D.1∶3
9.某校学生为探究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原理,改进了课本中该反应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左图为原来课本装置,右图为改进后的装置)。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关闭K2,开启K1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反应开始。过一会儿,在(Ⅱ)中小试管内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试管外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试管中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进后的装置中能防止倒吸的装置有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
(3)反应完全结束后,如何使(Ⅳ)中的水倒吸入(Ⅰ)中?请简述操作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改进前的装置相比较,改进后的装置能否证明苯和溴发生了取代反应?________(填“能”或“不能”),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现有浓度为0.1 mol·L-1的五种电解质溶液①Na2CO3 ②NaHCO3 ③NaAlO2 ④CH3COONa
⑤NaOH,已知:CO2+3H2O+2AlO2-2Al(OH)3↓+CO32-
(1)这五种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2)将五种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时,其pH变化最大的是________(填编号);
(3)在上述五种溶液中分别加入AlCl3溶液,能产生大量无色无味气体的是____(填编号);
(4)将上述①、②、③、④四种溶液两两混合时,有一对溶液相互间能发生反应,写出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C 3.B 4.CD 5.CD 6.A 7.C 8.C
9.(1)有气泡产生,溶液颜色加深;小试管口处形成白雾,溶液中有浅黄色沉淀;吸收溴蒸气。(3 分) (2)(Ⅱ)(Ⅲ)(2 分)
(3)开启K2, 关闭K1和分液漏斗活塞,用双手紧捂装置(Ⅰ)的广口瓶。(4 分)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本题为开放性题型)
(4)能(1 分);小试管中的苯溶液能将挥发出的溴蒸气吸收掉,从而证明了浅黄色沉淀是由溴化氢作用形成的而不是溴蒸气作用形成。有溴化氢生成即证明了苯和溴发生了取代反应。(4 分)
10.(8分)
(1)④②①③⑤ (2分) (2)⑤ (2分) (3)①② (2分)
(4)HCO3-+AlO2-+H2OAl(OH)3↓+CO32- (2分)